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夏 商 西周的间谍活动(2)

第二节 众叛亲离

在周灭商的过程中,除了吕尚这种和伊尹差不多,深知对方国情,君主性格特点的人之外,还有不少原来在商担任大官的显要也投奔了周。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灭亡之际,其大臣均面临着新的选择。或为本王朝尽忠而死;或投奔敌方;或乘机取本王朝而代之;或乘机割据于一时;或怀着对本朝之忠隐于山林,成为遗民。随着具体历史环境的不同,大臣们的行动有所不同,对大臣们这些行为的历史评价也有所不同。但至少商亡之际,弃纣而奔周的大臣们,还不失为明智之士,内心也不会有太激烈的斗争和自责。

姬昌“三分天下有其二”,并迁国都于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河西岸),称王九年后死去。太子姬发即位,称为武王。武王即位后,亲自率兵渡河到了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当时黄河的重要渡口)。八百诸侯愿意随他伐纣,也来到了孟津渡口与他会合。诸侯都说可以伐纣了。武王却说:“未可。”率师而还。这实际是一次军事、政治上的演习。通过这次演习,武王看到了自己的实力及诸侯对自己的支持。但他还在等待时机。

纣王此时更加昏暗暴虐。大臣箕子对他苦谏,纣王不听。箕子装疯为奴,又被纣王抓了起来。纣王的叔叔比干苦谏三日不去,纣王竟然把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这种情况下,大臣微子带着商朝祭器投奔了武王。内史向挚,携带保管的商朝图法,也逃到了周。在古代,一国的典籍、祭器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成为国家的象征。商朝大臣带着这些东西来归,武王认为时机到了。他遍告诸侯历数纣的罪恶与昏暗,“殷有重罪,不可不伐”。可想而知,商朝大臣的来归,使武王对商朝的底细一清二楚,应当掌握的情报都有了。

大约在公元前1066年[1],姬发亲率战车三百乘,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大举伐纣。大军出师时前歌后舞,士气旺盛,在大风雨中由孟津渡河,与各诸侯国派来的军队会合。各诸侯国派的兵车就达四千乘。联军与商军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北)。此时商军主力外出征伐东南,临时凑起的十七万军队一触即溃,奴隶们阵前倒戈。纣逃入鹿台,自焚而死。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Chapter 3 西周的间谍活动

第一节 可怕的流言

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名旦,因封邑在周,称为周公。他曾和吕尚一起协助武王灭商。灭商后,武王封周公于曲阜,称为鲁公,但留在武王身边辅佐武王。

武王灭商后,为安抚商的遗民,封纣的儿子武庚于殷,以治商民。同时封弟弟叔鲜于管;封弟弟叔度于蔡;封弟弟叔处于霍。史称“三监”,监视武庚。

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少,天下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周公乃代行国政。这时叔鲜、叔度、叔处等开始在周到处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幼主。”商朝旧日的属国奄、薄姑的君主也鼓动武庚说:“这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同时谣言引起了成王及召公奭等重臣的怀疑。

叔鲜、叔度、叔处、武庚等联合奄、薄姑等国及徐夷、淮夷公然举兵反周。在这种情况下,周公对内剖白心迹,解除了成王、召公奭等的怀疑,对外毅然出兵平叛。杀武庚、叔鲜,放逐了叔度,降叔处为庶人。灭掉了奄、薄姑,分殷的遗民为二国以治之。周公的这些措施有力地稳定了西周政权,使西周初年保持了安定的政治局面。

三监叛乱,留给历史的只是以流言来扰乱、离间敌手的记录。在中国古代谍报史上,这又是见于史册的第一次。

通过散布流言、造谣诽谤,影响敌手,离间敌手,是间谍战中最常见的伎俩。不同的流言、谣言,通过各种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而发挥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紧密,互联网使每个人的意见、消息瞬间传遍世界的今天,流言、谣言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力空前增强。一个关于石油生产国发生政变的消息,可以使原油价格瞬时涨上天;一个某种食品有问题的谣言可以使一个企业一蹶不振。原始的间谍战手段,已经由于现代技术手段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进步,迅速提高了杀伤力。

