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乾坤变幻

第一节 隋朝兴衰

杨坚建隋

北魏崛起后统一了五胡十六国,北周又进一步扩大了北朝的地域,成为南北对峙中北方的最后一个政权。公元581年,北周相国杨坚迫使自己的外孙、9岁的周静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在北周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了隋朝。文帝积极改革,增强实力,灭掉了南方陈朝政权,结束了东晋以来数百年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南北。

杨坚生于贵族之家。父亲杨忠是西魏、北周的军事贵族,西魏时因辅佐宇文泰建立政权,受封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后来袭父职,他的妻子独孤氏是鲜卑大贵族独孤信的爱女,他的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宣帝好酒色,常在后宫酗酒,并实施严刑酷法,统治无道,北周政权日趋衰落。宣帝死后,宦官郑译、刘昉假传遗诏,召杨坚进宫,并极力主张让他入宫辅政,杨坚因此总揽军政大权,并逼迫彦之议交出天子玉玺和兵符。为防止各地的诸侯王发动兵变,杨坚借口赵王要嫁女儿给突厥,把北周皇室成员召进京都,又让静帝下诏书把威望极高的元老重臣尉迟迥召回京师。尉迟迥统兵数十万,北联突厥,南结陈朝,在相州举兵反杨,同杨坚对抗。杨坚以韦孝宽为行军元帅发兵讨伐,尉迟炯兵败自杀。杨坚在重臣李穆、韦孝宽的支持下,不到半年时间,就平定了各方叛乱。580年,杨坚自称隋王,是因其父封随国公,而随字不吉利,国号便改为隋。隋朝建立后,文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改革措施,国力渐渐强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隋初,北方突厥的势力强盛,与隋朝对抗。突厥可汗曾率军南下大举侵隋,隋军损失惨重。后突厥内部发生叛乱,隋才得到短暂安宁。不久突厥内部矛盾更加激化,并分裂为东、西两汗国。文帝利用突厥的分裂进攻突厥,突厥大败,东突厥归附隋朝。隋文帝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转而集中兵力于南方。

文帝积极作伐陈的准备工作,令大将军贺若弼和韩擒虎镇守离陈国较近的广陵和庐江;大将杨素调集水工大造战船,做渡江的准备。公元587年,文帝灭掉后梁的割据势力,扫除了向陈进军的障碍。公元588年,隋文帝诏告天下,历数陈后主的罪恶,以瓦解陈军斗志,为战争做好舆论准备。之后,文帝令儿子杨广率兵50多万兵分8路,南下攻陈。

文帝灭陈

陈武帝建立南陈的同时,北方的东魏、西魏也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公元550年,东魏高欢的儿子高洋建立了北齐;公元557年,西魏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北齐和北周经常相互攻打,后来,北周武帝灭掉了北齐,统一了北方。

北周武帝死后,荒淫残暴的周宣帝继承了王位。周宣帝一死,他的岳父杨坚就夺取了政权。公元581年,杨坚即位,建立隋朝,这就是隋文帝。

在北方动乱不安的时候,南陈王朝获得了一个比较安定的时期,经济渐渐发展起来。但是传到第五个皇帝,却是一个荒唐得出奇的陈后主。

陈后主名叫陈叔宝,是个不过问国事,只知道喝酒玩乐的人。他大兴土木,为他的宠妃们造起了三座豪华的楼阁,自己常在里面淫乐。他手下的宰相江总、尚书孔范等人,也都是一伙腐朽不堪的文人。陈后主和宠妃经常在宫里举行酒宴,宴会的时候,就把这些文人大臣召来,通宵达旦地喝酒赋诗。还把他们的诗配上曲子,又挑选了一千多个宫女,专门为他们演唱。

陈后主过着荒唐生活的同时,北方的隋朝却渐渐强大起来,并在为灭掉陈朝做着准备。

胭脂井

又名“辱井”。公元589年隋大将韩擒虎率军攻入建康,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入古井,被隋兵活捉。

杨坚在建国之始,便开始谋划消灭陈国,统一全国。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十一月,朝中宰相向隋文帝献策说:“每年逢江南收获时节,我们便四处扬言说将攻打陈,他们必然放弃农事进行驻防,这样他们的粮食便会减产,财力亦随之日渐困乏。如此再三,他们的防备必将松弛,我们便可以趁机过江攻陈。”文帝采纳了此计。同月,隋文帝下令大造巨型战船,准备进攻陈国。隋将梁萧岩率兵投降陈国,隋朝有了进攻陈国的借口。

公元588年,隋文帝造了大批战船,派他的儿子晋王杨广、丞相杨素担任讨阵元帅,贺若弼、韩擒虎为大将,带领51万大军,分8路进兵,向陈朝攻来。

杨素率领的水军从永安出发,其他几路隋军也进展顺利,都将队伍开到江边。北路的贺若弼的人马到了京口,韩擒虎的人马到了姑孰。江边的陈军守将慌忙向建康告急。告急的警报传到建康时,陈后主正跟宠妃、文人们醉得一塌糊涂。他收到警报,连拆都没有拆,就往床下一扔了事。

公元589年正月,贺若弼的人马从广陵渡江,攻克京口;韩擒虎的人马从横江渡江到采石,两路隋军一齐向建康扑来。

到了这个时候,陈后主才如梦方醒。这时城里还有十几万人马,但是陈后主手下的宠臣江总、孔范一伙哪里懂得指挥。隋军很快就攻进了建康城。

隋军打进皇宫,搜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陈后主。后来,捉住了几个太监,才知道陈后主躲到后殿的井里去了。隋军兵士来到后殿,果然有一口井。往下一望,是个枯井,隐约看到井里有人,就高声呼喊,让井里的人出来。井里没人答应。兵士们威吓着大声说:“再不出来,我们就要扔石头了。”说着,拿起一块大石头放在井口比划,做出要扔的样子。井里的陈后主吓得尖叫了起来。兵士把绳索丢到井里,把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宠妃拉了上来。

就这样,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灭亡了。中国自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起,经过270多年的分裂局面,又重新获得了统一。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就是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是政府以不同科目对学有所长的读书人进行考试的制度。贵族和高官子弟可以通过门第关系做官,除此以外的子弟经过科举取得做官资格后,还需再通过吏部考试,考试合格的才可以做官。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完备和兴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清朝末年被完全废除,共存在了1300年。它起源于门阀等级制度盛行的时代,是当时先进的政治制度,它采用公平竞争的方式,对各种人才择优而用,是合乎时代潮流的,对后世的政治、文化、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使用的是曹魏创立的“九品中正制”。曹操为网罗人才一再宣布“唯才是举”,曹丕在此基础上采用九品官人之法,就是选择有见识的官员,任各地方的中正,负责评审本地读书人的才能德行,将他们分为九品(等级),以此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后来九品中正制流弊百出,严重地压制并摧残了优秀人才。由于许多寒门及庶族地主强烈要求参与政治,统治者也迫切需要科举制来选拔人才,为它的统治服务。文帝即位后,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

公元598年,隋文帝设立志行修谨(有德行)和清平干济(有才能)二科,他下诏命令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总管、刺史按这二科推荐人才,这被看作是科举制的开始。隋朝的科举制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临时性的特科,一种是常设科目。公元603年隋文帝下诏,以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等科目选拔人才。以后科举的名目逐渐增多。公元607年,炀帝下诏以德行敦厚、刚毅正直、执宪不挠、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选拔德、才、体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这些科目都是临时规定的特科,科目较具体,标准较明确,比较公平。比较固定的常设性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三科,这些科目必须经过考试。秀才科先考试策,再考杂文,需要应试者具有很高的学识,录取标准很高,隋朝37年的历史中共录取了十多个人;杂文的题目往往是模拟名人名篇,难度很大。明经科主要是测试经典,即测试对某一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考中的人数较多。进士科是炀帝所创并且放宽了录取标准,它只试策,不考杂文,主要考文才。考中科举后只是获得了明经进士出身,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这之后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任命为官员,当时考中的也就是做县尉、功曹等九品小官,他们在当时政治上并不占重要地位,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样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在隋朝产生了,由此开始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历史。

科举制的创立和九品中正制的废除,表明门阀世袭制的衰落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它把读书、应考和做官联系在一起,这就使一般的甚至贫寒的子弟有一个公平的机会,同时,它把选官的权力集中在吏部和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开凿大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它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纪),后经隋朝(7世纪)和元朝(13世纪)两次大规模扩展,成为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它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隋朝数次开凿形成的南北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全长1794公里,水面宽50多米,最窄的地方也有30~40米。运河修通后,隋炀帝杨广率领数达几千艘、长达200里的船队,从洛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前往扬州游玩。杨广乘坐的龙舟,高4.5丈,宽5丈,长达20丈。由此不难看出大运河的规模和通航能力。

南北大运河是由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永济渠以及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其开凿的时间前后不一,计有20多年之久。

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文帝杨坚为了改善漕运,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水自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历时3个月。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杨坚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下令调集民工,开挖江淮河段,“于扬州开山阳渎”。山阳渎长约300里,疏导了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调集河南诸郡民工100余万人,开挖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彀、洛水入黄河,又从洛阳东面的板渚引黄河水与汴水合流,然后又分流,折入淮水,直达淮河南岸的山阳。通济渠、山阳渎连接后,淮河南北漕运畅通。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杨广又调集河北诸郡民工100余万人开挖永济渠。这个工程先引沁水入黄河,又自沁水东北开渠,到达临清合屯氏河。主要用途是通舟北巡,所以称之为御河。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冬,杨广下令修江南运河。工程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开始到余杭入钱塘江,全长800余里,河宽10余丈。

隋朝修筑的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西至长安,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5条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这是一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南北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演义小说都归结为杨广醉心游乐。事实上,主要因为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方面的客观需要。从经济方面来说,当时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而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资源丰富,十分繁华。南北的经济需要交流,水运方面的状况尤其需要改善,漕运南方的粟米丝帛到中原地区来,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从政治军事方面来说,南方广大地区大小起义始终不断,隋王朝鞭长莫及。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隋王朝也需要修建一条运河来及时运兵,以镇压当地的反隋活动。开凿南北大运河是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朝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功在当时,利在千秋。大运河自从凿通以后,就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说:“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即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在运河两岸,商业都市日益繁荣。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如杭州、镇江、扬州、淮安、淮阴、开封等地,都逐渐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成为繁盛一方的大都市。

开挖大运河,要穿越复杂的地理环境,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需要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题。工程涉及到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多方面的科技知识。这一工程的完成,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隋炀帝三下江都

隋炀帝当上了皇帝,就开始追求享乐起来。他生性好玩,享乐游玩的兴趣要经常更换,因此频繁出巡。

隋炀帝一生中曾经8次巡游,其中4次北游,1次西巡,3次游江都。他在位时,呆在京城长安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一年。他每次出行都劳民伤财,挥霍无度,天下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隋炀帝曾镇守过江都,所以对江都一直情有独钟。江都虽然经济并不发达,但地域辽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是个令隋炀帝心驰神往的地方。

第一次巡游江都时,隋炀帝下令建造了龙舟、楼船等大小船只数千艘。龙舟高45尺,宽50尺,长200尺。龙舟上有4层建筑,最上层是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是用金玉装饰得金碧辉煌的房间,有120间;最下层是内侍宦官居住的地方。还有比隋炀帝乘坐的龙舟规模略小的翔螭舟,专供皇后乘坐。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船只,多不胜数。

这些船动用拉船的民夫共计8万多人,其中仅龙舟就需要1080个身穿华丽服饰的民夫拖曳着前进。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船队绵延200余多里,当第一艘船已出发50多天之后,最后一艘船才从洛阳驶出。隋炀帝船队浩浩荡荡、壮观无比,当然花费也很大,仅每天所需食物的数量就极其庞大。隋炀帝要求船队所经过的地方,500里内都必须进献食物。进献食物多的州郡甚至用100辆车来运送。所供食物中,空中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无所不有,吃不完的在出发时就扔掉。他还下令营建离宫,从长安到洛阳营建了40多处。隋炀帝于公元605年仲夏从显仁宫出发前往江都游玩,这是他第一次巡游江都。

如果隋炀帝第一次巡游江都还有出于巩固其政权、加强对南方豪强士族的控制的考虑,那么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都则完全是为了玩乐。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从隋炀帝西巡河右归来后,他一直处于极度兴奋之中。公元611年,隋朝各郡总共增加了24.3万名男丁,新归附的也有64.15万人,人口的增加说明他政策英明、治国有方,这当然是喜事之一。第二件喜事是隋炀帝对全国各地驻军的军械武器进行了一番考察,他看到的都是精美锐利的枪械武器。第三件事是这一年各藩部落酋长都聚集到洛阳,与隋炀帝同乐,显示出当时各民族之间关系和谐,亲如一家。第四件喜事是曾在武力威逼下拒不归顺的琉球也在这一年俯首称臣。这四件喜事令隋炀帝高兴不已。他认为自己这几年励精图治,辛苦劳累了几年没有白费。看到自己的治理成就,他飘飘然了,想好好放松一下,于是便打算第二次巡游江都。为了尽情享乐,他令人在江都营建江都宫等许多宫殿,最有名的当数位于城西北旧观音寺蜀冈东峰的迷楼了。此楼修建得气势恢宏、富丽堂皇,隋炀帝的奢侈腐化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611年,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都。这次游幸,又是大肆挥霍。不仅如此,隋炀帝一行到了江都,还大摆酒席,宴请江淮以南的名士,炫耀豪华,向百姓摆威风。

公元617年,隋炀帝第三次出游江都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燃遍大河上下、长江南北,隋王朝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了。可是隋炀帝只顾个人享乐,根本不顾百姓死活。在游江都之前,停泊在江都的几千艘龙舟全被起义军烧毁了。隋炀帝马上下令重新建造,规格比原来的还要豪华富丽,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百姓也已穷困到了极点。

隋炀帝的船队从宁陵向睢阳开进时,常常搁浅,拉纤的民夫用尽力气,一天也走不了几里路。炀帝十分恼火,下令追查这一段河道是哪个官员负责开凿的。经查问,原来这个河段的负责人是麻叔谋。这时,督造副使令狐达乘机上书告发麻叔谋蒸食婴儿、收受贿金等事。于是,炀帝下令查办麻叔谋,并将当时挖这一段河道的五万名民工统统活埋在河岸两旁。

隋炀帝到达江都后,更加荒淫无度,每天都与嫔妃美女一起饮酒作乐。此时,他见天下大乱,心中也常常烦躁不安。一天,他照镜子时对萧后说:“我这颗头颅将会葬送谁手呢?”他还准备了毒药带在身边,准备在危急时吃。

