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为什么要学习?——让孩子知道他为什么要学习

我为什么要学习?为谁学习?——让孩子明白学习的动机

动机就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拥有一个怎样的学习动机是他优先要考虑的。为什么要学?为了谁而学?学来的东西有什么用处?当孩子成为学生之后,他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当他的学习任务变重的时候,他更会格外想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如果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那么他的学习也就不会感觉到枯燥,这也有助于减轻他的学习负担,增添学习时的快乐感。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可单纯的玩是不能让人得到成长的。孩子需要学习,通过学习将能获得成长所必需的知识,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

好容易盼到放暑假,上5年级的小川和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去游乐园玩。但正当大家玩得高兴的时候,小川却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猛地大喊了一声:“糟糕!”伙伴们也紧张了一下,忙问他怎么了。小川哭丧着脸对大家说:“我要赶紧回家!我竟然忘了看时间,今天的功课我还没做呢!”

伙伴们纷纷说:“现在可是放假啊!你学糊涂了吗?这会儿哪里还有功课要做啊?”

小川却摇了摇头,垂头丧气地说:“是我老妈给我留的作业。要是她知道我今天的作业还没做,这顿骂我是免不了的。如果她再告诉了爸爸,我会死得更惨。”

小川无奈地向大家道了别,飞快地向家跑去……

不得不说,小川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将来无论他走到哪里、做什么,学习这座大山都会如影随形。而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这份负担还来自于他的父母。也就是说,小川的学习目的竟然是为了不被妈妈骂、不被爸爸打,他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了。

所以,让孩子知道他学习的真正原因和目的非常重要。那么,父母该如何做呢?

▲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思考

还是那句话,如果只是单纯地“傻”玩,孩子永远不知道还有知识需要掌握。父母要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多加以引导,让他明白玩中也可以学习。在玩的时候,父母可以让他多观察玩的环境、玩的对象,使他的大脑转动起来,多思考一些问题。

举一个最简单的小例子。玩沙子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沙子为什么是流动的?怎样才能让沙子固定住?沙子为什么闪闪发亮?除了黄色外,沙子还有别的颜色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将能引导孩子自觉地去寻找答案,这个解惑的过程就是学习。通过这一过程,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一个人如果拥有了很多知识,那么他也会越玩越有兴趣,因为能不断探索的人生才是有趣的人生。

▲让孩子明白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他做多久都愿意。父母要帮助孩子开阔眼界,让他多看到新鲜事物,以此来激发起他对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使他能自觉地去探索与学习。学习又能帮助孩子发掘更多的问题,进行更多的探索,使兴趣得到最大的发挥。

比如,小学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欢听故事,父母可以将一些学习的内容穿插到故事中,让他对学习产生向往。带着兴趣与好奇去学习,孩子就会学而不厌;只有不断学习,兴趣才不会减退,知识才能越学越多。

▲帮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

一位外国老师在图书馆看见了他的两名学生,两名学生都在认真地读书,他问他们:“你们在这里干什么?”两名学生都回答:“读几本书。”老师又问:“为什么要读这些书?”其中一名学生回答:“不为什么,我只是想阅读一些经典,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学到中世纪的拉丁语。”而另一名学生则非常老实地回答:“为了考试的时候能有一个好分数。”

很显然,前一名学生正在从书中获取广泛的知识,他没有学习的包袱,他在主动学习;而后一名学生却是被动的,他只是为了考试,学习的目标短浅而又无趣。

父母要帮孩子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长远而又有趣的,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令人讨厌的,他也才能将学习当成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最紧要的事情。

▲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意识和习惯

做事不专心,目的不明确,这可能是导致孩子不爱学习、不愿意学习的主要原因。因为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孩子的思想就会开小差,这直接导致他不能很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也自然会使他产生抱怨的情绪:“我想玩,我为什么非要学习?”

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让他有专注这个意识。不仅仅是学习,未来做任何事情,专注力都是必不可少的。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比如,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也要坐下来,认真地读书,不去影响他的注意力;给他一个明确的学习时间,让他完成一个短期小目标,完成后及时给予精神奖励,等等。

▲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任务

有时候,导致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还是他那繁重的学习任务。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学得越多越好,学得越久越好,于是就将他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仅如此,还将他的休息与娱乐时间也全部占用。如此一来,孩子的生活中除了吃喝睡觉就是学习,他自然会觉得枯燥无味,也就不知道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了。

所以,帮助孩子将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在制定一个大目标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一些小任务。孩子在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同时,自然也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亲子阅读 爱因斯坦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很贪玩,经常和一群顽皮的孩子混在一起。母亲为此忧心忡忡,但他却这样回答母亲:“别的孩子都在玩,我为什么要学习?而且我又不比他们差。”

爱因斯坦16岁那年,一天上午,他想像往常一样去钓鱼,但父亲拦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我和邻居杰克大叔一起清扫工厂烟囱,他先钻了进去,我跟在他后面。当我们再钻出来的时候,杰克大叔身上、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我在后面并没有被蹭黑。但我一看见他的模样就以为自己和他一样,于是我立刻去河边把身上洗干净了。可杰克大叔看见我的模样就认为他和我一样干净,结果他只洗了洗手就上街了。但街上的人都笑话他,还以为他疯了呢!”

听到这里,爱因斯坦和父亲一起笑了起来,笑过之后,父亲郑重地对他说:“别人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你自己才是你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也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后,脸色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后来,爱因斯坦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开始发奋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