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苗族多重表述研究(1928—1948)
更新时间:2022-04-11 17:46:45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苗疆多重表述研究”(项目编号:15CZW056)的研究成果。在1928—1948年这二十年里,作家沈从文,人类学家凌纯声、吴泽霖等,苗族教育家石启贵,苗族政治活动家梁聚五,苗族学者杨汉先等以及大量的苗族歌谣都对苗族文化进行了多重表述。本书从主位、客位的视角,分别从苗族古歌等口头诗歌表述、凌纯声等民族学者的田野调查报告表述、苗族知识分子表述研究、沈从文乡土作品的苗族文学表述这四个维度对1928—1948年这个时间段的苗族表述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与分析。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龙仙艳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按照“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的理念、原则,以韩国古典散文作为论述对象,分高丽朝、朝鲜朝初期、朝鲜朝中期、朝鲜朝后期等时段,选取若干代表性作家,借助新材料、采用新视角、提炼新问题,考察韩国古典散文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变异,探究韩国古代文人是如何内化、发挥与改造中国文化、文学经典。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广度、深度,拓展了汉文化圈的散文研究领域,还可以为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有意义文化20.9万字
- 会员《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积十年之功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共享之重要研究平台。第10辑收文23篇,设栏目6个。栏目设计中,除常设的“区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之外,特推出“鲁迅诞辰140周年纪念专栏”、作家林培源的研究专辑“潮汕文化与文学档案·林培源”、学者杨星映的文化23.4万字
- 会员1995年至2010年是时代转型与文化艺术格局急剧嬗变的历史时期,围绕文化全球化、文化地球村的历史语境,形成了种种文化思潮热点、文学艺术焦点与学术研究的亮点。作者沉浮于时代的波峰浪谷,选取30位有代表性的文艺批评家、作家进行访淡,内容涉及社会转型视阈下文学艺术的生态与选择、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文化思潮的流变、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共融与互仿、全球化语境下的诺贝尔文学奖、同学热与读经现象、“非遗”保护文化25.9万字
- 会员《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积十年之功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共享之重要研究平台。第9辑收文21篇,洪子诚先生特稿之外,设栏目6个。“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区域文化与抗战文艺研究”“区域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是常设栏目,呈现南北学者新收获。作家专题研究栏目,特推“巴蜀作家研究·巴金”,刊发中坚新秀新成文化23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原始文献的钩沉与梳理,还原周作人译介、理解与阐释古希腊文学-文化的动态过程,结合周氏接纳西方古典文化的时代语境与心理动因,尝试在发生学的意义上,透析古希腊文学、哲学与宗教文化如何参与周作人认知框架的生成及其思想内在逻辑的演变;通过周氏对中国现实问题与政治文化的思考,探究其以“另类选择”参与中国社会现代性建构的意义。文化18.1万字
- 会员本书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卡罗尔的胡话文学与德勒兹《意义的逻辑》”研究成果之一,它试图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德勒兹的哲学著作《意义的逻辑》与儿童文学作家卡罗尔的“胡话”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前者独到的理论视角和后者作品中深刻的哲学内涵。本书阐释了德勒兹如何以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想和概念为理论基础,借用卡罗尔的诸多悖论和“无意义”来建构他的意义理论,也探索了德勒兹如何运用后来被他摒弃和批判的精神分析文化2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