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篇

——如何正确地认知这个社会和世界

01 牙医为什么要去看拳击比赛?

人性定理:人都是服务于自己的


歪读

在观看拳击比赛的过程中,哥尔登一直眉开眼笑。

他身旁的人问他:“你也是拳击师吗?”

哥尔登回答道:“不,我是牙科医生!”


正解

或许你会指责哥尔登冷漠、自私,但是哥尔登诚实的回答恰恰显示了人性定理:一般来说,人们都具备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秒懂

“人性定理”也称“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指的是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以服务于他自己为目的的。

“人性定理”有如下内涵。

(1)自我意识

人都有关于自我的意识,深知自我是不同于他人、他物的一种独立存在,并能准确地感知自我与非我的边界,有明确的主体我与客体他人、他物的区分和界定。

(2)自我决策

自我决策即人都具有行为选择的自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体我是什么,是主体我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结果。

(3)自我肯定

人活动的目的是寻求自我肯定。这种自我肯定表现为,任何一个健康的人,他的任何一个行为,一般来说都服务于他自己特定的目的。

自我肯定的内容包括生存需求的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价值判断的实现。

(4)自我中心

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把世界万事、万物视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客体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主体我赋予的,是客体能够被用做主体“我”做自我肯定的工具。

(5)欲望无限

人在确知生存需求的欲望不可能永恒地被满足时,便开始转向对于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判断实现的追求,并力求通过这两种欲望的满足,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神生命的获得,来延长短促的肉体生命。

这后两种欲望,不会像吃饭一样有饱的满足,所以人总是会处于欲望无止境的状态。

(6)自我异化

人作为一种动物,总是向往安逸,在没有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时,会沉醉于动物本能满足的肌肤之利,以致迷失了自我,使对自我肯定的寻求异化为一种自我否定。

02 你是否也跟你儿子开过玩笑说,他是组装出来的?

听众设计:你说话的方式依赖于你的听众


歪读

妈妈怀孕了,4岁的海柯百思不得其解,他问爸爸未来的弟弟或者妹妹是如何生出来的。

正解

虽然笑话中爸爸的解释不是最正确的答案,但是基于海柯的认知层次,无疑这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秒懂

听众设计是语言生成过程中的第一步,简单地说,就是:你说话的方式依赖于你的听众。比如,现在需要你向另外一个人介绍一幅画,听众是一个盲人与听众是一个正常人,你所采用的表述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他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也就是听众设计原则。

在合作原则下,人们在交际中要遵守以下4个准则。

(1)数量准则

自己所说的话要达到当前交谈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也就是说,你必须判断出你的听众真正需要的信息有多少。

(2)质量准则

不要说自己认为错误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即当你说话时,听者会假设你能够用合适的证据支持你的断言。当你说每句话前,你都必须考虑这句话所基于的证据。

(3)关联准则

说话要贴切,前后有关联,即你必须保证听者能够知道你正在说的如何与你以前说的相关联。如果你希望转移话题,那么你便需要做出解释。

(4)方式准则

避免晦涩的词语。

避免歧义。

说话不要累赘,要简要。

说话要有条理。

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正在和你的朋友王华一起吃饭,此时,你接到了你母亲的电话,你母亲问你正在做什么,如果你的母亲并不知道王华是谁,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你便不会说:“我正在和王华吃饭。”但是如果你的母亲认识王华,你便会告诉母亲与你一起吃饭的人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你便遵从了听众设计原则和关联准则。

很多家长在向年幼的孩子解释生理现象时,一般都不会讲述真正的生理知识,而是以委婉的方式来讲述,这便是因为基于“听众设计原则”,家长必须从孩子的认知层次来解释这个问题,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困惑,导致他们更加疑惑不解。

03 为什么人在产生怀疑后,总是试图去寻找原因?

归因理论:个体推断和解释他人及自己行为原因的现象


歪读

小学教师玛丽让班上每个学生讲个故事,然后说明故事的教训。

苏姬第一个说:“我父亲有个农场,每星期我们都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运往市场。有一天,因为路面凸起,鸡蛋从篮子里飞出来掉到地上,都碎了。故事的教训是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二个讲故事的是露西。“我爸爸也有一个农场,”她说,“一天,我们把12只鸡蛋放进孵卵器里,但只有8只孵出小鸡。故事的教训是不要蛋未孵就数鸡,如意算盘往往不可靠。”

最后一个是比利。“我叔父打仗时是开飞机的。有一次他开飞机时被人击落,他用降落伞跳到一个偏僻小岛上,身边除了一瓶药用威士忌酒外别无所有,”比利讲得津津有味,“叔父向四周望了一下,发现被12个敌人包围了,他喝下那瓶威士忌,然后赤手空拳把敌人都打死了。”

“真是了不起,”玛丽问,“但故事里的教训是什么呢?”

