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知的1500个中国历史常识
- 朱立春主编
- 3463字
- 2024-12-23 01:07:19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周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姬姓部落,始祖弃为夏的农官,十三世孙古公父率周人迁居到岐山之南的周原。到文王时,周已成为商朝西方的一个强大方国。文王重用姜尚等人,继续向东发展。文王死时,已是“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了。武王时,终于灭商。为了实行有效统治,周初大封诸侯,以“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封建制度又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它由相对而言的大宗和小宗呈树形结构组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证各个阶层嫡长子的世袭权力。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自称“余一人”,他周围重要的辅佐官员有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为“三公”;与“三公”地位相当,直接管理政事的是太宰,太宰是政府机构中的首脑。太宰下有众多卿士和官司之守,分掌各项具体事务。周王朝强化国家机器的另一面是扩大军队,加强刑罚。西周的农业经济水平比殷商有很大进步,金属工具的应用和耦耕的推广,促进了垦荒,集体劳作在井田上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以纺织印染、酿造和冶炼为主的手工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十分流行。
1.政治
周文王
商末周部落的首领,姓姬,名昌。在位50年。一度被纣王囚于里,是一位有作为的创业君主,节制游乐,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在姜尚等一批贤才的辅助下,用各种计谋动摇了商朝的统治基础。团结周围各小国,使虞、芮等归附;同时,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先后攻灭黎、邗、崇等国,抓获大批俘虏,使周国奴隶制迅速发展,国势益强。此后又迁都到丰(今西安西南)。在他临死前,天下三分,周有其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已大大超过商王朝,奠定了周灭商的基础。
周武王
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姓姬,名发,文王姬昌的儿子。即位不久,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后率兵车300乘、甲士4.5万人、勇士3000人,征伐商纣王。庸、蜀、羌、、微、泸、彭、濮等友邦都来援助。牧野一战,商兵阵前倒戈,引导周兵杀纣,周兵很快攻入商都灭商。灭商后,又经一系列军事行动,基本占据了原商王朝的统治地区。为了控制新征服地区,采纳周公建议,封纣的儿子武庚为诸侯(殷君)治殷遗民。同时,又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三人同驻商都和周围地区,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封同母弟周公于鲁并担任宰相。封军师尚父(姜尚)于齐。封弟叔武于成,封弟叔振铎于曹。周武王于灭商后两年病死。
牧野之战
周灭商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商末,纣王残暴,引起诸侯不满和人民反抗。泾水、渭水流域周部落的力量迅速发展。周文王死后第四年春,周武王联合800多部落、方国起兵伐纣。兵至牧野,举行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动军队和商纣决战。当时纣王军队主力远征东夷,不及调回,只好将大批奴隶和俘虏武装起来,凑成17万人开往牧野。开战后商兵阵前倒戈反击,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纣王大败而归;周军进逼朝歌。商纣见大势已去,被迫登鹿台自焚。周武王遂率师进占商都朝歌,商朝宣告灭亡。
姜尚
商纣王时期,周部落的首领文王(当时被封为西伯)曾因苦谏纣王而被囚。其下属用美女奇物贿赂纣王,文王才保住了性命。归国之后,文王想举兵攻商,却因时机不够成熟,从者太少而失败。吸取了这个教训,文王重申了对商王的从属地位,同时下决心从根本上增强周国的力量。在文王的兴国策略中,有迁都于丰、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但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礼贤下士。孟子说,因为西伯善于养护老者,天下有声望有资历的贤人就都跑到了周国。文王寻访到的最有才能的贤人,是人所周知的姜太公。据传,文王寻访贤人的途中在渭水南岸看到一位器宇不凡的白发老者在钓鱼,每起一钓,就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文王在惊讶之余,就与这位老者攀谈起来。令文王惊讶的是,这位老者竟然对治国之道有精辟的见解。文王大喜过望,就把老者请上车,一同回到都城。老者姓姜名尚,字子牙,因为文王在与他同归时说:“吾太公望子久矣!”就号称为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在姜太公的辅佐之下,文王开始了对周围小国的攻伐,为周朝的立国奠定了基础。在晚年,西伯姬昌终于自号为文王,要与商纣王抗衡。只是纣王的颓势还没有到底,而文王的力量还不足以推翻商朝,所以灭商的使命就落在了武王的肩上。
