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原争霸

第一节 春秋图霸

齐桓公称霸

周王朝迁都到洛邑以后的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周王室几经衰落后,周天子名义上是各国共同的君主,而实际上,他的地位只等同于一个中等国的诸侯。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家经常使用武力兼并小国,大国之间也互相征伐,争夺土地。强盛的大国诸侯,可以号令其他诸侯,成为诸侯国的霸主。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齐国原是姜尚的封地。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内乱。在这次内乱中,国君齐襄公死于非命。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辅佐的能人,辅佐公子纠的叫管仲,辅佐公子小白的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准备回齐国争夺君位。

鲁国国君庄公决定亲自把公子纠送回齐国。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很近。万一回到齐国去,事情就不好办了。让我先带一路人马在路上截住他。”

正如管仲所预料的那样,公子小白在莒国的护送下眼看快要赶到齐国了,管仲在路上截住了他。管仲拈弓搭箭,向小白射去。小白中箭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真的死了,就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去。可是,管仲却不知他射中的不过是公子小白衣带的钩子,公子小白大叫倒下,原来是假装的。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赶到了国都临淄,小白自然做了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为报一箭之仇,立即发兵攻打鲁国,并且逼迫鲁庄公杀掉公子纠,把管仲送回齐国治罪。鲁庄公无可奈何,只好照办。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押送到了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可以帮助齐桓公干一番大事业。

齐恒公与管仲书像砖

出土于山东嘉祥,反映了法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当政者的推崇与重视。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仅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管仲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相齐后,尽心辅佐齐桓公的霸业,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管理上,他号召礼法并用,知礼可以使民众懂得廉耻,明法可以让民众遵守规矩,两者结合起来,便可以使国力大增。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改善和稳定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领国的手段,以建立霸权。管仲的这些政策为齐国称霸准备了物质条件。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是齐桓公霸业的开始之年。此前,齐国曾几度与邻近的鲁国交战,结果都没有取得多少胜利。这使齐桓公与管仲看到,仅靠齐国自己的力量,是不能称霸于天下的。于是,他们想到了利用周天子。

齐桓公首先与周室结亲,他迎娶周庄王之女共姬,向全国诸侯表明自己与周天子的亲近关系。在拉拢到周天子之后,齐桓公又以尊崇周天子为口号,取得各国诸侯的支持。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奉周釐王之命,通知各国诸侯到齐国西南边境上的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开会。

这时候,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威望并不高。通知发出以后,只有宋、陈、蔡、邾四个国家来了。还有几个接到通知的诸侯国,像鲁、卫、曹、郑(都城在今河南新郑)等国,采取观望的态度,没有来。齐桓公便以此为突破口,杀鸡骇猴,制服了鲁国,随后,齐桓公又软硬兼施,把卫国和郑国拉入同盟。

齐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在齐国的帮助下,原先国内政局很混乱的宋国和郑国也实现了初步的稳定。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终于被各诸侯国认可,齐国开始称霸中原。

楚庄王争霸

楚国经过整顿军队发展生产,出现了富国强兵的新局面,楚庄王认为与中原诸侯争霸的时机成熟了。

公元前606年,楚国讨伐陆浑的戎族,这是邻近东周的小国。得胜之后,楚庄王令大军在洛邑近郊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式。一时间,洛邑周围旌旗蔽日,枪矛如林,鼓声号声震天动地。这一来可把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摸不清楚庄王打的是什么主意,慌忙派殿前大臣王孙满前去打探消息。

王孙满见楚庄王后,代表周天子对楚庄王及楚军表示慰问,并送上了犒劳的礼物。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了一会儿后,楚庄王问王孙满:“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从夏传到商,又从商传到周,成为世界上的宝贝,现在放在洛阳。这鼎有多大?有多重?”王孙满听话听音,心中对楚庄王此番阅兵用意也已明白大半了。原来九鼎是用九州贡铜铸成,它既代表了九州,又象征着国家权力。现在楚庄王居然问起九鼎,表明了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王孙满是个善辩的人,面对楚庄王大逆不道的言行,他说:“治理天下的人,主要靠德服人,不是靠鼎的作用。过去大禹有德,远方部落进贡山川珍奇,禹以美金铸鼎,周身饰鬼神和万物图案,护佑小民防祸备荒。后来,夏桀无德,鼎移至殷人之手;纣王暴虐,鼎归于周。由此可见,朝政清明,鼎虽轻不移;朝政昏乱,鼎虽重但必迁。至于九鼎的大小轻重,别人是不应当过问的。”

