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倍政权与日本未来(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日本研究论丛(第1辑))
- 庞德良主编
- 7459字
- 2020-08-29 08:59:09
经济
解读安倍经济学:国外学者观点述评
【内容提要】 为应对日本自1990年以来通货紧缩、增长乏力、消费低迷的经济形势,安倍晋三在2012年12月就任日本首相后,便推出了以“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有力的结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安倍经济学”。从近期国外文献来看,人们对安倍经济学的关注度很高,但褒贬不一。本文依据国外学者对安倍经济学的不同解读,将相关学者分为“赞扬派”“否定派”“存疑派”三类,并对各自的观点分别进行梳理和评析。
【关键词】 安倍经济学 货币宽松 结构改革 增长战略
2012年12月26日,安倍晋三重新执政,成为日本第96任首相。面对自1990年以来日本通货紧缩、增长乏力、消费低迷的经济形势,安倍政府推出了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有力的结构改革等措施在内的经济刺激政策,即所谓“三箭齐发”的“安倍经济学”,以期重振日本经济。从2013年1月日本提出“无限量货币宽松政策”,到6月推出“日本复兴战略”,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都已射出。尽管从半年多来日本经济的表现还难以确切判断安倍经济学的效果,但至少引发了人们对安倍经济学的更大关注。
从近期国外文献来看,人们对安倍经济学的关注度很高,但褒贬不一。一部分人对安倍经济学充满信心,另一部分人则从近期股市的波动中得出了“三支箭”行将失效的结论。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赞扬派”学者的观点,即对安倍经济学的前景持乐观和支持的态度;二是“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即悲观看待安倍经济学的作用;三是“存疑派”或者“观望派”学者的观点,即有条件地肯定其政策措施,把政策的起效建立在日本“结构改革”的成败基础之上。本文将简要梳理近期国外文献中有关安倍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一 “赞扬派”学者的观点评析
“安倍经济学”一经提出,国际上就不乏赞同的声音,一些国际著名学者纷纷撰文,表达了对安倍经济学的期待和支持,这其中既有日本国内的学者,也有包括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高田创(Hajime Takata)在内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这里,笔者将此类对安倍经济学前景持乐观和支持态度的学者称为“赞扬派”,以下笔者将对这些学者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一)“赞扬派”学者的主要观点
1.斯蒂格利茨的主要观点
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领军人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斯蒂格利茨教授对安倍经济学表示了强烈的认同和支持。他在《评论汇编》(Project Syndicate)杂志发表文章称,安倍政府采取的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措施,是美欧国家也应采取的政策。他批评那些认为日本过去采取的财政刺激政策无效的说法,认为如果没有这些刺激措施,日本的经济形势将更加糟糕。他认为,由于日本拥有教育程度高、技术能力强、设计敏感度出众的劳动力,并且身处世界最具活力的东亚地区,安倍经济学终将成功,并给那些经济低迷的发达经济体带来希望之光。
2.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观点
按照普林斯顿大学保罗·克鲁格曼教授自己的说法,他和伯南克一样都是当今对日本经济充满希望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日本经济遇到的长期低迷是许多发达国家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试验”(economic experiment),可作为全球的“范例”(model)。近来日股短暂的震荡并未改变他对安倍政策的评估,他在《纽约时报》网站撰文指出:“对日本努力扭转其经济行为的总体判定是,到目前为止效果还不错……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判定不但是站得住脚的,而且会得以强化。”
3.高田创的主要观点
瑞穗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田创在《日本战略研究所协会评论》(AJISS)上撰文指出,安倍经济学是安倍政府在正确的时间采取的正确的战略,并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从外部环境看,在历经近6年的债务调整之后,其他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外部对强势日元的压力随之减小;同时,安倍政府的刺激政策也营造出了变革意愿的氛围。作为战后唯一一个经受通货紧缩的发达经济体,安倍政府正经受着巨大考验。但鉴于日本企业业已完成债务处理并且拥有技术和适应的潜力,安倍经济学正在取得成效。由此,2013年将成为日本走出“失去的20年”阴影的转折点。
(二)简要评析
从上述三位学者的观点看,“赞扬派”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安倍经济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其效果与前景持乐观态度。就其共同点来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安倍经济学的作用和前景给予高度肯定
高田创教授认为,安倍经济学正在唤醒日本所蕴藏的巨大潜能,2013年将因此成为日本摆脱“失去的20年”最关键的转折点。斯蒂格利茨则认为,如若安倍经济学得以完美实施,那么日本将为经济低迷的发达国家带来一缕希望之光。克鲁格曼教授更是把安倍政府的三大政策看作医治西方国家经济顽疾的一剂良药,认为安倍经济学的成功将起到两个作用:一方面给日本经济一个切实的推动,另一方面给世界提供一个解决经济增长问题的可行方案。可见,“赞扬派”学者把安倍经济学看作可以推广的“模板”和“范例”。