隋炀帝一人出游,几乎是全天下的人民都在为他准备行装、供奉食物。他的游幸,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以致百姓没有饭吃,只能剥树皮、挖草根,或者煮土而食,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至此,隋朝江山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

扬州古运河

扬州古称江都,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一站,隋炀帝未登皇位之前,曾为江都总管。隋代大运河西通关中,北连华北,南连太湖,对于以后隋唐经济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瓦岗起义

炀帝穷兵黩武,公元612年至公元614年三次出兵征伐高句丽都是无功而返,每次动用几百万人,致使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河北和山东是炀帝进攻高丽的主要军事基地。这里人民受害最深,加以水旱灾荒的发生,起义首先在这里爆发。王薄在长白山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王薄号召农民不要为打高句丽而到辽东送死,各地起义者纷纷响应。公元613年,礼部尚书杨玄感乘炀帝二征高句丽之机起兵反隋。他是隋代两朝重臣杨素的儿子,东征时在黎阳督运粮食,十多万人跟随他攻围东都。炀帝极为惊恐,立刻让进攻高句丽的隋军回朝,并派遣隋将率军抗击。王薄、玄感相继败死,但反隋局面已经形成。炀帝被农民起义吓得坐卧不安,每天晚上心惊肉跳,常在睡梦中大叫有贼,要几个美女像哄小孩那样摇抚才能入睡。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由于各地起义队伍迅速发展,隋炀帝意识到隋王朝危在旦夕,便将注意力放到镇压农民起义上来。隋王朝逐渐加强了对起义军的镇压,但各路起义军经过持久的战斗,壮大了力量,也开始与它对抗,攻陷了很多郡县,消灭了大量的郡兵和府兵。

在隋王朝集中力量进行镇压的情况下,少数最早的起义军受到挫折。起义军吸取分散作战易于被各个击破的教训,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初,形成了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与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三大义军。

瓦岗军的首领翟让,原来在东郡衙门里当差,因为得罪了上司,被关进了监牢,还被判了死罪。有个狱吏很同情他,在一天夜里,狱吏偷偷地给翟让解下镣铐,把翟让放了。

翟让出了监牢,逃到东郡附近的瓦岗寨,招集了一些贫苦农民,组织了一支队伍。当地一些青年人听到消息后,都来投奔他。这些人中有一个17岁的青年叫徐世, 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很有谋略。

翟让听从徐世的意见,带领农民军到荥阳一带,打击官府和富商,夺了大批钱粮。附近农民来投奔翟让的越来越多,队伍很快壮大到1万多人。

这时,有一个叫李密的青年前来投奔翟让,并且帮助他整顿人马。

李密对翟让说:“从前刘邦、项羽,也不过是普通老百姓,后来推翻了秦朝。现在皇上昏庸残暴,民怨沸腾,官军大部分又远在辽东。您手下兵精粮足,要拿下东都和长安,打倒暴君,是很容易办到的事!”

接着,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攻打荥阳。荥阳太守见事不妙,慌忙向隋炀帝告急。隋炀帝派大将张须陀带大军前来镇压起义军。

李密请翟让在正面迎击敌人,他自己带了1000人马埋伏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密林里。

张须陀根本没把翟让放在眼里,莽莽撞撞地指挥人马杀奔过来。翟让抵挡了一阵,假装败退。张须陀紧紧在后面追赶,追了10多里,路越来越窄,树林越来越密,进入了李密布置的埋伏圈。李密见敌军到了,一声令下,埋伏着的瓦岗军将士奋勇杀出,把张须陀的人马团团围住。张须陀左冲右突,没法突围,最后全军覆没。张须陀也被起义军杀死了。

经过这次战斗,李密在瓦岗军里声望提高了。李密不但号令严明,而且生活俭朴,对起义将士也十分关心。日子一久,将士们就渐渐倾向他了。

后来,翟让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如李密,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李密。大家推李密为魏公,兼任起义军元帅。

瓦岗军在洛口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不久,又乘胜攻下许多郡县,隋朝官吏士兵都纷纷前来投降。瓦岗军一面继续围攻东都,一面发出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历数炀帝的罪恶,号召百姓起来推翻隋王朝的统治。这样一来,震动了整个中原。

正当瓦岗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它的内部却发生了严重分裂。翟让让位给李密后,翟让手下有些将领很不满意。有人劝翟让把权夺回来,翟让却总是一笑了之。这些话传到李密耳朵里,李密就心生疑虑了。李密的部下也撺掇他把翟让除掉。李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终于起了杀心。

有一天,李密请翟让喝酒。在宴会中,李密把翟让的兵士支开后,假意拿出一把好弓给翟让,请他试射。翟让刚拉开弓,李密便暗示埋伏好的刀斧手动手,把翟让杀了。

从此,瓦岗军开始走向衰弱了。这时,北方由李渊带领的一支反隋军却日益强大起来。

第二节 大唐气象

李渊起兵

在反隋的割据势力中,李渊父子集团最终扫灭群雄,统一中国。

李渊出生于关陇一个贵族家庭。其祖父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刚建国时被追封为唐国公。其父原任北周上柱国大将军。李渊生于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幼年丧父, 7岁袭唐国公爵。隋灭北周后,李渊先后任身侍卫官、太原刺史等职。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

但是隋炀帝不信任他,于是派王威和高君雅为太原副留守,以监视李渊。

公元616年,突厥侵入北部边境,隋炀帝命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抗。结果战事不利,隋炀帝于是派使者押李渊和王仁恭至江都治罪。李渊一方面托辞不赴江都,故意纵情声色;另一方面加紧策划。

李渊有四个儿子,其中第二个儿子李世民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他很喜欢结交朋友。

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就是李世民非常赏识的一个朋友,他跟李密有亲戚关系,李密参加起义军以后,刘文静受到株连,被革了职,关在晋阳的监牢里。

李世民得知刘文静坐了牢,急忙赶到监牢里去探望。

李世民拉着刘文静的手,一面叙友情,一面请刘文静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刘文静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说:“现在杨广远在江都,李密正进攻东都,到处都有人造反,这正是打天下的好时机。我可以帮您招集十万人马,您父亲手下还有几万人。如果用这支力量起兵,不出半年就可以打进长安、取得天下。”

李世民回到家里,反复想着刘文静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要说服他父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好在这个时候,太原北面的突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可汗向马邑进攻。李渊派兵抵抗,连连打败仗。李渊怕这件事传到隋炀帝那里,要追究他的责任,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就找李渊劝他起兵反隋。

李世民对李渊说:“皇上委派父亲到这里来讨伐反叛的人。可是眼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您能讨伐得了吗?再说,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处境也将更加危险。惟一的出路,只有起来造反。”

李渊犹豫了许久,才长叹一声,说:“我思考你说的话,也有些道理,我只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好吧!从现在起,是家破人亡,还是夺取天下,就凭你啦!”

李渊把刘文静从晋阳监牢里放了出来。刘文静帮助李世民,分头招兵买马。李渊又派人召回正在河东打仗的另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要起兵必须扩大兵力,李渊为太原留守,虽握有重兵,但是仍须招募一支自己的队伍。可是公开招募会引起高君雅、王威的注意。恰在此时,马邑人刘武周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占据马邑郡,起兵反隋,且自称皇帝,还勾引突厥直驱太原。于是,这为李渊公开募兵提供了借口。

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托词,召集各位将领商议,提出自己招募兵丁,高君雅和王威迫于当时的形势,只好同意说:“公地兼亲贵,同国休戚,若俟奏报,岂及事机;要在平贼,专之可也。”于是,李渊命李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去招募士兵。不多久,便募兵近万人。这支队伍由李渊、李世民父子私自控制和直接指挥,是晋阳起兵的主力。

李渊父子大量募兵,毕竟无法完全掩盖其真实的想法,况且其所用将领长孙顺德、刘弘基是为了逃避征辽诏令而逃到太原的,而窦琮也是逃犯。高君雅、王威见此,怀疑李渊有谋反之心,于是就暗中策划利用晋祠祈雨的机会,将李渊父子诱骗来并全部杀死。不料此事被经常出入王、高家的刘文龙得知,于是刘文龙立刻将此事报告给李渊。因此,李渊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617年初夏的一天夜里,李渊命令长孙顺德、赵文恪等人带领500壮士,和李世民的精兵一起埋伏于晋阳宫城外,严密封锁。第二天清晨,李渊与高君雅、王威在留守府大厅议事。按照计划,刘文静召鹰扬府司马刘政会入厅,说“有密状,知人欲反”。李渊故意让王威先看,但是刘政会不给,并说:“所告乃副留守事,惟唐公得视之!”李渊接过密状一看,是控告王、高暗引突厥入侵。王、高正待辩解,刘文静与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将王威、高君雅逮捕入狱。事也凑巧,第二天果然有突厥数万人进攻晋阳,民众以为是王、高所致,于是李渊趁机杀掉高君雅、王威。这标志着李渊父子正式开始晋阳起兵。

晋阳起兵后,李渊父子的目标就是乘虚入关,直取长安,以号令天下,建立新的王朝。

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统治者听说李渊带兵进攻,忙派大将宋老生和屈突通分别领兵数万,在霍邑与河东抵抗李渊大军。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渊率军进攻宋老生驻守的霍邑,却逢秋雨连绵,无法开战,而且道路泥泞,军粮运输困难。相持数日,眼看军粮将尽,李渊准备退兵,李世民劝阻道:“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之无日。”听了世民的意见,李渊决定不撤兵。

八月,连日的阴天终于放晴,李渊遂下令攻城,并由李世民率兵诱敌出城,双方展开决战。李世民身先士卒,奋勇冲锋,“砍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霍邑一战,李渊大获全胜,斩杀了隋将宋老生,攻下了霍邑。随后,李渊率兵进攻河东郡,虽取得初战的胜利,但是隋将屈突通固守河东郡,李渊久攻不下。后根据李世民建议,李渊留下部分兵力包围和牵制屈突通,自己率主力部队渡过黄河,直取长安。

同时,李渊在关中地区的家属和亲族也纷纷起兵响应,其中有世民的胞妹平阳公主、李渊的从弟李神通,李渊的女婿段纶也在蓝田县聚众万余人。

在这种有利形势下,李渊父子一路上采取收揽人心的办法,废除了隋朝的严刑酷法,还开仓济贫。一面收编关中各地的起义军,一面争取关中地主阶级的支持。数月中,李渊、李世民的军队已达20万人,并于十月开始围攻长安。

十一月,长安城破,李渊率军进入长安宫,立年仅13岁的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并改元义宁,遥尊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总揽军政大权,晋封为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定国号唐,李渊就是唐高祖,年号为武德。然后立世子建成为皇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

统一全国

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国到公元624年统一全国,共历时7年之久。从晋阳起兵到长安建国,李渊是起了决定作用的,但是对于建国、镇压各地农民军、消灭地主武装割据,这些任务大部分是由李世民领导完成的。

李渊建都长安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四周强敌遍布:薛举集团占据兰州、天水一带,并时常进攻关中;李轨集团占据武威一带,亦虎视关中;刘武周则占据马邑,并时常勾结突厥南下威胁晋阳;梁师都占据夏州朔方,在北面威胁着关中地区。因此,消灭四周强敌,完全控制关中、陇西地区(今甘肃省),以关中为根据地,再消灭关东群雄,从而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就成为唐朝统治集团的必然选择。

统一战争的第一步,就是消灭实力较强且经常进攻关中的薛举父子。薛举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宝鼎)人,家私巨万,交结豪强,雄于边朔。公元617年,薛举自称秦王,封儿子仁杲为齐公。从公元617年底到公元618年春,唐军曾与薛举进行了两次大战。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十一月,薛举再次进攻长安,不料在出兵前暴病而死,遂由其长子薛仁杲率军出征,李世民率兵迎敌。

李世民见敌军来势凶猛,便下令坚守,避其锋芒,伺机出战。两军相持60余日,秦军粮食耗尽,军心浮动;况且薛仁杲有勇无谋、残暴成性,其部下已有多人投降世民。至此,李世民认为战机成熟,便以少数部队引开秦军,然后亲领主力从秦军背后袭击。秦军溃败,逃往折墌。于是世民率大军乘胜追击,渡过泾水,围攻折墌城。至半夜,守城秦军纷纷投降唐军,薛仁杲走投无路,只好于第二天出城投降。

公元619年,占据河西王郡的大凉皇帝李轨,因内部矛盾重重而分崩离析,户部尚书安修仁与其兄安修贵发动兵变,并俘获李轨,将其押至长安,后处死。

同年,割据马邑的刘武周勾结突厥,向山西发起进攻。数支唐军先后迎战,均被其打败,镇守太原的李元吉闻风趁黑夜逃回长安。刘武周的先锋宋金刚则乘势打到了河东,“关中大骇”。在这种不利形势下,高祖李渊准备放弃河西,固守关西。此时,秦王李世民审时度势,向李渊说道:“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盗,若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3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于是李渊征调关中全部兵力,由李世民率领由龙门渡过黄河迎战敌军。过黄河后,李世民将大军驻扎在柏壁坚守,与刘武周先锋宋金刚之军队相持。期间,李世民时常离开营阵侦察地形。有一次,世民带领很少的轻骑兵外出侦察敌情。骑兵四散而去,李世民与一名士兵登上一小山丘休息。忽然,敌军从四周包围了山丘,李世民与士兵都没有发觉。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一条蛇追逐一只田鼠,碰到了士兵的脸。士兵惊醒,发现敌军正在包抄上来,于是赶紧叫李世民上马,眼看就要被敌兵追上。李世民十分镇静,他手取大羽箭,张弓便射,一发就将敌兵的将领射死。敌兵见此,慌忙撤退。

在相持中,李世民派出精兵切断了宋金刚的粮道。两个月后,宋金刚面对强敌无粮草供应,只好撤退。

李世民则率领大军趁机追杀,“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回合”。一直追击到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县西南),终于追上宋金刚部队,“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南,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军中只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刘武周、宋金刚失败后逃往突厥,均被突厥杀死。公元620年,李世民收复了太原。

公元620年夏,关东地区原有的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窦建德四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的李密、宇文化及都已失败,只剩下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在消除了来自于背后和侧面的威胁后,唐高祖李渊诏令李世民东征,直指河南一带的王世充集团。

王世充,本姓支,字行满,西域胡人。王世充集团本来是隋炀帝派来镇压瓦岗军的军事力量。打败瓦岗军李密后,王世充于618年在洛阳自立为帝,国号郑。

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王世充原先所属州县的一些官员纷纷降唐。至公元620年底,洛阳城外的王世充所属州县大部分已落入唐军之手,洛阳城处在李世民大军的包围之中。