“教训是,”比利说,“叔父喝酒的时候不要打扰他。”


正解

关于叔父为什么如此英勇,比利将其归因为叔父的喝酒行为,故而得出了“叔父喝酒的时候不要打扰他”的结论。


秒懂

关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你一定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我没有像某个大学同学一样成功?为什么我至今没有遇到心仪的对象?为什么某个同事似乎比我更能讨取上级的欢心?人们在产生疑问后,总是试图去分析某些行动、事件或后果的可能原因,归因理论便是一种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及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了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指出,如果某个因素一旦出现就会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的原因。比如,你与你的朋友一起出游,迎面走过来了一匹马,你的朋友指着马大声尖叫,你便要确定是朋友精神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危险正在临近。

当人们试图解释某个人的行为时,人们要就3个方面的有关信息来评估协变: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

区别性: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你的朋友是否对所有的马都大喊大叫?

一贯性:指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这匹马过去是否让你的朋友大喊大叫?

一致性:指其他人是否在同样情境下也产生同样的行为——每个人都指着马并大喊大叫吗?

04 如果你认为流行音乐是高尚的,那么流行感冒也是高尚的咯?

信念偏见效应:人们惯于以现实世界存在之物印证判断


歪读

俄国作家赫尔岑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住了耳朵。

主人解释说:“对不起,这里演奏的都是流行乐曲。”

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高尚吗?”

主人听了很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呢?”

赫尔岑反唇相讥:“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说罢,赫尔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宴会。


正解

在上述笑话中,宴会主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形成这种错误的最根本原因便是“信念偏见效应”。


秒懂

在诠释“信念偏见效应”之前,先请看下面的这个三段论,并判断结论的对与错。

前提一:所有有发动机的东西都需要油。

前提二:汽车需要油。

结论:汽车有发动机。

大多数人都会说这个结论是对的,但是按照逻辑的规则,这种推论方式是不正确的。

再看如下的三段论。

前提一:所有的猫都有4条腿。

前提二:狗有4条腿。

结论:狗是猫。

关于猫的这个逻辑推理,你肯定会说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在产生认知时,相对于用其他事物(如猫)的情况,当用“汽车”时,人们更倾向于判断它是对的,这个结果说明了“信念偏见效应”,即人们倾向于把他们能为之构建一个合理的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正确的,而把那些他们不能为之构建合理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是错误的。比如,对于汽车的知识使人们难以看出上面的结论是错误的。

《美丽心灵》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为原型的电影,在剧中男女主人公有如下对白。

纳什(男主人公):艾丽西娅,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能保证长远的承诺呢?我需要一点证明,一些可以作为依据的资料。

艾丽西娅(女主人公):你等等,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自己对爱情的见解下个定义。你要证明和能作为依据的资料,好啊,告诉我宇宙有多大?

纳什:无限大。

艾丽西娅:你怎么知道?

纳什: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这么指示的。

艾丽西娅:可是它被证实了吗?

纳什:没有。

艾丽西娅:有人亲眼见到吗?

纳什:没有。

艾丽西娅:那你怎能确定呢?

纳什:不知道,我只是相信。

艾丽西娅:我想这和爱一样。

当纳什希望艾丽西娅为其提供可以证明关系长久的资料时,艾丽西娅用宇宙类比,以此说明没有被证明存在过的事物也可以是存在的,就像她对纳什的爱情一样,是一种不需要被证明的承诺。可以看出,艾丽西娅在认知世界时,没有受到“信念偏见效应”的影响——她对于事物的认知凭借的是合理的逻辑,而不是现实世界是否已经存在合理的模型。

05 难道是喜欢住地下室,才会付这么高额的租金

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非常狭窄的视野


歪读

一个男人来到了教堂,他内疚地对神父说:“神父,我……我有罪……”

神父慈祥地说:“说吧,我的孩子,有什么事?”

男人开始陈述:“二战时,我藏起了一个被纳粹追捕的犹太人……”

神父说:“这是具有人道主义的行为,很值得赞许,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有罪呢?”

男人继续说道:“我把他藏在我家的地下室里……而且……而且,我让他每天付给我1500法郎的租金……”

神父问道:“你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忏悔吗?”

