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而且岁月与时代,也不会允许我们将脚步停下来,坐在那儿静止不动。夜似乎很长很长,四周一片黑暗,不知何时起风了,吹动着窗户上的纸屑,发出咝咝的响声。他毫无睡意,睁大着一双眼睛,直瞪瞪地盯着头上面的天花板,想得很多很多,也想的很远很远。从马春元的眼神里,他读懂了命运之神是迎着一切人走来的,它只屈从于强者和有准备的人。不过这种光顾极为短暂,万一错过了,就不会恩赐你第二次了,所以必须大胆而又谨慎。
这一次,崔云山与往常遇到问题一样,他要认真思考应对的方式与方法。他从一年多农场的经历来看,不论搞塑料地膜,还是做养殖业,往往一个偶然就是一个机遇。这一次办裁剪培训班,也许就会成为这一生的事业。说实话,每个人眼前的路都是黑的,谁也不知道归程到底在何方。而且马春元信誓旦旦,还有鲜红的证书,这一切也不可能是假的。再说人挪死,树挪活,或许这一步迈出去,还是一片灿烂前程呢。
崔云山披衣下床,来到院子中间,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像是马春元的眼睛,也像是农场职工们的眼睛。人这一辈子,就应该做我们所想做的事,爱我们所想爱的人,做错了不必后悔,也不要抱怨,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完美的人。跌倒了爬起来,重新向前走去,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要相信下次会走得更稳……月光下,他的思路继续向深处扩散着。他终于明白了,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地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去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时,决定我们选择与成功高度的,不是我们的才能,而是我们的心态。
在夜的深处,总有许多不可预知的东西,创业的道路上也是如此。崔云山要抓住这个偶然,抓住这个机遇,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他回到房间,顺手推开窗户,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夜景,心里一阵阵的激动,却也隐隐感觉到一缕的不安。企业的生死命脉,也许就在明天这一步棋了,是胜手,是险招,自己也只好信天由命了。或许只要我们的心念一转,逆境也能成机遇,而拐弯也不失为之一种前进的方式。远处雄鸡一声啼鸣,东方开始泛白,崔云山一拳砸在眼前的炕沿上,气壮山河般地吼了一声:“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就是这了。”然后穿衣下炕,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大踏步地向农场场部走去。
“10个学生”的效应
人们常常会用“胆识”这两个字,来说明形容敢想敢干、敢做敢当的“龙马精神”。崔云山属于富有“龙马精神”的人,经过一夜的思考,他的目标明确了,信念坚定了,毛主席说过,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去闯,去试,去探索。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方向,但是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胆识,就是敢于想别人所不敢想的,做别人所不敢做的,为别人所不敢为的。一个没有胆识的人,再好的机会到来也等于白搭,他固然没有失败的机会,但也永远不会成功,就像那些躺在坑里睡觉的人,永远是不会摔跤的。
崔云山始终相信,“冒险”并不是莽夫的行为。当我们走上人生的旅途,虽然前途艰险莫测,有时候甚至充满了风险,但是只要我们的意志不因社会的压力而软弱,也不因自然的压力而萎缩,就会轩昂地向前走去。看准了再迈步出去,前行了就绝不停留,这就是崔云山做人做事的风格。他是一个不易满足的人,在他的胸膛里面搏动着一颗勇于进取的心,按照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法则,机遇与风险,永远就像硬币的两个面,福与祸相依也是一样,往往存在于一念之间。也就是说,机会中总孕育着风险,风险中蕴藏着成功,假如惧怕风险而错失良机,也许就永远不会取得成功。反言之,成功有时候往往在于选择,而选择就需要有一种“冒险精神”。
万事开头难,到底有多难,事事是不一样的。崔云山从办农场到办培训班,也是大姑娘出嫁第一回,周围也没有什么可参照的。没有就没有吧,崔云山自从初中毕业回到村里,就没有消停过,难道这一次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农场当年咱也没有办过,不是东闯西荡,照样也走过来了?再说,既然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就再不能三心二意,左摇右摆,这是做人做事之大忌。因为我们选择了高山,也就选择了崎岖;选择了机遇,也就选择了风险;选择了求索,也就选择了曲折;选择了事业,也就选择了奋斗。这次办培训班的道路,肯定不会是风平浪静的,或许还将充满着艰难险阻。但是留给自己的已别无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去,坚持到底就会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别看崔云山平日里慈眉善目,像一尊佛似的,干起事情来却是疾如闪电,雷厉风行。他来到农场办公室后,立即打发人到东郭镇通知马春元,让他赶快来农场订协议,签合同。马春元接到崔云山的通知,知道事情有了着落,放下地里的农活,当天下午就赶到了西城农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协商,崔云山基本上满足了马春元提出来的条件,崔云山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马春元再带一个人,负责教学这一块子。接下来,两人就一些办培训班的细节,做了一些探讨,然后郑重其事地签下了协议和合同,对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作了明确的分工和细化。