洛阳城坚壕深、军备充实,但在唐军的长期围困下,王世充在洛阳孤城中危在旦夕。为了解围,王世充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是河北、山东一带势力最强的一支起义军的领袖,他出身农民,于公元618年称帝,定国号夏。他的部下认为,唐朝在消灭了王世充以后,必将会进攻窦建德。因此,窦建德率领10万大军前来救援王世充。

这样,唐军的处境变得极为危险,内部出现了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主张退守新安,寻机再战;另一种是进占虎牢关(河南荥阳西北),挡住窦建德前进的道路,然后趁机消灭他,如此一来,洛阳不攻自破。

李世民采用后一种主张,命屈突通等协助齐王元吉围困洛阳,自己率精骑3500百余人急奔虎牢关,挡住窦建德的前进道路。

两军相持三个月。五月一日,李世民渡河,并假装粮草已尽,让士兵牧马于河北以迷惑窦建德,他本人则于当晚返回虎牢关。窦建德果然中计,第二天早晨全军出击,陈兵汜水,长达20里,鸣鼓大喊而进,要与唐军决战。

李世民胸有成竹,决定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等到敌军疲乏后再出击。

果然,到了中午,窦建德的军队饥饿困乏,互争饮水,席地而坐,已无斗志。李世民看准战机,下令攻击,唐军铁骑直冲向窦建德军队的阵地。窦建德仓促应战,不久其阵势大乱,全线崩溃。唐军追杀30多里,俘获敌军5万多人,窦建德本人中枪,退至本口渚时被俘。

虎牢之战后,王世充惊惶不已,准备突围南走襄阳,但是部下一致反对,王世充不得不自缚投降。河南、河北尽归唐朝所有。

同时,割据江淮一带的杜伏威归顺了唐朝。大将李靖平定了长江中游的萧铣。后来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杜伏威的旧部辅公祐分别再次起兵作乱,都被李世民迅速扑灭。公元624年,江南也被唐朝平定。至此,唐朝完全统一了中国。这一年,李世民24岁。

玄武门之变

自晋阳起兵至攻克长安,建成的战功与世民几乎一样;但是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李世民则更为突出,因而萌生了成为天下之主的心思。据《旧唐书·王远知传》记载,在与王世充作战时,李世民曾与房玄龄微服拜访过一个名叫王远知的道士。王远知一见到他们就问:“这里有一圣人,是不是秦王?”于是李世民只好以实情相告。王远知又说:“你会成为太平天子,要好好珍惜机会。”李世民听后,一直记在心里。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大胜而归,高祖李渊认为前代官职皆不足以称之,因此特设天策上将一职,位在王公之上。十月,李世民以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李世民又设立文学馆,收罗四方文士,其中包括杜如晦、房玄龄等18名学士,还从平定天下的战争中网罗了大批武将,如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等。

李世民的声望、地位和权势日增,令太子建成受到威胁。于是在王珪和魏徵的建议下,建成向高祖请求领兵征战。高祖以建成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之帅,于公元623年率军讨伐刘黑闼、徐圆朗。这是建成在统一大业中立下的唯一重大战功。

建成与世民的矛盾,由于统一战争的结束而迅速激化,形成明争暗斗之势。

唐大明宫遗址

位于陕西西安大明宫遗址北城青霄门内东侧,高出当时地面14米,南北长73.25米,东西宽47.65米。

在朝廷中,最受高祖李渊宠幸的裴寂支持建成,支持世民的大臣有萧瑀、陈叔达等。在后宫中,秦王李世民曾得罪过高祖的宠妃张婕妤、尹德妃,于是这些人便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建成的好话,说世民的坏话。如此一来,朝廷和宫中都有人支持建成,形势对建成颇为有利。他们之间的斗争终于因为突厥的进攻而演变成流血事件。

公元626年夏,突厥南下犯边,太子建成为进一步拉拢元吉,于是向高祖建议,让齐王元吉代替世民出征,被高祖采纳。这样,元吉当上了主帅。出发前,元吉请求高祖调秦王府中的大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宏、秦叔宝同他一起出征,并从秦王府挑选精锐士兵以补充元吉的军队,此举目的在于为杀害秦王作准备。建成与元吉密谋,在建成和世民为元吉宴别时,安排伏兵,先杀秦王李世民,然后再杀尉迟敬德。建成对元吉许诺,即位后立即封元吉为太弟。有人将建成与元吉的密谋报告给李世民,李世民忙与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对策,决定先动手除掉建成和元吉。

六月三日,太史令傅奕向唐高祖李渊秘密奏报,说太白星再次出现在秦地,“秦王当有天下”。于是唐高祖询问李世民,世民趁机向唐高祖告状,指控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淫乱后宫,并且设计谋害自己。高祖听后极为惊讶,决定第二天早朝时进行查问。六月四日天还没亮,李世民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人率领精兵提前埋伏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这是建成和元吉上朝时的必经之地。六月四日清晨,唐高祖李渊上朝,裴寂、萧瑀、陈叔达、宇文化及等均已入朝,只等建成兄弟三人到来。此时,建成、元吉已进入玄武门,一路走来。当二人行至临湖殿时,发觉情况有些异常,于是立即调转马头,准备回府。不料此时世民突然出现,并且在后面呼喊二人,元吉回身张弓搭箭,射杀世民,但是连发三箭,都没能射中。世民的目标是建成,他一箭就将建成射死。就在此时,李世民的部将尉迟敬德带着70多名骑兵赶到,朝建成、元吉射箭,元吉坠马后逃入树林中,世民策马追赶,结果衣服被树枝挂住,也坠马落地。元吉力气很大,这时跑过来夺取了弓箭要射杀世民,恰巧敬德驱马赶到,元吉慌忙放弃世民向成德殿逃跑,结果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说出事了,于是派兵猛攻玄武门。这时,尉迟敬德提着建成、元吉的人头赶到,东宫与齐王府的将士见主人已死,立即溃散而逃。

唐高祖对玄武门之事已有所耳闻,于是李世民派尉迟敬德进宫担任宿卫。唐高祖李渊见尉迟敬德头戴铁盔,身穿铠甲,手持长矛,大吃一惊,便问:“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敬德回答说:“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起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唐高祖李渊这才明白刚才发生的一切,于是转身问裴寂等人的意见。裴寂是太子的支持者,深感不妙,便默不作声。支持秦王李世民的萧瑀、陈叔达则说:“建成、元吉没有参加晋阳起兵,以后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反而妒忌秦王功高望重,共同设计谋害。秦王本来就功勋卓著,而今又诛灭建成、元吉,陛下如果立他为太子,把国事交付给他,天下自然就无事了!”事已至此,高祖李渊只好表示赞同。而此时玄武门外的交战尚未停止,尉迟敬德请高祖下令,命各府将都受秦王指挥。于是李渊派人将敕令向众将士宣读,交战双方才放下兵器。玄武门之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结束。

六月七日,高祖立世民为太子,诏书说:“自今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实际上,唐高祖已把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了李世民。两个月后,唐高祖下达诏书,让位给秦王,自己当太上皇。于是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改元贞观,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时年27岁。

贞观之治

从公元627年到公元649年,这段时间是唐太宗统治的时期。在这期间,封建统治较为开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秩序稳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目睹了强大的隋朝怎样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中分崩离析,因此他时时注意以隋朝的灭亡为教训,十分重视人民的力量。他常常说:“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有了这种认识,唐统治者为了实现长治久安,不得不对人民作出一些让步。

在经济上,唐太宗继续实行均田制。均田制规定:凡18岁以上的男子,分给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口分田在农民死后要归还国家,由国家另行分配;永业田则归农民所有,可以买卖或传给子孙。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役制度是租庸调制。租是指每年纳粟二石;庸是指每年服役20天,可以让农民纳绢代役;调是指每年纳绢二丈、棉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唐太宗对租庸调制没有进行重大改革,但是在即位后他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他尽量减少徭役的征发,即使非征不可的徭役也多改在农闲时征发。如公元631年,皇太子承乾年满13岁,需要举行加冠典礼,这样要征发各地的府兵作为仪仗队。唐太宗认为当时正是农忙的季节,不应该影响正常农事,于是下诏将冠礼改在秋后农闲时举行。

唐太宗还很重视兴修水利,朝廷设有专门的官员以“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另外还命各地兴修水利。他还经常派使者到各地考察官吏,劝课农桑。他以百姓之忧为忧,其中最典型是他吞食蝗虫。公元628年,长安大旱,发生蝗灾。有一天,唐太宗视察灾情,随手捉住几只正在地里啃食禾苗的蝗虫,说:“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我一人。尔其有灵,当食我心,无害百姓。”说罢,便要生吃手中的蝗虫,众臣急忙劝阻,唐太宗又说:“朕所期望,是移灾于朕,谈什么避免疾病!”于是将蝗虫吞于腹中。

在唐太宗的积极的经济政策带动之下,贞观年间人口增加,生产也不断发展。

在政治上,唐太宗总结了前代的经验教训,对三省六部制进行了适当变革。唐代时的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执行政令的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下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省的最高长官是尚书令,因为李世民曾任尚书令,为了避讳,便以左右仆射作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中书省主要管理军国大事的审议和决定,负责进奏章表、草拟治敕等,因而有“中书出诏令”之说,其最高长官是中书令。门下省的职责是对中书省的决议进行审查,不同意的可以驳回,其长官是侍中。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巩固了中央集权,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也正是因为依靠三省六部制,唐太宗的政令才能畅通。

在地方上,唐实行州县制,设刺史和令为州、县长官。唐太宗十分注重地方官吏的选拔,常把刺史的名字写在寝宫的屏风上,并在每个人的名字下记录他的政绩,以决定奖惩。唐太宗规定,县令须有五品以上的中央官员保举,各州刺史必须由皇帝选拔任命。

为了选拔人材,他还确立了完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提供了机会。唐代科举制已实行分科,其中以进士科最重要。有一次,唐太宗在金殿端门俯视新科进士鱼贯而入的盛况,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在文化教育上,唐太宗尊崇儒学。从贞观二年开始以孔子为先圣,在国学中设置庙堂,以备祀典,并下令各州县都置孔子庙。为培养更多通晓儒学的士人,唐太宗大力兴办学校。在朝廷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在地方设京都学及府、州、县学。国子监规模很大,曾有8000多学生。

唐太宗还十分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他曾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在贞观年间,史书编纂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编了晋、梁、陈、北齐、北周、隋等朝的史书。除此之外,还开始编修国史。

在个人方面,唐太宗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唐太宗即位后,没有大兴土木,建造新的宫殿,而是住在隋朝时建造的已破旧的宫殿里。公元628年秋天,大臣们想为唐太宗建造一座楼阁,但是当年发生了天灾,于是唐太宗就把这件事阻止了。为了减少宫中的费用,唐太宗下诏释放宫女,其中一次就释放了3000人。他还严厉禁止厚葬,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和勋亲贵族都要严格遵行。在建造自己的陵寝时,唐太宗亲自制定规格:以山为陵,能放得下棺材即可。

经过唐太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出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局面。犯罪的人也大大减少了,有一年,全国仅有29人被判死刑。天下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

李靖夜袭阴山

唐太宗刚即位的时候,中原战事基本结束,但边境还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特别是东突厥,当时还很强大,常常威胁唐朝的边境。当初,唐高祖一心对付隋朝,只好靠妥协的办法,维持和东突厥的友好关系,但东突厥贵族仍旧不断侵扰唐朝边境,使得北方很不安宁。

《资治通鉴》中有关唐军灭突厥的记载

唐太宗即位不到20天,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便率领10多万人马,一直打到离长安只有40里的渭水边。颉利以为唐太宗刚即位,内部不稳,一定无力抵抗,便先派使者进长安城见唐太宗,扬言100万突厥兵马上就到。

唐太宗亲自带了房玄龄等六名将领,骑马来到渭水边的桥上,指名要颉利出来对话。

唐太宗隔着渭水对颉利说:“我们两家已经订立了盟约,几年来还给你们许多金帛,为什么要背信弃义,带兵进犯?”

颉利觉得理亏,表示愿意讲和。过了两天,双方在便桥上重新订立盟约。接着,颉利就退兵了。从这以后,唐太宗加紧训练将士,每天召集几百名将士在殿前练习弓箭。

第二年,一场大雪覆盖了北方。东突厥死了不少牲畜,大漠以北发生饥荒。颉利可汗加紧压迫其他部族,引起各部族的反抗。颉利派他的堂兄弟突利去镇压,反被打得大败。

唐太宗利用这个机会,派出李靖、徐世等4名大将和大军10多万,由李靖统率,分路向突厥攻击。

李靖很快便攻下定襄,得胜还朝。唐太宗十分高兴,说:“从前汉朝李陵带领5000兵卒,结果被匈奴所俘虏;现在你以3000轻骑深入敌人后方,攻下定襄,威震北方,这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成功战例啊!”

