- 会员中国的家长总是最苦情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点。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何在让孩子在3岁的时候长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家教方法15.5万字7.1万人气
- 会员为什么男孩需要明确的指令?男孩的大脑构造和思维发育与女孩有哪些差别?为什么男孩攻击性强、精力旺盛、爱打架?父亲对男孩的意义、母亲对男孩的影响有多大?如何通过体育运动,培养男孩的正确价值观?……养男孩太“费妈”?管男孩不如懂男孩!千万不要觉得你家的小宝贝还只是个孩子,就是这个男孩,他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位兼具责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一隐秘而巨大的变化,正发生在你与之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间。男孩养育男孩10.5万字7.1万人气
- 会员同名电视剧在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被誉为亚洲版“黑镜”,引发广泛热议,获第54届金钟奖5项大奖,豆瓣万人评分8.4。原著出版后引发巨大争议,数月雄踞博客来总榜No.1。无数读者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自己。一位家庭教师长达八年的观察,九个震撼人心的真实家庭故事。这世间最大的伤害,打的旗号叫“为你好”。有人坚信女儿患有多动症,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动症;有人偷偷希冀着,父亲向她走过来,对她说一句,好女儿,家教方法12.1万字7万人气
- 会员“说多少遍了,你就是不听!”“像你这样,长大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再这样,小心我揍你!”孩子有如一棵小树,需要家庭的温暖来呵护,需要赏识的阳光来照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他具有独立的个性,也应有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对表扬也毫不在意,父母的话似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了。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企家教方法16.7万字6.9万人气
- 会员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家教方法12.9万字6.8万人气
- 会员和养育女孩相比,妈妈们养育男孩带来的挑战太大了:他永远都在爬,坐不住,蹦蹦跳跳,调皮捣蛋,粗心、马虎,不爱学习,甚至爱打架,总是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弄得乱七八糟……当妈是一场修行,当男孩的妈妈是充满极限挑战的修行。如何养育一个自律优秀的男孩?如何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内核稳定的妈妈?本书结合男孩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解读男孩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用五大心法,覆盖60个男孩养育的问题,手把养育男孩10.6万字6.8万人气
- 会员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育儿16.4万字6.7万人气
- 会员老师讲课时明明都听得懂,为什么自己做题时就不会?高手的学习方法好像互相矛盾,到底应该听谁的?学习已经非常努力了,成绩就是不见提高?每天的学习时间怎么安排才合理?……中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本书都将为你提供解决思路。作者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研究及学生调研经验,在本书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结合专业心理学研究成果与脑科学原理,通过具体学习案例,为你剖析学习的核心原理,详解3种高效思素质教育13.9万字6.7万人气
- 会员本书是畅销书《睡前轻松胎教故事》的升级版,对前一版进行了大量修订,也更换了部分故事。围绕五大必备品质——爱心、乐观、幸福、智慧、美德,从中外童话故事、民间故事及原创故事中精心挑选生动、有趣、积极向上、可用于胎教的故事,让孕妈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爱传递给胎宝宝,教子宫内的胎宝宝如何修炼成为一名真正的智慧、聪明的宝宝。故事选择以趣味性、积极正面为原则,做到故事经典、轻松有趣,有教育意义。同时,在故事胎教早教11万字6.7万人气
- 会员本书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怎样的困惑,也卓有成效帮助孩子们端正心态,悦纳自己,接受人生的坎坷泥泞,从而给予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们唯有立根扎实,才能真正成长为从参天大树,也给予人生无限的成功可能性。家教理论12.1万字6.6万人气
- 会员很多父母常说:“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内心不断积累的缺失感心理疏导14.6万字6.6万人气
- 会员一直以来,人们更多关注智商和情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人格特质和积极天性的保护与培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引导孩子过上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是“品格优势”,而积极教育正是点亮孩子品格优势的一盏明灯。彭凯平教授总结近30年的研究成果,提取了积极教育培养孩子品格优势的7个核心要素:情绪力:接纳、理解、管理自身情绪;抗逆力:坚韧,心怀目标不放弃;自我效能感:激发自身潜力,勇于突破;自家教理论14.4万字6.6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