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太多诡异的现象让人无法解释,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引入深思,因为它们的神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比如,一个人从万丈高空跌落,竟然安然无恙。一个频繁再婚的男子,在他第53次结婚时,娶到的竟是自己的发妻。科幻作家,鬼使神差地成了著名的预言家。有人则时常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晌动,提前感知地震、泥石流、沉船……一次次应验,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这些人、这些现象、这些可怕的巧合
    史学理论29.6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清代地方政府》是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于学术巅峰时期用英文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为瞿同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声誉,至今仍是西方汉学界相关教学和研究中的必读书。民间有言“天高皇帝远”,学术界也有个论题是“皇权不下县”,作为最小行政单元的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直接与普通百姓打交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代地方政府》一书的写作目的就是描述、分
    史学理论32.2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M译丛套装06包含《创造日本:1853—1964》和《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创造日本:1853—1964》在这本睿智、优美而精简的书中,伊恩·布鲁玛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细腻考察,清晰地呈现日本历经的种种重大事件及相继而来的转变,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东京审判,一直到美国接管及东京奥运。布鲁玛深刻地探讨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并以独到和客观的视
    史学理论26.8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基于台湾淡新档案、清代巴县档案、民国龙泉档案,以及一些地方司法档案中所记载的大量与租佃相关的诉讼案件当中有关租佃纠纷中的社会背景、当事人具体的心理情绪、理性认知以及互动行为等细致信息,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租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中的法治教化、社会习俗、情理结构、市场原则等治理逻辑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其中的”情理结构“将是理解政治治理力量渗入基层社会的关键。
    史学理论21.7万字
    4.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宫崎市定关于科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人法,最终发展为科举制。作者以清代科举为例,详细介绍了科举的程序和细节,以及科举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史学理论11.9万字
    4.3万人气
  • 会员
    13世纪初蒙古的崛起及其对欧亚广大地区的征服和统治,一方面改变了世界,另一方面也使蒙古民族脱离了自身原先的萨满信仰,皈依藏传佛教。然而长久以来,藏传佛教在元朝宫廷内外传播的详情却鲜为人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传统汉族士人既对藏传密教缺乏基本了解,同时又热衷将其情色/色情化,甚至相信野史,在正史中将藏传密教塑造为一种类似于房中术的“妖术”和“鬼教”。这种将藏传佛教乃至整个藏族社会严重萨满化、色情化的倾
    史学理论21.8万字
    4.2万人气
  • 会员
    史学泰斗吕思勉先生唯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三国历史和文学中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战争、地理环境等进行深入解析,为三国历史进行了原貌复原。吕思勉先生讨论三国,从不援引他人研究成果,所有材料皆从各类史书中直引,考证极为严谨。本书为易中天品评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史学理论10.7万字
    4.2万人气
  • 会员
    作者将历史上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以串珠子的方法,重新组织语言,以现代视角讲述故事,再加上个人的评注。该书秉承中国传统史家治史精神,以“独辟历史的蹊径,还原历史的真相,探微历史的原力,把握历史的脉博”为终极目标,以现代军人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论述。作者在编著过程中,注重通过大量的史料挖掘还原历史的真相,大力赞美和倡导中华民族的正直、勇敢、血性、尚武的精神,传递正能量。
    史学理论70.1万字
    4.2万人气
  • 免费
    中国历史研究法》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于1926年至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讲授。两部作品虽然都叫“中国历史研究法”,然内容上并非前后连贯。《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在“总论”部分论及修史
    史学理论21.1万字
    4.2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史学理论20.9万字
    4.1万人气
  •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历的革命和危机有什么共同规律?每一次政权解体和崩溃是否有迹可循?美国为何会在21世纪20年代突然经历动乱的高峰期,而下一次的政治危机又将在何时降临?为了揭开历史周期的面纱,历史动力学开创者彼得·图尔钦基于汇编的史料记录,采用数据科学的方法和建模手段,追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不同“运动部分”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网络,试图找到和平与冲突周期性交替的根源所在。在书中,图尔钦首先回顾过