姜太公像
至今民间还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智者形象。他帮助周文王治国,辅佐周武王灭商。
镐京
西周都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王朝,即定都镐。此后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的276年中,镐一直是西周首都。因距今年代久远,地面已无迹可寻。近年在中原地区发现西周早、中期的宫室建筑群,其结构类似四合院形式,镐可能也建有内城外郭。镐京附近有灵台、灵沼、灵囿等设置,有辟雍、宗庙等祀天祭祖的大型建筑。经济已相当繁荣,有各种工匠专为天子、贵族制造各种器物,是当时全国最大最繁盛的城市。但自周平王东迁以后,镐不断遭到破坏,逐渐湮灭。
洛邑
又称雒邑,古代都城。故址在今河南洛阳洛水北岸、水东西,周成王时为巩固对殷商故土的统治,在周公主持下筑成。武王灭商后,把传国之宝九鼎迁到洛邑,就有定都洛邑的打算。成王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营建洛邑。共建两座城。一叫成周,在水东即今白马寺东3里的地方,是周朝宗庙所在,也是安置商代贵族的地方。另一叫王城,在涧水东、水西即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给管辖成周的周人居住。两城相距40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住在王城。到周敬王时,为躲避叛乱迁都成周,赧王时又还都王城。因洛邑在黄河北,从战国起,称为洛阳。
周公
西周初政治家。武王弟,姓姬,名旦。早年辅助周武王灭商,灭商后建议封武庚、立“三监”,以巩固新建王朝。周成王年幼即位,他摄政。武庚乘机离间,煽动“三监”和东南夷族造反。他亲率大军东征,历时3年,平息武庚和东南地区的叛乱;流放蔡叔,杀了武庚和管叔,扩大和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东征胜利后,又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筑洛邑,作为统治中原的政治中心;同时,扩大分封制,借以捍卫周王室。为加强对诸侯的控制,又制礼作乐,完善了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在政治思想方面,吸取商亡的教训,主张明德慎罚、敬德保命,缓和阶级矛盾,从而出现“成康之治”。摄政7年后,还政于成王。
周公东征
西周初,周公姬旦为平息武庚叛乱,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事。武王灭商两年后病死,周成王年幼即位,不能理事,由周公摄政,部分王室大臣及武王之弟管叔、蔡叔不服,诬其篡位。商纣之子武庚乘机煽动管叔、蔡叔造反,联合东南殷商残余势力起兵反周。面临这种局面,周公首先向召公等王室大臣解释,消除疑忌,安定王室内部。然后调动大军东征,讨伐武庚。东征军迅速翦除以武庚为首的叛乱势力,杀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接着,又挥师东进,经过3年苦战,相继削平了参与叛乱的东方小国和诸侯,使周王朝的统治势力扩展到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东征的胜利,为西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分封制
西周初期建立政权、巩固统治的重大措施。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分土封侯。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3种类型:周王的同姓亲属、功臣、古帝王后裔(实际是一些较强大的部落或方国首领)。诸侯对天子保持臣属关系,承担各种义务: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等。诸侯在封国内也实行分封制度,把大部分土地封给自己的卿大夫(大臣),作为采邑。卿大夫又把所受采邑的土地分封给士,士直接统治人民。自诸侯至士,其职位、俸邑都由嫡长子继承。这样,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逐级形成一个宝塔式的统治体制。相传周初武王、成王、周公先后封置71国,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周初通过分封诸侯,巩固了周王朝对广大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并扩大了其影响和势力范围。
平民
西周自由人阶层。有自己的土地,平时参加农业生产,战时则“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兵役和军赋主要承担者。居住在城里或城郊,有人身自由。其上层可入官参政。西周后期,因战争、赋敛有增无减,平民负担日增,迅速破产和分化,与贵族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公元前841年爆发的“国人暴动”中,平民便成为推翻周厉王统治的主力。