楚庄王听了王孙满的话,知道自己还没有灭掉周朝的能力,也就带兵回去了。回国后,楚庄王请来楚国一位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增强国力。

公元前598年,陈国发生内乱,楚国出兵征服了陈国,然后又迫使郑国归附。后来,郑国派人前往晋国,表示愿意服从。楚庄王得知这一消息,勃然大怒,于第二年亲率楚军进攻郑国。

楚军很快到了郑国新郑城下。郑襄公命兵士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又派人前往晋国求救。楚国日夜攻城,3个月后,由于晋兵久久未至,楚军最后攻陷新郑。

来救援郑国的晋军主将是荀林父,他听说新郑已被攻克,便下令班师回朝。副将先轸不听命令,偷偷率部分人马渡河追击楚军。荀林父见军队有分裂的危险,他控制不了先轸率领的兵马,于是横了横心,就下令三军渡河,与楚军主力决战。

楚庄王下令对晋军发起进攻,并亲自擂起战鼓助威。楚军将士如排山倒海般冲向晋军。由于晋军将领意见不一致,不能统一指挥,一下就被击溃了。晋军战败,渡黄河时,自相践踏落水淹死的不计其数。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晋国、楚国都是大国,早晚总得议和,何苦多杀人呢?”说着,立即下令收兵。

公元前593年,楚庄王又使宋国降服。这样一来,楚庄王就问鼎成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五霸

一般来说,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五位著名国君。但是,也有人将宋襄公排除在外,以越王勾践代之。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帮助燕国打败山戎,又帮助卫国打败狄人,这就是有名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陈、曹、卫、宋、郑、许共八个国家的军队攻打进犯郑国的楚军,与楚国议和,齐桓公率先称霸。

公元前636年,晋国公子重耳结束流亡生涯,即位为侯,史称晋文公。不久,晋文公率领晋、宋、秦、齐四国军队打败以楚为首的楚、陈、蔡三国军队,于公元前632年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会盟诸侯,成就霸业。

公元前659年,秦国争霸中原的野心突显出来。公元前627年,秦军在偷袭郑国未果的情况下灭掉了晋国的一处边邑,班师回国。秦、晋在崤山激战,秦军大败,转向西发展,称霸西戎。

宋襄公于公元前638年与楚国大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县)一带,由于宋襄公坚持君子作风,未乘楚军之危进攻而致大败。宋襄公也因受伤去世,图霸未成。

公元前689年之后,楚国通过兼并周围的小国,日益强大。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挥师北上,问鼎中原。此后,他继续吞并小国,占据长江、淮河流域,成为拥有疆土最大的春秋霸主。

诸侯纷争的同时,诸侯各国的内部斗争也日趋激烈,其中,晋国发生的三家分晋事件最具代表性。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分化组合的大变动时期,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新的思想和观念开始产生,许多拥有知识并具有从政能力的人纷纷奔走各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由于观点和主张各不相同,因此,人们常将这一时期称为“百家争鸣”时期。在众多的学说派别中,又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杂家等较为著名。

儒家继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之后,以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最为著名。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后,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他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并宣扬民众的力量。孟子和荀子都有书传世,分别定名为《孟子》和《荀子》。

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老子,生卒年月不详。他继承杨朱的观点,主张清静无为,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传世名著有《老子》一书。此后,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撰写《庄子》,主张“道”是世界的本原,人们应该无为而治。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奢侈,提倡节俭。他的学说后来被整理成书,定名为《墨子》。

在各国变法时期,法家思想备受人们的关注。其著名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和申不害等。战国时期,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除此之外,以孙武和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惠施和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也备受瞩目。

孙武论兵

孙武,世俗尊称其为孙子或孙武子。孙子的祖先本姓田,是齐国王族。其祖父田书颇有军事指挥才能,曾被封一块封邑,获赐孙姓。父亲孙冯,做过齐国的卿相。孙氏家族后因无法忍受齐国内部激烈的权力纷争,去了吴国。在吴国,孙武一边耕田,一边写作兵书。后得好友伍子胥的7次推荐,被吴王拜为大将,孙武很快就为吴国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军队来。

