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间的思想:以东亚同时代史为视角在线阅读
会员

中日间的思想:以东亚同时代史为视角

赵京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世界政治30.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8-11 15:04:23 最新章节:第9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构筑思想、文学上的中日同时代史。上编以日本与亚洲—中国的相互关联为主要议题,下编以中国与亚洲—日本的彼此互动为讨论对象。这样的结构安排,目的在于努力实现中日间你来我往的“思想连锁”。书中的“亚洲”,既是作为思想传播媒介的实体空间,也是方法论视角上的想象空间。正如我们不能在一国内部讨论近代历史一样,中日间的思想、文学也需要在广阔的亚洲空间下叙述。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出现以来,中国学界受其影响形成了从西方或日本的“冲击”下来思考二十世纪中国问题的思维定式。中日同时代史的建筑,则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原二十世纪东亚思想、文学的历史原生态。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19-07-11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欧洲联盟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国家集团,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成员国将本国的部分主权让渡给联盟的领导机构,以便领导机构制定和实施联盟层面的共同政策。目前,欧盟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仍在进行中。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海外调研搜集到的资料,对原书内容补充了新的资料和数据。全书共分五章,介绍了欧盟的历史沿革、主要机构、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其主要政策、政治一体化进程及主要措施、对外关
    张健雄政治33.5万字
  • 会员
    本辑论述和分析了19世纪后期沙俄政府在中亚的内外政策;重点研究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状况,特别分析了其当前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发展前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时的战略重点;梳理了塔吉克斯的历史和现状,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对阿富汗局势做了介绍,分析了重建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机遇。
    杨恕主编政治8.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有关2019~2020年全球形势分析与展望的年度报告,对2019年几个大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各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外交领域形势,以及重大事件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全球世界格局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谢伏瞻主编政治21.5万字
  • 会员
    伴随日本国家战略的转型,其国内外政策也处于加速调整与深刻变化当中。这种调整与变化也在影响日本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和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秩序。本书立足近年来日本国家战略转型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视角,清晰勾勒日本内外政策的转变历程,深入分析政策调整与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进而依此客观研判日本内外政策转变的目标取向,理性评估这种变化对日本、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多重影响,以便我们更
    庞德良主编政治12.9万字
  • 会员
    本书重点分析了21世纪东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东北地区满语文化状及城镇体系的形成及特点、19世纪末俄国的对华认识与义和团事件、1882—1894年中朝商路历史性变迁原因及其影响、抗战初期日本媒体的战争宣传、集体化时代中共在农村关于贫困和反贫困的实践、“天乳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展开论述、中国舟山群岛新区捕捞活动的变化及其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史中的“公民”等问题,关注了中国和东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江沛 陈鸿图 (日)田中仁主编政治47.3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从美国的国家起源讲起,在近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视野下,分析了美国从建国到帝国形成的过程,以及宗教、种族、政党、社会运动等多维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的错综复杂的作用,一直到今天大国竞争中的中美关系。尤以对美国总统大选运作机制的分析为特点,将其作为透视美国政治的棱镜,揭示出美国政治长期以来的制度性问题和局限,并探讨了一系列大众读者关心的美国问题,诸如身份政治、种族平权、资本介入政治、对选举的影响、媒
    储殷政治29.4万字
  • 会员
    《亚非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主办,是国内亚非研究领域的专业性集刊,内容涉及亚洲、非洲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任何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安全、军事、环境保护等所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专业性、权威性已广获认可与好评,也为国家亚非问题相关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
    孙晓萌主编政治16.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科技发展为导向,战略思维为指引,理论创新为手段,积极探寻国家安全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核安全、生化安全、外空安全、网络安全和军事技术交流等诸多领域的深入分析,试图揭开科学技术与国家安全互动关系的真实面纱,为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国家安全理论创新打开新的思路。
    杜雁芸 刘杨钺主编政治17.2万字
  • 会员
    本书将社会裂隙理论重新应用到了政党和其他与选举相关的政治参与之中。这种路径允许将政党和其他致力于选举的政治组织在同一理论和方法论框架下进行比较,也有利于探索政党方案语言与有组织利益群体方案内容之间瞬息万变的关系。本书不仅会为社会裂隙、政党和有组织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作出理论贡献,还会为政党“如何才能更好反应那些基于社会裂隙的群体利益”提出一些基础性建议,同时也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21世纪政体代表问题,
    (比)费边·鲍文斯政治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