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之教在线阅读
会员

王阳明致良知之教

郝永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哲学理论与流派30万字

更新时间:2022-09-29 10:07:43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观点,是阳明学的一个最为核心的命题,形成了“致良知”心学哲学体系。王阳的“致良知”哲学,不仅是纯粹的理性思辨,还是感性的诗意栖居;不仅是形而上的静态理论,还是形而下的动态教传,是为其“致良知”之教。本书对王阳明“致良知”哲学和“致良知”之教,不唯从《传习录》入手,还通过对大量文篇的文本细读、对文献本身的细致钩沉,对王阳明的“致良知”之教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全面介绍了“致良知”之教的内容,以及这一命题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尝试对阳明后学做一全面观照,从而加深对宋明理学这一学术思潮的理解。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包括上、下两篇共十八讲,书中有立足理论,对生死问题及生命教育的思考和阐述,也有基于实践,来自临床医生、安宁疗护工作者直面死亡的真切体验。
    柯杨 王一方 刘端祺主编哲学20.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公开的观念为视角研究康德政治哲学,公开的观念成为理解康德政治哲学的关键线索。运用公开的观念,康德政治哲学中的启蒙、社会契约、公民服从、世界和平等问题都能得到合理的理解。但是,康德将公开性作为个体行动的证成依据,势必陷入主体主义的哲学泥沼。公开的观念需要建立起公开的辩论甚或是交往主义的主体间视域,个体公民的行动才能找到其合理性根基,康德政治哲学也才能走出其固有的理论困境。
    贺建军哲学23.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对形而上学演变史的疏解基础上,对大数据、话语、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反形而上学中的现代形而上学各种表征进行系统阐述,并揭示了其生成的动力系统,最后对现代形而上学的哲学命运进行总体勾画。本书指出,现代性以虚张性与两面性逻辑,把现代形而上学推向肤浅,但其力量是空前的。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停留在哲学话语系统,现代形而上学已经与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社会关系结盟,形
    余乃忠哲学19.8万字
  • 会员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作为美国本土哲学,其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和浓厚的人文关怀与欧陆哲学诸多流派有着共同的话题以及相似的观点。本书从詹姆斯的职业选择与精神危机入手分析了其宗教关怀的由来,阐述了他的宗教观念,并通过对其“宗教科学”、符合一般人需求的实用主义哲学以及作为基础的彻底经验主义的阐释,展示了詹姆斯如何以一种不同于尼采与克尔凯郭尔的温和方式来应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力图消除长期以来对实用主义
    韩宁哲学24.1万字
  • 会员
    王充哲学思想建立在广评诸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一个既不属于儒家又不属于道家的独特的思想体系,抑或说继承了儒、道又超越了儒、道。本书以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评介为切入点,有别于学界常用的从史学、经学、文献学等维度研究王充思想,而是注重从哲学的角度考察、梳理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理解与评判、继承与发展。
    颜莉哲学15.2万字
  • 会员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本书旨在对维氏后期“语言游戏”概念做出初步的界定,我们从宏观、微观、识别方式等方面界定了语言游戏所指的具体实践活动,并且还基于维氏《论确定性》中的相关例子对语言游戏的演变做出了分析和讨论。在我们的论述过程中,政治正确因素对说理活动的影响;情感、偏见因素在说理活动中的地位等问题也作为边缘问题逐步呈现,笔者在书中也对这些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李果哲学15.1万字
  •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盖或优化的东西,无法与功绩和谐共存。苦难的被动性在“能”所支配的主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幸福绝不仅仅是众多能带来更高绩效的积极情感之总和,它对优化逻辑避之不及,不可用性是其特征。幸福中蕴含着否定性,真正的幸福绝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痛苦承载着幸福,使幸福长久。《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如今我们所说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漫
    (德)韩炳哲哲学13.9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尼采、萨特、加缪、波伏瓦、雅斯贝尔斯、伽达默尔、阿伦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梅洛-庞蒂这12位最有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总结了他们的哲学洞见,并试图通过他们的思考来帮助读者思考自身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选择。在“加餐”部分,还有对存在主义艺术、神学、心理学、电影、戏剧等问题的阐发。
    刘玮哲学26.4万字
  • 会员
    在浪漫主义运动中,思想最为深刻的当属德国思想家,例如哈曼、赫尔德、耶可比等。为了克服知性哲学(包括启蒙哲学)的虚无本质,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家耶可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直接性哲学。耶可比的实在论不是以单纯的主体或者客体为基础,而是以主客体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主体与客体的直接性关系就是一切知识客观性的本源,因此主客体的直接性的关系是根本性的。
    刘伟冬哲学1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