孙武不愧为一个有战略思想的伟大军事家,在他的努力下,吴国不但很快从一个贫弱小国,发展为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还实现了吴王阖闾称霸诸侯的梦想。公元前506年,在柏举之战中,孙武仅以3万兵力就击溃了楚国20万大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孙武又辅佐夫差征服越国、讨伐齐国、与晋国争霸,使得吴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吴王也成为春秋时代又一个霸主。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孙武:吴国的胜利是和孙武分不开的,正是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军才能击败强大的楚国,威震齐晋,名扬诸侯。

孙武的主要思想都集中在《孙子兵法》中。传世本《孙子兵法》13篇,是孙武一派兵家的著作,其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属于孙武,但经过他的门生和战国兵家的整理补充。该书中所描写的战争规模,似是战国时代的情况。现存的《孙子兵法》是经过三国时代曹操删定编注的,全书分为13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长期战争的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其思想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一、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论是孙子军事学说的主体部分。孙武在此书中首次提出了战略概念—“庙算”,具体论述“安国保民”的最高目标、“五事七计”的全局运筹、“不战屈敌”的止战谋划、“知彼知己”的作战指挥等战略思想。在战略论中孙子提出“安国全军”、“唯民是保”的战略目标,把“重战”、“慎战”作为根本用战原则。并从其对待战争的严肃态度出发,评述了“五事七计”的重要性。“重战”,即重视战争,提高警惕,加强戒备,应取态度是:“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慎战即开始须慎重,其原则是:“非利不动,非地不用,非危不战”。“五事七计”书中详述“道”(治道)、“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度)五要素,及其“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对战备全局作正确估计的七个条件。但孙子并没有认为军事力量越强越好,而是主张顾及国力,有限地发展军事。孙子反复强调要以“伐谋”、“伐交”作为优先的决策,总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而在实战中争取一“军”、一“旅”、一“卒”、一“伍”之“全”仍不失为上策。如此,“谋”“攻”思想已贯彻到底。

孙武塑像

孙子关于“知彼知己”和“致人而不致于人”之说,为作战指挥的战略原则。并尽可能“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争取“先机之利”,“致人”、“不致于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二、作战策略思想

以战略为基础,孙子提出相应用兵策略。其重要策略原则有六:其一,因利制权,因敌制胜。其二,奇正相生,出奇制胜。其三,避实击虚,击其惰归。其四,我专敌分,以众击寡。其五,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其六,示形用诈,诡道制胜。

三、军事哲学思想

孙子论“天”:“阴阳、寒暑、时制也”,是自然界之天;论“道”:“令民与上同意也”,具有民本主义因素。在书中把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放在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的主体地位,并详细分析了战争对客观条件的依赖关系。孙子重视矛盾的相互依存,尤其重视矛盾的相互转化,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无恒形”,关键是造成“胜兵先胜”的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方面发展。《孙子兵法》除三个主要方面以外,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又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孙武的战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孙膑、吴起的兵书吸收了很多孙武的思想;曹操亲自为《孙子兵法》做过注释;唐太宗曾赞曰:“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宋神宗颁定《孙子兵法》为《武书七经》之首。毛泽东曾赞誉它“至今仍是科学的真理”。

孙武以及他的《孙子兵法》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唐代时传到日本,1772年,《孙子兵法》被译成法文版本,英国的汉学家称《孙子兵法》为“世界最古的兵书”,美国人则盛赞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武的确堪称“百世兵家之祖”。

第二节 战国争雄

三家分晋

东周时期,诸侯国内有大夫被分封采邑,一个采邑实际是一个小国。因为诸侯兼并,某些诸侯国土地扩大了,国内某些采邑也跟着扩大起来。大采邑间由开始兼并到盛行兼并,与诸侯兼并走着同样的道路,不过两种兼并的作用却明显有所不同。诸侯兼并破坏了被灭国的宗族,加强了本国内的宗族;采邑兼并则是破坏了国内失败的宗族。家族代宗族而兴起,这主要是战争的结果。

