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知的1500个中国历史常识
- 朱立春主编
- 1162字
- 2024-12-23 01:07:12
旧石器时代
(800万年前~约前6000年)
史前史:旧石器时代(约前800万年~约前6000年)是能够确认的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时代。考古学家把人类起源至农业出现以前的这一漫长时代,称作“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人类在体质演化上经历了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逐渐由猿人向现代人进化。整个旧石器时代都以打制石器作为重要的标志。打制石器由简单、粗大向规整、细小发展,种类也不断增多,并且在骨器上发明了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此间,发明了人工取火,人类的进化更加迅速,思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原始的宗教和艺术。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从攫取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开始了新石器时代革命。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出现扩大了食物来源,人们开始定居,并从事一些手工业生产。
1.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
猿人
是古猿向现代人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距今约300万~60万年。四肢已经开始接近现代人,但头部和脑部还有些原始。经过研究,当人类进化到猿人阶段时,已会制造粗糙的石器工具,并开始使用火。猿人的遗迹,在中国境内尤其多,如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等。
直立人与智人
约500万年前,最初的人科动物已同猿类分别开来。那时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由于生存适应,他们采用了直立行走的姿态,这方便了他们采摘果实和掠取动物腐肉。约150万年前,真正的人出现了,称为直立人。他们的头部还很接近猿类,但四肢和躯干部分已很接近现代人。开始使用最原始的工具,为他们的进化和适应提供了便利。以后100多万年间,原始工具的使用使人类的脑容量逐步变大。
约30万~25万年前智人出现,流星索的广泛使用、人工取火的发明、标枪的改进、弓箭的出现,使渔猎经济有了重要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更大的突破,开始生产细石器,出现磨制、穿孔技术,并利用骨、角原料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不仅有骨锥、骨针、骨铲和骨刮削器,还发明了脱柄骨鱼镖和弓箭。借用弹力把箭射向远方,大大提高了狩猎技术,使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猎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灵魂信仰和审美观念。
元谋人
1965年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其化石有猿人的左、右上内侧门齿两颗,属同一青年男性个体。后来在元谋人化石所在的褐色黏土层里,发现用石英岩打制的刮削器4件,还采集到其他的石制品十几件。在厚约3米的3个地层中零星散布有炭屑,并存有烧骨,还有多种哺乳类动物化石。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迄今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早期人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迟即在那时,于此地诞生。
蓝田人
1963~1965年,在陕西蓝田县陈家村和公王岭一带发现,距今有80万至75万年。蓝田猿人化石有头盖骨一个、上颌骨和下颌骨各一块,牙齿10余枚。蓝田人比稍后出现的北京人脑容量小,估计约为780毫升。
北京人
北京猿人遗址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原为一个长约140多米、宽约20米的山洞。自1927年至1966年历次发掘所得猿人化石有头盖骨6个,头骨和面骨碎片12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1段、肱骨3段、锁骨1根、月骨1块,牙齿157颗。这些化石分属40多个人体。北京猿人的总体特征与现代人近似。其用火遗址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内容最丰富的古人类的用火遗迹。所发现的各种石器有1.7万多件,还有大量石片和石核。北京猿人采用砸击、锤击、碰钻等方法制造石器。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7万至20万年之间。
北京人头盖骨
距今约50万年,属旧石器早期,1966年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北京人化石相当丰富,自1927~1937年陆续在这里发现的直立人化石有:头盖骨、下颌骨、牙齿、股骨、肱骨、锁骨、月骨,但这批化石大部分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丢失,至今下落不明。1949年后,又先后发现了头盖骨、下颌骨、牙齿、肱骨、胫骨等。已发现的北京人化石共代表40多个个体。北京人头盖骨具有与猿相近的特征,如顶骨低平、前额后倾、眉脊粗壮等。据古地磁测定的结果,自77万年到20万年前,北京人陆续生活在这里。与北京人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大丁氏鼢鼠、扁角鹿、肿骨鹿等100余种动物化石,部分植物化石,几万件石器和大量用火的遗迹。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北京地区较现在温暖,“北京人”居住的洞穴周围有森林、草原,还有河流。他们制作石器,从事采集狩猎活动,用火烧烤兽肉,过着十分原始的生活。