2.强调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三支箭”的合力作用
“赞扬派”学者都认为“三支箭”应配合使用,尤其强调结构改革的作用。斯蒂格利茨在《安倍经济学的祝福》中指出,真正的挑战来自第三支箭,即增长战略的设计,其政策目标在于实现重构经济、提高生产率以及增加劳动者的参与度。克鲁格曼也强调宽松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他在博文中指出,在货币政策之外,“应该用暂时的财政刺激措施来缩小实际GDP和潜在GDP之间的产出缺口,启动日本经济向通胀环境转变”。
3.避谈安倍经济学的负面影响及外溢效应
2013年5月23日,日本股市的下挫难免为人们乐观的情绪投下阴影,但克鲁格曼仍坚持认为日股的震荡不会改变他对安倍经济政策的评估,他指出当前日本的股票价格仍远远高于2012年,日本经济已经出现好转的迹象。可见,“赞扬派”学者将近期日本金融市场的波动视为正常的经济现象,无视经济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就在一些国家担心日元贬值对本国出口造成冲击,以及过重国债负担可能加重日本财政危机,进而最终拖累世界经济之时,“赞扬派”学者却对这种外溢影响避而不谈,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二 “否定派”学者的观点评析
与斯蒂格利茨等学者的观点不同,一些学者并不对安倍经济学抱有太大希望,而是持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笔者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否定派”。下面,笔者将以盖瑞·贝克尔(Gary Becker)、滨纪子(Noriko Hama)、萨蒂亚吉特·达斯(Satyajit Das)、斯蒂芬· S.罗奇(Stephen S. Roach)等学者为例,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一)“否定派”学者的主要观点
1.盖瑞·贝克尔的主要观点
对于安倍经济学,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盖瑞·贝克尔并不看好。他在和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Posner)共同撰写的博文中指出,安倍上台以后,正在效仿美国,采取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内,日本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会结束其通货紧缩状态,并带动物价上涨,但是,由于日本目前的债务已经十分巨大,进行借钱刺激经济的办法难以长期为继。未来,日本经济将继续停滞下去,安倍经济学将难逃失败命运。
2.滨纪子的主要观点
被誉为“日本的克鲁格曼”的日本同志社大学滨纪子教授对安倍经济学的立场与克鲁格曼截然不同,她对安倍经济学持强烈的批评态度。滨纪子将安倍经济学称为“最糟糕的经济学”(absolutely bad economics)。她认为安倍的经济刺激计划使货币流向了股市,就像20世纪80年代一样,而普通消费品的价格却仍然在下降,难以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因此,“三支箭”只不过是再造泡沫经济的手法而已。她认为安倍的经济政策具有供给学派的新保守主义(supply-side neoconservatism)特点,最终是在保护自民党自身及其利益集团。
3.萨蒂亚吉特·达斯的主要观点
财经撰稿人萨蒂亚吉特·达斯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安倍经济学并非新政策,这些政策在过去都曾经尝试过,但取得的成绩非常有限。例如,1990~2008年,日本政府曾经前后共推出过15个经济刺激计划。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计划或许会让经济活动在短期内活跃起来,但是无法启动长期的可持续复苏。同时,量化宽松政策也进行过若干次,但由于日本的零利率政策已经维持了超过15年,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考虑到计划出台之前,短期利率已经接近于零,长期利率也不过只有0.50%左右,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行动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安倍经济学注定将是一次徒劳的尝试,而近期以来日本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很可能正是外界逐渐意识到这一点的原因。
4.斯蒂芬·S.罗奇的主要观点
斯蒂芬·S.罗奇是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认为,安倍经济学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实验性的货币政策”(experimental monetary policy),尽管在后危机时代被许多国家当作标准措施加以推广,但其有效性依然值得怀疑。具体到日本,早在2000年就曾实施过在零利率条件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也未能阻止“失去的10年”演变为“失去的20年”。在结构改革道路上的迟疑和倒退,会使得日本央行步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后尘,这正是安倍经济学的巨大风险所在。
(二)简要评析
上述“否定派”学者普遍对安倍经济学的功效与前景不看好,认为安倍“三支箭”难以奏效。
第一,安倍经济学在手段上了无新意。无论是滨纪子还是达斯,都不把安倍经济学当作一项新的改革措施,他们都认为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都早已在日本实行过,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一次也不会有令人惊奇的效果。滨纪子将安倍的政策归结为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而有的学者则直接将其定义为“新凯恩斯主义”(New-Keynesianism)。
第二,金融市场波动预示安倍经济学已走向尽头。安倍经济学推出至今,日本经济初步显现出增长态势,2013财年前两个季度GDP折年率分别增长了4.1%和2.6%。但同时,股票市场从5月开始出现大幅波动,下行压力明显。对此,“否定派”学者认为,“流动性陷阱”和巨额的国债规模成为实施安倍经济政策的两大约束条件,安倍经济学已开始走向失败。
