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你一杯烈酒在线阅读
会员

敬你一杯烈酒

江夜雨 林慕白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13.2万字

更新时间:2019-10-22 16:10:20 最新章节:第13章 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江湖夜雨不熄灯”公号两位作者的走心之作,80篇暖心文章,千万读者追捧的爆文。这里有读过的武侠、追过的偶像、爱过的人;也有职场里的规则与暗流、感情中的围城与逃脱。本书暗合了文脉流长的传统,有流动的音乐性,有跳跃的故事性,有鲜明的个人化,细细读来,文本之美,跃然纸上。
品牌:广东人民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广东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江夜雨 林慕白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留学期间,专门写给国内青年的人生指南,围绕青年关心的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核心议题,既提供了解决现实困惑的实用方法,又引导读者进行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本书以1987年叶圣陶、沈从文等主持编订的《朱光潜全集》为底本,特别增补原版附录及精选6篇青年寄语,从强健体魄到科学思维,从艺术审美到社会
    朱光潜文学6.9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为陈从周先生1987年至1989年的散文和书信,是继《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之后的第四部随笔、小品文集。其中记述了当时陈老与昆曲界的往来情谊,以及一些浅显的园林学说理散文。陈老力倡文理想通之道,以学者的睿智,诗文家的灵感,博古汇今,纵笔书怀。谈景,抒情,怀人,言之有物,每篇自成一世界,别有洞天。文字婉约清丽,蕴藉含蓄,见解独到精辟,意境幽深。内中可透映出陈老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对祖
    陈从周文学10.4万字
  • 会员
    莫言写给年轻人的低谷期救赎之书。本书收录了莫言40篇散文,从家人与朋友、童年与成长、读书与写作等角度展现了莫言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艰难时刻的感悟。其中,《不被大风吹倒》这篇散文是莫言在五四青年节时给年轻人的寄语,讲述了小时候和爷爷在大坝上遇到大风、爷爷抵抗大风的故事,鼓励年轻人遇到人生的艰难时刻时不要放弃。其中,《我的室友余华》,讲述莫言和余华相爱相杀的故事。特别收录莫言全新创作《忆史铁生》,回忆他
    莫言文学8.4万字
  • 《猫鱼》是电影人陈冲的非虚构长篇作品。祖辈与母亲的故事、平江路老房子的岁月,“小花”摄制组大篷车的日子,独自踏上异国留学之旅,每一部电影不为人知的幕后,生命中的爱与痛楚、挣扎,经由作者的回望,跃然纸上。写家族故事,是独特的上海叙事、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从《小花》到《末代皇帝》《意》《太阳照常升起》等等的银幕前后,是电影艺术家的传记;从上海童年到异国打拼,一段段人生旅程,是女性兼具激情与柔情的私语
    陈冲文学28.9万字
  • 会员
    “地理学人随笔”系列是国内地理学知名学者的散文、随笔集,旨在反映学者以地理资源为基础所进行的人生思考与感悟。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本,作者是国内知名地理学者,书中收入其近几年来的随笔,内容包括作者关于人与地理、时间与空间、时间与空间、历史与世界、写作与生活几个方面,阐释了中外先贤和哲人的地理思想,展示了作者对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些思考。本书主要内容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地理学海”为作者对地理学
    蔡运龙文学11.3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一辑始于201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一年两辑,现已出版十辑。本辑由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李小龙副教授主持,《明清文学与文献》在国内学界已有一定的影响力,主要刊发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优秀首发学术成果,着力呈现海内外明清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集刊分为戏曲研究、小说研究、诗文研究、学术史研究四部分。
    杜桂萍 李小龙主编文学28.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张祥龙先生新近编著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期待儒家再临”“贺麟恩师思想阐发及受教追记”“品味人与思”“中华之大美”和“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哲学与儒家”。该书较全面地记录了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生活经历和思想上的追求历程,是其与师友一起在大时代中颠簸后的思考,去摸索人生的真理——仁道。阅读这部随笔集,读者能够了解张祥龙先生这一辈人所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情,对仁道的摸索。或许这些记录和思考
    张祥龙文学21.2万字
  • 会员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为母亲河所作的深情传记。《尘埃落定》作者阿来,一路追溯黄河源头,行走在高原,也行走在历史和地质变幻的深处,为这片土地和我们的文明唤醒记忆、接续血脉。作者生于高原,稀薄的空气并未妨碍他的观察和思考,他用诗性语言记述了黄河源区的自然景观、地质变迁,探究了这片大地的文化记忆,以大倍率特写了这里的人。黄河,我们面目模糊的古老母亲,在阿来笔下,我们再次看到她青春的样貌,重新感知她的体温和心
    阿来文学16.9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以二十四节气及农事活动互为经纬,用田野笔记的形式记录落谷有声,讲述了百年农业生产变迁、传统农耕人家的农事生活、乡村熟人社会的生活图景。
    阎海军文学1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