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柑橘罐头
1.原料要求
蜜橘、柑橘、椪柑均可制作罐头,尤其以无核蜜橘为佳。要求果质新鲜,味正,成熟度在八成左右,无腐烂,无病虫害,果直径4.5~7cm,其他可加工为原汁。
2.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热烫→去皮去络分瓣→酸碱处理→漂洗→脱苦→剪心去核→计量装罐→加糖水→密封→杀菌、冷却→擦罐→保温处理→成品
3.操作工艺
(1)选果 选果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选好的果实应按大小、成熟度分开,剔出火烧柑、霉烂果、畸形果及不属于同一品种的果实;选出果柄脱落之果单独堆放,严防堆积产热;选出未成熟的果另放,待成熟后再加工。
(2)清洗热烫 用清水淋洗,除去表面附着的泥土及杂物。因果子成熟度低不好剥皮,可采用90℃左右热水热烫40秒左右,让其松壳以利剥皮。注意水温不能过高,时间也不能长,否则易造成烫熟,严重影响质量。
(3)去皮去络分瓣
剥皮:分热剥和冷剥。热剥是把橘子放在90℃的热水中烫40秒左右,烫至易剥皮但果心不热为准。不热烫者为冷剥,一般此法多用于出口厂家,剥皮稍费工夫,由于预热次数减少可较好地保存营养、风味。皮剥好后即进行分瓣,分瓣要求手轻,以免囊瓣因受挤压而破裂,因此要特别注意,可用小刀帮助分瓣,但要干爽,橘络去净为宜。另外,瓣的大小在分瓣时应分开,便于处理。一般按大、中、小三级分,烂瓣另作处理。
去囊衣:可分为全去囊衣及半去囊衣两种。
①全去囊衣:将橘瓣先行浸酸处理,瓣与水之比为1:1.5(或2),用0.4%~1%的盐酸溶液处理橘瓣,一般为30分钟左右,具体使用酸的浓度根据橘瓣的囊衣厚薄、品种等来定浸泡的时间,水温要求在20℃以上随温度上升其作用加速,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20~25℃为宜,当浸泡到囊衣发软并呈疏松状,水呈乳浊状即可沥干橘瓣,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漂洗至不浑浊为止,然后进行碱液处理,使用浓度为0.4%~1%,水温在20~24℃浸泡5~15分钟,具体视囊衣厚薄而定(以大部分囊衣易脱落,橘肉不起毛,不松散、软烂为度)。碱处理后应马上进行清洗,防止过度浸损囊衣。应清洗3次以上,洗至橘瓣无碱液残留,手感无滑腻为宜。
②半去囊衣:与全去囊衣不同之处是把囊衣去掉一部分,剩下薄薄一层囊衣包在汁囊的外围,使用盐酸的浓度为0.2%~0.4%,30分钟左右;氢氧化钠用0.03%~0.06%,3~6分钟,具体视囊衣情况而定,以橘瓣背部囊衣变薄、透明、口尝无粗硬感为宜。
去心、去核用弯剪把橘瓣中心白色部分作两剪剪除,在剪口处剔除橘核。
(4)脱苦 将清洗后的橘瓣用30℃温水浸泡15分钟,然后注满清水漂洗2小时,每小时换水一次,脱去苦涩味
(5)剪心去核 要用弯剪刀剪心去核,剪口要呈圆弧形,无锯齿口及飞皮现象,剪瓣时要不伤囊包,注意保护橘瓣两端之圆角,以保证橘瓣形态。剪心后用剪刀头小心刨除橘核,不允许挤压橘瓣,以防损伤内囊衣。
(6)计量装罐 按成品规格计量装罐,一般要求固形物不低于55%,糖水占45%左右。
(7)加糖水 将水加热到50℃左右,加入白砂糖。然后将糖水烧开,再加入0.1%~0.15%的柠檬酸,使糖水的pH值为4左右。
(8)密封 可采用真空封罐机抽空密封,机头真空在0.035~0.050MPa条件下进行封口;无真空封罐机的情况下,可将橘罐入蒸锅筛内加热至90℃,用热排气法抽空封罐。
(9)杀菌冷却 采用低温连续转动杀菌,在82℃温度下杀菌12分钟,使产品中心温度达到76℃以上,并冷却到表面温度38~40℃。
(10)擦罐 待经过杀菌的罐头冷却到30℃左右时,即可擦罐,用棉纱将瓶外部及瓶盖的水分及污物擦去。然后再用油纱头(油纱头的配制:工业液状石蜡油1kg,干纱头5kg,充分翻动,使纱头吃油均匀),逐罐在罐盖上擦油防锈,要求擦油均匀,不漏擦、不积油。攘好油的罐头入保温库堆码计数进行保温。
(11)保温处理 入库的罐头在库温25℃下存放5~7天,并在第3天翻罐(将堆在上面的罐翻到下面,下面的翻到上面),使受热均匀。如果不出现胖罐、变色,起泡,即可装箱出厂。
4.质量指标
①色泽:果肉光泽,橘红,糖水透明
②品味:酸甜可口,无异味,具有糖水橘片的独特风采,食之无硬渣感觉。
③形状:形态饱满,完整,大小均匀。
④无杂质,无沉淀物。
⑤固形物不少于55%。
⑥重金属含量,每千克成品中,锡不超过20mg,铝不超过2mg,铜不超过10mg。
⑦微生物指标:无致病菌及因微生物作用所引起的腐败象征。
柑橘罐头质量分级见表3-1。
表3-1 柑橘罐头质量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