颉利逃到阴山以北,担心唐军继续追赶,便派使者到长安求和,还说要亲自前来朝见。唐太宗一面派唐俭到突厥安抚,另一方面又命令李靖带兵前去察看颉利动静。

李靖领兵来到白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与在那里的徐世会师。两个人商量对付颉利的办法。李靖说:“颉利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手下还有很多人马。如果让他逃跑,以后再要追他,就很困难了。我们只要选1万精兵,带20天的粮,跟踪袭击,把颉利捉住,就可以大获全胜了。”徐世表示赞成,两支军队便向阴山进发了。

颉利得知唐军骑兵来到,慌忙上马逃走。李靖指挥唐军追杀,突厥兵没有主帅,全军溃败。唐军歼灭突厥兵1万多,俘获了大批俘虏和牲畜。颉利东奔西逃,最后被他的部下抓住交给唐军,随后被押送到长安。

一度很强大的东突厥就这样灭亡了。唐太宗并没有杀死俘虏,同时,在东突厥原址设立了都督府,让突厥贵族担任都督,并由他们管理各部突厥。

这次胜利,使唐太宗在西北各族中的威信大大提高。这一年,回纥等各族首领一起来到长安,朝见唐太宗,拥护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首领,尊称他是“天可汗”。

根据温彦博的提议,唐太宗把投降的突厥人安置在幽州至灵州一带,并设6个都督府进行统治。

吐谷浑是鲜卑的一支,生活青海一带,经常入侵唐朝的兰州、凉州。公元635年春天,唐太宗派李靖、侯君集进攻吐谷浑。李靖率唐军深入吐谷浑腹地,连续击败其精锐部队,首领伏允兵败自杀,伏允的儿子慕容顺向唐军投降。唐太宗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

随后,唐太宗又派兵征服高昌、西突厥,天山南路各小国纷纷归附唐朝。唐朝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领龟兹、焉耆、于田、疏勒四镇,称“安西四镇”。

对于处理唐与各民族的关系,除了必要的战争手段外,唐太宗更多的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曾说:“自古毕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对于各少数民族,不管是主动归附的,还是被征服的,唐太宗都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且任命他们原来的首领担任各级官职以进行管理。西域各族人和亚洲许多国家的人,不断来到长安拜见和观光。在这一时期,我国高僧玄奘也通过西域各国去天竺求取佛经。

女皇武则天

唐高宗是个懦弱平庸的人,他即位以后,把朝政大事交给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处理。后来,他又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权力欲很强,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她的父亲武士彟原来是一个很有钱的木材商人。隋末时弃商从戎,成了一名府兵制下的鹰扬府队正。李渊起兵反隋,武士彟转而参加了李渊的军队,后来在唐朝廷为官,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九岁时,父亲死去。14岁时,已经近40岁的唐太宗听说她长得很美,便选她入宫,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后来又封为才人。唐太宗死了以后,她和一些宫女依旧制被送到感业寺去做尼姑。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曾与她有暧昧关系,于是让她蓄发入宫侍寝,封为昭仪。但武则天心里还不满足,想进一步夺取皇后的位子,于是武则天千方百计想陷害王皇后。

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有一天,王皇后来探望,爱抚地摸了摸,逗了逗。王皇后走后,武则天竟狠心地把女儿掐死,用被子盖好。当高宗来看时,她便诬陷是王皇后杀了她的女儿,使王皇后有口难辩。唐高宗因此大怒,从此动了废王立武的念头。

到了公元655年九月,唐高宗不顾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正式提出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有一天,唐高宗问李: “我打算立武昭仪做皇后,褚遂良他们坚决反对,你看这事该怎么办呢?”李看见高宗废立决心已下,便为武则天说好话,他说:“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一定要得到外人同意呢?”许敬宗也说:“乡巴佬多割10斛麦子,尚且想换个新媳妇,何况天子富有四海,立新皇后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高宗决定,废王皇后为庶人,册封武氏为皇后。

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参与朝政。她利用高宗与元老重臣之间的矛盾,在短短几年内,就杀了长孙无忌,罢免了20多个反对他的重臣。武则天对拥护她的人全都重用,李义府、许敬宗因而青云直上,当了宰相。到了后来,武则天甚至同高宗一起垂帘听政,当时朝臣并称他们为“二圣”,即称高宗为天皇,武后为天后。武则天作威作福,高宗一举一动都受她约束。唐高宗很不满,就秘密把大臣上官仪找来,让他起草废武后的诏书。消息传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怒气冲冲地去见唐高宗。她厉声问高宗说:“这是怎么回事?”唐高宗十分害怕,没了主意,就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这么干的。”武则天立刻命人杀掉上官仪等人。从此大小政事,都由武则天一人定夺。

唐高宗感到武氏一派的威胁越来越大,担心李家的天下难保,就想趁自己还在世,传位给太子李弘(武则天的长子)。但是,武则天竟用毒酒害死了李弘,立次子李贤做太子。不久,又把李贤废为平民,改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弄得唐高宗束手无策。

到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死,太子李显即位,就是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后来,她容忍不了唐中宗重用韦氏家族的人,又废了唐中宗,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同时,她不许睿宗干预朝政,一切事务由她自己做主。

唐宗室功臣看到武氏家族弄权,人人自危,于是激烈的斗争便公开化了。最先起来反抗的是李唐旧臣徐敬业、唐之奇、骆宾王等人。他们以拥戴中宗为号召,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在朝廷内部获得了宰相裴炎的支持,内外呼应,一时间聚集了10余万人马。骆宾王乘讨武军浩大的气势,慷慨激昂地写了一篇著名的《讨武瞾檄》。武则天派出30万大军讨平了徐敬业,杀了倾向徐敬业的宰相裴炎等人。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她通文史,多权谋,开创殿试制度,亲自考核贡生,这是对门阀贵族一个有力的打击。她执政期间,对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自高宗死后,武后临朝听政,并废中宗李显,立睿宗李旦为帝。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七月,武后的亲信法明、怀义和尚等10人献呈《大云经》,内有女主之文,陈符命,说武则天是弥勒下界,应该做人间主。这一切都是为武则天称帝制造理论根据。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三日,侍御史傅游艺猜中了武则天的心思,率关中百姓900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武姓。武则天假装不许,但升傅游艺为给事中。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6万余人又请改唐为周,睿宗皇帝亦不得不上表请改武姓。于是武则天在九月九日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十二日,武则天受尊号为圣神皇帝,将睿宗皇帝立为皇嗣,赐姓武,以皇太子为皇太孙。十三日,立武氏七庙于神都洛阳,追尊其父王为始祖父皇帝,平王少子武为睿祖康皇帝,又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氏诸姑姊为长公主。十月,制天下武氏悉免课役。

武则天掌理朝政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唐帝国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重视发展农业,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又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对符合她意愿的建议她乐意采纳,反对她的意见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听取,甚至能容忍对她的人身攻击。

武则天最大的贡献在于改革官制,削弱三省六部制的相权,加强御史台的监督作用;同时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使更多的寒族参与政治。她完善了科举制,为表示对选拔人才的重视,她亲自过问,开创了殿试的先例,并且开设武举,由此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文臣武将,如狄仁杰、张柬之等。但武则天任用酷吏、制造冤狱并广开告密之风,形成政治上的恐怖。她生活奢侈,支持佛教,大修宫殿、佛寺,并宠信张易之等小人,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同年,82岁的武则天病死,她生前曾留下“袱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的遗言,并令人在陵前高高竖起一座无字碑。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是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后世尊之为“药王”。

孙思邈的医学造诣很高,是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

孙思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敏慧强记,7岁时每天能背诵1000多字,人称神童。

《千金方》书影

孙思邈幼年多病,家中为他治病几乎倾家荡产。他经常见到老百姓生病没有钱医治而死去,加上自己的切身体会,孙思邈10岁时已决心要当一名医生。他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来刻苦攻读医书,钻研医学,20岁时已能给亲朋邻里治病,他本人所患的疾病最后也由自己治愈。

30岁时,孙思邈离开家乡,长途跋涉到太白山隐居,边行医采药,边研究炼丹术。这期间他成功地炼成了太一神精丹(即氧化砷)。孙思邈用它来治疗疟疾,疗效非常好。后来这种方法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引起较大反响。40岁时,孙思邈在切脉诊候和采药制丹等方面已经卓然成家,医术也日臻成熟。

在民间治病救人的同时,晚年孙思邈主要从事著书立说。70岁时,孙思邈积50年医疗实践之经验,编写了《千金要方》,30年后,又写成《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相辅相济,成为中医学史上极有实用价值的医学手册。除此以外,孙思邈还著有《枕中素书》、《福禄论》、《会三教论》、《老子注》、《庄子注》、《明堂图注》、《孙真人丹经》、《龟经》、《玄女房中经》、《摄生真录》、《千金食治》、《禁经》等。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托病辞而不受。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为百姓治病。病人来向他求医,不论其贫富贵贱,亲近生疏,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遇到患传染病的危险病人,他也不顾个人的安危,及时为病人诊治。他高尚的医德颇受世人敬重,当时的大学士宋含文、名士孟诜和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等均以“师资之礼”待他。擅长针灸的太医令谢季卿,以医方针灸著名的甄权、甄立言兄弟,长于药性的韦慈藏,唐初名臣魏征,都是他的好友。

《千金方》是孙思邈的代表著作。书名取自“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之义。《千金方》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共30卷,分医学总论、妇人、小儿、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痔漏、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养性、平脉、针灸等法,总计232门,收方5300个 。《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也是30卷,其中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这两部书,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对学习和研究我国传统医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千金方》首创“复方”形式,是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发展为一病多方,灵活变通了张仲景《伤寒论》中一病一方的体例。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

《千金方》把妇科列为临床各科之首,为中医妇科和儿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千金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千金方》还谈到了系统的养生问题,提出去“五难”(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和“十二少”(思、念、欲、事、语、笑、愁、荣、喜、怒、好、恶),以及按摩、调气、适时饮食等。《千金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在中药学上有很高的价值。

名相狄仁杰

武则天对那些反对她的人,进行残酷的迫害;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计较门第出身,破格任用。她手下有许多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祖父狄孝绪,贞观年间做过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做过夔州长史。狄仁杰在少年时热爱读书。有一次县吏下来询问一桩案情,他周围的人都争着向县吏说出自己的想法,惟独狄仁杰聚精会神地读书,不理不睬。县吏责怪他,狄仁杰说,我正和书中圣贤对话,没有工夫和凡夫俗子搭腔。

狄仁杰书墓志 唐

此为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公瑜墓志,由河北道安抚大使狄仁杰撰写。狄仁杰为一代名相,书名遂为政名所掩,此志可为佐证。

公元676年初,狄仁杰升任为大理丞。大理丞是负责掌管案件审判的官员。当时积压了许多纠缠不清的案件,狄仁杰以卓越的才能,一年内处理了17000千余件,件件都处理得公平合理,没有一个喊冤叫屈的。

唐高宗知道狄仁杰这人不但有胆气,而且有才识,便擢升他为侍御史。

侍御史是负责监察弹劾百官的官员。狄仁杰常常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与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进行斗争。

狄仁杰对朝事直谏也很出名。高宗执政时,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高宗要杀他,狄仁杰认为权善才罪不该死,据理力争。高宗终因理屈,将其改为流放。狄仁杰重民生业,力革弊政,在任宁州刺史时,妥善处理与戎夏的关系,颇受尊敬。在任江南巡抚使时,烧毁祭典之外的祠庙1700余所。武则天执政后,想建造大像,需要费钱数百万,狄仁杰认为此举劳民伤财,便直言进谏,于是武则天免了此役。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更加赏识狄仁杰的才干,不断提升他的官职,最后让他当了宰相。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九月,狄仁杰拜相。有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卿在汝南(豫州),甚有善政,卿欲知谮者名乎?”狄仁杰回答说:“陛下以臣为过,臣请改之;以臣无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武则天被他的宽宏大量所感动,更加重用狄仁杰。

公元692年,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狄仁杰被捕下狱。狄仁杰为了不被冤死,等待时机,就承认自己谋反。来俊臣还要逼狄仁杰供出另外一些同谋的大臣。狄仁杰怒不可遏,气愤地把头向柱子撞去,血流满地,以至来俊臣不敢再审问。后来,狄仁杰乘看管松懈,偷偷写成一幅冤状,放在棉衣里转给儿子。儿子接到冤状急忙向武则天上报,引起武则天的注意,武则天亲自召来狄仁杰,问他为什么要造反。狄仁杰回答说:“如果不承认造反,我早死在酷刑之下了。”武则天又问他为什么要写谢罪表。狄仁杰说:“没有这样的事。”武则天这才知道是来俊臣阴谋陷害他。

后来,狄仁杰又恢复了宰相官职。这时,武则天在立李氏为太子还是立武氏为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为谋求太子地位,在暗地里频繁地活动,曾多次让人劝说武则天立武氏为太子。他们大肆宣扬自古到今从来没有一个皇帝立异姓为太子的。狄仁杰趁武则天还没有拿定主意,便劝她立李氏为太子。他说:“陛下您想想,姑侄的关系和母子的关系哪个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在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享受祭祀,承继无穷;如果立侄儿为太子,就没有听说太庙中供姑姑的!”狄仁杰的这些关键的话触动了武则天的心。

狄仁杰作宰相,善于推举贤才。先后推举的有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人,均官至公卿,有的后来成为宰相。

狄仁杰善于用人,能够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才能。就是已经归降的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如契丹部落的两员大将李楷固和骆务整,骁勇异常,屡次打败唐朝军队,许多唐朝将领死在他们手中。后来,这两个人都来归顺唐朝,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处死它们。最后,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意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派他们到边境驻守。这两人驻守边境,尽忠守职,从此边境平安无事。

狄仁杰晚年的时候,武则天更加敬重他,尊称他为“国老”,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死。武则天非常悲痛,罢朝三日,追封他为梁国公。以后,每有不能决断的大事,武则天就想起狄仁杰,慨叹地说:“老天为什么要那么早夺走国老呢!”言语中,对狄仁杰充满了无限怀念之情。

开元盛世

李隆基(公元685~762年),为唐睿宗李旦第3子,唐第7代皇帝。他性格果断,仪容英武,且多才多艺,尤其擅长音律。他初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为临淄王。

李隆基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和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将韦后之余党消灭,拥其父李旦即位。因李隆基除韦后有功,唐睿宗李旦立其为太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七月,西方出现彗星,经轩辕入太微至大角,于是,太平公主遣方士向李旦进言:“彗星是预示当除旧布新之星;彗星一出,帝座也随之变位,这表明太子要为天子了。”他们向李旦进此言的意思是李隆基将要弑君篡位,让李旦赶快将其除掉。李旦不理解他们的意图,说:“传位于太子就可避灾,我已经下了决心,传位于他。”李隆基知道后,急忙入宫,叩头道:“我功劳微薄,越诸位兄弟成为太子,已经觉得日夜不安了,如父皇让位于我,会使我更加不安。”李旦说:“我之所以得天下,都是因为你的缘故。现在帝座有灾,传位于你,为的是转祸为福,你怀疑什么?”李隆基仍再三推辞,李旦说:“你是孝子,为什么非要等我死后在柩前即位呢?”太子只好流泪应之。太平公主和其同党也力谏皇帝,认为不可让位,但是李旦主意已决。于是唐睿宗李旦在七月二十五日诏令正式传位于太子。

八月三日,李隆基(玄宗)即位,尊睿宗李旦为太上皇。八月七日,唐玄宗李隆基改元为先天,大赦天下。

玄宗即位之初就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励精图治。姚崇讲究实际,宋璟坚持原则,守法则正,二人鼎力辅佐朝政,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玄宗不仅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而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姚崇提出的抑制权贵、不接受礼品贡献、接受谏诤、不贪边功等建议,玄宗不仅采纳而且严格执行。宋璟敢于犯颜直谏,玄宗对他又敬又怕。为改变当时的奢侈之风,玄宗下诏将皇帝服御和金银器玩销毁,重新造成有用的物品,交给国家使用;把珠玉锦绣在殿前焚毁,并规定后妃以下,不准穿锦绣珠玉。在玄宗的倡导下,节俭成了时尚。对日益扩大的佛教势力,玄宗下令严禁建造佛寺道观、铸造佛像、抄写佛经,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往来,并精简僧尼人数,从而扼制了寺院势力。

