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6)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3204字
- 2022-09-02 17:09:56
前 言
本报告是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编并按年度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蓝皮书,是对上一年度国内语言政策研究状况进行盘点梳理,介绍相关研究热点及其成果的学术资料。本报告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执行。
以服务、支撑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为宗旨,本报告关注的语言政策研究是指关于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价值、目标、任务、方略等的研究,主要汇总、梳理当前我国政策视野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及其研究状况。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指出,当前我国语言文字事业有七大任务: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强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监督检查和服务,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确立为近阶段的工作重点。这两份纲领性规划,构建了一个以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为目标的行动体系。本报告根据这个行动体系,从价值层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语言政策的具体构成,并将其作为本报告的主体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以下六个维度:
其一,国家通用语普及。包括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依法使用与管理。面对多民族、多语言(方言)、多文种,以及多种外语在境内使用的语言国情,其政策价值在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立语言生活的主体性,解决语言交流问题;同时,更包含着建构并不断巩固超越民族认同和地域认同的国家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使命。
其二,语言规范。主要指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也包括对境内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管理。其政策价值在于促进语言(文字)更好地发挥交流工具的作用,也是中国传统的语文“雅正”观的延续。
其三,语言保护。主要指保存、保护和传承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汉语各方言。其政策价值在于挖掘多样化语言的资源属性、文化功能,维护和发展好语言的多样性。
其四,语言教育。包括国家通用语教育、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外语教育。其政策价值在于通过提高人的语言能力从根本上落实前述国家通用语普及、语言规范和语言保护三个维度上的价值目标,也在于保障每一个公民的语言权益以及生存发展、向上流动的基本权益,还在于通过发展人的多语能力,统筹兼顾语言的主体性和多样性。
其五,语言传播。包括汉语国际传播、华文教育、全球华语建设等。其政策价值在于增强国家的语言实力和语言能力,参与全球语言生活治理,服务国家的全球战略。
其六,语言服务。包括发展语言经济和语言产业,推动语言技术创新,引导社会语言生活,提供语言援助以及手语、盲文等特殊语言文字服务等。其政策价值在于为国家语言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多的柔性手段,通过服务引导语言意识,调和语言关系,更好地统合不同维度的价值目标。
在“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总目标下,上述六个维度的语言政策彼此关联,相辅相成。政策的本质是选择,语言政策选择主要面临两大价值难题:一是不同语言(或者说是语言生活的主体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具体到某一语言,其规范与发展(或称变异、演化)的关系问题。面对第一个价值难题:“国家通用语普及”旨在确立主体性,“语言保护”旨在维护多样性,“语言教育”和“语言服务”旨在统筹主体性和多样性,而“语言传播”则体现出国家对全球范围语言多样性问题的理念和态度。面对第二个价值难题:“语言规范”旨在确立规范要求,“语言教育”可以落实规范要求,“语言服务”则体现着对语言发展与演化的承认与兼顾。
这个或可称为“六位一体”的语言政策体系是本报告关注的主体内容。其中的某些维度,与语言规划的经典理论框架“地位规划/本体规划/教育(习得)规划/声望规划”隐隐有着映射关系。同时,根据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国际语言政策研究的价值走向,在经典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增加“语言保护规划”和“语言服务规划”也有着突出的政策实践意义。这个“六位一体”的语言政策体系基本体现了当前国家语言文字事业负载的多维度政策价值,但它只是作为本报告的一个操作性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本报告的阅读者可以根据对语言政策的常识性理解较为便捷地查询到感兴趣的或所需要的内容。
除了这个主体框架,本报告还关注了两个方面的研究状况。第一,语言政策理论和国家语言战略。作为学科理论的语言政策与规划(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简称LPP)为语言政策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和路径方法,相关研究对宏观层面的价值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为“语言政策与规划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延伸”注1,语言战略研究则体现出强烈的国家意识、宏观意识、问题意识。加强语言战略研究是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服务国家发展需求为核心”“向国家战略聚焦”等指导理念的必然要求;关注语言战略研究是本报告的重要职责。第二,语言政策国别研究。不同国情、不同语情下的不同语言政策理念与实践对我国语言政策及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综上,本报告的总框架是“理论与战略研究+六大政策+国别研究”,共八章,具体包括:语言政策理论和国家语言战略、国家通用语普及、语言规范、语言保护、语言教育、语言传播、语言服务、世界语言政策参考。
以此为纲,本报告今年共遴选、介绍了2015年度出版或发表的著作18部、期刊论文357篇注2、报纸文章32篇。这些研究,有的指出了当前我国语言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的为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选择进行了理论思考和价值思辨,有的深入阐释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各项工作的背景理念,有的为国家和地方各级语言文字部门正在推进的重要工作和重大工程提供了具体的措施建议。从总体上看,这八个部分的研究,有的“井喷”,有的相对不足;有的随事业之蓬勃态势而量质齐升,有的随热点轮换而总体平稳。绝大多数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是语言学,普、方、民、外四方面语言学人的关注点在不同政策维度上各有侧重,同时在LPP和语言战略领域,实际上也是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驱动下有了交流、互动乃至融合。虽然在语言学下,心理语言学、教育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言经济学等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并长足发展,但在语言政策和语言战略领域,跨学科的、“跳出语言看语言”的研究仍显不足。
参与今年报告编制的人员及分工如下:第一章(张日培、林元彪),第二章(潘佳、林元彪),第三章(潘佳、林元彪、刘思静),第四章(袁丹),第五章(俞玮奇、杨璟琰、马诗雯),第六章(蒋冰冰),第七章(张卫国、霍四通、潘佳),第八章(邹一戈)。张日培对全书进行了统稿。
此外,许长安、赵蓉晖、汪磊、王辉、张军、王锋、田鹏、李婧、李艳飞、刘娟娟、吴雪钰等撰写了相关著作介绍的初稿,邹煜全程参与了报告的体例策划,于东兴参与了有关章节的编写,姜彩霞负责制作全书收录介绍的文献目录。
今年本报告的编制工作还得到了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的学术指导,以及主要由该研究会常务理事组成的编委会的悉心指教,特别是李宇明、周洪波、周庆生、潘文国、文秋芳、赵世举、苏新春、戴曼纯、王建勤、张治国、王敏等先生在百忙之中对全书和相关章节的编写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
借此向全体编写人员和编委会各位专家致以由衷的感谢。由于前期积累有限、在各维度上的理论水平有限,不当、不对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报告是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母语的地位作用及和谐语言政策构建”(ZDA125-10)、“国家安全中的语言战略研究”(ZDA25-20),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语言文字智库建设研究”(ZDI135-12),上海教育科研重大项目“基于大中衔接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研究”(D1510)的成果之一。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