北京猿人复原像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金牛山人
1984年发现,遗址在辽宁营口县西金牛山的洞穴里。化石有较完整的头骨1个,还有脊椎骨、肋骨、腕骨、掌骨、趾骨、髋骨、尺骨、指骨、跗骨等比较罕见的猿人骨骼化石50余件。金牛山人距今28万年左右。
丁村人
我国古人化石。1954年在山西襄汾丁村附近发现,故名。所发现化石有属于同一个体的门齿2枚,臼齿1枚。门齿的舌面与北京人相同,是蒙古人种的特征。牙齿比北京人细小,臼齿咬合面的纹理比北京人简单,但比现代人复杂。在其遗址中发现石器2000多件,还有许多动物化石。石器的制作技术比北京人进步,类型也有进一步分化,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球、小型尖状器、厚三棱尖状器等打制石器。石球和厚三棱尖状器是丁村人具有代表性的石器,前者可能是挖掘用的工具,后者可能是狩猎用的武器。据考证,丁村人约10万年前生活于汾河中游。当时该地气候比现在温暖,他们过着以渔猎为主而兼采集的群居生活。
许家窑人
1976年发现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和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村一带,距今约10万年至6万年。属于中更新世末或更新世初。20多块化石分别属于10个不同的人体。他们总体上属于早期智人,已经能打造更先进的石器和骨器。发掘出来的石器多达1.4万件,以石英和燧石为主要原料。许家窑遗址出土了数吨动物骨骸,但未见一具完整的动物遗骸。由此看来,成了智人的许家窑人已经具有了更大的生存能力,野兽的肉和皮已成了他们的口中物和身上衣了。
大荔人
1978年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洛河第三级阶地的砾石层中。化石为一个不足30岁的男性头骨,这是约10万年前中更新世末期的人类化石。这个头骨有低矮的头顶,扁平的前额,粗壮的眉脊,一条横沟在上方,沟的两端,脑颅前部向内侧渐缩渐窄,骨壁显得很厚。这和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相像。大荔人处于由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阶段,这表明人类又向前进了一步。
2.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智人
马坝人
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原始人类化石。1958年在广东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洞穴中发现,故名。所发现的化石为不完整头骨一具,为成年男性。其特征:额骨向后渐倾,低于现代人,高于北京猿人;眉脊粗壮,眉脊之后的额骨部分明显收缩,类似猿人;头骨高度较小,骨壁薄于北京猿人而厚于现代人。随同化石出土的还有熊、虎、野猪、犀牛、东方剑齿象等19种动物化石。根据头骨特征及共生动物群分析,距今约有10余万年。靠捕猎采集为生,是晚期猿人向古人发展的最早类型。
左镇人
距今约3万~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1972年发现于台湾台南县左镇乡莱寮溪。化石为一青年男性顶骨,脑的发育已经成熟,是古人类的新人类型。据研究,左镇人是由大陆迁入台湾的,是迄今为止台湾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河套人
1922年发现于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素河岸,距今四五万年之间。其化石有人类顶骨、额骨、枕骨、下颌骨、门齿、椎骨、肩胛骨、肱骨、股骨、胫骨等20余件化石,其中有6件是从晚更新世原生地层里发掘出土的。石器多采集于大沟湾,石器偏于细小,制作技术进步。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其中以圆头刮削器、小雕刻器和楔形石核等最典型。发现一处长宽范围约1~2米的灰烬遗迹,是人们架火烤肉的地方,周围散落有动物烧骨和大量兽骨碎片。
下草湾人
距今约四五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1954年发现于江苏泗洪县下草湾河岸。化石是一段人的股骨。
柳江人
1951年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通天崖发现,距今约2万年。通天崖出土的柳江人头骨,其形态特征表明是属于新人的早期类型,比北京房山区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和资阳人原始。柳江人头骨已具备了黄种人的特征,与现代中国人无明显区别。
山顶洞人
旧石器晚期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原始人类。1933年于龙骨山山顶洞发现化石,距今约有18000年。根据对化石的研究,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是蒙古人种体质类型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已掌握了钻孔、磨制、刮挖等技术,会制造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还会用赤铁矿石粉将石珠、鱼骨等装饰品染成红色,说明当时人类已有爱美的观念。有的尸骨周围撒有赤铁矿粉粒,可能已产生原始的宗教观念。在洞穴中还发现54种动物化石,其中有鱼骨化石,洞穴中还有用火的痕迹,开始有了劳动的自然分工,男子从事狩猎渔捞,女子和老人、儿童则从事采集,活动范围扩大到100~500公里以外地区。已脱离原始人群的早期社会,按血缘亲属关系聚族而居,过着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山顶洞人及其遗物的发现,为研究新人时期的人类及其社会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资阳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1951年在四川资阳县黄鳝溪发现。化石为一老年女性头骨,头骨上有些部分比较原始(如显著的眉脊和矢状脊,较扁平的额骨,较厚的颅骨骨壁),但头骨高度相当大,头骨最宽处在两侧顶结节部分等特征基本上与现代人相似。其生存年代距今约7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