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央日常政务运行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北宋中央日常政务运行研究

周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中国政治23.2万字

更新时间:2020-06-23 14:08:36 最新章节:後記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北宋中央日常政务处理方式的变化为中心,以北宋君臣共同参与、常见且关键的政务活动(即听政、奏对、集议、文书)为线索,观察这一时期皇权行使方式的变化、中央权力格局的调整与士大夫政治演进的具体表现。北宋长时期承平状态下政务运行的特点是,在保持整体制度结构不变前提下,对政务决策与运行进行临时或局部的调整以应对突发事件。不少政务领域变化或通过不断重复而逐渐巩固;或限于临时、局部;或数次反复。在此过程中,某些新因素、新做法会有所选择地保留,在此后逐渐影响到一些具体的政治观念和做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塑造了北宋乃至其后南宋政治史的整体面貌。通过调整政务运行方式,北宋君主逐渐从禁中走向外朝政务前台,其政治角色逐渐从“天子”这一国家领袖,扩展为政府行政首脑。能够通过奏对或文书形式与君主进行直接政务沟通的官员群体范围拓展。但总体来说,当时君主、宰相、官僚群体三方,仍然维持着稳定的政务合作关系。换言之,宋代的君主“集权”,是与中枢宰相机构和士大夫政治共同存在而且相互牵制的。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40年,也是民生极大改善的40年,民生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得到了民众的认可。本书系统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运用统计数字说话,展示了我们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社会建设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陈光金等政治5.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大国”和“大国形象”为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历史方位,围绕“什么是大国和大国形象”“构建什么样的大国形象”“怎样构建大国形象”展开分析研究。本书综合运用理论界重要研究思路方法,分析“大国”的存在方式、核心变量等要素,形成对“大国”内涵的基本定义;并结合近代以来中国构建大国形象的历史进程和探索经验,提出在新时代
    方正政治18.6万字
  • 会员
    本专著系统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并从新媒体传播规律出发,结合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实际,创建了相应的测评模型,对我国各地区应对新媒体能力之现状进行了量化测评与比较研究,深入探讨现阶段不适应新媒体的诸种状况及其原因,就新媒体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思考。
    梁春阳主编政治21.9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考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行政机构改革的全过程,分析国民政府为实现“建国”任务而做的努力,如开放政权、成立民意机构、厘定事权、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等。战时改革有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体现了行政领域的制度化与现代化倾向,体现了国民党权威人物对完成“建国”的强烈愿望。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豫湘桂大溃败后改革被迫中断,留待战后继续推行。
    刘大禹政治26.7万字
  • 会员
    现代国家政权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权力对社会扩张和向基层渗透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军事、税收、司法和其他一些以前属于地方团体或传统社会精英的权力都逐渐收归国家政权所有。在战争或国际军事竞争带来的压力下,国家政权在强制、汲取和保护等方面的活动更容易取得成功。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反映了这一进程。面对日军的侵略,为了使抗日根据地得到生存、发展和壮大,根据地政权显著地增强了自身的强制能力、汲取能力和保
    张孝芳政治22.6万字
  • 会员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干部选拔尤其是产生人选的一种方式。本书采取历时性与现时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提炼相结合的方法,从全景叙述、实践考量、认知述评、学理诠释、外部借鉴、对策建议等维度,对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进行了多视角的系统研究。本书提出的一些阐释性理论观点、实践诊断性分析以及方式和技术改进的对策,对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干部选拔的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
    吴志华 叶超 廖志豪政治22.3万字
  • 会员
    本书把阳泉郊区实践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典型案例,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预期:一个是理论的发展诉求。基层社会是政党与社会发生直接联系的场域,如何实现政党领导和引领社会治理,是政党主导型国家治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阳泉郊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具有解释效力,它可以为基层治理模式提供一个基于经验研究的、地方性的实证样本,对当前中国关于政党中心治理模式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的阐释具有建构性意义。一个
    周庆智 刘杨政治13.6万字
  • 会员
    政治学作为治国理政的学问,其研究应当顺应历史趋势、围绕时代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满足人民期待。本书主要围绕先秦时期的廉洁问题展开描述,全书收录了十五章,包括绪论;《尚书》中的反暴政倡“德政”思想;《左传》中的“重民”“尚德”思想;《左传》中的“崇礼”“守信”与“反贪”思想;《管子》中的“重民”和尚“德义”重“廉耻”思想;《管子》中的崇“节俭”反“贪侈”与公正无私的思想;老子以“无为”为特色的廉洁思想
    刘晓靖政治25.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为主线,追根溯源,从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的原因、时间及移居方式,闽人三十六姓居住地久米村的兴衰,琉球王国对闽人三十六姓的礼遇与重用,闽人三十六姓及后裔对琉球王国的贡献,闽人三十六姓对中琉朝贡贸易关系的作用与影响,闽人三十六姓氏源流考,久米村家谱与福建家谱的比较研究,福建中琉关系历史遗址调查等各个方面深入探究了明清福建移民对琉球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对中国与琉球绵延五百余年的政
    赖正维政治1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