开元年间,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改革。

为安定皇位,稳定政局,玄宗采取出刺诸王、严禁朝臣交结诸王和抑制功臣等措施。出刺诸王即玄宗解除诸王皇亲国戚的兵权,让他们做外州的刺史并严格限制他们,使他们不能掌握一地的军政大权,从而无法叛乱。而且规定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减少他们和京官接触的机会。对那些功臣权势,玄宗或罢免他们的官职或让他们出任地方官。这就消除了动乱的隐患。

为强化皇权,玄宗裁减冗官,加强吏治,革新政治。针对武后以来官吏冗滥的现象,玄宗下令免去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撤销、合并闲散司、监十余所,从而精简了官僚机构,节约了开支。同时健全监察机构,严格选拔官吏制度,赏罚严明。玄宗对官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在开元四年组织的县令考试中,不及格的45人立即被罢免。另外他还鼓励官员外任。

玄宗比较注意发展经济。开元初年,流民人数巨大,玄宗采取检田括户、抑制兼并的措施,下令在全国清查户口和土地,安置逃亡人口,将籍外土地重新分给农民耕种。这样就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兼并活动,增加了国库收入。其次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玄宗当政期间,全国共兴建了56项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全唐水利工程总数的20%以上。

玄宗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昌盛,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开元二十年天下人口786万户、4543万人;开元二十八年,天下人口841万户,4814万人。唐都长安有人口百万,是著名的国际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不仅商业发达,而且对外贸易兴旺,往来于唐和波斯、天竺、大食等地的商船络绎不绝。数以万计的外国使节、商人、僧侣和留学生居住在长安。开元五年、二十一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均在550人以上。气象万千的长安就是开元盛世的最好写照。

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和推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被称为“文明之母”。

雕版印刷术是印刷术最早的印刷模式,它的出现,标志着印刷术的产生,不愧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发明。

关于雕版印刷技术发明的年代,学界有好几种说法,有东汉说、东晋说、魏晋南北朝说、隋朝说、唐朝说、五代说、北宋说。但是根据考古研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雕版印刷技术发明在隋末唐初。在发现的唐代雕版印刷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868年雕印的《金刚经》和韩国发现的武则天时代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伴随着物质基础的充裕和技术条件的成熟,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隋唐以前,造字、镂金、制笔、研墨、造纸等奠定了物质基础,制陶、印章、刻石、捶拓、模像、凸版印花等提供了技术条件,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逐渐完善的成长过程。

雕版印刷工具 唐

在物质基础方面,主要是指对雕版印刷术发明起决定作用的纸、笔、墨。造纸术发明后,经过蔡伦、左伯和张永等造纸专家的改进和推广,迅速取代了竹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帘床抄纸器,造出了匀细的薄纸;采用涂布技术,提高了纸张的吸墨性能;广泛采用染潢技术,使纸的质量不断提高。造笔和制墨技术均发明于先秦,经过近1000年的改进,魏晋时期已经十分成熟。造纸、造笔和制墨技术的成熟,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技术条件方面,主要是捶拓与石碑拓本技术和镂花模板、刺孔漏印,凸版印花技术,以及印章与佛像模印技术这三种技术方法的成熟。其一,捶拓与石碑拓本这种方法,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是一种较简便的复制文字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洇湿的纸平铺于石上,用软刷将纸刷匀,经过捶打使纸紧贴在石面上,然后再用细布包裹棉花做成拓包,蘸上墨汁,在纸面上轻轻拓刷,因为石上的字是凹进石面的,所以有文字的部分受不着墨,把纸揭下来,便成为一件黑底白字的复制品,这就是拓本,也称拓片。其二,镂花模板、刺孔漏印及凸版印花这些方法,是古代纺织业的印染技术。镂版印花,是用两块雕镂成同样花纹的木板或油纸版等,将织物置于两块花版之间,将其夹紧,然后在雕空处注以色浆,印上花纹;刺孔漏印,是在硬纸板上刺孔成像,然后再进行描画或直接从孔透墨印刷;凸版印花,又称木版印花,其花版不镂空,花纹图案呈阳纹凸起状,印花时,将色浆或染料涂在花版的凸纹线条上,然后铺上丝织物加压,织物上便显出花纹。其三,印章与佛像模印。印章是对镌刻甲骨、金石这一传统的继承。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

雕版印刷是我国古代应用最早的印刷术,其工作原理是:首先把木材锯成一块块的平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到木板上,然后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都凸起在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就做成了。这种在木板上雕字印刷的方法,被称为“雕版印刷”。雕版印刷的版材,古人最初一般选用梓木,所以称刻版为“刻梓”或“付梓”。以后也广泛使用梨木和枣木,故刻版亦被称为“付之梨枣”。

雕版印刷术,具备工艺简单、费用低廉、印刷快捷的显著优点,比之早先的手写传抄要优越百倍,所以一经发明,便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迅速得到推广和传播。

雕版印刷在唐代民间广泛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宗教活动。大量佛教、道教经典典籍被印刷出版;二、刻印诗集、音韵书和教学书籍。白居易和元稹的诗集被“模勒”出版,受到百姓喜爱;三、历法、医药等科学书籍的印刷。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的一项独特的发明,它是无数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唐三彩

瓷器是我国古代独创的一项重大发明。原始瓷器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经历了1500多年,制瓷技术到东汉后期已基本成熟,后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唐代烧制瓷器的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唐三彩样式多样,内容丰富,被誉为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主要是用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它有二彩的,也有四彩的,其他的色彩还包括蓝、赭、紫、黑等。它是在继承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的基础之上,对含有有色金属元素的各种原料有了新的认识之后,经过实践创新烧制而成的。它的制作工艺是:用白色黏土做胎,然后用含有铜、铁、锰、钴等有色金属元素的矿物做釉料着色剂,再在釉料中加入铅作为助熔剂,最后经低温(800℃左右)烧制成功。唐三彩从开始烧制到工艺成熟,经历了一个由粗到精、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

唐三彩的出现受盛唐时期繁盛的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影响。盛唐时期厚葬之风盛行使这种三彩陶自唐初出现以后在各地迅猛发展,特别是西安、洛阳一带。唐三彩包括俑和器皿两大部分,器物如壶、罐、瓶、尊、碗、盘、杯、钵、枕及文房用具等,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各方面,体现了国力强盛的盛唐气象。唐代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唐三彩受异邦的影响很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唐人大有胡气。”“胡气”也鲜明地反映在唐三彩的造型上。“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从盛至衰,国力削弱致使陪葬之风不如从前兴盛,风靡一时的唐三彩也随之滑落。

三彩骆驼

唐三彩俑常见的有人俑、马俑、骆驼俑,之所以出现大量的骆驼俑,是因为唐代与西域、中亚等地区有频繁的文化、经济、政治联系。其中,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此俑四足着地,昂首嘶叫,鸣示即将要起行,造型十分逼真。

李白傲权贵

唐玄宗暮年时,宠爱年轻美貌的杨贵妃,并把她的近亲都封了官。

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天都在宫里饮酒作乐,时间一久,宫里的一些老歌词听腻了,他便派人到宫外去找人来给他填写新词。就这样,贺知章推荐李白进了宫。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李白出生在西域碎叶城(位于今巴尔喀什湖南),五岁的时候,他父亲才千里迢迢拖儿带女回到内地,在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县)清廉乡(一作青莲乡)定居下来。

李白的父亲从小就对李白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李白5岁时就能诵六甲,10岁时就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书,连佛经、道书他也拿来读。

20岁前后,李白游历了蜀中的名胜古迹,并作了《登锦城敬花楼》、《白头吟》、《登峨眉山》等名诗。雄伟壮丽的山川,开阔了李白的视野,养育了李白广阔的襟怀、豪迈的性格和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李白决心像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那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他不愿像当时的读书人那样,走科举入仕的道路,而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学问、品德,获得声誉,一举成名。

抱着这种目的,李白在家乡时就开始了“遍访诸侯”的活动。出蜀之后十余年中,李白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的求仕活动未获得成效,他的诗歌却越来越成熟了,而社会的阅历和生活的磨难,更使他洞悉到世态的炎凉。在这期间,李白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自己也因而名满天下。后来,贺知章利用唐玄宗找人填写歌词的机会把李白如何有才学、如何想为国出力的情况奏明了唐玄宗。唐玄宗很爱才,对李白的诗也十分欣赏,当即决定召见李白。

公元742年,李白应召进宫。10余年来的愿望终在这一天实现,李白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于是他口中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高高兴兴地面见唐玄宗去了。

李白到长安后,被安置在翰林院,以才华出众经常为皇帝起草诏命,或侍从皇帝出游,写些宫廷题材的诗文;侍从之暇,则在繁华的长安市上游冶饮酒,贺知章金龟换酒的事就发生在这时候。对于他们的宴饮盛况,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有生动的记载,李白的风采最为出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但是由于他本人的桀骜不驯,不但官僚显贵容不得他,连唐玄宗也打消了重用他的念头,把他晾在一边。李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经过一番思索,终于下决心离开。就这样,他怀着怨愤而又眷恋的心情,告别皇帝,告别京城。这时距应诏入京刚好3年。他的名篇《蜀道难》、《行路难》、《月下独酌》以及一部分《古风》,都写于这个时期。

李白不幸离开长安,却赶上了一个千年的约会。这个意外的相逢,或许是文学史上最美的故事。他出京后,向东到了洛阳,在这里和杜甫相遇。诗仙和诗圣终于会面了,而且还加上了高适。他们三人一同东游梁宋,终日痛饮狂歌,慷慨怀古。这年的秋天,高适一人独自南游,李白和杜甫继续同行,到了齐鲁大地。二人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下深厚的友谊。

此后李白继续自己的天涯孤旅。他北游燕蓟,南返梁宋,往来于宣城、金陵等地,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前后一共10年时间。这10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他或批判现实;或寄情于纵酒求仙;或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怀念真挚的情谊。《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远别离》、《秋浦歌》组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哭晁卿衡》、《赠汪伦》等篇章,就写于这一时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于居留宣城期间。谢朓楼,是南朝谢朓担任宣城太守时修建的楼。李白对谢朓十分钦服,登上他的故楼,自然会有万千感慨: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高傲自负而不能为当世所容,被皇帝以“赐金还山”的名义赶出了长安。

若论感情之奔放激烈,《将进酒》最能代表李白的特色。一开篇,诗人就用两组奔放跳荡的排比长句,如天风海雨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万里长河是那样的伟大,而生命是如此的渺小脆弱。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巨人式的悲伤。但是悲伤却不悲观,在诗仙看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全诗笔酣墨饱,由悲转乐、转狂傲,转愤激,如黄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感情悲愤而发为狂放,诗句豪纵而不觉其浮嚣。自有一种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洛阳称帝,攻破潼关,玄宗幸蜀,长安沦陷,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此时李白已年近花甲,他认为当此天下大乱之际,正是壮士立功之秋。他进永王李璘的幕府。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称帝。安史之乱还未完全平复,皇家兄弟先打起来了。结果永王战败。李白沦为朝廷的囚犯,坐监狱,遭流放,甚至几乎被杀头。李白在狱中,亲人朋友多方营救,但是朝廷还是判处他长流夜郎。亲人相送至浔阳江头,然后他只身西行。他仍旧作诗,喝酒,走到了白帝城。这时候朝廷大赦天下,诗人欣喜的心情无法言表,立即返舟东下,重出三峡: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遇赦后,他又作了很多诗。如《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豫章行》,都是很感人的诗篇。《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中,他这样描写庐山:“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竟然还能写出如此豪壮的诗句,从古到今,能有几人?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顽强而执着地追求着惊世骇俗的功业,一直到临终,他还写了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安禄山叛乱

唐玄宗在位期间,为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也就是藩镇),这些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力很大,不仅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有被调到朝廷当宰相的可能。

李林甫掌握朝政大权后,不但排挤打击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四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就有著名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等人。李林甫见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就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王忠嗣为此险些丢掉了性命。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

在这些胡人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欣赏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经常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许多卑劣的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到军营来赴宴。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割下他们首领的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的手段,逢迎拍马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高兴得不得了。

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做了范阳、平卢两镇及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分地区。他秘密扩充兵马,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又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造反。

没过多久,李林甫病死了,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借着他的外戚地位,继任了宰相。杨国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越闹越僵。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自然不相信他的话。

公元755年农历十月,安禄山作了周密准备以后,决定发动叛乱。这时,正巧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便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向将士们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将士们都觉得事出突然,但是谁也不敢对圣旨表示怀疑。

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出兵南下。15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时间,道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天。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过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的逃,降的降。安禄山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还不相信,认为是有人造谣,到后来警报一个个传来,他才慌了起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满朝官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洋洋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我没说错吧。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10天之内,一定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献上。”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心情才安稳下来。可是,谁知道叛军在短短的时间内便长驱直入,一直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

马嵬驿兵变

潼关形势险要,道路狭窄,是京城长安的门户。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大将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杀死高、封两人,起用病重在家的大将哥舒翰统兵赴潼关。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攻打进去。

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生起事端。哥舒翰主张在潼关坚守,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请求引兵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让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他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歼灭叛军的时机会丧失掉。昏庸的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

哥舒翰明知出关凶多吉少,但是又不敢违抗皇帝的圣旨,只好痛哭一场,带兵出关了。

关外的崔乾祐早已做好准备,只等唐军出关。崔乾祐派精兵埋伏在灵宝(在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20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20万大军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哥舒翰也被俘虏了。

潼关失守后,关内已无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守兵,都纷纷弃城而逃。到了此时,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他让杨国忠赶紧想办法。杨国忠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大家都失魂落魄,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杨国忠知道留在长安已经没有了生路,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群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的护卫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了长安。他们事先派了宦官到沿路各地,让官员准备接待。

谁知,派出的宦官早已经自顾逃命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半天也没有人给他们送饭。

他们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随行的将士疲惫不堪,饥渴难忍。他们心里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他们认为,这全都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拖累,这笔账应该向杨国忠算。

这个时候,有二十几个忍饥受饿的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杨国忠要粮。杨国忠正忙着应付,周围的兵士便嚷起来:“杨国忠要造反了!”一面嚷,一面向他射起箭来。

兵士们杀了杨国忠,情绪更加激昂起来,把唐玄宗住的驿馆也包围了。玄宗派高力士找到将军陈玄礼,问兵士们不肯散的原因。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

玄宗说:“贵妃常居深宫中,怎知国忠谋反之事呢?”高力士回答说:“贵妃实是无罪,但禁军将士已杀其兄国忠,贵妃伴陪陛下左右,将士心中不安。愿陛下三思,禁军将士安则陛下安。”无奈,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只好下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出去,用带子勒死了。将士们听到杨贵妃已经被处死,总算除了一口恶气,撤回了军营。

唐玄宗经过这场兵变打算继续西行,老百姓将他拦住,让他留下来还击安禄山。玄宗便分3000人给太子,令太子李享击破逆贼,收复长安。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李亨(肃宗)于灵武即皇帝位,是为肃宗,尊李隆基(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

草人借箭

唐玄宗匆忙逃出长安不久,安禄山的叛军便攻进了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得到长安失守的消息,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驻守。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被叛军占领。

叛军在进入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将领令狐潮去攻打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原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投降了他。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不愿投降,就招募了1000多个壮士,占领了雍丘。令狐潮带了4万叛军来进攻。张巡和雍丘将士坚守60多天,将士们穿戴着盔甲吃饭,负了伤也不下战场,打退了叛军300多次进攻,叛军死伤无数,终于迫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不久,令狐潮又集合人马来攻城。

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射乱箭把叛军逼回去。但是,日子久了,城里的箭射光了。为了这件事,张巡非常心急!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一片漆黑,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兵士,沿着绳索往墙下爬。这一情况被令狐潮的兵士发现了,报告给了主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直到了天色发白,叛军才看清楚,原来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

张巡的兵士们在雍丘城头上高高兴兴地拉起草人。那千把个草人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兵士们查点了一下,竟有几十万支之多。这样一来,城里的箭就足够用啦!