男人吞吞吐吐地说:“可是,我……我直到现在还没有告诉他二战已经结束了!”


正解

犹太人终日身处于地下室中,关于外界信息的唯一来源便是房子的主人,这便导致他犹如置身于一个隧道中,认知只是局限于房子主人所提供的信息,完全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时代变迁与风云变幻——从而可悲地成为被骗对象。


秒懂

隧道视野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笑话中的犹太人便是隧道视野效应的受害者,由于终日隐藏在昏暗的地下室中,每天接触到的只是房子主人所提供的信息,以致无法知道外界的事情,平白被房子主人所蒙蔽。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往往决定了他的认知水平,如果他所置身的环境无法接触到更真实的、更多姿多彩的信息,便会阻隔他与多种信息的接触,成为孤陋寡闻和认识短浅之辈。

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千里迢迢地来到了中国,他们准备拍一部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找到一位柿农,向他买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储存的过程,并开出1000个柿子20美元的酬劳。

对于这笔交易,柿农很满意,他找来一个帮手,自己爬到柿子树上,用一根绑有弯钩的长杆,娴熟地将树上的柿子拧了下来,帮手则将掉在地上的柿子捡入一个筐中,柿农和帮手一边干活一边随意地聊着家常。旁边的美国人将这些都拍了下来,并拍了他们储存柿子的过程。

结束拍摄后,美国人付给柿农20美元后便准备离开,柿农很疑惑地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把柿子带走呢?”美国人解释说他们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柿子还是留给老农。

对于美国人的举动,淳朴的柿农非常不解,他不禁喃喃道:“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柿农没有传媒的意识,不懂得媒体运作的手法,自然不明白美国人所拍的纪录片其实比他的柿子更值钱。美国人并不是傻瓜,他们获得了柿农所看不到的更大利益。

在上则故事中,柿农对于美国人举动的认知便发生了“隧道视野效应”,农民由于受限于自身的阅历和生活背景,使他无法理解美国人行为的合理之处。

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生活环境和朋友的更迭,你自身所储存的信息一直处于更新升级的状态,你会发现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观察,你可以通过更多的视角去体察,甚至会觉得自己从前的认知很荒谬。在这一认知的发展过程中,你逐渐脱离了曾经狭窄的隧道,可以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并使自身得到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试着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更多价值观迥异的人群,你所认知的世界便越接近真实客观的境界。

06 终于知道自己很丑,是因为被罚和自己在一起的男人帅呆了

镜像效应:他人即自我认知的镜子


歪读

3个女人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同时来到天堂。当她们到了天堂后,天使彼得告诫她们:“在天堂里,我们这里只有一个规矩——千万不要踩到鸭子!”虽然3个女人对于这个规定感到很奇怪,但她们想既然来到了天堂,便要遵守天堂的规矩,所以她们谨小慎微,千方百计躲避着脚下的鸭子。可是,天堂的鸭子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多到不可能踩不到的地步,虽然她们极力避免,但是其中一个女人还是不小心踩到一只。

踩到鸭子后,彼得立刻带着一个这女人一生从未见过的、长得极丑陋的男人来到她面前,告诉她:“你踩到鸭子的惩罚就是要永远跟这个丑男人拴在一起。”

第二天,另外一个女人也不小心踩到了鸭子。这时彼得又带着另一个长相不堪入目的男人来到她面前,结果如同之前那个女人。彼得把第2个女人跟他带来的丑男人拴在了一起。

第3个女人终于知道踩到鸭子的后果了,为了避免发生与丑陋男人拴在一起的噩梦,她每天都万分小心,在未踩到任何鸭子的情况下,她在天堂平安过了几个月。

但是有一天,彼得来到了她的面前,带着一个超级美男。这个男人不仅高大壮硕,而且长相俊美,彼得把他们拴在一起后,没对第3个女人说任何话就走了。

女人十分纳闷,她问身旁的这个美男:“为什么我可以跟你永远拴在一起呢?”这个男人说:“我昨天刚刚来到天堂,上午不小心踩到了一只鸭子。”


正解

虽然可以与超级美男永远拴在一起,但是得知自己有此好运的原因后,这个幸运的女人或许并不会感到快乐,因为她间接知道原来自己是天堂中长相丑陋的女人。


秒懂

关于人们如何获得自我认知,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当一个人被上级评价为“聪明能干”时,多数会变得心花怒放,但是如果上级对某个下属,做出“朽木不可雕”的负面评价,这名下属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心情沮丧,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有什么太好的发展前景。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人们从中获知自己的形象定位,并从而形成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镜像效应”。笑话中的第3个女人通过天堂执政者对于自己的间接评价,知道自己原来是一个长相丑陋的女人,这时便发生了“镜像效应”。