国人暴动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群众性武装暴动。西周社会有国人和野人之分。国人是居住城里和城郊的人,除了奴隶主贵族外,还包括平民、小手工业者和商人,主要是平民。西周第10代帝王周厉王,贪财好利,对国人横征暴敛,并霸占国人赖以谋生的山林川泽,国人怨声载道。厉王命令巫师监视国人活动,禁止他们谈论国事,违者格杀勿论。厉王的残暴统治持续了3年,国人忍无可忍,终于在公元前841年发动了武装起义。他们冲进王宫,袭击厉王。厉王逃过黄河,流亡于彘(今山西霍县)。太子姬静逃到召公家中,起义者闻讯,又包围了召公宅第,要他交出太子。召公把自己儿子冒充太子,交给起义者处死,太子幸免于难(后为周宣王)。起义推翻了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导致周王朝走向衰亡,打击了奴隶制的剥削制度。
共和行政
西周历史事件。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推翻周厉王统治。由周公、召公共同执掌国政,实行贵族共和政治,所以又称“周召共和”。司马迁所著《十二诸侯年表》从这一年(公元前841年)开始,从此我国历史上有了确切纪年。到共和14年,周厉王死亡,归政于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宗法制
上古时代对家庭内部成员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源于父系氏族家长制,于周代成为国制。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属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个支系。大宗,即为始祖之下的嫡长子,及其后历代的嫡长子之系。嫡长子又称宗子。在同一代中,嫡长子之外的诸子,则称庶子。小宗,则为庶子及其后代之系,亦称庶宗。在小宗中,亦有大宗、小宗之分。宗法制主要用于区分嫡庶、亲疏关系,目的是在家庭内部确立财产和权力、地位的继承权。西周的分封制即以宗法制为基础。周王即通过嫡长子世代相袭,是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及庶系兄弟则受封为诸侯,接受封赏的土地和城邑,是为小宗。诸侯在各自的封国中,亦通过嫡长子世代相袭诸侯的爵位和财产,又形成诸侯国内的大宗和小宗。大宗在家庭内部以其具有财产和权力的继承权,而受到庶宗的敬奉,即所谓尊祖敬宗。西周时期形成的宗法制,对巩固和维护奴隶制国家有重要的作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早期宗法制度已经崩溃,但嫡长子继承制仍继续沿袭。皇权的传袭即依据此制而长期进行。
《周礼》书影
所谓周礼有两层意思:一是周代的礼法、政法制度,其中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及与其相对应的政法、礼法制度,它们有力地维护了周朝的统治;另一层意思是礼俗,包括周代的各种文化制度、风俗,后代各种礼法制度的制定多参照周礼。
礼制与刑罚
西周的统治阶级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宗法、分封、等级、世袭制度,以及严密的礼制与刑罚制度。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周礼,是体现等级差别的各种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主要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不同等级的贵族所使用的礼器组合各不相同。庶人不得使用贵族的礼仪。刑罚主要是控制和镇压平民和奴隶的手段。
宣王中兴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后,为了消除周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内,首先是改革政治,以周公、召公二相为辅,又任用尹吉甫、仲山甫等贤臣,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政治遗风。对外,针对狁部族不断侵扰,掠夺财物,杀害人民这一严重情况,宣王一方面派南仲驻兵朔方,加强防守,同时又派尹吉甫领兵北伐,追至太原(泛指陕北、晋北一带的黄土高原),狁兵败,其他戎狄部落也臣服于周。其后,又派方叔带兵南征荆楚,也取得一些胜利。接着, 派尹吉甫武力弹压南淮夷,暂时控制了东南地区,恢复了对南方的影响。在宗周以南,以秦仲为大夫,命其西征西戎,结果为西戎所杀。又召秦仲之子庄公兄弟5人,带兵7000人再伐西戎,取得胜利。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周王室的威信,使周势复振,诸侯又重新来朝。史称“宣王中兴”。
穆王西巡