第二节 昭王南征不返

周昭王,名瑕,周康王之子。周昭王在位时,江汉流域是荆蛮族的地盘。在大约公元前985年,周昭王亲自南征荆蛮凯旋。大约公元前977年时,他又一次率六师,南征荆楚。在渡汉水前,汉水岸边的人以胶粘船献给昭王。昭王及其大臣坐胶粘船渡汉水,船至中流解体,昭王及祭公等溺水而死。周朝军队损失惨重。周人不好公开讲这件丢脸的事,只好说:“昭王南征不归。”此事后来到春秋时,还成为某些诸侯国伐楚的借口。

汉水岸边的人,无疑是荆蛮的百姓。至于他们如何想出这个好办法,是不是荆蛮首领有计划的行动,不得而知。但是周昭王在渡河之际,对乘坐的船丧失警惕,深入敌国而不处处提防,是他惨败丧命的重要原因。只要他对船稍加注意,总不会导致六师覆没的结局!

针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细节进行破坏,是间谍活动的重要方面。

第三节 防民之口

周厉王名胡(约公元前857—前842年在位),又是一个暴虐无道的君主。他宣布山河湖泊的所有物产都归国王所有,禁止民众进行渔猎采伐,使这些物产成了他个人的致富专利。于是民众不满,大臣也有不同意见。他信任大夫荣夷公,让其推行这项政策。大夫芮良夫谏道:“利是由百物中生长出来,天地所载。如果作为你们专有,害处很多。一个普通人把持某一项利益,会被称为盗贼。如果国君推行这种办法,其收获是不大的。继续用荣夷公,周朝必然衰败。”作为一项经济政策,不仅得罪了民众,在井田制已有崩溃之象时,也必然与士大夫争利。因而周厉王处于一种孤家寡人的地位了。这时诸侯也不来朝了,反映了周朝国力衰败,或许诸侯也知道了周厉王的处境。

国人对周厉王所作所为议论纷纷。召公告诉周厉王:“民不堪命了。”已经很危险了。但周厉王并不改弦易辙,反而找了一个卫国的巫师,监视敢于议论他的人。致使国人不敢相互在道路上讲话,只能以目示意。可见卫巫一定不光在屋子里进行占卜,还布置了一个有很多密探散布于民间各处的监视网。有敢议论者,一旦由卫巫告发,就会杀头。这样居然收效于一时。周厉王高兴了,愚蠢地对召公说:“我能消灭诽谤了。”召公说:“这是你自己看不清楚罢了。堵民众之口,比堵住大河还难。堵大河一旦决堤而出,河水伤人必多。所以对河水要开掘渠道,进行疏导,管理民众要使他们敢于说话。今天你这么做,我为国家担心呵。”周厉王不听。

公元前842年,国人暴动,袭击周厉王。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周由召公、周公共同管理国政,年号“共和”。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以间谍手段监视民众的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第四节 《诗经》中透露的消息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收诗歌305篇。在先秦时,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篇”。直到汉代以后,这部诗歌总集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才称为《诗经》,被抬到了“经”的高度。

史称孔子从三千余首古诗中,经过挑选,编成了这部有305篇的诗歌总集。郭沫若认为,“古人说:‘孔子删《诗》’,我看不单纯是孔子一人,那是经过先秦儒家不少次的删改和琢磨的”。他认为,从《诗》的时代看,从周初至春秋末年有五六百年之久;从地域来看,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包含着二十来个诸侯国;从作者来讲,《国风》取自民间,《雅》《颂》取自朝廷贵族,但诗的体裁大体一致,用韵也是一致的。郭沫若的这一论述是很有见地的。

《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是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是周代贵族作的乐章。“颂”是宗庙祭祀时用的乐章。由于《诗经》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第一部诗集,因而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性急的读者或许要问,这与本书主题有什么关系呢?请看“风”这一部分。