“镜像效应”来源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库利是美国早期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形成自我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借助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往往是由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个体由此获得的关于自我的印象被称为“反射的自我”或“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将自我意识分为3个阶段。

(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3)根据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行为。

关于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外向还是内向,是热情如火还是冷漠似冰,是思维严谨还是擅长粗线条思考——诸如此类的自我判断,虽然你自身可以形成一套认知体系,但是你仍会参考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你比较认可的权威人士的意见。比如,如果你的老板预言如果你在IT行业发展,将难以出人头地,他认为你在交际方面更有天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营销领域方面的潜力股,则你很可能会质疑自己目前的职业选择,甚至改弦易辙,做出更改职业方向的决定。

07 肤色歧视

刻板效应:你总会受到刻板偏见的左右


歪读

一天,学校表演节目时,老师对一个白人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给你一双翅膀去当天使吧!”随后又对一个亚洲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给你一双翅膀去当天使吧!”后来又来了一个黑人小朋友,老师说:“小朋友,你真可爱,给你一双翅膀去当蝙蝠吧!”


正解

老师为白皮肤小朋友和黄皮肤小朋友安排了天使的角色,对于黑皮肤小朋友,则安排了蝙蝠的角色,这自然与老师的刻板印象有关:黑色人种不如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漂亮,不适合扮演天使。


秒懂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个人、某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他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人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包达列夫向两组人提供了截然相反的介绍,他告诉甲组“此人是个罪犯”,对乙组则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人分别对此人的特征进行评价。

此时,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甲组人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则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针对同一张照片的面部特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迥然有异的评价呢?心理学家分析说,这是因为人们对社会各类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

探究这种现象的本质,可以发现刻板效应其实来自于认知偏见,人们对不同人进行分类,然后产生了不同的固化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就像笑话中的老师为不同肤色的小朋友安排不同的角色一样,你也常会受限于既有的刻板印象,从而用刻板印象的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08 为什么品行端正的男士,在某些妇人眼里却是小偷?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歪读

一个品行端正的市民拿了4把伞去修理。中午,他在一间餐馆用膳。临走时,他不小心把挂在帽子旁边的一把伞也拿了下来。

“那伞是我的,先生。”旁边桌子的一位妇人说道。男人道过歉就走了。

第二天,当男人取回4把伞乘电车回家时,刚巧碰见前一天在餐馆见过面的妇人,妇人看了他一眼,又瞧了瞧他手里的伞,说道:“看得出你今天运气很不错。”


正解

妇人第一次遇见去修伞的男人时,误以为对方是一个偷伞的行为不端的人,当第二次遇见男人时,这种根深蒂固的负面印象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秒懂

人们在第一次交往中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现象即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在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形成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和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时,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和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关系的建立都肯定会有第一次见面,如果一个人无法为他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将不利于其人际关系的发展,至少会对他的人际关系发展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先发制人”和“恶人先告状”便利用了首因效应的正面影响,很多人极为注重出现在一个陌生场合的首次印象,争取让自己给他人留下正面的印象,希望可以借此带来更好的人际关系。

09 位置不同,鸡的大小也不同

近因效应: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


歪读

约翰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当地相当有名的一家餐馆品尝佳肴。

上菜以后,约翰正准备拿起餐具,但他一下子傻眼了。他愤怒地说道:“服务员,这是怎么回事?昨天,我花同样的钱,买同样的鸡,你们端来的比今天的大一倍。”

服务员客气地问道:“可以问一下吗?昨天您坐在哪儿?”

“坐在临街的窗户旁边。”

“那就对了,先生,我们总是给坐在窗户边上的人端上大一点的鸡。这是很好的广告啊。”


正解

如果“昨天”让约翰评价一下餐馆,可能他会认为这家餐馆物美价廉,但是如果“今天”让约翰做出论断,他多会认为餐馆的老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奸商——这便是一种“近因效应”。


秒懂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按不同顺序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以致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比如,让你此时此刻判断一下你与某个朋友的关系,如果你们几天前刚吵过架,你就会认为你们的关系不是很好,而如果这个朋友昨天刚借给你1000元钱,你就会将你们的关系定义为“患难之交”,认为对方是你真正的朋友。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以实验的方式证明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实验时,卢钦斯准备了两段文字,在第1段文字中将一个叫做吉姆的男孩描述为热情外向的人,在第2段资料中将吉姆描述为冷淡而内向的人。然后,卢钦斯将这两段材料组合成4组。

