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经济失衡研究(对外开放战略研究丛书)
- 胡渊
- 1656字
- 2020-08-29 08:37:37
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生产要素在世界市场上日益自由流动,国际贸易也空前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贸易收支失衡也成为一国对外经济常态。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另一方面,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重要风险,也因此成为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国际机构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
造成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单方面的问题所致。同时,世界经济失衡调整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也是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研究世界经济失衡调整,探索风险可控、成本最小的调整路径、模式,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外部均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盈余方,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压力、贸易摩擦加剧的不利局面,在国内又备受贸易失衡带来的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的困扰。系统研究全球经济失衡调整路径、模式及其成本风险,必将推动对该问题理论认识的深入和发展,为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和措施提供研究资料,使全球经常账户失衡调整对中国的负面冲击最小化,这将有助于中国坚持互利共赢对外开放观,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一方面,全球化使得当今的全球经济失衡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表现得更加错综复杂;另一方面,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借助精深的理论模型与计量工具,学术界对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其可持续性基本已达成共识,继而将研究重点转向全球经济失衡调整。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经常账户收支理论为基础,归纳出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三条路径,并利用卡方检验对1980~2009年88个国家和地区的经常账户反转路径进行了经验分析;区别出世界经济失衡的渐进调整模式和激进调整模式,并分别给出具体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的调整模式所对应的调整成本,深化了对世界经济失衡调整模式及其成本的认识。本书还将探讨中国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作用,以及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将为中国应对来自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压力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全书共分八章,具体的内容安排如下:
绪论阐明了本书的研究意义,并界定了相关概念;分别从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原因、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以及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作了综述;介绍本书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并提出研究方法;说明了本书的理论框架与一些创新之处。
第二章梳理了经常账户收支理论。经常账户收支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典学派的自动调节机制向动态的稳定均衡分析的转变,本章按经常账户收支发展阶段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经常账户收支理论进行述评。
第三章介绍了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现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第四章从有关经常账户收支理论出发,指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三条路径即汇率调整、储蓄率调整和国内金融深化水平调整;利用非参数检验对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路径进行经验分析。
第五章界定了全球经济失衡的两种调整模式即渐进调整和激进调整,并利用多元Logit模型研究影响全球经济失衡调整概率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一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规模、汇率制度、贸易开放度、金融开放度等。在此基础上考虑全球经济失衡调整模式的内生性,建立处理效应模型,探讨并比较不同的调整模式对应的调整成本。
第六章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经济失衡调整。首先介绍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主要盈余国和赤字国经常账户调整动态;其次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第七章论述了国际经济协调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必要性,研究了IMF、G20、WTO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作用。
第八章论述了中国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角色,研究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