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为权利而斗争》是耶林最著名的著作,本书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在推进现代法治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正在迈向法治国家的中国而言,本书尤为不可替代,经郑永流教授的精心翻译和校订。
    政治理论5.6万字
    5.6万人气
  • 众多支持和赞扬《联邦宪法》的文献中,有一本书脱颖而出,流传至今,成为代表作。这就是汉密尔顿策划并参与撰稿、麦迪逊和杰伊合作的《联邦论》。这本书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对联邦宪法基本观点的不厌其烦的反复弘扬。《联邦论》成为述评《美国宪法》的经典著作,声名与年俱增,在美国反复重印,累次畅销,至今不衰。华盛顿说:“危机消失、环境安定后,这本书将得到后世的瞩目。因为,这本书对自由的原理,对政治问题,提出了坦率精
    政治理论47.1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克罗斯兰是英国工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意识形态转型和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史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遵循“背景—内容—影响—评价”这一逻辑顺序,对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本书首先简单介绍了克罗斯兰的生平和著述,分析了其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参照,并根据发展历程将其思想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之后介绍了克罗斯兰社会
    政治理论15.9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近年来,西方社会的乱象和危机打破了“民主神话”,也引发了国外学者对西方民主的批判与反思。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国外学者对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进行批判的思想成果,并对西方民主模式进行分析和批判,从而为历史地、具体地、发展地理解各国的民主故事铺垫智识基础。
    政治理论11.3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谢赫·安塔·迪奥普是塞内加尔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物理学家和埃及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本书通过梳理谢赫·安塔·迪奥普的生平经历,分析了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思潮对其个人成长及研究路径的影响,并从12个方面深入阐述了谢赫·安塔·迪奥普就非洲国家在去殖民化后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的政治思想和政策建议。作者认为,谢赫·安塔·迪奥普政治思想的核心是非洲人需要重新掌握其历史主动性,依靠自身的创
    政治理论8.8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论领导力》对六位著名领导人——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夏尔·戴高乐、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埃及前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领导力进行了具象化的解读,通过梳理重大国际事件的发展演变,还原个体决策的具体细节,体现领导力的重要价值。在基辛格看来,领导者的重要能力是学会把握他们所知道的信息和知识(来自过去)和他们对未来的直觉
    政治理论35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通过三卷的形式,分为从商代到秦汉、自汉代独尊儒术至1840年、近现代三个时间节点,从哲学理论的高度阐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内容和特点。从诗经与政治教化、春秋的政治理想等方面对早期儒家的政治理念做了阐释和总结,又从如董仲舒的公羊学到王夫之的理势等,总结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思想的意涵,最后关注到康有为的改良、梁启超的国家学说、严复与进化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和建国方略、国粹派、毛泽东和中国革命学说,是对
    政治理论101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是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的最新著作,是其上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的姊妹篇,作者在上一卷里将人类政治秩序的起源一直追溯到前人类时代,概述政治制度的三大组件——国家、法治、(民主)负责制——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叙述的历史截止到法国大革命;本卷接着讲述第一卷遗留的故事,探讨这三大组件在工业革命后的现代世界的发展和互动。在这第二卷中,福山继续以社会
    政治理论30.9万字
    5.2万人气
  • 《牛津通识读本:政治的历史与边界》叙述周详而又引人入胜的著作中,肯尼思·米诺格探讨了从古代世界到20世纪的政治发展过程。作者力图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下问题:政治体制为何演进不止?政治如何在我们的社会中生发权力、保障秩序?民主是否一直有利无弊?21世纪的政治又将有何变迁?
