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刑法适用方法论
更新时间:2023-04-20 18:17:05 最新章节:关键词索引
书籍简介
本书为著名青年学者、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何荣功教授的学术专著。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专著,面向司法实践,以解决实务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形式与实质、行为与被害、原则与例外、扩张与限制、主观与客观等八对理论概念的深入研究,结合大量案例,鲜活地展示案件办理中常见的具有普遍性的争议焦点,重点阐述刑法适用应秉持的基本立场与方法论。本书主要特点有三:语言通俗,强调可读性;面向实务问题,突出实用性;重视对问题的理论提炼,彰显方法论。本书针对学术及实务中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面向司法机关办案人员和律师,也适用于研究生学习。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何荣功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2期,共包括15篇文章,分为理论与权利研究,刑事法研究,民商及网络法研究,国际法与国别法研究四个栏目。法律20.3万字
- 会员“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本书研究主题系该课题的子项目。选取司法政策、司法生态、司法文化三个一级指标对司法环境建设进行评价,其中内含了众多的二级、三级评价指标,本书主要对相关指标的入选进行初步理论分析论证,以期对我国司改建设有所帮助。法律17.2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基于对保险法上保险事故之证明问题的理论分析,在解决保险事故证明难问题方面提出了白己的独立见解和理论框架,包括适用第一眼证据、外观证据规则,区分权利障碍要件与权利成立要件,将权利障碍要件交由保险人承担证明责任,将意外险中“非本意性”要件倒置给保险人、将“疾病性”要件交由保险人间接反证,在因果关系证明中区分当事人与法官责任界限,在未履行出险通知义务的案件中强调保险人对要件事实的逐一证明等。法律18.2万字
- 会员本书以损害赔偿重大疑难问题为线索,研究内容从损害概念、赔偿方法的理解等基本原理问题,到违反强制性规定之侵权责任构成、买卖合同标的瑕疵致扩大损害之赔偿等责任法中横跨公法与私法、合同与侵权的体系问题,再到纯粹经济损失、惩罚性赔偿等损害赔偿领域的“边界地带”。法律28.4万字
- 会员本书包含1个总报告、5个领域的分报告。总报告主要从宏观角度介绍中国体育法治2021年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立法概况、法治实施概况、法治监督概况以及法治保障概况。分报告第一篇主要从中央体育立法和地方体育立法两个角度介绍我国体育立法发展状况。第二篇主要介绍我国体育行政部门改革发展状况。第三篇的主要内容为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状况。第四篇介绍了重大体育赛事法律事务发展状况。第五篇介绍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法律17.2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进路、方法和技艺三编,通过11讲来指导学生如何做法社科研究。第一编主要讲授如何做法律人类学、法律认知科学、法律与人文研究;第二编介绍了法律经验研究和法律定量研究的过程,讲授了如何运用社会理论进行分析,并将如何进行经济分析与演化分析列入研究方法;第三编涉及如何观察、如何叙事、如何对话与如何写作。这样的编排呈现出法社科研究从宏观把握到微观处理的全过程,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社科法学知识体系。法律24.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是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黄汇老师从事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集成,从理论探讨及实践建议等方面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新建与制度创新进行了独到的阐明与论述。具体内容涉及对商标权和著作权领域相关重点问题的解析,以及对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和知识产权未来建设的展望。
- 会员本书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内在关联,然后从伦理学、法哲学和经济学等理论和现实层面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在对我国能源效率状况及法律规制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成功经验,运用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然”的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原则、思路和模式,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气候
- 会员本书从保证具有的功能优势和立法原理等方面,阐述了赋予连带责任保证人权利的必要性。通过借鉴域外立法例、学说与商业实践,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分析应当赋予连带责任保证人何种权利,以及如何设置各权利的行使要件与限制,才能平衡法律关系各方利益。本书提出了连带责任保证人权利规范体系的构建模式与规范进路,即建立保证人对债权人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的权利、向债务人行使事前救济与事后救济结合的措施、以追偿权为核心的共同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