第1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2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3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4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4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实验结果显示,第1组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2组中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3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人有95%,第4组中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通过上述实验,卢钦斯得出结论: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后来,卢钦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描述某些活动的文字内容,如吉姆做数学题和吉姆听故事等,则大部分人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一实验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近因效应”。

通常来说,在社会交往中“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10 片面信息为何总能误导大众

晕轮效应:为什么明星总是有很多绯闻


歪读

有一位主教出访纽约前,听说很可能被采访的记者带入陷阱,所以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当他到达纽约机场后,一名记者迎面就问道:“您想上夜总会吗?”主教想避开这个问题,便笑着反问:“纽约有夜总会吗?”

第二天早上,关于主教出访纽约的新闻,报纸的大标题是:“主教下飞机后的第一个问题:‘纽约有夜总会吗?'”


正解

对于那些不了解主教的纽约大众来说,通过这个标题,主教自然会被视为一个声色犬马之徒——报纸的标题哗众取宠,只是通过片面的信息使大众对主教进行了管中窥豹般的解读。


秒懂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月晕效应”和“以点概面效应”,指的是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赅全的主观印象。人们对于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晕轮效应也形象地被称为“光环效应”。

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谈不上有魅力或无魅力。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和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赅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做“光环作用”。

通过上面的笑话,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明星总是有那么多绯闻了,人们总是对媒体关于明星的丑闻爆料十分感兴趣,对此津津乐道,然而事实上,人们所看到的关于明星的形象都是媒体所展现给人们的那圈“月晕”,或许这些故事只是媒体的断章取义,与事实的真相相距十万八千里。

11 我是公猴,只想拥有所有母猴

乡村维纳斯效应:村里最漂亮的姑娘被视为世界上最美的人


歪读

上帝对一只猴子说:“可怜的猴子,你在猴王争霸赛中被打败了,你面临着被赶出猴群的命运,从此你将独自流浪,非但难以找到果腹的食物,还会面临随时遭受其他猛兽袭击的危险。我实在不忍心你过着如此艰难困苦的生活,念在你虔诚向善的分上,我准备将你点化成人!”

对于突如其来的好运气,猴子连连对上帝磕头谢恩。

上帝问猴子:“成人后,你第一件事最想做什么?”

猴子狠狠地说:“举着一杆枪打死现在的猴王,夺回我的王位,然后拥有所有的母猴!”


正解

猴子从未体验过人类的生活,在它看来,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便是拥有所有的母猴,其实,人类世界的丰富性远远大于这一内容。


秒懂

在偏僻的乡村,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会被村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人——维纳斯女神,在看到更漂亮的姑娘之前,村里的人再也想象不出还有比她更漂亮的人——这便是“乡村维纳斯效应”,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一旦接受了一个与事实相符的解释,由于受到自我满足思维的约束,往往就无法想象出还会有其他更好的解释。

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一旦对某个问题有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就会把它当做正确的解释,由此产生了自我满足感,不想再去寻找更符合逻辑的解释。“乡村维纳斯效应”出现的原因也多是人们产生了自我满足感,放弃了对事实的进一步探寻,结果导致自己的认知局限在既定的范围内,无法有所超越。

此外,正如“隧道视野效应”所诠释的那样,人们的认知往往会受到既有经验和知识的影响,在没有接触更多的信息源之前,他们无法想象认知结构之外的未见事物,所以他们便会以为自己所感知的世界便是真实的全部世界。

当发生“乡村维纳斯效应”后,人们便会以一种夜郎自大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互动——如果一个人是一家公司业绩最好的销售员,便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这个行业里的精英;如果一个人已享受到不错的薪水收入,便会认为所谓的幸福的白领生活也不过如此。

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尚且不说一个普通人根本无法将足迹踏遍世界的每寸土地,即使一个人真有本事去世界的每个地方,也不能说他已见过整个世界,因为在地球之外,在整个银河星系中,还有很多未知的事物不在人类的认知之内——永远不要以为你所看到的世界便已经是整个世界。

12 没通电,再好的吸尘器也吸不走碎屑

心理定式:都是思维惯性惹的祸


歪读

一位吸尘器推销员到一户新人家推销电器。他敲门后,一位主妇开了门,在她还没来得及说第一句话时,推销员就冲了进去,迅速地把碎屑撒满了整个地毯。

推销员说:“女士,如果这个吸尘器不能将它们吸得干干净净,我就把它们捡起来吃掉。”主妇露出了担忧的表情:“你想加点番茄酱吗?我们是刚搬来的,家里还没通上电呢。”