周穆王元年(约公元前976),周昭王之子周穆王即位,在位55年。周穆王好大喜功,企图向四方发展。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965年)西征戎,获其五王,并把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约公元前961年,乘着征讨的胜利,穆王向西巡行,一直到达了青海东部一带。艰苦的千里往返并没有打消穆王对西方乐土的向往。据说周穆王有个善于驾车的车夫,名叫造父,其先人以擅长养马驾车而著称。造父受宠于周穆王,精心挑选八匹毛色相配、力量相当的骏马,加以调驯,名为“骅骝”、“绿耳”等,献给周穆王。穆王乘坐八骏所驾之车,造父为驭,西行至西王母之邦,乐而忘返。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战国竹简《穆天子传》所载,反映了当时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与西北各国部落往来的情形。周穆王环游西北地区的真正意图,后人有种种说法。从政治的角度看,他似乎是想向这些地区的民族展示一番周朝的力量,使他们不敢轻易反叛;或者是想转移国内的政治矛盾,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殊不知,正是这种无谓的炫耀,才使周朝的势力进一步衰落下去。
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死后,其子姬宫即位,史称幽王。周幽王当政时,社会动荡不安,内外交困。周幽王任用“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引起国人极大的怨愤。周朝为了保卫都城镐的安全,在骊山设置了烽火和大鼓,并且与邻近诸侯约定了求救的信号。西周末年,周幽王为了博取宠妃褒姒启齿一笑,竟然下令在骊山点起烽火,擂起大鼓。诸侯闻讯,急忙率军救驾,到骊山后方知受到愚弄。褒姒看到各路诸侯打着旗号像没头苍蝇一样来来去去,觉得十分可笑。幽王自以为得计,又接连搞了几次这样的恶作剧。待到敌人真的入侵,幽王发出信号求救时,却再没有一个诸侯前来救驾,西周就这样失去了天下。
幽王被杀
烽火戏诸侯
荒淫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爱妃一笑,不惜假借烽火之名欺骗诸侯,使诸侯对其失去信任,最后亡国,可谓荒唐可笑又教训深刻。
姬宫 幽王)因宠爱褒姒,于幽王五年废申后及太子宜臼。此事虽遭大臣反对,但幽王一意孤行。此时周王朝的力量衰微,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齐、鲁、晋等诸侯已摆脱王室控制。申侯虽不满幽王,然之前尚未公然叛周。幽王废申后和太子,遂使周、申之间矛盾趋于表面化。幽王九年,申侯与西戎等结盟,做好了联合反周的准备。次年,幽王针锋相对,与诸侯盟于太室山,并派兵讨伐申国以示威。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西戎等举兵伐镐,幽王燃烽火而诸侯不至,势穷力孤,被打得大败。幽王死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姬宜臼于申。宜臼为避西戎,迁都到洛邑,是为周平王。
宗庙祭祀体制
宗庙祭祀在周代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产生专供祭祀使用的建筑群,形成一套完备的宗庙祭祀体制。在夏朝就有正式的祭祀活动,其内容以祭拜天地和自然神为主。周代推行以礼治国的方针,由国君亲自主持祭祀天地、宗祖和社稷的礼仪制度在周代正式形成。这些礼制建筑按祭祀内容分几类:一是建于皇城之前作为帝王祭祀祖先的“太庙”和祭祀社稷的“社稷坛”;一类是建于都城近郊供帝王祭祀天地的“天地坛”,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由帝王派出官吏主持祭祀的岳庙、镇庙和渎庙,如后来的孔庙、武侯庙等,这些建筑适应周代以礼治国的统治方式。根据周代礼治主义的观念,没有这套祭祀宗祖和社稷的活动和场所,国不成其为国,君不成其为君,废祭祀甚至可以成为被讨伐的理由。帝王祭祀祖先在宗庙建筑——太庙进行,太庙按周制被置于都城宫殿建筑群的左前侧。祭祀社稷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社代表土地,稷代表五谷,社稷为国家的代称。它还起着治国安邦、抚慰民心的作用。宗法血缘关系直接构成周代社会基础,周代设立的宗庙祭祀体制,以宗法原则为依据,适应周人祖先崇拜的观念,把祭祀活动贯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客观上起了教化民心、淳化民风的作用,影响了后来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平王东迁
象征西周结束的历史事件。周宣王执政46年间,西周一度出现中兴局面,但仍不能挽救统治危机。宣王死后,子幽王立。正逢发生大地震,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面对残破局面,周幽王却荒淫无度,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立宠妃褒姒为后,并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于是宫廷内部分裂。申后之父申侯于公元前771年联合犬戎攻周,杀幽王于骊山下,把都城抢劫一空。诸侯和申侯拥立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这时镐已残破不堪,周围又有戎人威胁,平王被迫弃镐,于公元前770年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
2.社会经济
百工
西周工奴的总称,指西周官府有各种技艺的工匠。西周初,大批工匠是从商朝接管过来的。许多诸侯受封时,也分得这类工匠。他们因有世传专门技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如周公教导康叔,对违禁饮酒的人要杀无赦,但对违禁的工匠却可以不杀。这些专门的手工业者是西周生产领域的重要力量,以其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了西周辉煌的手工业成就。百工之称春秋时仍沿用,并成为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