    史学理论17.3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着重探讨晚清民国研究史料与史学的相关性,力求找到行之有效的取径和方法,以解决由于史料繁多带来的近现代史研究难以兼顾专深与博通、以及中西学乾坤颠倒所引发的格义附会等诸多困扰。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有关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的通论及专论;其二,关于各种类型史料的认识及其应用的分说;其三,关于各个专门研究领域、方面的史料、理念与做法的探讨。
    史学理论27.3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拂去历史的尘埃,解密遗落的档案。芳香的书页里,有修身的“青云梯”,有齐家的“规矩”,有治国的“利器”,有平天下的“他山之石”。踵武前贤,敦勉后学,思想在路上……作者从曾国藩存世的两千余道奏章中精选出四十七折,并对这些奏折的时代背景、相关情事以及它在当时的作用、历史上的影响等加以评点解析。该书在原折之后附有译文,以便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原折内容,而在译文之后的作者评点部分则犀利精到,读者从中可以一窥
    史学理论25.3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紧紧围绕关于长征的30个热点、疑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反映和体现了红军长征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新观点。书中努力把这些年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呈现,这对于研究长征的学者及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专业的学者、大学生、研究生都可以把读,从而系统地了解红军长征史的研究动态,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总结红军长征史研究成果的著作。其编写的出发点决定了本书就是要把大量的长征史
    史学理论31.3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明史讲义》是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是近代中国明清史研究的开创者,成就卓著。《明史讲义》虽为讲义,但却是第一次用新体裁系统地讲述明代历史,作者以《明史》考证明朝史事,并引证明人文集、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内容充实,并具有极明显的学术深度,对后辈学者影响极大。
    史学理论25.3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勾连政治史、民族史维度,深度探讨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尤其注意多种势力之间的角逐,呈现了更加繁复的历史风貌!
    史学理论19.2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等国共同出资三十多亿美元,购买了一批物资,帮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来救济灾民、恢复生产。中国也是受援国之一。国民政府为此成立了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行总),提出了“寓救济于善后之中”的理念。1945-1947年,在行总领导下,中国先后开展了急赈、特赈、工赈、遣送难民等救济活动及在农业、工业、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善后事业。善后救济事业的开展,赈济了成千上万的中国灾民,也
    史学理论43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金朝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书写》触及到了北族王朝共性的命题,北族的发展史不可回避社会形态演进问题。即使北族王朝被称作“征服王朝”,其本质亦是社会形态使然,对外争战是北族存在的一种方式。北族王朝社会形态演进的道路因自身文化积淀与特定的时空环境的差异而不同,金朝女真人从部落的联合、联盟向高级部落联盟演进,阿骨打称帝建立酋邦政权,海陵王迁都燕京,推进酋邦向国家政权演进,金世宗篡立守成,阻遏国家政权发展。金
    史学理论32.4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归纳整理了关于抗日战争30个重大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展开叙述与研究,对于纠正人们思想认识的误区、回归历史真相将产生巨大正能量,对于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从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正确历史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书并非是本书作者的完全原创性著作,其编写的出发点决定了本书旨在把大量的抗战史研究成果介绍给读者。书中既有对郭德宏等关于抗战史的综合性研究成果的借鉴与吸收
    史学理论25.9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在史学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政治(关系)学理论和国际法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大量的档案文献(主要是俄文文献),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东铁路问题的研究现状,论述了中东铁路的修筑对中国东北的影响,分析了俄国远东政策的实施与中东铁路的修筑,阐述了苏联在中东铁路问题上态度的变化,以及中苏关于该问题的交涉。本书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从修筑到归还中国的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历史,是国内外系统研究中东铁路通史的专著
    史学理论43.8万字
    3.9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