    政治理论7.8万字
    5.2万人气
  • “人类政治从何而来?”“人类政治在哪里?”“人类政治向何处去?”对于政治领域的关键三问,本书从演化论视角给出了回应。聚焦人类政治演化的基本脉络,本书将不同政体与政治模式视为一个个“政治物种”,分析早期国家诞生的社会条件,从国家分化与演化的维度阐述城邦国家、一般国家、帝国的兴起与衰落,从政体分化与演化的维度讨论君主政体、封建政体、立宪政体、民主政体的差异与转换,以及人类不同群体在塑造有效国家与有效约
    政治理论44.1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君主论》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雅维里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尼科洛·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它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政治理论23.8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对政治的含义即政治分析的逻辑起点进行了再思考,对政治权利、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进行了新的理论论述。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对书中的重要理论观点进行了新阐述,以此力图构成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富有解释力政治学理论。本次修订,作者新加入了国际政治有关方面的新内容。
    政治理论37.4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一本由双一流大学对口专业教授、学者合作编写的考研政治辅导教材,并严格依据教育部所颁布的《考试大纲》和相关官方教材进行编写,内容权威、规范、可信。在此基础上,本书将需要记忆的核心知识点、近年考题、命题角度以及相关练习题,逐一标注,提高了考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本书出版10多年,使用者过千万人,是一本经过实践检验、被广大考生高度认可的考研政治学习宝典!
    政治理论63.9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是英国1688年政变和资产阶级与贵族联盟的理论家和辩护人。洛克在本书中,试图以自然法学说说明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他从自然状态出发,批判封建极权制度,主张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国家基于契约、立法权为高权力、国家权力分立和人民有权反抗政府等。洛克的这一著作在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
    政治理论19.4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政治神学作为解释路径,勾勒出一个“政治神学家”黑格尔的形象,选取了作为黑格尔思想成熟标志的《精神现象学》与作为其政治思想成熟标志的《法哲学原理》作为解读对象,通过细腻、深刻、扎实的文本分析,一方面梳理黑格尔体系的逻辑,一方面循着黑格尔的逻辑检验黑格尔对其所继承的西方文明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体系的分析与反思,最终在此基础上对黑格尔体系的得失做出一定的评价。
    政治理论17.4万字
    5万人气
  • 《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本篇系统地阐述了公民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围、目的等,第一次系统地论证了“天赋人权”的基本原则,也较全面地阐述了个人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并强调政治分权的思想,以防止权力的无限制膨胀和滥用。同时指出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社会高于政府,当立定的法律被违反或是代理人滥用权力时,一个政府便是背叛了其人民,应该被解散。这些思想对于后世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理论11.1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是英国1688年政变和资产阶级与贵族联盟的理论家和辩护人。《□□论(下篇)/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洛克的《□□论两篇》(1690)的第二篇,也是洛克的政治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其□□篇,即《□□论上篇》(1680)主要批判君权神授学说。本书系统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其内容较□□篇为重要,故先译
    政治理论10.6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在美国政治文献中,除了《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之外,就属《联邦党人文集》最为重要了。它是美国建国时期最重要的一部政论著作。它是最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美国宪法的权威著作,被誉为美国宪法的"圣经",最好地表达了美国立宪建国的根本意旨。它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三人为争取批准新宪法,从1787年10月27日开始到次年5月28日在纽约《独立日报》、《纽约邮报》、《每日广
    政治理论19.4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常识》被认为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作者以超常的眼光,为北美人民分析了争取独立,在新的原则基础上构建政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英国不会真正维护北美的利益,北美不会有真正能够保护自己的政权,只有独立,才能使北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在当时及大地鼓舞了人们谋求独立的士气。
    政治理论15.7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制度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核心驱动力,因此也是社会科学所有主要学科的核心议题。然而,在此书之前,尚无一个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依据多样的文献,基于对和谐学派与冲突学派的有机综合,本书发展出了一个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本书认为,制度变迁的过程可被理解为一个择取少数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制度的过程,所以观念之间的竞争以及争夺规则制定权的斗争通常居于制度变迁的核心地位。该理论不仅将散落于不同学科的有关制度变迁的众多
    政治理论9.1万字
    4.5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