井田制
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殷商井田制的沿袭和发展。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周王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为有效地统治全国,他将土地及生活在土地上的民众分封给各诸侯,史称“授民”、“授土”。诸侯又将分封给自己的土地封赏给属下,层层封赏直至士。井田制即产生于层层“授土”的背景下,但所封土地不得买卖。后人对井田制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为土地形状。即由封地疆域构成土地的方块状,田中又有沟渠、道路,纵横交错而将其分割成整齐的“井”字。据古文献记载,井田大致是以百亩(约合今0.2公顷)为一方田(称一田)。被“井”字分割开的九块方田,称为一井。二为经营方式,即被“井”字分割的九块方田中,分为公田和私田。居中一块为公田,周围八块皆为私田。私田由庶人(即农奴)耕种,但须先耕种奴隶主贵族的公田后,才能在私田劳作。井田制随着春秋后期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逐渐瓦解。
耦耕
两人各持一耜的合力并耕,为西周流行的一种协作劳动方式。这种劳动方式与使用耒耜有关,因耒耜刃部窄,难以掘起较大土块,故实行合力并耕。后随铁器农具普及和牛耕的推广而消失。
货币交换
中国上古先民已采用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手段。西周的商品交换上承商代并有新的发展,用于交换的实物有天然贝,还有石贝、骨贝、蚌贝、玉贝及铜贝等,这便是中国货币的最早起源。贝以“朋”为计量单位,10枚贝为一朋。西周时期铜开始用作交换手段,以锊或锾作为重量计算单位。贝和铜作为货币使用,反映了西周商业经济的发展。
3.文化
文字
西周是青铜器极盛时代,遗留后世的钟鼎甚多,冶铸精致,器上多刻有极富艺术价值的图画与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金文”。铭刻在钟鼎以外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在竹片上,长约两尺四寸,每片只书一行,约二三十字,将竹片联缀起来,称为“方策”。策即“册”字,方策即是当时的书籍。
原始瓷器
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在周代发展到新的高度。在灰陶、白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又发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灰陶是指采用易熔黏土为原料的夹砂陶,周代已被人们广泛使用,西周后因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发展而日渐少见。原始瓷器的原料在产生初期的周代主要是高岭土。原始瓷在西周时多用泥条盘筑法,外表经过修饰,很少留有痕迹。烧制温度达到1200℃以上,质地致密坚硬,吸水性弱,已具备瓷器的基本性质。原始瓷器从选料、成形、施釉到烧制,都比较原始,故不管胎还是釉,皆是真瓷的前身。
《周易》
《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占卜用书,分为《周易本经》(简称《易经》)和《周易大传》(简称《易传》)两大部分。“传”是解释“经”的。相传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于里时,曾推演《易》。《周易》一般认为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它的基本思想是阴阳对立,代表阴(--)和阳(—)的两种符号叫做爻(阴爻和阳爻)。爻是构成“卦”的基本成分。三个爻叠加为一组,据说象征天、地、人三者的关系,称为卦,有八种基本排列,称为“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 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它们是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其中天、地(乾与坤)是生成万物的根源。“八卦”是“单卦”,以后又发展为重叠排列而成的六十四卦,叫做“重卦”,共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有六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用以推测人的吉凶祸福。《周易》也称《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关于《周易》的成书,过去传说伏羲画八卦,周文王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现在大多认为《周易》是先民们和古代卜筮之官长期积累的卜筮记录,约在周代初期成书。