又过了几天,与前几天夜里一样,城墙上又出现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见了又好气,又好笑,以为张巡又来骗他们的箭了。于是,谁也不去理它。

哪知道这一次城上吊下来的并非是草人,而是张巡派出的500名勇士。这500名勇士乘叛军没有准备,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令狐潮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几万叛军失去指挥,四处乱奔,一直逃到十几里外,才停了下来。

令狐潮连连中计,气得咬牙切齿,又增加了兵力攻城。他屯兵在雍丘北面,不断骚扰张巡的粮道。叛军有几万人之多,张巡的兵士不过1000,但是张巡瞅准机会就出击,总是得胜而回。

过了一年,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派人向张巡告急,说叛军大将尹子奇带领13万大军要来进攻睢阳。张巡接到告急文书,马上带兵去了睢阳。

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七月六日,叛军大将尹子奇又起兵数万攻打睢阳。睢阳城被围多日,粮食已吃尽,将士每人每天只能以米一盒,杂以茶纸、树皮而食。张巡令部将南霁云率30骑奋杀突围,求救于临淮。但临淮守将惧怕贼兵,拥兵不救。叛军知道临淮守将不来救援的消息后,围攻更急。茶纸被吃光,便杀战马而食;马亦杀光,又罗雀掘鼠而食;雀鼠也尽,张巡忍痛杀己之爱妾,许远也杀其奴,以供士兵之食;然后尽杀城中妇人食之,继之以男子老弱。当时城中人知必死,无一叛者,最后只剩下400余人。十月九日,叛军攻上城头,守城士卒都因病或因饿无力再战。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36人都被杀害。

张巡临死时毫无惧色,大义凛然。

画圣吴道子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誉为“诗圣”;还有一位被誉为“画圣”,那就是唐代的吴道子。

吴道子,画史尊称他为吴生,又名道玄。他的生卒年代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一生主要活动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年)。吴道子出生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幼年失去双亲,生活贫困,他曾跟从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跟随张僧繇学习。迫于生计,他曾向民间画工和雕匠学习。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20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唐玄宗把他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他改名道玄。吴道子性情豪爽,不拘小节,画画时必须喝酒,因此,他经常是醉中作画。传说他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就。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者水泄不通。他画画速度很快,像一阵旋风,一气呵成。当时的都城长安(今西安)是全国文化中心,汇集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书画家。吴道子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这使他的技艺不断提高。

有一次,在洛阳,他同书法老师张旭和善于舞剑的裴将军相遇,吴道子观看裴持剑起舞,左旋右转,神出鬼没,变化万端,很受启发,即兴在天宫寺墙壁上画了一幅壁画,画时笔走如飞,飒飒有声,顷刻而成。随后张旭又在墙壁上作书。这一次使在场数千观众大饱眼福,高兴地赞叹:“一日之中,获观三绝!” 还有一次,唐玄宗要看嘉陵江的景象,派吴道子去写生。吴道子回来后,让人准备了一匹素绢,用了一天时间,在大同殿上画出嘉陵江300余里风光。唐玄宗赞叹不已,认为和李思训用几个月功夫画成的嘉陵山水一样美妙。 吴道子是一个多产的画家,他作品的数量很多。吴道子兼擅人物、佛道、神鬼、鸟兽、草木、殿阁、山水等,尤其精于佛道、人物画,长于壁画创作。据记载,他曾在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幅,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

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吴道子的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它所表现的是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子以后,其父净饭王抱他拜谢天神的佛经故事。从中可见吴道子的基本画风。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莫高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也被认为是他的画作。

李泌归山

天王送子图 唐 吴道子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不久,身边的文武官员只有30人,这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事都没有秩序。一些武将也不太听指挥。肃宗想平定叛乱,非常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

这时,他想起他当太子时的一个好朋友李泌,就派人从颍阳(今河南省境内)把李泌接到灵武来。

李泌原是长安人,从小就很聪明,读了不少书。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到他写的诗文,对他十分器重,称赞他是个“神童”。肃宗当太子的时候,李泌已经长大了,他向玄宗上奏章,想给李泌一个官职。李泌推说自己年轻,不愿做官,玄宗就让他和太子交上了朋友。后来,他看到政局混乱,索性跑到颍阳隐居了起来。

这一回,唐肃宗来请他,他想到朝廷遭到困难,就到了灵武。唐肃宗看见李泌,高兴得像得到宝贝一样。那时候的临时朝廷,不太讲究礼节。唐肃宗跟李泌就像年轻时候一样,进进出出总在一起,大小事情,全都跟他商量。李泌出的主意,唐肃宗全都听从。

唐肃宗想封他当宰相,李泌坚辞不受。

后来肃宗只好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相当于军师)。

那时候,郭子仪也到了灵武。朝廷要指挥全国的战事,军务十分繁忙。四面八方送来的文书,从早到晚没有一刻的间歇。唐肃宗命令把收到的文书,一律要先送给李泌拆看,除非特别紧要的,才直接送给肃宗。宫门的钥匙,由太子李俶和李泌两人掌管。李泌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安稳。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自己称帝。这本来是个消灭叛军的好机会,但是肃宗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计划,让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回攻长安,结果打了败仗。后来,郭子仪向回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借精兵,集中了15万人马,才把长安攻了下来。接着,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头目安庆绪逃到了河北,不久,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便觉得心满意足起来,用骏马把李泌接到了长安。

一天晚上,唐肃宗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在宫里安睡。李泌趁机对肃宗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做个闲人吧!”

唐肃宗说:“我和先生几年来患难与共,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了呢?”

无奈李泌一再请求,唐肃宗虽然不愿让李泌离开,最终也只好同意。

李泌到了衡山(在今湖南省),在山上造了个屋子,重新过起了隐居生活。

中兴名将李光弼

李光弼是契丹人,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父亲李楷洛原本是契丹首领,武则天年间归顺唐朝,被封为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从小擅长骑马射箭,为人严肃坚毅,沉着果断,具有雄才大略。早年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后来逐渐晋升为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府兵马使,王忠嗣非常赏识他,对他十分优待。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大将军郭子仪知道李光弼是一位了不起的将才,就推荐他为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兼云中太守。

李光弼执法严明,言行一致。唐肃宗即位后,李光弼奉命来到灵武,做了户部尚书。当时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政务松弛,侍御史崔众掌握兵权,号令不行,唐王便命李光弼带兵5000至太原,接过了崔众的兵权。

公元757年,叛将史思明、蔡希德以十万大军围攻太原。当时留守的李光弼军队不足1万人,双方力量相差很大。将士们都主张加固城墙,全力坚守。李光弼认为这是消极防守,应该在防守中积极主动地出击。李光弼动员百姓拆掉房屋做擂石车,叛军靠近则发石攻打。史思明则命令部下建造飞楼,围上帐幕,筑土山接近城墙,李光弼便组织人力挖地道直到土山下,这样,土山便自然倒塌了,然后出其不意派精兵出击。史思明害怕了,留下蔡希德继续攻城,自己先逃走了。李光弼看出叛军力量削弱,军心动摇,便抓住这一时机,组织主力军奋勇出击,史思明军队迅速溃败。

公元760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改范阳(今北京西南)为燕京,自称为大燕皇帝。不久,史思明整顿人马准备重新攻打洛阳,唐肃宗加封李光弼为太尉、中书令,命令他去攻打叛军。李光弼到了洛阳,当地官员听说叛军势力强大,都很害怕,主张退守潼关。李光弼权衡了一下,认为这个时候官兵决不能退,但可以转移到河阳(今河南孟县)。史思明率兵进入洛阳后,发现是一座空城,只得率军到河阳南面与唐军对峙。

史思明为了显耀自己兵强马壮,每天把一批批战马牵到河边洗澡。李光弼见状,想出一计。他命令将军中500多匹马集中起来,把小马关在厩里,待史思明放马洗澡之时,把母马赶到城外。母马思念小马,便嘶叫起来,而史思明的马听到马群叫声,立即挣脱缰绳,浮水泅过河来。史思明一下子失去了上千匹好马,气得咬牙切齿,立即纠集几百条战船,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浮桥烧掉。李光弼得到消息,命令士兵准备几百条粗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待叛军的船靠近后,唐军几百条竹竿一齐顶住火船,火船无法靠近,很快便烧沉了。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擂石机关炮攻击叛军,叛军死伤无数,仓惶逃窜。

不久,李光弼打败了史思明。

李光弼多次扫平叛乱,战功卓著,后来被晋封为临淮郡王。不久,图像悬挂于凌烟阁,赐铁券、予一子以三品衔。后因受宦官牵制,在洛阳北邙山战败。宦官鱼朝恩和程元振屡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蓄意加害李光弼,李光弼也一度被撤了帅职。

后来,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死。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从安禄山发动叛乱,到史朝义失败,中原地区经历了8年的战火浩劫,史称“安史之乱”。

颜真卿就义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范文澜称其为“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唐肃宗之后是唐代宗,后来君位传到了唐德宗手里。公元782年,有5个藩镇叛乱,尤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强。他自封天下都元帅,向唐境进攻。

五镇叛乱,让朝廷大为惊慌。唐德宗找宰相卢杞商量对策。卢杞推荐年老的太师颜真卿,唐德宗马上同意了。

其时,颜真卿已是70开外的老人了。听说朝廷派他到叛镇那里去,许多文武官员都为他的安全担心。但是,颜真卿却不在意,带了几个随从就出发了。

听说颜真卿来了,李希烈便想给他一个下马威。于是在见面的时候,叫他的部将和养子1000多人围聚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刚开始规劝李希烈停止叛乱,那些部将、养子们就冲了上来,个个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颜真卿进行谩骂、威胁,摆出要杀他的阵势。颜真卿毫不畏惧,面不改色,对着他们冷笑。

李希烈假惺惺站起来保护颜真卿,让他的养子退下。接着,把颜真卿送进驿馆,想慢慢软化他。

过了几天,4个藩镇的首脑都派使者来跟李希烈联络,希望李希烈即位称帝。李希烈大摆筵席款待他们,也请颜真卿参加。

叛镇派来的使者看到颜真卿来了,都向李希祝祝贺说:“早听说颜太师德高望重。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太师正好来到这里,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

颜真卿扬起眉毛,对着四个使者骂道:“做什么宰相!我快80了,要杀要剐无所谓,难道会受你们的诱惑,怕你们的威胁吗?”

4名使者被颜真卿凛然的神色震住了,缩着脖子不敢说话。

一年以后,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兵士们在囚禁颜真卿的院子里,架起柴火,倒足了油,威胁颜真卿说:“再不投降,就把你烧死!”

颜真卿二话没说,纵身就往柴火跳去,叛将们急忙把他挡住,向李希烈禀报。

李希烈想尽办法也没能使颜真卿屈服,就派人逼迫颜真卿自杀了。

永贞革新

唐德宗宠信宦官,贪得无厌的宦官便想尽办法来盘剥百姓,不择手段地掠夺财物。他们设立了“宫市”,派太监专门到宫外采购宫里需要的东西。这些太监看到他们需要的货物,只付给百姓十分之一的价钱,强行购买。后来,索性派了几百个太监在街上瞭望,看中了就抢走,叫做“白望”。

还有一些宦官在长安开设“五坊”。五坊是专门替皇帝养雕、养鹘、养鹞、养鹰、养狗的地方。五坊里当差的太监,叫做五坊小儿。这批人不干正经事,专门向百姓敲诈勒索。

那时候,太子李诵住在东宫,由两位官员——王叔文、王伾陪伴读书。太子读书之余,喜欢下棋写字。而王叔文和王伾,一个是个好棋手,一个写得一笔好字,于是他们俩就经常在东宫陪太子读书下棋。

王叔文是下级官员出身,多少了解一些百姓疾苦。他趁跟太子下棋的机会,向太子反映外面的情况。太子听到宦官借宫市为名在外面胡作非为,大为不满。有一次,几个侍读的官员在东宫议论起这件事,太子气愤地说:“我见到父皇,一定要告知这件事。”王叔文说:“我看殿下眼下还是不宜管这些事。如果坏人在皇上面前挑拨离间,说殿下想收买人心,皇上怀疑起来,殿下很难辩白。”

太子猛然醒悟说:“没有先生提醒,我很难想到这一点。”

从此,太子对王叔文更加信任。王叔文认为德宗已是暮年,太子接替皇位是迟早的事,就私下替他物色朝廷中有才能的官员,跟他们结交。

没想到过了一年,太子得了中风病,说不出话来。年老的唐德宗为此事急出病来,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去世,时年64岁。二十六日,太子李诵于太极殿即皇帝位,是为顺宗。

顺宗即位前,已因中风而不能说话,所以不上朝堂处理国事,

唐顺宗不能说话,只得靠原来在东宫伴他读书的官员王叔文、王伾来帮他处理朝政。王叔文明白自己力量不够,不便公开掌握朝政大权,只好请一个老资格的官员韦执谊出来做宰相,自己当一名翰林学士,为顺宗起草诏书。他和韦执谊、王伾相互配合,又起用了刘禹锡、柳宗元等一些有才能的官员,这才把朝政大权抓了过来。

王叔文掌权后,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整顿宦官欺压百姓的坏风气。他替唐顺宗下了一道诏书,免了一些苛捐杂税,统统取缔了宫市、五坊小儿一类欺负百姓的事。

