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性及对策体系研究
- 才让加
- 3408字
- 2021-03-24 12:23:01
第二章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发展是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核心内容,也是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现实的状况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经过不断的改革,经济结构和社会风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 农牧业生产取得长足发展
农牧业作为民族地区的支柱性产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改善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农机具推广、耕作技术革新、优良品种培育、化学肥料施用、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以及草场围栏、冬春塑料暖棚养畜、疫病防治、牲畜良种繁育等技术的应用,使农牧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2008年末,西北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总产值为1430.97亿元,比1978年的52.37亿元,增长了27.32倍。其中,农业生产总值为962.12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67.24%,比1978年的37.25亿元,增长了25.83倍;林业生产总值为33.83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2.36%,比1978年的1.16亿元,增长了29.16倍;牧业生产总值为300.07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20.97%,比1978年的12.08亿元,增长了24.84倍;渔业生产总值为9.34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0.65%,比1978年的0.13亿元,增长了71.06倍;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为125.60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8.78%, 可见,通过党和政府多年的建设,西北民族地区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料从无到有、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农业经济产量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西北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较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和耕地质量不断提高。西北民族地区现有耕地面积从1985年的763.31万公顷,扩大到926.37万公顷,扩大了1.21倍。粮食产量从1985年的1267.05万吨提高到2053.52万吨,提高了1.62倍。其二,农用机械设备与化肥投入量不断增加。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农机拥有量达4080.91万千瓦,农业用电量1044969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545.71万吨。其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西北民族地区的农业电力设施、水利设施以及农业运输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牧业是西北民族地区的主体产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发展。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牛、马、驴等大牲畜头数达3630.33万只(头),羊10262.07万只。肉类产量243.03万吨,其中,猪肉产量82.62万吨,牛肉产量61.00万吨,羊肉产量75.42万吨。奶类产量291.08万吨,禽蛋产量46.99万吨,羊毛产量132113吨。此外,随着牧区草场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牧民对草场的利用程度更加集约,牧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二 工业生产取得可喜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促进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目前,西北民族地区相继建成了采矿、电力、机械、建筑材料、化学等重工业企业和纺织、食品、皮革、造纸、服装、文教用品等轻工业企业。有些地区已形成了以工业企业为依托的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城镇,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工业在西北民族地区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显著。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135.8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1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602.98亿元,工业增加值3265.32亿元。从轻重工业结构比重分析,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3.09%,而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6.91%。西北民族地区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而重工业又以煤炭采掘、石油和天然气、有色金属工业、电力工业、盐化工业为支柱性产业。这种产业结构主要是由西北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结构所决定的。从所有制结构分析,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174家,占西北民族地区工业企业总数的22.51%,但其完成生产总值6144.50亿元,占西北民族地区工业总产值的75.52%。从企业规模分析,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大型企业86家,占企业总数的1.65%,完成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的59.52%;中型企业679家,占企业总数的13.01%,完成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的21.70%;小型企业4454家,占企业总数的85.34%,完成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的18.78%。西北民族地区大型企业比例偏低,但对经济贡献比重较大,而中小企业数目较多,但其产值比重较微弱。
三 流通领域更加繁荣活跃
流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西北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经济社会贡献较大。为繁荣和活跃民族地区市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民族地区建立和发展起了民族贸易公司和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经营日用百货、副食、粮油等商品,担负农副产品的收购任务,并对民贸企业实行“三项照顾”政策,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到1978年,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42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西北民族地区流通领域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以国有商业为主体,包括国有商业、集体商业、合作商业、私营商业在内的各类商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集市贸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到199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4.49亿元。近年来,西北民族地区积极发展了同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和饮食业服务等第三产业,使民族地区的服务业得到空前繁荣活跃。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市场流通规模继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553.8亿元,是1990年的10.3倍,其中,批发零售业总额2075.09亿元,住宿餐饮业总额407.3亿元。此外,西北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改进,流通市场不断完善。拍卖、租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品牌专卖、仓储销售、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逐步在城乡推广应用。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使流通业自身及相关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
四 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异军突起
国家为加速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民族地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大力投资和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在很多地区的多个领域突破了零的界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3878.40公里发展到7430.80公里;公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76150公里发展到329940公里。铁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由1978年的1148.4万人和64.02亿人公里发展到4016万人和720.40亿人公里;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由1978年的3589.40万人和25.03亿人公里发展到104713万人和660.30亿人公里。铁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由1978年的4983万吨和315.39亿吨公里发展到17342万吨和2109.76亿吨公里;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由1978年的38676万吨和50.07亿吨公里发展到81356万吨和1811.81亿吨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西北民族地区邮电通信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西北民族地区邮电业务总量达到924.67亿元,是1978年4.24亿元的218倍。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了覆盖全国民族地区的数字移动通信网,初步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网络和电信网络,成为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五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西北民族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居住条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质量等都有了显著提高。从大面积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西北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到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的生产总值达到9439.56亿元,比1990年的639.02亿元增长了14.7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119.5元,比1990年的1440.69元提高了2667.81元;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42.1亿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814万元,分别相当于1992年的5.24倍和3.4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71元,比1990年增加13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42.72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6131.85亿元,比1990年增加5508.42亿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特别是牧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有相当大的改善,部分牧区已实现了城镇化,牧民告别了传统的游牧生活,过上了定居放牧的生活。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部分少数民族已实现整体脱贫。民族地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面对世界学英语,面对中国学汉语,面对本民族学本族语言”已成为民族地区教育体制的主流,民族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现已形成了省有民族高等教育,州有民族中专,县有民族(高)中学,乡有民族中(初)、小学的教育办学体系。截至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共有在校生10963072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699429人;普通中学的在校生数为4335311人;普通小学在校生数为5928332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超过91.7%和94%。2008年,西北民族地区的出版图书6113种,杂志种类433种,报纸种类200种,极大地提高了各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西北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已拥有卫生机构达12440个、床位211939个、卫生技术人员234011人,基本建成了州(地)、县、乡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地方病和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