食采邑的贵族有两类。一类是国君的儿子,按规定,一人得以继承君位,其余食采邑做大夫,如鲁国的三桓,郑国的七穆,齐国的高、国、崔、庆等。一类是有功的异姓人,也得食采邑做大夫,如晋国六卿中范氏、赵氏,齐国陈氏等。大夫的采邑与名位都是子孙世世继承不绝,国君在这些世袭贵族中选出一人或数人做卿,助国君掌管国政。到后来,华夏诸侯国如晋、齐、鲁、宋、郑、卫等国,卿也成为子孙世袭,国政被几家世卿把持,某些宗族变成强宗,采邑变成强国。

大夫被宠或有功或有权力,可以获得国君的赏田、赏人,也可以向国君请赏,或瓜分其他宗族的土地,甚至可以瓜分公室。鲁国在公元前562年,季孙、孟孙、叔孙三家三分公室,作三军各得一军;到公元前537年,三家又四分公室,季孙得二,孟孙、叔孙各得一,季孙私属甲士多至7000人。

东周前期,诸侯武力兼并,晋悼公兴霸业,先给人民免旧欠,救灾难,轻赋敛,赦罪人等好处。东周后期,齐国田氏、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政治上比较开明,所以成为大夫兼并的最后胜利者。

在周代初年的所有封国中,晋国的面积最大,力量最强,最有资格统一中国。

晋国国君的权力衰落后,实权由栾、解、赵、魏、韩、智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又以自己的地盘和武装,争权夺利,互相攻战。后来只剩韩、赵、魏、智四家。四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野心也最大。智伯瑶打算下一步侵占韩、赵、魏三家的土地,于是把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三大夫请到家中,设宴款待。席间智伯瑶对三家大夫说:“晋文公时,晋国是中原霸主,后来霸主地位被吴、越夺去了。为了重振晋国雄风,我主张每家献出一百里土地和相应的户口交国君掌管。”韩康子害怕智伯瑶的势力,首先表示赞同,愿把韩家土地和一万家户口交给国家;魏桓子心里不愿意,但也不得不表态,也把百里土地和九千家户口交给智家,智伯瑶见赵襄子一言不发,便用言语威胁他。赵襄子性格耿直,看智伯瑶贪婪的样子,非常气愤,便说:“土地是祖宗遗产,要送给别人,我实在不敢做主。”智伯瑶听罢立刻翻脸,智、赵席上争吵不休,赵襄子一甩袖子走了。智立刻决定讨伐,并亲自带兵马为中军,让韩为右军,魏为左军三军直奔赵城。赵襄子寡不敌众,边战边退,退到晋阳(今山西太原)闭关固守。整整打了两年的仗,智军就是攻不下赵城。

智伯瑶无计可施,十分恼火。一天智伯瑶绕赵城察看地形时,看到晋阳城东北有晋水河,水势湍急,受到启发。智伯瑶便命令士兵筑坝蓄水,想把晋阳全城淹没。

大水淹进晋阳城以后,赵襄子焦虑不安,愁眉不展,就与谋士张孟谈探讨对策。张孟谈分析说:“攻城不如攻心。我看韩、魏把土地割让给智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我们何不派人游说,把韩、魏争取过来,请他们帮我们一起对付霸道的智伯瑶。”赵襄子赞成这个主意,就派张孟谈连夜出城,直奔韩、魏两营。韩、魏二大夫正担忧自己的前途,经张一说,都赞同合力对付智伯瑶。

第二天深夜,智伯瑶在营帐里睡得正香,突然听见一阵喊杀声。他连忙披衣察看,发觉床下到处是水,以为大堤决口的水从晋阳城漫过来了,心里还挺高兴。但出帐外一看,兵营里一片汪洋,士兵给突来的大水,弄得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智伯瑶惊魂未定,转瞬间,三家军兵分由韩、赵、魏大夫带领,撑着木筏,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打得智家军措手不及,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也死于乱刀之下。

韩、赵、魏全歼了智家军,并乘势瓜分了晋国土地。公元前403年,三家派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天子,要求晋封他们为诸侯。周天子见木已成舟,也就顺水推舟送个人情,正式晋封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三人为诸侯。

从此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与秦、楚、燕、齐四个大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在战国七雄当中,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落后于中原各诸侯国。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即位,这就是秦孝公。他下决心发愤图强,把秦国治理成强国,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罗人才。卫国的一个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的时候,国君不重用他。听说秦国在招收人才,便来到秦国,托人引荐给了秦孝公。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发展农业,奖励将士;治理国家,必须有赏有罚,赏罚分明,朝廷就会树立起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施行了。”