第三,扩张性货币政策难以长期为继。安倍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和主打手段是,通过央行大规模资产买进,以及大规模增加银行贷款和货币供给,以期进一步降低长期实际利率,促使物价回升,最终走出通缩阴影。但是,这一政策目标在日本债务压力和财政危机的约束下将难以实现。
三 “存疑派”学者的观点评析
除了上述两派学者,还有部分学者对安倍经济学的前景持一种观望和怀疑态度,他们既不完全否定安倍“三支箭”的作用,但也坦言安倍经济学存有缺陷。他们认为安倍经济学可能获得成功,但是在结构改革措施得以充分落实的前提之下。笔者将这类学者称为“存疑派”或者“观望派”。相对于前两派学者,这类学者的比重似乎更大,范围更广,其中包括李钟和(Lee Jong-Wha)、劳伦斯·林赛(Lawrence Lindsey)、理查德·卡茨(Richard Katz)等人。
(一)“存疑派”学者的主要观点
1.李钟和的主要观点
韩国高丽大学教授、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钟和在其《安倍经济学和亚洲》一文中指出,安倍经济学所推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似乎正在显现,至少已开始提振日本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心。但是,激进的货币扩张和财政政策所提供的只是短期刺激,要想复兴日本经济还需要专注于可持续的增长。也就是说,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从短期看是有利的,但是必须辅之以配套的结构性改革,包括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创新力、扩大就业率等改革措施,才能实现走出“失去的20年”阴影的政策目标。
2.劳伦斯·林赛等学者的主要观点
劳伦斯·林赛是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的著名学者,曾任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三届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他在与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和丹尼尔·勒布(Daniel Loeb)等两位学者共同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过于重视安倍经济学中前“两支箭”的作用并不正确,因为10.3万亿日元的财政刺激政策意味着财政赤字的扩大,这难免让人质疑政策的可持续性。同时,货币宽松政策的成效也不在于日元贬值本身,而在于能否消除根深蒂固的通缩预期心理。经济刺激政策在成功提升人们通胀预期的同时,也会提升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而这将加大财政部门的预算压力,加大风险。但这“两支箭”的发力却会给“第三支箭”——民营部门的经济转型——结构改革创造机会和条件。总之,安倍经济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在于“第三支箭”——结构改革,没有有效的结构改革,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终难持续奏效。在他们看来,“第三支箭”的核心是改革日本企业内资本配置低效和不负责的状况。
3.理查德·卡茨的主要观点
2013年初,美国半周刊杂志The Oriental Economist Alert编辑理查德·卡茨在《国际经济》杂志撰文,阐述了他对安倍经济学前景的看法。卡茨认为扩张性的财政—货币刺激措施是重启日本经济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日本要解决那些根深蒂固的经济低迷和通缩问题,只能依靠真正的结构改革。然而,安倍政府却只重视前两项措施,而回避必要的结构改革。“宏观经济刺激措施理应作为缓解结构改革痛苦的止痛剂,但安倍却将其作为麻醉剂。”因此,安倍经济学很可能远远无法实现其重启日本经济长期活力的目标,只可能令日本经济获得短暂的繁荣。
4.托比亚斯·哈里斯(Tobias Harris)的主要观点
2013年5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托比亚斯·哈里斯在《东亚论坛》撰文指出,现在断定安倍经济学已成功还为时太早,原因在于许多阻碍安倍经济政策落实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国民经济福利状况尚未得到改善,货币刺激措施能否带来工资增加或就业增长还是未知数;第二,日元贬值加大了贸易战风险,如果其他经济体采取竞争性贬值政策,那么由此带来的出口优势将被削弱;第三,长期财政问题依然存在,存在通胀率达标之后失控的风险;第四,人口问题对安倍经济学构成威胁,如果日本经济低迷的真正原因在于“人口萎缩陷阱”,而非资产负债表型衰退,那么货币扩张政策导致的资本外逃则很难避免。
(二)简要评析
1.对安倍经济学的前景判断较为理性
“存疑派”学者既不像“赞扬派”学者那样对安倍经济学抱有极为乐观的态度,也不像“否定派”学者那样全面否定“三支箭”的作用。他们对安倍经济学的前景抱有谨慎的、附带条件的乐观判断。所谓谨慎是指他们认为安倍经济学对解决通缩问题在理论上符合逻辑,但能否最终起效还受到实际操作的执行力度、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所谓附带条件是指他们认为安倍经济学的成功要依靠可信的中期财政健全措施,结构改革措施的跟进作为保障。他们列举日本国内多次实施的财政刺激措施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皆无果而终的事实,警告和提醒安倍经济学并不必然成功,仍存在失败的风险。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别报告所担心的,尽管安倍政府大胆的宽松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开始显现,但可信的中期财政健全对策以及具体的结构改革政策还具有不确定性,这无疑会增添人们对日本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打击日本国内对消除通缩的信心,也会透过弱势日元危害世界经济。
2.承认当前的刺激措施存在缺陷