合同在当时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儿,大家既新奇又激动,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崔云山找来一个公证人,又找来一个字写得好的,工工整整地复写了三份,然后双方盖了手印,签字画押。合同一签完,双方就成了一家人,当下里别提多高兴了,便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其实面临的许多事情,只要我们想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到,用不着什么所谓的“钢铁意志”,也用不着什么所谓的“技巧谋略”,只要坚持下去终究会发现,原来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天造地设,水到渠成的。崔云山这个校长,也像当年时兴的广告潮一样,张罗发传单,贴海报,像一个分娩前的孕妇那样,充满了期望,也充满了兴奋与煎熬。
现在想起当初办学的条件,崔云山依然是心怀愧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呀?不足十平方米的饭厅,改成了上课的教室,用砖头砌了几排,摆上木板,抹上水泥,就当作课桌板凳。正面墙上用水泥抹了一块,刷上黑漆就成了黑板。开学的这一天终于到来,崔云山甭提有多么高兴,把教室打扫干净,课桌板凳擦了一遍又一遍。1983年4月28日,他早早起床穿戴整齐后,专门系了一条领带,叫上马春元、张高潮等人,一起站在大门口。眼看太阳都三竿子高了,总算迎来了第一个学生,是一位女生,骑着自行车带着铺盖卷,还有一网兜子碗碗缸缸的生活用品。
崔云山他们忙不迭地走上前去,又是嘘寒又是问暖,热情的让学生都觉得受宠若惊,满怀惊疑地跟着崔校长来到了“教室”。不过接下来,崔校长可没有了当初的兴奋劲了,因为太阳从出山到树梢,从房顶到山顶,眼看快到午时了,才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个人。崔云山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三个核桃,五个枣”,整整八学生,随身带着剪刀、尺子前来报到。如果按乡下赴宴座席的标准计算,刚好一桌人,连个窝角的都没有。
不过崔云山毕竟是崔云山,多年来的摸爬滚打,心脏上早已练就出了一个金刚罩,什么惊涛骇浪没有遇过!人少就少一些吧,星星之火还可以燎原吗?何况旗杆插起来,就会有吃粮的人,总比自己一个光杆司令要强得多。想到这里,崔云山鼓足了心劲,尽管只有八个学生,照样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他在黑板上工工整整的写下了“开学典礼,运城西郊裁剪学校第一期”两行字,然后就站在讲桌前,讲起了本期培训班安排、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崔云山讲着讲着,看着眼前“八大金刚”求知若渴的目光,竟然把开学典礼办成了“师生互动调研会”。
他向学生了解道,你们来这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村里面有多少人想学裁剪?学生开始还有些害羞,不好意思回答,见他们的校长这么和蔼可亲,时断时续地说道:“村里想学的人很多,只是怕学不好回去丢人;二是经济状况都不太好,虽说一个学生两个月才20块钱的学费,4块钱的住宿费,有些家里还是掏不起这个钱。而且村里人都认为,学裁缝哪有上学的,都是跟着师傅学的,所以害怕花了钱学不会,回到村里丢人。”通过这次摸底调查,使崔云山认识到,自己现在所做的这个职业,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就如同万里长征,重要的并不在于有多长,而是在于怎么把事情办好。
崔云山对办学有了信心,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你们放心,我们既然开办这个学校,就一定要把大家教会教好,教成顶呱呱的优秀人才!”第一步是迈出来了,尽管没有像想象中那么轰轰烈烈,但毕竟是扎扎实实的一步。而且通过对学员们的了解,崔云山满心喜欢,觉得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是人们对此都还不甚了解,关键是把眼下这第一个班办好。好像是天助崔云山似的,开学后的第二天来了一个,第三天又来了一个,总共十个人,崔云山形象地称之为“满汉全席,十全十美”。他更加坚定信念,下决心必须把第一期办好。虽说10个人确实是少了一些,但是10个人就是10个活广告,他们出去说一句,比我们自己说10句都要顶事的多。
崔云山全力以赴,一点儿也不敢含糊,按照教学的要求,第一个月把理论教完后,第二个月开始实习。当时学校没有缝纫机,他们就在学校附近的韩家营村租回来10台缝纫机,每人一台,让教师领着学员实习学做裤子。当学生们把自己平生的第一条裤子做成后,都特别激动,三更半夜都不休息……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10个学生的学费,根本不够学校的开支。好在学员们都是自己带面来,学校只负责蒸馍、做菜,烧汤,才勉强能够维持学校的运转。崔云山也是横下心来,既然学校办起来了,就不能垮下去,宁叫挣死牛,也不能打住车。他回家给老伴一商量,将家里的积蓄拿出来,解了眼下的燃眉之急。
崔云山属于那种有主心骨的人,别看一天到晚忙于做工作,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可是哑巴吃饺子,有数字藏着的,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八匹骡马也拉不回头。只是对于当时的办学条件,总觉得实在是苦了孩子们,至今都抱愧不已。那时候都睡的地铺,用砖一摆,铺上麦秸,一溜儿睡十几个人,一个挨着一个,像摆地瓜一样。教室就在20个世纪60年代盖起的房子里,学员们一人一个马扎,一个小本夹,就是课堂和课桌了。崔云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自己当时虽然也不富裕,却更是怜悯那些穷孩子,有的学生实在是拿不出来钱,他是既免学费又免灶费。对于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员,还建立了奖学金制度。