正解

可以想象,推销员的这种实地演练的销售方式曾经让他很受益,否则他便不会形成撒碎屑的思维惯性,然而,这一次,思维惯性却戏谑地耍了他一下。


秒懂

心理定式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人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驾轻就熟,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从而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式的存在也会束缚人们的思维,使人们只会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阿西莫夫是一名有着俄国血统的美国人,一生中撰写了400部书,称得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科普作家。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阿西莫夫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汽车修理工一听,开心地笑起来:“哈哈,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曾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但是对于修理工所提出的问题,阿西莫夫却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受限于心理定式,阿西莫夫无端被汽车修理工取笑了一番。

13 上帝的父亲,但这位父亲说自己的儿子是匹诺曹

巴纳姆效应:为什么你会迷信星座运程


歪读

有一天,上帝闲着没事干,在天堂里走来走去,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天堂的大门口。

天堂的大门口正排着长长的队伍,天使彼得坐在一张桌子前,为那些要进天堂的人登记注册。

一看到上帝,彼得就喜出望外地大叫起来:“上帝!你来得正好,我正想去上厕所,你先接替我一下?”

说完,彼得就离开了,上帝在桌子旁边坐了下来。

这时桌子前正站着一位老人,上帝看着这个老人花白的头发和枯瘦沧桑的脸,不知为什么有了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上帝温和地询问老人说:“您生前的职业是什么?”

“木匠。”老人回答。

上帝心里很震惊,连忙问:“您是不是有一个儿子?”

老人的脸一下子变得很悲伤:“是的,可是他在很多年以前就离开了我,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我可怜的孩子。”

上帝一下子站了起来:“那么……,您的儿子,他……他的手脚上是否都被人钉了钉子?”

老人惊讶地望着上帝:“是的,可是,天哪,您是怎么知道的?”

上帝抱住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哦!爸爸,我终于找到您了!”

老人的脸上也立刻焕发出欢喜的神采:“天哪,我真不敢相信,你长得这么大了啊!真的是你吗?匹诺曹?”


正解

老人仅进行了一番很笼统的描述后,上帝便认为老人正是自己的父亲,这与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如出一辙。


秒懂

巴纳姆是一位很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他曾经这样诠释自己的成功:我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分钟都会有人上当受骗。“巴纳姆效应”由此而来,指的是,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关于这种自我认知的效应,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后,出示了两份结果,让参与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结果,大多数参加者都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实验的结果表明:很多人都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但他们仍然会认为这种描述准确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向大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份材料,让他们判断这种人格描述是否适合自己: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对于上述笼统的、几乎适合于任何人的话,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正是材料中所描述的那样,材料的描述太匹配自己的性格了。

在现实生活中,“巴纳姆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比如人们让算命先生算命后,有时会认为某个算命先生太料事如神了,所描述的状况完全契合了自己的处境。

其实,一般而言,春风得意、没有困惑疑虑的人是不会求助算命先生的,惯于算命的人常常是情绪处于低落和失意的时候,此时他们对生活失去了控制,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加之算命先生总是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他人的心意,他们应景地说一些无关痛痒的笼统话,人们便会对算命先生崇拜起来,从而中了他们的圈套。

14 一个活人解释了半天,仅仅只为证明自己不是死人

苏东坡效应:你所认识的自我往往不是最真实的自我


歪读

两个砍柴人敲林中小屋的门。

“您好。”

“您好。”屋主人回答道。

“我们刚才在林中发现了一具尸体,我们担心会是您呢?”

“什么样的呢?”

“跟您的身材差不多。”

“是穿红色法兰绒衬衫吗?”

“不是,是深棕色的。”

“那么说,谢天谢地,他不是我。”


正解

“自我”时刻与你共存,但是屋主人却无法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凭借外围的信息来认知“自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秒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这座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知,或者仅形成一个模糊的认识。这就是“苏东坡效应”。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25个人,这些人都是相互熟识的人,比较了解彼此。实验者请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9个标准,即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势利和粗鲁,对所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排名次。比如,根据文雅标准,谁最文雅排第1,其次为第2……以粗鲁为标准,谁最粗鲁排第1,其次排第2……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24个人进行评价,这样,每个人的每个方面都有一个自我评价,还有24个他人做出的评价。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这25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优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例如,有一个人自以为自己的文雅程度应该名列前茅,可是把其他24个人在这方面给他评定的名次平均一下,他的“文雅”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还有一个人,对自己“爱清洁”的品质的名次比他人给他的平均名次提前了5名,对“聪明”和“美丽”的程度的评价都提前了6名,而对自己“势利”“自大”和“粗鲁”程度的评定却比别人评得低,他定的名次比别人给他定的后退了6名。