商鞅的一席话非常符合秦孝公的心意。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

过了两年,秦孝公控制了朝廷,稳定了君位,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并把改革制度的事全权给予商鞅决断。

于是,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担心老百姓不信任他,不遵守新法令。他便想了个法子,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这个人10两金子。”

不一会儿工夫,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扛木头。

商鞅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的命令,就把赏金又加了40两。可是,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犹豫不定的时候,从人群中跑出来一个人,那人说:“我来试试。”边说边扛起木头就走,一直扛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赏给扛木头的人50两金子。这件事立即传播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从此,老百姓都知道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为了进一步巩固秦国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商鞅于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进行更大规模的变革。

“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就是废除土地国有,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井田制首废于晋六卿中的赵氏。商鞅变法吸收赵氏改革的经验,并加以发展,在秦国境内正式废除井田制,确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公开允许土地买卖,并将政府拥有土地的授田制度扩大,便于地主经济的发展,增加地主政权的地税收入。

大力推行县制。商鞅第二次变法以前,在秦国某些地区就已存在县一级的行政机构。商鞅变法将这一行政机构推行于全国,使之成为秦国地方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最初设置的县有30多个,其后,随着国土的扩张,又增加了许多。每县设县令和县丞,全县最高行政长官是县令,县丞是县令的助手。此外还设县尉,掌管全县军事。县制的普遍推行,把地方政权和军权集中到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统一度量衡。此前,各地度量衡不一,不便于贸易往来。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后,地区间的商业往来十分便利,商业很快就兴旺起来,这一切对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

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农业产量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从河西打到河东,最后攻下了魏国的都城。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推行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遭到了许多贵族、大臣的反对。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人人都要遵守。如果当官的人不去遵守,老百姓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应当惩罚他的师傅。”

后来,商鞅治了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的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样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周显王十七年(公元前352年),大良造商鞅率兵围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安邑降秦。第二年,商鞅又率军攻魏之固阳,迫使固阳归秦。秦因此越过洛水,收复公元前408年被魏夺走的部分河西之地。

扩大疆域,迁都咸阳。咸阳南临渭河,北依高原,地处秦岭怀抱,既便于往来,又便于取南山之产物。咸阳城规模宏伟,城内建筑有南门、北门、西门,由商鞅监修的咸阳宫在城内,是由众多的宫殿连接而成的宫殿群,雄伟壮观。为了加强秦王朝的封建统治,商鞅按照中原民族的风尚、习俗,将秦的社会风俗改变。这次变法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秦的国力在变法之后继续上升,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张仪连横

秦国经过改革,国力日渐增强。面对势力不断扩张的秦国,其他六国都感到恐慌。为了抵抗秦国,有人建议六国采取联合抗秦的策略。这种策略叫做“合纵”。另有一些人站在秦国一边,拉拢各国与秦国合作,打击其他国家,这种策略叫做“连横”。在主张“连横”的政客当中,要数张仪最有名望。

张仪是魏国人,他早年和苏秦同在鬼谷子先生门下求学。

张仪学完课业之后,告别了老师和同学,到诸侯国去进行游说。

张仪历经千辛万苦到了秦国。这时,秦孝公已经死了,他的儿子秦惠王即了位,张仪凭借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

在六国当中,要数齐、楚两国最强大。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必须拆散齐国和楚国的联盟,他向秦惠文王献了个计策,他假装辞去秦国相位,带着厚礼,以游说者的身份投奔楚国。

楚怀王对张仪在秦的显赫地位早有耳闻。张仪一到楚国,楚王就盛情款待了他。

楚王对张仪说:“您来我们这个偏僻落后的国家,有什么指教吗?”

