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五辑)在线阅读
会员

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五辑)

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最新章节: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共收录古文字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122篇,涉及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等多方面内容的研究。既有关于文字考释的文章,也有关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校读、专题研究等的文章,披露了新材料,涉及古代的文字、思想、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可反映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上架时间:2024-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也是汉语言文学感发、灵动的活态,因私塾废除和年代久远而近于绝学。本书从概念辨析、传承历史、基础理论、规则方法、体式范本和重要腔调六个方面对吟诵做了系统研究。概念辨析和传承历史,旨在从繁杂、散碎的文献中梳理出吟诵的产生和演进脉络,描绘吟诵艺术的自觉路径;基础理论和规则方法,由节奏入手,逐层递进,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音乐学的三维视角研究,以求深耕学理、庞清规则;体式范本和重要
    杜红亮社科24.2万字
  • 会员
    《镜与灯: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学论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研现状,集中呈现近年来在相关教学领域践行的改革与创新,强调将德育工作寓于专业课教学之中,既有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反思,也有课堂教学个案的精彩呈现,是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研的一次高水平集中展示。
    孙良同 邹赞 安凌主编社科22.2万字
  • 会员
    本书探讨了唐诗在英语世界中文本行旅的发生、发展和成熟的全过程,通过把握译介的发展脉络,考察了英语世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唐诗的解读与重构,指出唐诗在英语世界跨越200余年的传奇历程是英语世界在中西文明的对话中,对唐诗的诗学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思考与探索,在探索中又折射出西方文化、文学批评的自身印记以及中西诗学的互动与再识,并在此基础上深思英语世界中的唐诗研究带给当今学术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王凯凤社科18.8万字
  • 会员
    本書綜合利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兩百餘種,對先秦兩漢时期的量詞系統進行全面描寫和研究。先秦兩漢时期量詞總計三百三十九個,其中名量詞三百二十個,動量詞十九個。本書在共時研究的基礎上展開歴時探討,分析了每一個量詞的語源、發展及興替,其中對一百零六個量詞的探討修正了之前學界的觀點。本書還進一步考察了先秦兩漢量詞的语法特徴、量詞發展的地域性和不平衡性等問题,并结合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相關量詞研究的成果從類型學
    李建平社科32.7万字
  • 会员
    该书分别对美国当代很重要的小说家德里罗的《白噪音》《毛二》《地下世界》《身体艺术家》《靠前大都市》《坠落的人》和《欧米伽点》等小说进行研究分析。在他的小说中,德里罗思考了消费文化中的人际交往、影像社会中作家的责任、技术合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创伤体验中当事人的选择、资本主义优选化的非正义性以及美国例外论的幻灭。尽管德里罗在小说中着力刻画了当代美国社会传统信仰的失落、消费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侵蚀、人们
    朱荣华社科19.5万字
  • 会员
    在学术灵感写作状态下研究写作过程,通过观察写作过程总结学术灵感写作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学术灵感写作路径,基于路径建立学术灵感写作机制,顺应机制融入学术灵感写作状态,在灵感状态下印证写作规律,往往需要无意识状态与有意识状态的耦合。
    田富强社科32万字
  • 会员
    本书讨论语言测试应该遵守的计量学原则,揭示语言测试中的计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计量学建议。书中从三个维度探讨语言测试中的计量学课题:测量与测试的基本问题,测量结果的有效使用问题,测量工具(例如试卷等)的编制及质量问题,对语言测试研究者、语言测量工具开发者、语言测试和语言教育方向的博士及硕士生、语言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验研究者及硕士或博士生、教育考试工作者等有一定参考价值。
    席仲恩社科1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英汉方言的形式和功能差异为基础,以翻译方向和文学类型为变量,用文学文体学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较为深入地比较具体的名作名译,分别从汉英和英汉两个翻译方向对小说与戏剧两种文本类型中的方言翻译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本书深入探讨了英汉方言互译的语体转换特征、小说与戏剧方言翻译策略的异同、方言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
    姜静社科1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近代语言史著作,总体论述了近代中日语言交流的过程、特点,指出日语进入现代汉语的时间、典型的事例。介绍了从17世纪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工作,到20世纪初中国人汉译日书的历史经过。以《时务报》《日本国志》《辞源》《官话》等文本为例,讨论中日之间语词环流的情况。并专门考察了“热带”“陪审”“化学”三个名词在近代汉语里出现和普及的过程。
    (日)沈国威社科4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