实验表明,人们对优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常常比别人的估计高,对不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则比别人估计得低,也就是说人们更容易抬高自己,无法客观地看清真实的自己。

“苏东坡效应”有其产生的必然性。美国的一名控制论专家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它认为普通的集合是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这种属性所表达的概念应该是清晰的和界限分明的,因此每个对象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也是明确的。但是人们的思维中却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比如年轻、很大、暖和和傍晚等,这些概念所描述的对象属性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而对象对集合的隶属关系也不是明确的和非此即彼的。客观世界的模糊性自然导致人的思维往往不能全面地、精确地反映客观,这就使人脑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于客观模糊性,使人们难以真实地认知自己。

此外,人还是名目繁多角色的扮演者,比如爸爸、老师、兄弟、上级、下属、顾客和患者等,诸多角色集于一身,自然又增添了人们认识自我的难度。

15 我在历史方面真的很差劲

鸡尾酒会效应:你总是听到你想听到的


歪读

在一次鸡尾酒会上,乔治结识了当地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医生。几句寒暄之后,乔治问道:“不知您是否介意告诉我,您一般如何判断一个人心智不全,即使对方的外表完全正常?”

“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医生轻松地答道,“你只需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心智正常的人来说,回答这些问题不用吹灰之力,而如果对方有丝毫的犹豫,那么情况就有些不妙了。”

“都是些什么样的问题呢?”乔治好奇地追问道,酒会上的其他人仿佛都已经不存在了。

医生想了想,说道:“嗯,举个例吧,比如说我问你,弗朗西斯船长一共做了3次环球航行,并且死在其中的一次航行当中,请问是哪次?”

乔治拼命地想了一会儿,然后紧张不安而又尴尬地笑道:“医生,您能换一个问题吗?我,我,我不得不承认,我在历史方面真的很差劲……”


正解

鸡尾酒会上的交谈是一个奇妙的现象,不管人声多么嘈杂,哪怕隔着很远的距离,人们也能自如地交谈,自己与交谈者的对话完全没有被嘈杂的声音所淹没,似乎与自己无关的宾客完全不存在一样。


秒懂

在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人们隔着几个人仍然能与某个人聊天,清楚地听到对方在说什么,但是对于身边人的交谈内容却常常听不清楚,尤其是如果一个人正隔着很远的距离叫你的名字,不论现场多么喧闹,你也能分辨出来,向声音的发出方向望去。在鸡尾酒会上,人们总是听到了自己想听的,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

对于鸡尾酒会上的这一独特现象,可用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的衰减模型来解释——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的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自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效应也有心理学实验为证,实验者让被试者戴上耳机,让他的两个耳朵听内容不同的东西,在听的过程中,让被试者说出其中一个耳朵(追随耳)听到的内容。当摘下耳机后,则要求被试者说出另一个耳朵(非追随耳)听到的内容。结果发现,被试者一般都没听清楚非追随耳的内容,即使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材料内容颠倒时,受试者也很少能够发现。

实验表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受到了被试者的注意,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被试则没有注意到。不过,如果在非追随耳的内容中加入受试者的名字,受试者则能清楚地听到——这也是人们在鸡尾酒会上对自己的名字非常敏感的原因所在。

16 问题相同,只是提问的顺序变了

库里肖夫效应:电影创作所依赖的认知基础


歪读

腓特烈大帝拥有一支巨人卫队,由于这些人个子极高,要想找到同样高大的人补充卫队是很困难的,况且腓特烈大帝还立下规矩:不会德语的人不能进入巨人卫队。这样一来,负责挑选卫兵的侍卫长就非常难办,他有时只好选择一些个子够高而不会说德语的人,教他们一些德语,以便回答国王的简单提问。

腓特烈大帝经常检阅守卫城堡的士兵,他每次都要向他所见的卫兵问这样3个问题:“你多大年纪?”“你到我的卫队多久了?”“你对这里的伙食条件是否都是满意的?”

因此,侍卫长首先要教会不会讲德语的新兵怎样回答这3个问题。

一天,国王同一个新兵谈话时,决定把问题的顺序换了一下。他首先问:“你到我的卫队多久了?”

那个年轻的卫兵立即答道:“报告陛下,20年。”

腓特烈十分惊讶,接着问:“那么你多大年纪?”