士的崛起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养士与主人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隶属关系。张仪、苏秦便出自于这样的阶层。

张仪接过话茬说:“大王如果能听我的意见,首先同齐国断交,不再同它往来,我能把秦国商、於一带的600里土地献给贵国;让秦王的女儿嫁给大王做妻妾。秦、楚两国之间娶妇嫁女,结为亲戚,永远和好。这样,削弱了北边齐国的力量,西边得到秦国的好处,我看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楚王喜出望外,赞成张仪的主张,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都向楚王祝贺。

楚国把相印交给张仪,宣布与齐国解除盟约,并派使臣随张仪接收商、於之地。

张仪出使楚国的目的达到了,他一回到秦国便假装从马上掉下来伤了脚,一连3个月都不理楚国使臣。后来,齐国见楚国不讲信义,便与秦国联合了。张仪见计划实现了,便把楚国使者打发走。楚国使者再一次向张仪索要土地时,张仪耍赖不承认有这回事了。

使者回来一报告,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动10万大军攻打秦国。秦惠王也发兵10万人迎战,齐国赶来助战。楚国一败涂地,10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商、於600里地没到手不说,还被秦国夺去了汉中600里地。

后来,张仪又放心大胆地去韩国、齐国、赵国、燕国等国逐一地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在他策划下,秦对韩、魏采取又拉又打的策略,迫使这些国家就范,力图侍奉秦国以求相安无事。张仪还曾率军向东侵伐,使秦完全占有了河西、上郡等地,并在河东占有土地,掌握了黄河,国威大振。

张仪作为一个纵横家,活跃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以言辞和策术游说各国君主,成为战国时期特有的政治活动家。

乐毅伐齐

齐湣王在位期间,骄横霸道,常常欺负弱小的国家。这样一来,许多诸侯国对他都不满,特别是燕国。

燕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在燕王哙做国君时,用子之为丞相,后来,燕王哙听信了坏人的主意,把国君的位子让给了子之,结果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齐国趁机进攻燕国,燕差点被灭掉。燕王哙死后,燕昭王即位,他恨透了齐国,总想报仇雪恨,但自知国小地僻,力量对比悬殊,于是他礼贤下士。有人对燕昭王说,老臣郭隗有见识,请他帮助招贤纳士准错不了。燕昭王与郭隗一交谈,果然觉得郭隗很有才能,便为他造了一座精美的住宅,还拜郭隗作老师。各国有才能的人听说燕昭王真心实意地招募人才,便纷纷来到燕国。乐毅以魏昭王使节的身份来到燕国,燕王用宾客之礼接待他,被乐毅婉言谢绝,并在昭王面前声声称臣。燕昭王高兴地任他为亚卿,经过考察,发现他非常有才能,便把国家大事交他处理。经过几年的努力,燕国国力日盛,燕昭王看到齐国潜在的危机逐渐暴露,便与乐毅商讨如何征伐齐国。乐毅认为齐国地广人多,单靠燕国的力量不容易取胜,建议联合其他国家一同攻齐。燕昭王赞成乐毅的意见,派乐毅去赵国联络,派其他使者联合楚、魏两国,还叫赵国去说服秦国共同出兵。诸侯各国深受过齐湣王骄矜暴戾之害,都愿意跟燕国讨伐齐国。

乐毅等回来禀报燕昭王,燕昭王见时机成熟,便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领全国军队。与此同时,赵惠文王也把相国的印交给了乐毅,授给他全权。公元前284年,乐毅统领赵、魏、秦、韩、燕五国的军队进攻齐国,齐军不敌众国倒山倾海之势,大败。齐将达子召集逃亡的齐军士兵,整顿后继续作战,想以此挽回败局,但齐湣王不予援助。达子率军在秦周(今山东临淄西北)与五国联军再次交锋时又被打败,达子死于乱军之中。两次战役使齐国主力受到重创,不能再与五国联军交战。乐毅遂遣还秦、韩等国军队,让魏国进攻原宋国地区,赵国去攻取河间,自己亲率燕军长驱进击,攻打齐都临淄,齐湣王逃走。齐国疆土分裂,势力大减。五国联合伐齐,是战国时的一场大战。后来,六国之间的自相残杀愈演愈烈。

远交近攻

赵国因为将相和睦,使秦国不敢侵犯。秦国便把矛头指向其他国家。到了公元前270年,秦国又派兵攻打远离秦国的齐国。

正在这时,有人向秦昭襄王推荐一个人,他叫范睢。

范睢是魏国人,才高八斗,能言善辩,但家境贫寒,在魏国大夫须贾府里当门客。

有一回,魏昭王要与齐国结盟,派遣须贾出使齐国。须贾带着范睢一起去了。齐襄王听说范睢很有才能,便想与他交好,特意叫手下人赏赐给范睢很多黄金以及佳肴美酒。范睢想到自己只是随员身份,不配接受这份厚礼,再三不肯接受,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须贾。