这个措施一实行,长安百姓个个拍手称快,一些作恶多端的宦官却气歪了脸。

王叔文又对财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历史上称为“永贞革新”“(永贞”是唐顺宗的年号)。

王叔文大力度的改革,自然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宦官头子俱文珍认为王叔文的权力过大,便以顺宗的名义解除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

不出一个月,俱文珍又勾结一批拥护他们的老臣,以顺宗病重不能执政为由,由太子李纯监国。又过了一个月,太子正式即位,这就是唐宪宗。

顺宗一退位,俱文珍等一批宦官立刻把王叔文、王伾革职,贬谪到外地去。第二年,又处死了王叔文。“永贞革新”不到一年就全盘失败,那些支持王叔文一起改革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

韩愈直谏

唐宪宗时,发生了淮西叛乱,裴度、李愬平定了叛乱,唐宪宗觉得脸上光彩,决定立一个记功碑,来纪念这一次胜利功绩。裴度手下有个行军司马韩愈,擅长写文章,又跟随裴度到过淮西,了解淮西的情况。唐宪宗就命令韩愈起草《平淮西碑》。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郡望为河北昌黎,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死后朝廷又给了“文”的谥号,所以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等称谓。他3岁而孤,早年随兄嫂游宦避乱,游离转徙。他7岁读书, 13岁能文,后来跟从独孤及和梁肃学习。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韩愈考上进士,然后又去吏部考试,接连3次失败,于是他不得不去当其他官员的幕僚。几年后被任命为四门博士,总算正式地步入了仕途,历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有过多次遭贬谪的经历。

宋代的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评韩愈说:“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通常被视为对韩愈其人最为精当的评价。他的一生,在政治、哲学、文学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而主要成就又在文学方面。

韩愈在文学方面的最大成就是他的散文。他一生致力于散文创作的实践,写出了许多典范性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力强,无论是抒情说理还是写人叙事,都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韩愈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三大类。其论说文或阐明自己的政治和哲学主张,或议论时政的得失,或是针砭世俗发抒内心的牢骚,或是发表自己的文学主张。《原道》、《原毁》、《谏迎佛骨表》、《师说》、《马说》、《送孟东野序》、《进学解》等等,都是以后文人们写文论道的样板。他在《送孟东野序》的开篇这样写道:

《昌黎先生集》(唐韩愈著)书影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韩愈他从自然界的各种天籁得到启发,加以比附,在此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观点。行文奇偶交错,整齐而富有变化。

韩愈的记叙文,有叙事的,比如《平淮西碑》称颂唐宪宗力排众议平定叛乱的功绩。他写人的文章最多,如《张中丞传后序》记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英雄,《柳子厚墓志铭》详细记载柳宗元的生平事迹。这些作品记叙十分生动,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韩愈的抒情散文,多数见于祭文、书信、赠序。这类文章最能够见出作者真挚的性情,也是韩愈散文中最好读的一类文章。其中有表现骨肉之间深厚感情的,也有表现朋友交往患难情谊的。以《祭十二郎文》为例,作者在追叙兄嫂的抚育之恩以及他与侄儿十二郎幼年时“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的患难与共的经历之后,有这样一段抒情: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作者行文朴素,如泣如诉,仿佛是与逝者共话家常,在述说中自然地流露出对于十二郎的怀念与痛悼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韩愈的古文,气势充沛,纵横捭合,或诡谲,或严正,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在司马迁之后,他是成就最为显著的散文大家,受到古代文人的高度推崇。后来,人们把他和柳宗元两人称为“古文运动”的创导人。

韩愈不但文章写得好,还是个直言敢谏的大臣。在他写完《平淮西碑》之后,便做出了一个得罪朝廷的举动。

原来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教来。他听说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叫护国真身塔的宝塔,塔里供奉着一根骨头,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祖留下来的一节指骨,每30年才能开放一次,让人礼拜瞻仰。人们瞻仰之后,便能够求得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佛骨崇拜本来就是违背释迦牟尼“四大皆空”的祖训的,但许多寺院为了迎合僧众的迷信需要,就人为制造一些假佛骨(影骨)或假舍利(舍利是火化时修行者体内结石遇高温后的结晶体,假舍利则大多为水晶制品)。唐宪宗对此深信不疑,特地派了30人的队伍,到法门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长安。他先把佛骨放置在皇宫里供奉,而后送到寺里,让大家瞻仰。下面的一班王公大臣,也千方百计想得到瞻仰佛骨的机会。

韩愈向来不信佛,对这样铺张浪费来迎接佛骨,很不满意,便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劝谏宪宗不要干这种劳民伤财的迷信事。他说,佛法的事,中国古代没有记载,只是在汉明帝以来,才从西域传进来。历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寿命没有长的,可见佛是不可信的。

唐宪宗接到这个奏章,龙颜大怒,立刻把宰相裴度叫了来,说韩愈诽谤朝廷,一定要处死他不可。

裴度连忙替韩愈求情,唐宪宗才慢慢消了气,说:“韩愈说我信佛过了头,我还可宽恕他;他竟说信佛的皇帝,寿命都不长,这不是在咒我吗?就凭这一点,我决不能饶了他。”

后来,有很多人替韩愈求情,唐宪宗没杀韩愈,把他降职到潮州去当刺史,一年后才回到了长安,负责国子监(朝廷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的工作。就在这一年(公元820年),唐宪宗死在专权的宦官手里。他的儿子李恒即位,是为唐穆宗。

朋党之争

宦官专权时期,朝廷官员中凡是有反对宦官的,大都受到打击排挤。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不同的派别。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唐宪宗时,两党政争开始,穆宗时朋党正式形成,历经敬宗朝、文宗朝、武宗朝、宣宗朝,两党此起彼伏,反复较量,持续达半个世纪之久。两党斗争的形式是交替掌权,一党掌权,就积极排挤另一党,把朋党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两派官员互相攻击,争吵不休,这样闹了40年,历史上把这场政治争斗叫作“朋党之争”。

这场争吵开始于唐宪宗在位之时。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能够直言敢谏之人。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另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都批评了朝政。考官看了卷子后,认为这两个人都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向唐宪宗推荐了。

宰相李吉甫知道了这件事。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有想法,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对朝政大加指责,揭了他的短处,更加令他生气。于是他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跟考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对李吉甫的话深信不疑,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得到提拔。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凭借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事件,仍旧记忆犹新。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了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有熟人应考,就在私下里与考官勾通,但是考官钱徽没卖他们人情。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结果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徇私舞弊。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便谎称有这样的事。唐穆宗于是降了钱徽的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做官。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存心排挤他,恨透了李德裕,而牛僧孺当然同情李宗闵。从这以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与士族出身的官员拉帮结派,双方明争暗斗得很厉害。

唐文宗即位之后,李宗闵利用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把牛僧孺也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对李德裕进行打击,把李德裕调出京城,派往四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做节度使。

唐文宗本人因为受到宦官控制,没有固定的主见。一会儿用李德裕,一会儿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权,另一派就日子不好过。两派势力就像走马灯似地轮流转换,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乱。

牛、李两派为了争权夺利,都向宦官讨好。李德裕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监军的宦官杨钦义被召回京城,人们传说杨钦义回去必定掌权。临走的时候,李德裕就办酒席请杨钦义,还给他送上一份厚礼。杨钦义回去以后,就在唐武宗面前竭力推荐李德裕。

到了唐武宗即位以后,李德裕果然当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谪到南方去。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宦官们立武宗的叔父李忱即位,就是唐宣宗。唐宣宗对武宗时期的大臣全都排斥,即位的第一天,就把李德裕的宰相职务撤了。

李德裕一贬再贬,于848年死于贬所,从此李党瓦解。牛李党争以牛党的胜利告终。宣宗以后,牛李两派的领袖人物相继去世,朋党终于停息。

历经六朝近40年的牛李党争,使官僚集团陷于严重的内耗之中,他们为争夺自身的政治权力而丧失理智,不惜一切,乃至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但两党官员有些还是做出一些政绩的。如李党首领李德裕曾经辅佐朝廷北破回纥,安定边陲;又平定昭义镇叛乱;抑制宦官权力,并裁减冗官、禁断佛教。但他却又不择手段维护自己的同党,陷害敌党,可惜一代名相身陷朋党倾轧中而“功成北阙,骨葬南溟”。

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之争,朝政混乱不堪。尽管唐宣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但也不能改变这种局面。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他们只知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腐朽到了极点。僖宗初年,河南、山东一带连年天灾,庄稼颗粒不收,许多人以草籽、槐树叶充饥,而官府只知向百姓搜刮。于是,唐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里爆发。

公元874年,也就是唐僖宗即位那一年,濮州(治所在今河南范县)地方有个盐贩首领王仙芝,带领几千农民,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王仙芝称自己为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出文告,揭露朝廷造成贫富不等的罪恶。这个号召很快得到贫苦农民的响应。不久,冤句(今山东曹县北)地方的盐贩黄巢也起兵响应。

后来,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了,继而转战山东、河南一带。

后来,黄巢决定跟王仙芝分两路进军。王仙芝向西,黄巢向东。不久,王仙芝率领的起义军在黄梅(在今湖北)打了败仗,他本人也被唐军杀死了。

王仙芝失败后,剩余的起义军重新与黄巢的队伍会合,大家推黄巢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

当时在中原地区的官军力量还比较强,起义军进攻河南的时候,唐王朝在洛阳附近集中大批兵力准备围攻。黄巢看出唐军的企图,决定攻打官军兵力薄弱的地区,于是带兵南下。后来,一直打到广州。

起义军在广州休整后不久,岭南地区发生了瘟疫。黄巢于是决定挥师北上。

公元880年,黄巢统率60万大军开进潼关,声势浩大。

起义军攻下了潼关,唐王朝惊恐万状,唐僖宗和宦官头子田令孜带着妃子,向成都出逃,来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员全部出城投降。

过了几天,黄巢在长安大明宫称帝,国号叫大齐。经过7年的斗争,起义军终于取得了胜利。

但是,黄巢领导的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攻占过的地方,都没留兵防守。几十万起义军占领长安以后,四周还是官军势力。没过多久,唐王朝便调集各路兵马,把长安围住。长安城里的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困难。

黄巢派出大将朱温在同州(今陕西大荔)驻守。在起义军最困难的时候,朱温竟投降了唐朝。

三月,唐僖宗任用先前因兵败逃往鞑靼部落的李克用父子以攻击黄巢军。李克用率沙陀兵5万讨伐起义军,取得成效,四月,联合忠武、河中、义武等军击溃黄巢军,收复长安。

黄巢带领起义军撤退到河南时,又遭到朱温、李克用的围攻。公元884年,黄巢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失利,官军紧紧追赶。最后,黄巢在泰山狼虎谷兵败遇害。

长达10年之久的唐末农民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政权,导致统一王朝彻底的大分裂。黄巢虽没有灭亡唐朝,但土崩瓦解的唐王朝已名存实亡。

第三节 五代十国

海龙王钱镠

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四月,梁王朱全忠即帝位,国号大梁,建元开平,是为梁太祖。

大梁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重新分裂,五代十国的混战从此开始。

朱全忠原名朱温,全忠之名为唐王朝所赐,他原本是黄巢部将,后见起义军大势已去,便举兵降唐。唐朝廷授朱温任华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后授为梁王。朱全忠拥兵自重,权欲熏心,企图篡唐以代之。他先后杀昭宗、立幼主、屠诸王、灭朝士,摧残唐王朝的统治。当时,他兵力强盛,诸藩如李克用、李茂贞、王建、杨渥、钱镠、刘仁恭等皆不能与之抗衡。唐哀帝困居洛阳,在朱全忠掌握之中。

公元907年农历正月,朱全忠强迫哀帝下诏,定于二月禅位。三月,哀帝正式降下御札,禅位于朱全忠。四月,梁王朱全忠更名朱晃,服衮冕,登上皇帝宝座,史称后梁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唐西京长安,改称大安府,置佑国军。将哀帝降为济阴王,迁于曹州,派兵防守,次年将哀帝杀死。将枢密院撤废,另设崇政院,任命首辅敬翔为使。

钱镠铁券 五代

这是皇帝赐给功臣免死或其他特权时所颁发的凭据。钱镠铁券是目前中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唐代铁券实物,是唐昭宗于乾宁四年(公元897年)赐给镇海、镇东节度使,即五代十国中吴越国建立者钱镠的。

至此,自武德以来经21帝、289年的李唐王朝为梁王朱全忠所亡。以后50多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前后更替了5个王朝——梁、唐、晋、汉、周(为了跟以前相同名称的王朝区别,历史上把它们称作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为五代。五代时期,在南方和巴蜀地方,还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有的称王,有的称帝,前后建立了九个国(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加上建立在北方的北汉,一共是十国。所以又把五代时期称做“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刚一即位,镇海(治所在今浙江杭州)节度使钱镠第一个派人到汴京祝贺,表示愿意臣服于梁。朱温很高兴,立即把他封为吴越王。

吴越王钱镠为唐代镇海、镇东节度使。后梁灭唐后,于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二月,派兵部侍郎崔协等为使,拉拢钱镠并册封其为吴越国王。从此,吴越开始建国,都城设在杭州。

吴越国王钱镠为杭州临安人,出身寒门。年轻时以贩私盐为生,后应募参军,慢慢掌握军权而占据两浙之地。唐末时被封为越王和吴王。后梁初立,吴越为提高自身地位及加强国力,一改别国的做法而和后梁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被封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但他虽受封却不对梁称臣而称吴越国,次年改元天宝,是一个表面臣属而实际独立的政权。吴越国的版图在十国之中较为狭小,包括杭、越、湖、苏等13州。因其国小力弱,孤处东南,所以一直对北方朝廷示好纳贡,以联络中原抗衡周边政权为国策,自身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及海上交通,但国内赋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

钱镠当上了节度使后,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享受。他在临安盖了豪华的住宅,出门时,坐车骑马,兴师动众。他的父亲对他这样的做法,很看不过去。他对钱镠说:“我家祖祖辈辈都是靠打鱼种庄稼过日子,没有出过做官的人。你处在今天的位置,周围都是敌对势力,还要跟人家争城夺地。我怕我们钱家今后要遭难了。”

钱镠听了,很有感触。从那以后,他做事谨小慎微,只求保住这块割据地区。当时,吴越是个小国,人少势弱,比北方的吴国弱小得多,吴越国常常受他们的威胁。

由于钱镠长期在混乱动荡的环境里生活,使他养成了一种保持警惕的习惯。他给自己做了个“警枕”,就是用一段滚圆的木头做枕头,倦了就斜靠着它休息;如果睡熟了,头从枕上滑下,人也惊醒过来了。

