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树号
更新时间:2020-03-11 15:16:19 最新章节:第61章 译后记
书籍简介
《树号》是阿斯塔菲耶夫创作轨迹的记录,他在文学的莽林里一面探索,一面砍下自己的“树号”,这些记号又引导他向创作的原始森林纵深前进,向陌生的领域开拓。阿斯塔菲耶夫继承了俄罗斯民间诗学传统,通过拟人观描写大自然。在这部难以定义文体的作品中,共同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思。这一切使阿斯塔菲耶夫不仅在俄罗斯文学界,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本书由《树号》、《俄罗斯田园颂》和刊登在俄罗斯报刊上的一些作品精选而成。经作者后人独家授权出版,并由译者修订审校全书译文。
译者:陈淑贤 张大本
上架时间:2017-04-01 00:00: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俄)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最新上架
- 会员藏传佛教文化不等于藏族文化,但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交叉研究,也许是解决学科领域某些疑难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本书以作者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积淀为依托,解决了藏族史诗《格萨尔》研究中源头的许多疑难问题。作者认为,史诗《格萨尔》中不仅融入了大量的佛教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史诗的圆形结构。在藏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广大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以及藏传佛教界宗教人士,共同为文学20.2万字
- 会员《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综合体现了魏晋南北朝史学的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并具有研究领域的主流、基本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化、细化的趋势。此外,从文献和考古成果中发掘出来的细节问题,使历史更加清晰,史实更加丰满,拓展了研究领域的广度和具体问题的深度。文学34万字
- 会员本书是第六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集,辑选了大赛小说、散文、诗歌类的获奖作品。本作品集围绕“全民共筑中国梦,勠力同心奔小康”的主题,描写乡村如何脱贫的故事及扶贫干部事迹;赞美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抒发对故土及亲人的怀念;抒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记录普通人在决胜全面小康路上奋发有为的人生。本书佳作云集,反映了广西网络文学新的水平和高度,对进一步推动我区乃至全国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文学23.4万字
- 会员本书精选了报社自2018年年末至2022年年初创作、发布的优秀文章。全书分为铭赤心、绽辉芒、点华灯、共韶光、探迭潮、还四方六个篇章,共收录数十篇创作,体现北大青年的理想追求与笃志奋斗,展现北大青年的青春记忆与独特关切,呈现北大青年的时代体悟与生活随想,表现北大青年的关注、声音和责任。文学24.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收入周作人散文47篇,可看作其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即以阅读为契机,依靠知识的绵延和思想的碰撞,扩张至文化、历史和社会领域;就方法而言,即大段摘抄原著,中续少量按语。因此,周作人也自称“文抄公”。本书集中体现了周作人的这一特色。文集9.8万字
- 会员《雨天的书》是周作人散文集中极有名、极具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书中文字平淡自然,闲适冲和,是中国散文目前的一座高峰。文集8.3万字
- 会员《秉烛后谈》主要收录周作人1937年4月至10月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本书中诸文颇多闲适题目”,然而同为闲适题目,内容却可分为两类,其一表意趣,其一疾虚妄。作者在集中《谈文字狱》等文章中,继续批判中西文化中黑暗的现象。在文字狱中,作者特别看重“以思想杀人”一类,指出思想专制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普遍丧失思想和判断能力,自觉趋同于专制本身。周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着意加以甄别,不放过坏的文集6.4万字
- 会员《瓜豆集》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三篇,是一九三六年五月至十二月的作品。除了《结缘豆》《谈养鸟》这样的散文外,还有数篇回忆人物之作。而且,关于家庭和妇女问题,周作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同情态度。文集10.8万字
- 会员《风雨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七篇,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多是周作人细读自己所藏的明清笔记后写下的文章,如《钝吟杂录》《燕京岁时记》,以“重情理”的原则“披沙拣金”,重新发掘这些明清笔记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文集9.6万字
- 会员《秉烛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篇,是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的作品。作者晚年回顾平生著述,很是强调集中《赋得猫》一类文化批判之作。其取材不避古今中外,可以说因知识而有发现,因发现而有趣味。文集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