几天后,须贾率随员回到魏国,向魏国的相国公子魏齐告发。魏齐立即派人把范睢抓起来,严刑拷问,几次把范睢打得昏死过去,牙齿打掉了,肋骨也打折了,浑身上下皮开肉绽。范睢只好直挺挺地一动不动,假装已经被活活打死。魏齐以为范睢死了,叫人把范睢用破席卷起来扔到厕所里,天黑后,范睢才从席子里爬出来。

郑国的郑安平与范睢有很深的交往,他钦佩范睢是个难得的人才,暗地里把范睢救下来,连夜帮他逃出虎口,改名张禄。

后来,秦昭襄王派使臣王稽访求贤士,郑安平扮作士兵模样服侍王稽,找机会向王稽推荐了张禄。经过交谈,王稽觉得张禄的确是个难得的大才,便设法把张禄带到秦都咸阳。

秦王非常恭敬地请范睢进宫,虚心求教。范睢分析了各国的情况,主张对于远离秦国的国家,要采取联合的策略;对于邻近秦国的国家,采取进攻的策略。如果攻打遥远的国家,即使打胜了,也不好管理。而攻占了邻近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土地,都是自己的了。秦昭襄王听后大加赞赏。立刻拜范睢为客聊。过了几年,正式拜他为秦国宰相。秦王振兴朝政后,准备攻打魏国。

魏王听说秦国要发兵攻魏,忙派须贾出使秦国求和。范睢听说须贾来到秦国,便扮作贫寒落魄的样子,前往馆舍见须贾。须贾见到范睢还活着,吓了一跳,问道:“你还活着呀,你现在在干什么?”范睢答:“我就在这儿给人家干杂活。”须贾看到范睢的可怜相,就让人取了一件锦袍送给范睢。须贾顺便问道:“听说秦国宰相张禄很得秦王的赞赏,我很想见见他,不知有没有人能给我引见!”范睢笑了笑说:“我家主人同张相国很有交情,我倒愿意替须大人说句话。”须贾说:“那太好了。”

到了第二天,范睢带须贾到了相府门口,范睢让须贾在门口等候,自己一直走进相府内,门卫们不加盘问还肃然施礼,须贾都一一看在眼里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便忍不住向守门人打听:“我今天特来拜会你家主人,不知你家主人在不在家?”守门人告诉他:“刚才陪你一起来的就是我家主人,秦国宰相张大人。”须贾一听吓得目瞪口呆。一会儿听到里面传唤:“相爷叫须贾进去。”须贾慌忙匍匐在地爬着进入大厅,见到高堂上坐的丞相正是范睢,便连连磕头说:“须贾罪该万死,请相国饶恕小人的罪过吧!”范睢愤怒地痛斥须贾一番。接着又说:“昨天你送我一件锦袍,念你还有一点良心,饶你一命。今天交你一个任务,回去替我告诉魏王,把魏齐脑袋送来。不然的话,我要发兵直取魏都大梁。”须贾狼狈地退出相府,赶紧回国把范睢的话告诉了魏王,魏齐知道在魏国会成为牺牲品,再也无法呆下去了,他偷偷地逃到赵国去,躲在平原君门下避难。

后来,秦国答应了魏国的求和条件,按照范睢的远交近攻计策,先出兵攻打韩、魏,同时,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还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开始时,齐虽不愿意秦抢先兼并中原而图谋合纵伐秦,但它同时也怕其他小国强大难制。秦正是利用这一点开展远交近攻的。

到秦王嬴政时,他依然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实现了四海归一、统一中国的愿望。

纸上谈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向韩国进攻,切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上党的韩军将领打发使者去赵国请降。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带兵把上党团团围住。

赵孝成王得知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20多万大军去援救上党。他们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时,听说上党已经落入秦军之手。

王龁转而进军长平。廉颇连忙叫兵士们修筑堡垒,坚守阵地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王龁无计可施,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请范睢出主意。范睢说:“要打败赵国,必须把廉颇调开。”范睢沉思了一会儿,想出了一条计策。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有为的赵括带兵; 廉颇老了不中用了,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爱学兵法,谈起用兵之道,口若悬河,自以为天下无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叫人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败秦军。赵括说:“秦国的大将白起比较难对付。但是王龁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轻而易举。”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这个决定遭到了蔺相如的反对,可是赵王听不进去蔺相如的劝告。

