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基金会准入与社会治理:基于中日的比较研究
更新时间:2019-01-04 23:28:50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基金会准入规制是基金会管理的关键环节。本书作者结合自身慈善实践和《慈善法》,通过背景介绍、理论回顾、基金会的概念、类型、准入规制以及管理模式等的介绍,详细描述了中日两国基金会的法人制度以及准入规制及其法律地位,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两国基金会的准入规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探讨了中国基金会转入规制的未来。
上架时间:2017-07-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战刚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以外卖骑手“局内人”视角寻找系统难题的答案,一部专业、真诚、冷静的参与式观察力作。撕掉逆行与奋斗的温情标语,记录嬉笑怒骂的骑手生活;在田野和理论的互动中,追问劳动者与系统的未来图景。为什么每个人都在系统中加速奔跑,却又无法找到出口?北大社会学博士成为外卖骑手,以“局内人”视角寻找答案。数字控制之下,新型的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浮出水面。结合参与式观察经验和劳动社会学理论研究,作者向我们揭示:随着科技的社科16.9万字
- 会员本书梳理了“三社联动”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经验。本书是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三社联动”模式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学术成果。他们以“呼和浩特市睿联凯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为实践平台,联结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及在地企业的资源,培育在地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回应居民服务需求,并由此创新出了一套“产—学—政”三位一体的民政工作机制。‘社科11.8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上海的农村区域,对其文化服务政策和文化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在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时,须按照农村区域的生态特点,供给与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产品。书中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及政策优化建议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在案例分析部分,从社区营造、党建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等视角,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探求其背后的运行机制。社科14.2万字
- 会员本书是关于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一部全景式研究成果。书中利用大量调研数据,对我国长期护理服务的总体需求和供给状况作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对其中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选择了安徽芜湖和浙江杭州,分别代表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两个个案,实地考察了当地长期护理服务的机构设置、政策和服务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参照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社科21.3万字
- 会员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较严重的信任危机,本书用案例经验呈现以S市菜团为核心的安全食品行动如何通过结成团体建立了一套个体消费者、菜团、生产者、农夫市集四者环环相扣、由关系到网络结构的独特信任体系,从而获得值得信赖的产品。同时,对农夫市集、消费者团体、生产者的信任演化进行比较分析。书中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建构和演化经验显示了转型时期国人信任建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既有传统人际信任发展的普遍特征,也有与西方学社科18.2万字
- 会员本书以考察日常生活场景实践的生态社会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问题解决视角来设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以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具有目标清晰的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结构性、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转接性以及服务成效的累加性。社科21万字
- 会员传统时期,村寨是边疆地区实现基层治理的场域,它孕育出边疆地区实现有效治理的特殊制度。当下是历史的延续,虽然传统村寨社会形态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村寨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家建构和乡村治理。本书以西南边疆地区景颇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以政治系统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传统时期边疆的村寨制。主要考察传统时期在国家能力不及的边疆地区,处于特殊社会形态之中的边疆村寨如何实现有效治理,透过村寨治理活社科14万字
- 会员为什么我们不爱了?直击当下情感关系病症的社会学名著!这似乎是一个人人崇尚自由、追求自主的时代,无论男女都可以自行定义自己的爱情样貌,随意选择交往的对象。但更多的选择,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更高的情感满意度。爱的前景正变得愈发不确定,经历分手和离婚的人也仍然经历着心碎……这既是一部关于“心碎”的历史记录,也是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学术扛鼎之作。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潜心二十年研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社科2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