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代的手工技艺。《尚书·益稷》记载虞舜时就用五彩絺绣作礼服。什么是绣,古人和今人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今人谓绣,是指以绣花线在纺织物上绣出花纹;而古人谓绣,也包括五彩的画绘在内。在原始社会,人们用文身、文面、纹绘服装等方式来美化生活。但服装上纹绘的花纹,毕竟会在运动中磨擦时剥落毁损。后来,人们逐渐学会用丝线将花样绣在衣服上,既美观又牢固。周代《诗经·秦风·终南》中“黻衣绣棠”,《豳风·九罭》中《衮衣绣棠》等诗句,说明西周已出现了刺绣这种工艺。《考工记》记载周代官府“设色之士”中的画绘,也包括刺绣在内。西周时,绣是“天子之服”,其他人是不能越级穿用的。当时列国诸侯间也常以高贵的锦绣作为相互馈赠的礼物。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列强兼并,诸侯间的政治交往日益频繁,生活享受日益奢侈,刺绣的产量也不断提高。
青铜器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度继续发展的时期,促进了青铜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青铜礼器种类增多,按照周礼的要求,青铜礼器有严格的组合制度。如钟、鼎、鬲、壶、豆、盘等礼器都要按照规定数目配套使用。基于这样的历史缘故,所以发现的西周墓葬和窖藏的青铜器大多是成组和成群出土,如陕西扶风县庄白村西周青铜器窖藏中一次便出土了103件器物。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部分铸有铭文,少则几字、几十字,多则几百字。铭文内容简明扼要地记述了当时的奴隶买卖、战争、赏赐、祭祀和法律诉讼等情况,是研究西周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羊首青铜刀 西周
这种青铜刀为短兵器,柄端饰有羊首,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特征。
六艺教育
西周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设立,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分小学和大学两种,小学在城内宫廷中,大学在南郊。乡学则按地方行政区域建立。国学教育内容以礼、乐为中心, 附以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礼教是有关政治、宗法、道德、礼仪等知识的教育,在“六艺”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礼教包括吉、凶、军、宾、喜五个方面,乡学有冠、婚、祭、飨、相见等“六礼”。“六艺”中的射、御是培养武士的军事技术,西周礼法中规定士子要习“五射”、“五御”。射御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包括道德情操、内心志向和技艺的培养。西周“六艺”教育的特点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
陶瓦
西周初期,陶瓦出现。在西周早期遗址中,人们发现,周人在建筑房屋时已经使用陶瓦,但数量比较少,只用于屋脊和屋面,无筒瓦、板瓦之分。瓦片上仰面和俯面分别很清楚,两面分别有陶钉或陶环,背面饰有绳纹,青灰色。西周中晚期,陶瓦的使用扩展到全屋顶。从陕西扶风西周晚期遗址中发现,这时的陶瓦一是数量多,遗址中留有大量的瓦片堆积;二是种类多,有板瓦、筒瓦、大板瓦,还出现了一种面饰绳文充地黼黻纹小筒瓦和头带素面的半瓦当。陶瓦有大有小,形制不一;三是瓦面上饰有精致的花纹,有回曲纹、绳纹、黼黻纹等,呈青灰色,反映了周人已把陶瓦的使用和审美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瓦的发明是在制陶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建筑材料的一个重大改革,是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陶瓦的出现,解决了房顶的防水问题,提高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促使中国建筑脱离了原始简陋状态而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饴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而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史前时期,人类就已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后发展为从谷物中制取饴糖。饴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黏稠状,俗称麦芽糖。中国自西周创制饴糖以来,民间流传普遍,广泛食用。西周之后的史书中都有饴糖食用、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记载最为详尽。
毛公鼎
