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游 春
周 密
禁烟湖上薄游[1],施中山赋词甚佳[2],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扬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3],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4],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5]。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注释】
[1]禁烟:古俗寒食、清明节数日禁用烟火。[2]施中山:施岳,字中山,周密的朋友,其原唱《曲游春》题作“清明湖上”。[3]燕约莺期:本指莺燕相聚,借指男女私约密会。[4]西泠(líng零):即西泠桥,在西湖孤山下。[5]幂(mì 密):覆盖,笼罩。
【品读】
这首词写南宋末期都城临安(杭州)寒食节前后西湖游乐的盛况。据作者《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都人游赏”条记载:“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都人凡缔姻、赛社、会亲、送葬、经会、献神、仕宦、恩赏之经营,禁省台府之嘱托,贵珰要地,大贾豪民,买笑千金,呼卢百万,以至痴儿呆子,密约幽期,无不在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此语不为过也。”“都人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吹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若游之次第,则先南而后北,至午则尽入西泠桥里湖,其外几无一舸矣。弁阳老人(即周密自己)有词云:‘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盖纪实也。”结合作者的这段记载来看,此词的确堪称“纪实”之作,对于我们了解南宋都城的游乐风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