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蓝辛石井协定》(2)

芮恩施是位不同寻常的政治家。在中国,他的演说一开始就很受人们的欢迎,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目标的阐释就是成功的一例。作为一名政治家,芮恩施享有声望。受他宣传的影响,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年轻人中生根发芽了。这群年轻人既包括知识分子、留学生,也包括从教会学校毕业的学生。受芮恩施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觉悟进一步提高。在知识分子宣传芮恩施的思想理论的过程中,中国舆论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如此看来,中国政府在一战中的立场间接地受芮恩施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之所以加入协约国作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芮恩施的宣传。在芮恩施看来,倘若中国向日本低头,日本将会从政治、军事上控制中国。他甚至会认为美国没有到了可以强大得控制局势,进而背叛协约国,投靠德国的程度。鉴于此,无论日德如何向中国施压,无论德国搞什么恶意的宣传活动,芮恩施都抵住压力,不遗余力地鼓舞中国政府和人民,期望政府和人民坚定立场,坚决反抗,并予以有力的回击。

当时,芮恩施对美国国务院和总统提议,请求美国支援中国的正义战争。美国政府当局同意了他的提议,并表示将配合中方的对敌作战。然而,当中国处于战争状态之时,美国却置身事外,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美国政府当局食言的行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芮恩施的外交活动受挫,中美关系遭受重创。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提出了十四项原则;不过,它并没有真正的施行,这招致了中国人的不满。自此以后,芮恩施的外交工作困难重重。在中国人看来,威尔逊总统的十四项原则本应该使中国享有独立而完整的主权。而事实上,在中国,它只是一纸空文。

在芮恩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1917年11月,美日《蓝辛石井协定》签订,芮恩施遭到生平以来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当时,华府电讯道:美国国务卿蓝辛和日本大使石井男爵就中日有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美日《蓝辛石井协定》。在协议中,美国不仅认可日本在中国东北和山东省的特权,还摒弃了其在华一贯施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日本从而取得在华贸易垄断权。在此之前,美日双方曾经就此协定的相关条款进行商议。由于芮恩施一无所知,当中国政府问及此协定的目的与意义何在时,他一脸茫然,无以应对。然而,日本驻华大使却左右逢源,貌似一切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将日文版本的《蓝辛石井协定》送抵中国报社,要求报社撰稿发表,于是关于这项协定的新闻相继出现在中国各报纸上。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闻都是对日文稿新闻的翻译。自此,在中国人心目中,美国不再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使者,而是日本侵华的纵容者。

在离任国务卿之后,蓝辛编著了一本书,揭开了《蓝辛石井协定》签订的真实面目。此书揭露了一战期间协约国是如何采取外交行动,以及外交行动的用意何在。人们对此协定的隐情不禁瞠目结舌,尤其是一战前美国的做法。

《蓝辛石井协定》的黑幕是这样的:为了防止日本远离协约国,投靠同盟国与德国站到一条战线上,背着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俄罗斯和意大利与日本秘密签订了一项条约,条约规定:日本永久取得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太平洋中的德国岛屿归日本人长期经营。山东省及这些岛屿都是日本在一战中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协约国的外交使者之所以不向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开此事,是由于他们担心这样做不仅可能导致日本加入同盟国,与德国并肩作战,还极有可能使美国退出战争。后来,英国外交团长格雷说:他之前对威尔逊总统提及过此密约的事情。倘若格雷的确提及过,那么威尔逊总统肯定没有明白密约的用意及内在。即便事情真的如上所述,在长期经营中国山东和太平洋的德国岛屿方面,日本也已经牢牢抓住了欧洲协约国的把柄。如果战后日本在和会上将密约的事件公开,可能会遭到美国的反对,这是当时的日本政府唯一担心的事。

蓝辛向外透露说,1917年11月,日本大使石井打着亲善的幌子,抵达华盛顿,就日本在华和西太平洋的权利问题与他进行交流。当石井要求美国认可日本在华和西太平洋的特殊权利时,他目瞪口呆了。蓝辛谈道,当时他回绝了石井的提议,由于美国施行维护中国主权独立与完整的政策,日本的提议显然违背了此政策。然而,石井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打消这个念头,他很快将视线转移。与蓝辛会面后,石井直接辗转纽约。在纽约,石井召见了美国诸多财经巨头,试图凭借财经巨头的影响力去改变美国政府的决策。因为石井意识到:美国的战争经费很大程度上来自这些财经巨头。当时,石井劝说这些财经巨头道:倘若美国不认可日本在华和西太平洋的权利地位,将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这是日本不想看到的。说到这里,石井不再继续说了,他不断地摇头,神情非常严厉。我这样认为,倘若他当时在北京的话,应该是猛烈地拍着桌子,声色俱厉地说着。

当天晚上,威尔逊总统收到一个来电,此来电的归属地是纽约,而且是经白宫总统的专线传来的。次日,蓝辛收到与石井签署认可日本在华和西太平洋特殊权利的协议的指令,这个指令来自威尔逊总统。蓝辛认为如果按照上级的意思行事,实在是有违良心,但是又不能不执行命令。绞尽脑汁之后,蓝辛想出了一个方法,即在协议里穿插一个限定词——接壤处,这个词是一个含糊不清的外交新词。这样一来,协议便只在中日的领土接壤处有效,削弱了协议的效力。

蓝辛指出,他巧用限定词的做法只是为了限定协议。当时,日本占领了朝鲜,由于仅有南满与朝鲜接壤,因而这个协议只在南满才有效力。那时,欧洲协约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已经与日本签好了秘密协议。不过,蓝辛一点儿也不知情。石井与蓝辛签协议时,没准石井的公文包里夹着诸多欧洲协约国的协议。美国对亚洲的一贯政策是维护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倘若将所有的协议拿出来看,签订此次协议的做法有违美国在亚洲的一贯主张。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在此之后,俄国将秘密协定的事情公布于众。秘密协议的公开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仅导致中美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裂缝,还间接地影响了一战后美国的决策。一战后,美国不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拒不批准国际联盟的盟约。

由于其想法一度受挫,芮恩施备受打击,加之中美关系严峻,1919年,他不再就任美国驻华大使,转而担任中国政府的顾问。在任职期间,芮恩施劝说美国商人和金融家来华投资,为中美关系的好转作出了贡献。那时,吴佩孚将军在河南省,芮恩施不辞辛苦地前去拜访这位军阀将领。由于一度受挫,芮恩施压力倍增,加之旅途的奔波,致使他热病缠身。后来,芮恩施被人送入上海医院,在那里疗养。遗憾的是,他始终没有恢复正常。1924年1月,芮恩施与世长辞了。

在华盛顿会议之后,美国参议院全票否决了《蓝辛石井协定》的最后一章。不过,令议员们纠结的是,当石井打着亲善的幌子,抵达华盛顿,与蓝辛协商签署《蓝辛石井协定》时,他们曾邀请石井到参议院,石井在那里进行了演讲,宣扬了日本的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