无论是李钟和还是劳伦斯·林赛和吉姆·奥尼尔都无一例外地坦言当前安倍经济学中存有缺陷与问题,那就是过于强调货币宽松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的作用,而“第三支箭”——增长战略却发力不足,偏离靶心。理查德·卡茨认为安倍政府只重视前两项措施,而回避必要的结构改革;吉姆·奥尼尔指出,日本同时需要安倍经济学和小泉政权时代的结构改革,但如今则只有安倍经济学;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认为,当前安倍经济学所采取的措施缺少可信的中期财政健全计划,以及更加具体的、全面的结构改革措施。
3.强调进行“结构改革”的重要性
对于安倍经济学存在问题的解决之道,“存疑派”学者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劳伦斯·林赛强调安倍经济学的制胜之道是提高企业内资本配置的效率,增强经理的责任感。吉姆·奥尼尔认为日本必须进一步扩大劳动力供给,提升服务领域的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放宽限制,这样才能走出经济低迷。理查德·卡茨认为促进日本经济增长的唯一方式是提高人均GDP,而这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社会安全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保护因改革而承担风险的国民。而IMF则强调在提高就业、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度、放开农业部门和服务业、加强金融部门对支持经济的作用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改革措施尤为关键。上述观点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中心是一致的,那就是认为安倍经济学目标的最终实现靠的是推行全面的、以提高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的结构改革。
四 结语
以上笔者对近期国外学者有关安倍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简要梳理、归纳和评析。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学者们分为“赞扬派”“否定派”“存疑派”三类,这种分法只是依据相关学者近期部分成果中的主要观点和倾向性认识做出的,而非对该学者学术思想的全面总结,这既与学界对安倍经济学的讨论发起时间较晚有关,也是笔者的阅读量和学术视野有限所致,但是至少可以有助于大家概览当前国外学界对安倍经济学解读的全景。
通过上述评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大部分学者对安倍经济学前景抱有希望,但程度不同。
除“否定派”学者外,其他两派学者还是对安倍经济学的前景抱有希望。不同的是,“赞扬派”把目前日本金融市场的波动视为正常的经济现象,不认为会对安倍经济学设定目标的实现造成大的阻碍,而“存疑派”则认为股市的波动可能在暗示短期刺激政策效应的消退,缺乏结构改革,将前功尽弃。相比之下,“存疑派”既表达了对安倍经济学的期望,同时也提出了对目前安倍政府推出的“第三支箭”——新增长战略的不满和担忧,认为该战略所包含的改革措施既不全面也不彻底,有一种督促安倍尽快完善改革措施的意味。
第二,多为单纯经济分析,缺少政治、经济、社会多视角的观察。
“失去的20年”的表象是日本经济的低迷,但其原因却绝非单纯的经济因素这样简单。因此,如何解读旨在医治“失去的20年”痼疾的安倍经济学,似乎也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经济学分析,政治的、体制的、社会的因素也应该作为影响因素加以考察。从前述三类学者的观点来看,绝大多数学者还只是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刺激政策的有效性,把日本社会中政治、体制、文化的因素考虑进去的仍然很少,这一点在斯蒂格利茨等“赞扬派”学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实际上,日本社会的选举制度、利益集团、政党政治,都对安倍经济学的命运和功效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安倍经济学的各项措施是否都能如期推出,推行的措施是否都能得到充分的执行。无视这些因素来判断安倍经济学的命运,难免会得出片面的结论。
(本文主要内容发表于《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The Interpretation of Abenomics: Review of Opinions of Overseas Scholars
Chen Zhiheng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Japan's deflation and sluggish economic growth and depressed consumption since 1990, after Shinzo Abe was inaugurated as Japan's prime minister in December 2012, he proposed Abenomics and the primary coverage of Abenomics is about monetary easing policy, flexible fiscal policy and powerful structural reform policy. According to recent foreign references, people highly concern about Abeconomics, but they have mixed views. According to foreign scholar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Abe economics, this paper divides relevant scholars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 the support faction, opposition and skeptical faction and this paper also sorts out and analyzes their perspectives respectively.
Keywords Abenomics; Easing Monetary; Structural Reform; Growth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