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Content Summary 内容提要
Introduction 引言
参考文献:
01 The first chapter 第一章 人工智能:正在崛起的交流对象
第一节 机器与人
最强大的力量
人的延伸
身体图式
机器的隐喻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智能与人工智能
交流的玩伴
智能决定交流
人工智能:全新交流对象的崛起
参考文献:
02 The second chapter 第二章 传播的模式
第一节 传播模式
传播的模型
巴贝奇分析机与阿达·洛甫雷斯伯爵夫人
时间
交流的可控性
树洞,抑或完美的倾听者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伦理的困境
从机器搭车人的遭遇说起
伦理的坐标
伦理设计与人工道德
从“动物问题”到“机器问题”,再回到人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三节 交流的一致性
从一个反复无常的女孩子说起
离散的思维
莱布尼茨的数字计算探索
“我们”的投名状
参考文献:
第四节 互动性
从人际传播的互动说起
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
媒体技术的互动性
人工智能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第五节 人性
机器的人性
水中月镜中花的人性
图灵的歧途
参考文献:
第六节 人格
未定义的默认值
机器的人格
人人都有归类强迫症
参考文献:
第七节 拟人化
人人都是外貌协会
人形机器人的歧途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交线索
参考文献:
第八节 文化的差异
文化的边界
创造的文化
使用的文化
是文化,也是软实力
参考文献:
03 The third chapter 第三章 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 人机传播
从人—人交流到人—机—人交流
从人—机—人交流到人—机交流
从人—人交流到人—机交流
参考文献:
第二节 陪伴
群体性孤独?
真实的谎言
信任与移情
陪伴效应,根据因还是根据果?
参考文献:
第三节 自我折射
镜中的我们
自我映射
别人眼中的镜中的我们
参考文献:
04 The fourth chapter 第四章 传播的进化
幻影,还是本质?
回到原点
柏拉图的洞穴
参考文献:
后记
人名索引
更新时间:2019-01-03 19: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