前来学习的大都是村子里的孩子,崔云山就当作是自己的子女一样,有个头疼脑热的,派人到药铺买药回来,还让灶房做个病号饭。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有这样的好校长,大家学习劲头都非常高涨,进步也很大。而这样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取得了收获。第二期,来了三十几个学生;第三期,来了五十几个学生;第四期,一下子招了130多人;第五期,哗啦啦就达到了180多个学生。后来学生越来越多,每期要招300多个学生,学校容纳不下了。崔云山就到隔壁厂里租了教室、宿舍,再后来,又在西街交通旅社、二轻招待所、县农机校、县人民剧院、县第二招待所……运城好多处房子都被西城服装裁剪学校租来做教室用。真是鸟枪换炮,学校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崔云山的校长头衔也名副其实了。
要办就办高档的
裁缝学校出名了,慕名而来求学的人纷至沓来,学员们遍布全地区13个县市。平陆县山区里的一位小女孩,不知从哪里得到的这个消息,因为家里比较贫寒,买不起车票,就在她父亲的陪伴下,骑着一头毛驴,踢踏踢踏地来到学校门口。这消息一下子成了学校的热门话题,学生们看西湖景似的,都涌到校门口凑热闹。当时正是午饭时分,崔云山听说后,连忙放下手中的饭碗,拉起身旁的胡建军,匆匆忙忙赶到校门口,将父女俩接到办公室。
原来父女俩翻山越岭,百里迢迢来到这儿,是想送女儿学一门手艺的,可是家里实在是拿不出学费来,去了几个职业学校,都被一口回绝了。崔云山听后,当即拍板决定,免去女孩的全部学费,还特意让灶房给父女俩准备了一顿午饭。那女孩与他父亲来到运城,以为是来到了“皇城根”下,事情恐怕不怎么好办,没想到一根烟没有让出去,事情就得到了解决。而且学校还免去了学费,真的是天下不仅有免费的午餐,而且还掉下来一个香喷喷的大馅饼来,当然从头顶到脚底都是一个喜欢。
我们生活在人生世界里,故事并非只是凭文学家虚构出来,也并非只是讲故事给他人听的。不过想想崔云山平日里为人处世的事情,这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或许是他从李店铺村“做好人”的故事里,总结出的施舍智慧,也是他回报社会的具体表现。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崔云山利用学校的场地、设施和教职员工,为西城办6个村子,办了数十期服装裁剪培训班。而且规定凡西城办6个村子的子女,凡是想来学校学习服装裁剪的,随来随学,学费全免,这个规定至今依然执行。
以后发生的事情,恐怕崔云山自己也不会料到,也许算作是好心好报,使得他真正走上了一条迈向成功的道路。那女孩的父亲也是一个实在人,临走时对崔云山千恩万谢,再三叮嘱女儿,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报答学校的一片好意。在回平陆的路上,这位老人逢人便说,运城西城裁剪学校的校长,真是一位现世的活菩萨。你们肯定不会想到,天底下会有这样的大好人哩。这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就像一股清凉的风,在河东大地上吹荡着。第十期培训班开学时,居然来了500多人,其中就有那位“毛驴女孩”家乡方圆村里的20多个人。
20世纪60年代,文艺界流行着一出现代革命戏剧,剧目叫《芦荡火种》。是说在江苏常熟一带的芦苇荡里,隐藏着以新四军郭建光为首的一支伤员队伍,在当地共产党员阿庆嫂和革命群众沙奶奶等人的掩护下,与日伪反动派巧妙周旋,最终成为一支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这出戏不仅剧情感人,而且编排得体,很有哲理性,后来被改编成为样板戏《沙家浜》,轰动全国。崔云山把自己创办服装学校的发展过程,也比喻像芦荡火种一样,经过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燃烧后,终于形成了燎原之势。
虽然从1978年开始,中国就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但是多年来积患的沉疴旧疾,不是像医生做手术一样,一朝一夕就能革除掉的;被冰雪坚封的土地,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冻,只能在春风里慢慢地消融。不过新生事物的种子,具有极顽强的生命力,一旦遇上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水分,就会像雨后春笋蓬勃地发展起来。经过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北方农村,生活日渐好了起来,长期被封闭禁锢的思想也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年轻人,更是想走出这片黄土地,看看外边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于是就有了“民工潮”一词的出现。
崔云山和他的服装学校,像一个魔术师似的,不仅适应了这个潮流,而且也抓住了晋南农村女孩子们的心理。她们既不想走的离家太远,又很想学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而且在农村,做饭做衣服又是女孩子嫁人的必备手段。在那时候,农村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缝纫机,是村里几乎普及的“三大件”,差不多的女孩子,大都会蹬踩两下子,只是对于裁剪的理论和技能都比较生疏。崔云山办起的服装学校,恰巧就如同及时雨,一下子滋润了女孩子的心,前来报名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出现了“井喷”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