“风”这一部分采自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谣,其中有对统治者的不满;有对一些政治、军事事件抒发的情怀;有人民对自己处境的悲哀。这部分是《诗经》中最生动、最有生气的部分。但是在文字、典籍完全为贵族垄断的时代,这些诗歌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孔子等儒学大师出于自己的政治、学术等观点,挑选出了这些诗,那么一定还有大量散逸的民间歌谣。这些歌谣最早是由谁收集的呢?是西周的统治者。

西周仍然是奴隶制国家。周初统治者“封诸侯,建同姓”,分封了不少周王室的贵族和周朝的大臣到各地,建立了附属于周朝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内有严格的等级制,诸侯在国内是大宗,诸侯的余子分封到各采邑为卿大夫,是小宗。卿大夫又养着许多“士”。周王朝和诸侯国实行长子继承制即传嫡制。各诸侯国又以周王室为共同宗主,定期朝见、纳贡。形成了一套等级森严的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西周王室对诸侯国如何控制、考察,了解情况呢?

《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也就是说,《诗经》中这部分诗,最初是为了周王室的政治目的而收集起来的。这些采风者,实际上起着公开去了解诸侯国情况,对诸侯国进行监视、稽核的作用。难怪我们看到的这部分诗内容那么丰富,表达的感情是那么坦白。这实际上是周王朝对诸侯国进行的一种情报活动。这些采风者是些什么人呢?

《周礼·秋官》载:“十有二岁,王巡守殷国。”也就是说周天子要亲自到诸侯国去视察。《周礼·秋官》还有,“行人”掌管朝觐聘问。行人又分为大行人、小行人。大行人掌天子诸侯间的重大交际礼仪。“岁遍存,三岁遍(兆页),五岁遍省”。代表天子出使诸侯国,巡视、视察周朝的礼仪制度在诸侯国的执行情况。小行人掌接待宾客。诏令由行人下达给诸侯,诸侯的情况由他们上达周天子。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的上司是掌刑狱、纠察等方面的司法部门主官——司寇。可以看出,西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管理机构是一个外交、情报、处罚结合在一起的强大的巡视、监察部门。《礼记·王制》载:命大师[2]陈诗以观民风。采集四方歌谣的行人、乐官固然真的在采集歌谣,作为考察诸侯政绩的重要情报,同时也一定以采集歌谣为掩护从事一些其他的活动。行人、乐官以采集歌谣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出入庙堂、民间,从《诗经》中的诗歌就可以窥见行人、乐官足迹所及的地方是很广阔的。可以想见这些肩负特殊使命的人,坐在车上,巡视列国的得意之态。周天子根据他们的汇报,决定施政方针,对诸侯进行奖惩、升降。

诗无达诂,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间谍史时,也从中得到了这方面的消息。当然,《诗经》中“风”这部分,有不少篇章写的是春秋时事。而我们上述分析,在周天子东迁但未完全成为诸侯手中玩物时,也还是存在的吧!因为那时同样有小朝廷的利益要维护,更需要看大国的脸色行事。因此,上述分析并不仅限于西周。

本篇小结

我们吃力地从中国最早的夏、商、西周三代扑朔迷离的传说与记载中,分辨出中国历史上最初的一些间谍们风尘仆仆的身影。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残缺,我们只能部分借助于分析、联想来研究他们的活动。这也是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间谍史的特点。我们留下一个更为开放的开头,以待后来者根据新的史料去研究、探索。

在中国古代间谍活动的源头,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个特点:从事间谍活动的人是一些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大人物,也即是一些政治家。这也是中国古代间谍活动的一大特色。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使这一领域的活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们在中国古代间谍活动的发端还看到,从组织上、活动上,间谍活动与一般的政务活动,外交、军事活动还没有明确的区分,往往混杂在一起。对间谍活动的展开也并非作为一种专门的、自觉的活动来进行。在组织、人才上并无明确分工。间谍活动的形式也难免单调,已出现的几种间谍活动方式也是无意而为之的。

注释:

[1]武王克商时间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认为在公元前1066年。赵光贤、侯仁之教授认为在公元前1045年。

[2]大师,即古乐官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