赵括的母亲也给赵王上了一道奏章,不赞成赵王派他儿子去换廉颇。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原因。赵母说:“他父亲临终时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派不上用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可是赵王说“:你不要管了,我已经决定了。”

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传到秦国,范睢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代替王龁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其人非同一般,伊阙一战斩韩魏军24万;南破楚都郢,焚楚夷陵;华阳斩魏、赵军15万;战功显赫,威震东方,纸上谈兵的赵括又怎是他的对手?赵括上任,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吏,改变固守防御战略,让大小将领大为不满。接着他制定了进攻方案,传令准备出击。

公元前260年8月,赵括率赵军主力出城进攻秦军。两军稍事交锋后,白起命秦军佯败后撤,诱敌深入。赵括误认为秦军抵挡不住,便挥师紧追。当赵军前进到长壁后,预伏在这里的秦军主力精锐迎面扑来,赵军攻势受阻;白起又组织了一支轻装突击队直插过来。正面的秦军主力已让赵军疲于应付了,又怎经得起这一股新生力量的冲击?赵军渐抵挡不住,赵括欲退兵,但为时已晚:白起埋伏于两翼的2.5万秦兵在赵军与秦军主力格斗时已迂回到赵军侧后,抢占了西壁垒高地,截断了赵军的退路,赵军被全面包围。白起见袋形阵已形成,为防止这“庞大猎物”逃脱,“口袋”还得系上口,他即派精骑5000迅速插入赵军营垒间,牵制、监视守营的那部分赵军,赵军被围困,只得筑垒坚守。赵王大惊,忙派兵增援。秦王知道赵派援兵后,便往河内(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征发年满十五岁的男丁参加长平之战,堵截赵国援军,断其粮道。9月,赵军已被困46天,粮尽援绝,内部自残以人肉充饥;他们还不时受到秦军突击队的冲击,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全军。突围4次失败后,赵括孤注一掷,亲领赵军精锐强行突围,结果再遭惨败,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赵军失去主帅,又身心疲惫,便放弃抵抗,白起怕赵军日后反叛,只让年少体弱的240人归赵,其余全部坑杀于长平。

秦赵长平之战,结果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赵军先后死亡达45万人,秦军也死亡过半。赵国实力由此大为削弱。

荆轲刺秦王

秦国用计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又趁机攻占了燕国的几座城池。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有兼并列国的野心,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便设法逃回了燕国。太子丹回国后,寻找能刺杀秦王政的人。

太子丹物色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奉为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让荆轲一起享用自己的饭食、衣服。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两年后,秦国大将王翦攻占了赵国都城邯郸,向燕国进军。燕太子丹十分着急,就去找荆轲,商议如何刺杀秦王。

荆轲说“:要挨近秦王身边,必须先让他相信我们是去向他求和的。听说秦王早就想得到燕国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流亡在燕国的秦国将军樊於期,秦王正在悬赏抓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进献,秦王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下手了。”

太子丹说:“把督亢的地图带去没有问题,但是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刺秦王石像图

荆轲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杀樊於期,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捉拿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给他送去,他一定会接见的。”樊於期二话没说,拔出宝剑,刎颈自杀了。

荆轲临行前太子丹交给他一把锋利的匕首,这是一把用毒药煮炼过的匕首,只要被它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亡。太子丹又派了个年仅13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助手。

荆轲出发时,太子及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到易水边为他饯行。荆轲的朋友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悲壮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完上车离去,头也不回一下,表示了他义无反顾的决心。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送来了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十分高兴,就传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到了秦国的朝堂上,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里面果然装着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把地图拿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事先卷在地图里的那把浸过毒的匕首就露了出来。

秦王政见了,惊呼。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握着匕首向秦王政的胸口刺去。

秦王政使劲挣断了那只袖子,便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在后面追,两个人在柱子的周围转起圈来。

过了一会儿,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官,急中生智,把手里的药袋向荆轲扔了过去。荆轲一闪身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一拥而上,杀死了荆轲。台阶下的勇士秦舞阳,也死在了武士们的刀下。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高渐离借击筑之机,扑击秦始皇,也失败被杀。秦始皇因此终身不再接近诸侯各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