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

黄霄羽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图书馆学/档案学20.2万字

更新时间:2019-10-25 19:25:31 最新章节:二、外文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选题具有开创性和前沿性,以新兴的档案社会化服务为研究对象,全面阐释其理论基础,系统构建其实践框架,深刻总结其价值取向。本书以社会分工视角界定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内涵,厘清其学术基点;科学解答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承担主体、服务内容、实现途径和保障条件,帮助其在实践中落地;从多维角度归纳档案社会化服务的价值取向——安全保密、优质高效和合法合规的专业取向,立足社会分工、体现规模效益并维护社会记忆的社会取向,由技术、知识要素主导以及多元化与专业化并重的科学取向,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协同发展、达到可信和被社会认同的发展取向。本书既有创新的学术价值,即开辟了全新的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领域,丰富了档案利用服务的理论内容;又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即有助于国家指导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宏观规划和建设,从微观层面提出实施档案社会化服务的科学方法和有效策略。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霄羽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作者致力于“多学科视域下的档案价值认知”及其之上的价值实现机制研究,首先,历史的看待档案价值尤其是凭证价值或工具性价值,作为本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其次,以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属性和资源稀缺视角研究档案价值,对于丰富我国档案价值规律实现途径、优化档案信息资源配置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最后,集成管理理念语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是稀缺的,不仅强调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的集成,而且强调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的融合,从
    王运彬社科30.2万字
  • 会员
    中国西南地区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且珍贵的历史档案遗产,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形成、演化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有效、长久地利用,必须对这些历史档案自觉有效地进行保护。本书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鲜明特色,从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载体出发,分别揭示了石质、金属质、陶质、木质、骨质等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支撑材料的特性及其损毁规律,并继而探
    胡莹社科20.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档案学的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剖析和阐述了档案学科的要素、结构和环境特点,从性格的视角对档案学科进行了理性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完善与发展档案学性格的设想。档案学的性格是关系到档案学科性质、特色、面貌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问题,是档案学无法跨越的元问题。本书为促进学科反思、解决学科发展困惑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对于增强学科现实关怀、探索学科未来走向具有现实借鉴和理论启示意义。
    陈建社科12.9万字
  • 会员
    清代地方档案作为一种新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包括四川巴县档案、南部档案,山东孔府档案,台湾淡新档案,甘肃循化厅档案在内的一大批清代地方档案名扬海内外,为学界、档案界、文物界所瞩目。但长期以来,各方对其藏地、案卷数量、时间起止、内容特色等情况并不完全清楚,往往各执一词。本书聚力当下关注度较高的数部档案,就其保存、整理与研究状况作一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学术前沿、凝聚
    吴佩林等社科30.1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专题研究和教改实践两篇,涉及国际情况调研、文献保护与修复人才培养、素养培育、难点热点、中大实践等主题,对国内外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做了专题研究,并具体总结了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的改革实践,力求为该专业领域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张靖 周旖 陈定权主编社科26.2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背景,主要从公共档案馆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研究的价值取向、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环境、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路径、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公共档案馆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作者认为,公共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关系到多个行业领域、部门,涉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档案管理体
    苏君华社科2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中的“W1.世界与自然物”的升级版。书中列举的中国创世神话母题(W1)数据目录由原来的3级母题升级为5级母题,母题数量由原来的4607个扩展为12583个。根据此母题目录可以对中国创世神话的多种类型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建设中国创世神话数据库,也可以作为文学创作或相关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的参考。
    王宪昭社科2.8万字
  • 会员
    2018年10月15—16日,“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与研究: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召开。会上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论文结集成本书,希望借此在历史资料的数据库建设、历史资料整理和档案文献修复方面扩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东亚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社科41.9万字
  • 近年来,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显得越来越落后和低效。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使档案的检索、编研、提供利用与服务受到限制,纸质档案的存储、调阅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档案的管理与发展带来安全隐患,这使得档案智慧化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本书旨在探索档案智慧化管理与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通过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效率,推动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智慧化建设。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
    李烨社科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