他除了自己保持警惕外,还严格要求他的将士。每天夜里,都有兵士在他住所周围值更巡逻。有一天晚上,值更的兵士坐在墙脚边打瞌睡,隔墙飞来几颗铜弹子,正好掉在兵士身边,惊醒了兵士。兵士们后来才知道这些铜弹子是钱镠打过来的,就不敢在值更的时候打盹了。

钱镠就是靠小心翼翼地做事才保持住他在吴越的统治地位的。吴越国虽然不大,但是因为长期没有遭到战争的侵扰,经济渐渐繁荣起来。

后来,钱镠征发民工修筑钱塘江的石堤和沿江的水闸,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海水倒灌;又叫人把江里的大礁石凿平,方便船只来往。民间因他在兴修水利方面的贡献,给他起了个“海龙王”的外号。

吴越国的版图在十国之中较为狭小,包括杭、越、湖、苏等13州。因其国小力弱,孤处东南,所以一直对北方朝廷示好纳贡,以联络中原抗衡周边政权为国策,自身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及海上交通,但国内赋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

吴越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建国,至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降宋,共历5主,计71年。

伶人做官

朱温在建立了梁朝的时候,北方还存在着两个较大的割据势力:一个是刘仁恭,据守在幽州;一个是晋王李克用,在河东割据。与此同时,北方的契丹族异军突起,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公元907年,李克用想利用契丹兵力,与朱温抗衡,就跟阿保机联络,双方见了面,结为兄弟,还约定了一起攻梁的日子。但是阿保机一回到契丹,看到朱温势力很大,就后悔了,又偷偷地跟朱温结成了同盟。

李克用得知消息,气得一病不起。他自己知道好不了了,就把儿子李存勖叫到跟前,叮嘱说:“朱温是咱家的冤家,这你早就知道;刘仁恭是我举荐上去的,后来他反复无常,投靠朱温;契丹曾经跟我结为兄弟,结果不守信用违背盟约。这几口气没出,我死不瞑目。”

说着,他吩咐侍从拿来三支箭,亲手交给李存勖,说:“给你留下三支箭,你要记住三个仇人,给咱家报仇。”

李存勖含着眼泪跪在床边,接过箭,表示一定牢记父亲的嘱咐。李克用听了,点点头,闭上眼睛死了。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即了晋王位。他专心训练兵士,整顿军纪,训练出一支勇猛善战的队伍。

李存勖出兵跟梁兵进行了几次大战,大败朱温率领的50万大军。朱温一气之下,发病死了。接着,李存勖又攻取了幽州,活捉了刘仁恭和他的儿子刘守光。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过了5年,发兵南下。李存勖亲自出兵,大败契丹,把阿保机赶回北边去了。

朱温死后,李存勖又跟朱温的儿子梁末帝打了十多年仗。最后,李存勖于公元923年,灭了梁朝,统一了北方。他在洛阳称帝,改国号为唐,这就是后唐庄宗。

后唐正式建立后,起兵灭梁,基业初成,便开始尽全力治理内政。因其号称“大唐”,自认为唐朝嫡系,故一切法律均从唐旧制,并于农历十二月迁都洛阳。第二年,又灭掉蜀国,使国力大增。这时,李存勖开始沉醉于胜利之中,贪图享受,不仅大兴宫室,充实后宫,沉溺声色,而且疏远群臣,听信谗言,残害正直之士,引起了朝臣和藩镇的强烈不满,后唐政权陷入激烈的内部纷争之中。李存勖从小喜欢看戏演戏,做了皇帝后,他便整天跟伶人在一起,穿着戏装,登台表演,不问国事。他给自己起了个“李天下”的艺名。

后来,唐庄宗要封伶人当刺史。有人劝谏说:“新朝刚刚建立,跟陛下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还没得到封赏,如果让伶人当刺史,恐怕大家不服。”

唐庄宗对劝告不理不睬,让伶人当了官。一些将士见了,果然气得发疯。没过几年,后唐朝廷内部就乱了起来,大将郭崇韬被人暗害,另一个大将李嗣源(李克用的养子)也遭到猜忌,差点把命丢了。

不久,将士们拥戴李嗣源,打进汴京,唐庄宗被乱箭射死。李嗣源做了后唐皇帝,这就是唐明宗。

其后后唐虽又经过三朝皇帝,但内忧外患最后导致了后唐的灭亡,在立国14年后被后晋所灭。

儿皇帝石敬瑭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后唐明宗的女婿,早年与唐明宗的儿子李从珂一齐追随明宗,都以能征善战著称。后来,石敬瑭与李从珂发生了矛盾,上奏弹劾李从珂,唐明宗大怒,将其免职。

唐明宗死后,李从珂做了后唐皇帝,这就是唐末帝。唐明帝在位时,唐末帝已与石敬瑭不和,等到他登基后,两人终于闹到公开决裂的地步。

石敬瑭本是勇将,唐朝沙陀部人,辅佐李克用和李存勖,屡立战功,升至刺史。他从小沉默寡言,喜欢读兵法书,而且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李嗣源对他很器重,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将他视为心腹之将。

石敬瑭不仅在战场上救岳父李嗣源,在遇到政治难题时又是他为李嗣源分析局势,指点迷津,体现出了过人的政治谋略。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劝李嗣源顺应时势,在兵乱时取得帝位。石敬瑭后来去河东任节度使,并兼云州、大同军等地蕃汉马步军总管,掌握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

石敬瑭不仅在军事和政治方面有勇有谋,有韬略,在地方事务的治理方面也表现出色。在陕州、魏博、河东等地,他都很有政绩。石敬瑭在任时异常节俭,不贪声色,很多事都亲自处理。到陕州时不到一年就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再加上他自己很清廉,施政很得人心。

李从珂派兵讨伐石敬瑭,石敬瑭眼看要抵挡不住了,这时,有个叫桑维翰的谋士给他出个主意,让他向契丹人求救兵。

那时候,耶律阿保机已经死了,他的儿子耶律德光做了契丹国主。桑维翰帮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信,对耶律德光表示愿意拜契丹国主做父亲,并且答应在打退唐军之后,将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指幽州、云州等十六个州,都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土地献给契丹。

耶律德光正打算向南扩张土地,听到石敬瑭给他优厚的条件,真是喜出望外,立刻出五万精锐骑兵援救晋阳。这样,内外出兵夹击,把唐军打得大败。

后来,耶律德光来到晋阳,石敬瑭亲自出城迎接,卑躬屈膝地把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称作父亲。

经过一番观察,耶律德光觉得石敬瑭的确是死心塌地投靠他,便正式宣布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称帝后,立刻按照原来答应的条件,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

石敬瑭在契丹的支持下,带兵南下攻打洛阳,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唐末帝被契丹的声势吓破了胆,在宫里烧起一把火,带着一家老少投火自杀了。

石敬瑭攻下洛阳,灭了后唐,在汴京正式做了中原的皇帝,国号叫晋,这就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对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感恩戴德,向契丹上奏章,把契丹国主称作“父皇帝”,自己称“儿皇帝”。朝廷上下都觉得丢脸,只有石敬瑭毫不在乎。

石敬瑭做了7年的儿皇帝,病死了。他的侄儿石重贵即位,这就是晋出帝。晋出帝向契丹国主上奏章的时候,自称孙儿,不称臣。耶律德光借机说晋出帝对他不敬,带兵进犯。

契丹两次进犯中原,都被晋朝军民打败了。但是后来,由于汉奸的出卖,契丹兵攻进了汴京,俘虏了晋出帝,把他押送到契丹。后晋便灭亡了。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进了汴京,自称大辽皇帝(这一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后来,中原的百姓受不了辽兵的残酷压迫,纷纷起义,反抗辽兵。东方的起义军声势浩大,攻占了三个州。

取律德光害怕了,被迫退出中原。但是,被石敬瑭出卖的燕云十六州仍在契丹贵族的控制之中,这些地方后来成为他们进攻中原的基地。

周世宗斥冯道

辽兵被迫退出中原的时候,后晋大将刘知远在太原称帝。随后,率领大军向南进兵。刘知远的军队纪律严明,受到中原百姓的欢迎。刘知远很快收复了洛阳、汴京等地。同年六月,刘知远在汴京建都,改国号为汉。这就是后汉高祖。

刘知远只做了10个月皇帝就得病死了。他的儿子后汉隐帝刘承赪即位以后,乾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辽军攻打后汉辖地,后汉隐帝任郭威为天雄节度使,前去抗击。郭威率军离去不久,隐帝忽又派使者去杀郭威。郭威大怒,带兵攻入东京,隐帝为郭威部队所杀。另立刘后,郭威又率大军前去抗辽,行到澶州时,数千名将士鼓噪起来,将黄旗披在郭威身上,要拥戴郭威为皇帝。郭威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废刘阴公,自任监国。第二年正月,后汉太后无奈下诰书,授予郭威皇帝玉符,郭威即位(是为后周太祖),国号周,改元为广顺。后汉从此灭亡。

郭威(公元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18岁从军。后晋末,曾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建国,任枢密副使。汉隐帝时任枢密使,负责征伐之事,并平定汉中、永兴、凤翔三镇叛乱。称帝后于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病逝,在位3年,庙号太祖。

后周太祖出身贫苦,很能体量民间疾苦,同时他也有些文化,注意重用人才,改革政治。在他的治理下,五代时期的混乱局面开始好转。

周太祖没有儿子,生前把柴皇后的侄儿柴荣收做自己的儿子。柴荣从小聪明能干,练得一身武艺。周太祖死后,柴荣继承皇位,这就是周世宗。

即位后,柴荣继承郭威重农恤民的政策和统一中国的大志,重用王朴等贤能之士,浚通漕运,发展文教,虽然在位仅6年,在39岁病逝,但却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柴荣重用王朴,王朴献“平边策”,提出先攻南唐,取江北以控制南方诸国,再取后蜀和幽州,最后解决契丹边患的战略思想;又提出争取民心和避实击虚等建议,柴荣都加以采纳,成功地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兼并战争。周世宗刚即位时,北汉国主刘崇认为周朝局势不稳,正是进占中原的大好时机。他集中了3万人马,又请求辽主派出1万骑兵,向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进攻。

消息传到汴京,周世宗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他提出要亲自出征。

大臣们看周世宗态度挺坚决,也不好说什么了。这时,有一个老臣站出来反对,他就是太师冯道。

冯道从后唐明宗那时候起,就当了宰相。后来,换了4个朝代,他都能随机应变,一些新王朝的皇帝,也乐得利用他。所以,他一直位居宰相、太师、太傅等职。

周世宗对冯道说:“过去唐太宗都是自己带兵最终平定了天下。”

冯道说:“陛下与唐太宗相比,谁更英明呢?”

周世宗看出冯道瞧不起他,激动地说:“我们有强大的军队,要消灭刘崇,还不是像大山压鸡蛋一样容易。”

冯道说:“陛下能像一座山吗?”

周世宗听罢一甩袖子,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朝堂。后来,由于有其他大臣的支持,周世宗把亲征的事决定了下来。

周世宗率领大军到了高平(在今山西省),与北汉兵相遇,双方摆开了阵势。

刘崇指挥北汉军猛攻周军,情况十分危急,周世宗见状亲自上阵,指挥他的两名将领赵匡胤和张永德各带领两千亲兵冲进敌阵。周军兵士看到周世宗沉着应战,也奋勇冲杀。最后,北汉兵抵挡不住,大败而逃。

高平一战,大大提高了周世宗的声望。过了两年,他又亲自征讨南唐(十国之一),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三次征伐南唐,柴荣每次都胜,后南唐自去帝号,割地请和。后周平定长江以北,得州14、县60。后周又谋取蜀邻地,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大败后蜀,取秦、成、阶、凤4州。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以契丹没有彻底离开中原为由,决意北伐。后周多次将辽师击败,取燕南之地,柴荣于此役染病班师,很快就病逝,未能完成统一大业。

柴荣在位6年,多施仁政惠民,不只是减免苛政,还在大兵过后,淮南大饥时,命发放米粮与淮南饥民。其未竟之志,在他死后由赵匡胤继续完成。他死后,由年仅7岁的儿子柴世训接替皇位,就是周恭帝。

董源画江南

董源字叔达,又名董元,江南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五代时期著名山水画家。南唐中主李璟时(公元943~957年)以擅长绘画入宫,担任北苑(即后苑)副使,因此画史上又称他“董北苑”。

董源的山水画曾得到李璟的垂青。据说有一次,忽然下了一场大雪,铺天盖地,京都呈现出一片银雪的世界。李璟见此雅兴大发,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赏雪赋诗;并招来当时的画坛高手董源、高太冲、周文矩、朱澄、徐承嗣等人。他们各有所长,分工合作,由高太冲画中主像,周文矩画侍臣及乐工侍从,朱澄画楼阁宫殿,董源画雪竹寒林,徐崇嗣画池塘鱼禽。不久一幅栩栩如生的《赏雪图》完成了。这次活动和《赏雪图》被北宋的美术评论家郭若虚记述在他的《图画见闻志》里,遗憾的是该图已经无法见到了。

董源山水画的重要特点在于着色,景物富丽,有李思训金碧山水的画风。宋米芾评价董源的山水画说:“董源天真平淡……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董源在构图方面的特点是“出自胸臆”,他“写山水、江湖、风雨、溪谷,峰峦晦明,林霏烟云,与夫千岩万壑,重汀绝岸,使览者得之,真若寓目于其处也,而足以助骚客词人之吟思,则有不可形容者”。董源画山最著名的手法是披麻皴。这是一种细长圆润的石纹画法,形如麻线下披,因而得名。董源画大树,曲处甚简,多作劲挺之状;“画小树,不先作树枝及根,但以笔点成形”;“画杂树,只露根,而以叶点高下肥瘦,取其成形……最为高雅,不在斤斤细巧”。这些都表明了董源的技法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

董源聪明好学,刻苦自励。他善于吸收隋唐以来的艺术成果和经验。除了山水画外,他还兼工人物、龙水、牛虎等画科。当时有不少权贵之家请董源绘龙水屏风,享誉颇久。《图画见闻志》上说他画牛虎,有“肉肌丰混,毛毳轻浮,具足精神,脱略凡格”之评。董源的人物画十分逼真,宛然如生。传说后主李煜在碧落宫召冯延巳入宫议事,冯延巳行至宫门,逡巡不敢进。后主久待不至,遣内侍催促。冯说:“有宫娥著青红锦袍,当门而立,未敢竟进。”内侍与他走近同看,原来是董源所绘嵌在八尺琉璃屏中的夷光像。由此可见董源的人物画成就之高。

董源是山水画中江南画派的开山祖师,他融会唐代画家王维的水墨技法和李思训的青绿技法,结合实际景物,发展创造,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