西周晚期的毛公鼎是金文的经典名作。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铭文铸在鼎上,有32行,共497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较长的一篇。全文首先追述周代君主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感叹现时的不安宁,接着叙述宣王册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内外事务,拥有宣布王命的大权。宣王一再教导毛公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并赐给他一些器物以示鼓励。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以资纪念和流传后世。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但不拘泥于传统的册命体例,全铭文以“王若曰”开始,基本引述王的册命话语,分段处以“王曰”隔开。全铭文文辞精妙而完整,古奥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
散氏盘
散氏盘因铭文中的主要人物散氏而得名,也因作器者为矢人而名矢人盘。这是现存较早的土地交易和测量的契约,记录了西周时代一件交易行为,为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提供了有趣的第一手材料。根据铭文记载,一个叫做矢的领主与叫做散的领主交换田地,双方订立有关的契约。这样的契约在西周时代的文物中并不常见,所以散氏盘显得特别重要。在青铜器的鼎盛时代,把重要文献铸在器皿上,显示了当事人对这件事的重视。
大盂鼎
大盂鼎是迄今所见西周最大的青铜器,作器者为周康王时大臣盂。此鼎在清道光(1821~1850)初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礼村,同出还有两鼎,其中包括小盂鼎。现仅存大盂鼎,并据小盂鼎测定为周康王二十三年铸成。大盂鼎铭文291字,内容酷似《商书·酒诰》,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的史实。赐给盂祭神的香酒一卣,祭祀用的礼冠礼服、蔽膝、鞋履,以及车马;赐给盂嫡祖南公的旗帜和官员4名,步卒659名等;要盂不违弃他的诰诫。于是盂颂扬王的赏赐,并制作祭祀嫡祖南公的宝鼎。铭文用了训诰体和册命体,其中记述多名奴隶以及十几名官员王臣,是西周奴隶制社会的真实反映。
周历
周代历法。与夏历、殷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以冬至所在建子之月(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从西周铭文和典籍看,当时已把1个月分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4个等分。这实为今日通行的星期的原形,但不久即废,未流传下来。另据文献记载,周人已使用土圭之法测量日影,以确定四时变化和地理的远近。所谓土圭,就是在地面树立一根垂直的表,与表相连成直角的座子称为圭。土圭之法就是利用正午的太阳照射在表上,观察表在圭上投影的长短,以确定四时的变化。当太阳走到最北而位置最高时,日影最短,这时叫夏至;当太阳走到最南,距地平面最低时,日影最长,这时就是冬至。从日影长短的变化周期中,测定一年的长度。土圭是我国最早的测天仪表。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上,周人创立二十八宿,以确定天体的位置和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所谓二十八宿,就是在黄道带与赤道带西侧,选取二十八组恒星作为观测的标志,每一宿由若干颗恒星组成,并以地上的事物去命名。二十八宿是古人测天的基础,通过观察太阳在二十八宿中位置的变化可以推定一年季节的变化,还可制定更精确的历法。
4.民族
东夷
中国古代东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夏时有“九夷”,殷周时有人方(尸方、夷方)、徐夷、淮夷和莱夷。分布在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东夷很早就和古代诸王朝发生密切联系,商周时常与中原的华夏族发生战争。商朝晚期,东夷较强大,为商朝的劲敌。商代最后两个帝王帝乙和帝辛(纣王),都把主要精力转向征伐东夷。纣王曾亲率大军东征,经过多次苦战,才取得胜利。西周时,淮夷、徐夷是东夷中最强的部族。穆王、厉王、宣王时,多次与徐夷、淮夷发生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很大痛苦,但东方各族人民也借机发展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春秋以后,渐被中原华夏族同化。
西戎
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最大一支是羌人,分布于西北广大地区,后人因此把西羌作为西方各族的总称,或以羌戎泛指这里众多的少数民族。商朝和羌人多次发生战争。羌人战俘是商朝奴隶的主要来源之一。武王伐商时,羌人曾与周人结盟,共同伐商。周族和羌戎有着世代相传的婚姻关系。后来周穆王西伐犬戎,受到西方各族的反对,从此双方断绝了关系,矛盾日趋尖锐。到西周末年,周与犬戎的战争连年不断,最后西周是在犬戎的进攻下灭亡的。西方各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当商周进入奴隶社会时,有些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或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西周时期,西戎逐渐东迁,春秋时分属于秦、晋,后渐与华夏族同化。
青铜乐舞人 西周
使用乐舞也是礼的范畴,此乐舞人挽椎髻穿袍服,应是西周时少数民族的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