“报告陛下,6个月。”

国王听后非常生气,问道:“到底我们两个谁是傻瓜?”

卫兵很有礼貌地回答:“报告陛下,都是。”


正解

如果想制造新奇的效果,某些时候并不需要改变事物的元素,只要把元素的顺序变换一下即可。


秒懂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为了弄清楚蒙太奇(注:蒙太奇是一种拍摄手法,制作者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的并列作用,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演员莫兹尤辛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个特写没有任何表情。然后,库里肖夫把这个镜头与其他影片的小片断连接成3个组合。在第1个组合中,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第2个组合是莫兹尤辛面部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具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第3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

最后,库里肖夫把这3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观众看,结果看了3个组合的观众都对演员的表演大为赞赏,观看第1个组合的观众从那盘放在桌上没喝的汤,看出了莫兹尤辛沉思的心情;观看第2个组合的观众则看到演员沉重悲伤的表情,并且也非常感动;而观看第3个组合的观众则看到了演员轻松愉快的微笑,一起跟着高兴起来。因此,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艺术!——这便是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效应是一个关于认知的心理效应,说明人的认知并不完全依赖于单个场景或者单个元素,还取决于这些场景或者元素的连接顺序。比如,有这样3个片段,一是一张微笑的脸,二是一张惊恐的脸,三是对着一个人瞄准的手枪。如果按照先微笑的脸、继而瞄准的手枪、最后惊恐的脸的顺序将这3个片段连接起来,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懦夫;然而,如果我们把顺序变换一下,按照如下的顺序连接片段:惊恐的脸、瞄准的手枪、微笑的脸,人们则会认为这个人很英勇。

正是由于人的认知存在库里肖夫效应,才使得电影导演在创作时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人们平时所看的电影,在创作时,制作者并不是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拍摄镜头的,而是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和悬念等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符合一定逻辑的故事。

17 一个精神病人,操心另一个精神病人

锐化效应:为什么企业倾向于聘用有共同愿景的员工


歪读

两位精神病人A君和B君同时康复,他们的主治医生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其中的一个人犯病了,另外一个人就要马上把他送回医院。”

一天,医生的电话铃响了起来,原来是A君:“不得了了,B君从今天早上开始爬在我家的厕所里,非说他是我的马桶。”

“快,快把他送来啊!”

A君沉默片刻:“那……我不就没马桶了吗?”


正解

A君坚信B君就是家里的马桶,即使A君觉得B君的行为有些失常,但是他也十分认同B君是马桶这一事实——这种现象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锐化效应”。


秒懂

在社会知觉中,心理学家波斯托曼做了有趣的实验,他事先对被试者所重视的价值做了调查,然后准备一些与这种价值相关的单词,并用瞬时显示器把这些单词出示给被试者。当波斯托曼测定被试者的认知阈限时发现,以前认为价值越大的单词,认知阈限就越低。也就是说,人的价值观对其知觉是有促进作用的。这种由主体方面的内在条件而促进知觉的现象,就叫做知觉的“锐化效应”。

人在进行知觉判断时,一般是凭着贫乏的信息来对事物形成完整的印象的,在波斯托曼的实验中,人们所重视的价值便是他们所拥有的贫乏的可见信息,当遇到与其价值相关的单词时,这些信息就对他们的知觉起到了锐化的作用。比如,当人们在知觉某个对象前,如果你认为人最应该拥有的人格素质是诚实,那么,当你知觉特定的对象时,你就会按照这一价值观去认知这个人,哪怕这个对象只是出现了微不足道的带有诚实信息的表现,你也会认为对方是一个诚实的人,进而觉得其还可能具有善良、热情、随和和温柔等性格品质。

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于应聘人员的考评都上升到价值观层次上,特别注重应聘者个人价值信念与企业现行价值准则的契合程度的考察,企业把员工与企业是否拥有共同愿景视为选聘与否的重要条件。一般而言,这些企业从能力和价值认同的关系角度,将所有受雇人员分为4类:其一,将价值认同高并且能力强的人称为企业英雄;其二,价值认同低能力弱的人是企业坚决解聘的对象;其三,价值认同高但能力差的人,对其进行培训和开发以后再聘用;其四,价值认同低甚至反对企业价值观而能力强的人,企业坚决弃而不用,哪怕以一些短期损失为代价。从根本上来看,企业之所以采取这种招聘策略,就是因为员工的价值观对其执行工作任务、履行工作使命可起到一定的锐化作用——员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他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