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城镇化发展评价及农民进城意愿研究:以潍坊市为例
更新时间:2019-08-16 19:14:32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城镇化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民被城镇化,放下锄头的农民进城难生存,手上无钱脚下无地;城市化成房地产盛宴,中小城市经济未起房价先涨,养老社保医疗缺乏统一政策等等。作为人的城市化,农民如何进城,进什么样的城,关注哪些因素,为什么不进城等;无法或不能进城的农民必然留在农村,新农村建设问题怎么搞等问题,如果不能理清,就无法了解农民这个城镇化关键主体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行为,无法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因地制宜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就必须从农村居民的城镇化需求出发。本调查报告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一套系统的调查问卷,选取了山东省潍坊市3000户农民为样本,聘请了三百多在校大学生,历时三个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居民进城意愿进行面对面调查;运用统计分析技术与方法,对样本居民的进城意愿、影响农村居民进城、不进城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归纳分析,认为人口统计特征、农村基础设设施建设水平、对农村生活的评价、对城市生活的评价等从不同维度影响农村居民的进城意愿,但进城和不进城的影响因素比较集中,进城后的去向明确,中小城市和重点镇相对不受欢迎。最后提出了合理引导进城去向、进城人员类型、加强中小城市和重点镇建设、加强技能培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关注进城后可能出现的村落空心化问题等政策建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广起 吕贵兴 周志刚 陈磊等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著作,梳理了从社会学成立伊始至21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理论。在清晰明确地概括每个社会理论家、社会理论流派的学说之外,作者还结合写作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述,将道德维度加入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的种种承诺、概念和知识相对化,试图以此将社会理论带入公共生活的讨论中,融入有关社会世界当下与未来面貌的持续对话和冲突之中。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社科31.8万字
- 会员社会工作伦理为社会工作实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出自人与人的关怀与互助,认为社会是一个互助单位,人有其潜能可以克服困难,透过相互帮助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同时,对于求助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接纳;对于案主的隐私加以保密;与同工相互合作;配合机构的规范;为案主谋求最大的权益等,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理念。透过这些伦理哲理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本书的伦理汇编目社科11.3万字
- 会员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社科2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