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 选题意义

现代新儒家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挑战,特别是五四时期“反传统”的激进思潮,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忧虑于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的境地,而提出要返本开新,以适应现代化的潮流。由此产生了具有一定影响的现代新儒家学说。文艺美学是现代新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开始,现代新儒家的许多成员表现出对文学艺术和文学理论的美学关注,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艺术领域里独树一帜的文艺美学。现代新儒家试图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土壤,在切入点上寻找文学艺术审美的情趣和根基,在深度上表达一种价值取向和选择,他们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中的精髓,在新的追寻中形成庞大驳杂的美学体系。

作为20世纪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徐复观(1903—1982)是儒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成就享誉海内外,其学术成就包含对当下社会思潮的思考和社会发展的走向,具有史学、哲学等多学科交融的特点,在文学史研究中,开创性地将自由主义精神渗透进艺术精神的探寻中,将儒家的道德伦理和文学艺术的本质结合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中寻找艺术精神的根基,借鉴西方艺术理论,追寻“中国艺术精神”。半路出家、矢志学问的他在文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研究上很有建树。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席卷中国大地,各类启蒙主义思潮的著作通过译介或出版的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代新儒家的作品不断地被介绍出来,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中国人性论史》《中国思想史论》等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

徐复观抱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衔接古今,找到迷茫已久的文化生命的源头活水和失落荒芜的精神家园。徐复观的论述立场和文化选择始终坚守两个学术立场:一个是自尊,一个是自立。从文化精神方面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强化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在“西化”冲击下灵根自植,重新确立中国文化。徐复观重视中国传统礼乐的现代价值,认为现代文化的危机根源是多元共生的。将“礼乐”建立在中国传统“中和”之道上,达成“成己成物”的道德理性的使命,承担起人类的命运。实际上,新儒家希望中华之礼乐能化成天下,彰显了“家国天下之情怀,经世济用之信念”。

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有着深层的价值根源,他认为,“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可以说是心的文化”[1],而“心”被他确认为是人的价值的根源或道德、艺术之主体。“心的文化”铸就了中国文学的性灵形态,性灵形态包含着如何解决文学作品个性和社会性的问题。通过对庄子“心”的发现,徐复观详细解读了“心的文化”的心性哲理和内涵,并指出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以忧患意识为起点的。儒道两家思想的出发点都是忧患意识,从价值根源的角度上分析,这种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动力。从人性角度出发认知世界,成就的是道德和有价值的人生;从艺术精神角度出发认知世界,成就的就是艺术的人生。这正符合他说的“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三大支柱”。[2]还要“使世人知道中国文化,在三大支柱中,实有道德、艺术的两大擎天支柱”[3]

徐复观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前半生投身政治,后半生潜心学术研究,他在文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研究上很有建树。目前学界对他的哲学思想、民主自由思想研究较多,但对他的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很少。徐复观创造了以思想史研究文学史,以文学史研究艺术史的独特的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理解文学本质的命题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徐复观面对现代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发展和各种文艺现象,将文学艺术置于中国人传统心性的灵魂深处,从而构建起的心性美学思想和文化诗学观有何时代意义?面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如何建构起中国特色和中国独有的美学精神?研究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对传达中国声音和构建具有浓郁人文传统和现代意义的中国文艺美学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本书的出发点和最终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从理论比照与历史观照的角度上,我们重新审视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不仅有助于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带来的“失语症”和“跟风症”现象,找到突破传统文化创新下的中国审美文化体系建设的方式方法,还有助于将具有儒学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融合进民族性和时代性相交织的文化建设中,对“扁平化”时代背景下思考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问题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徐复观一生著作等身,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以山水画为样本从哲学的视角研究中国艺术的本质问题的著作《中国艺术精神》;对中国文学的史料整理和系统研究的《中国文学论集》;针对中国文学史上的热点和关注点而进行的文学作品研究著作《中国文学论集续编》,这三本著作在港台地区还以文集的形式合编一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徐复观的这方面著作在国内不断发行,《徐复观文集》(五卷本),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徐复观还出版了一些研究画家的著作,重点对石涛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名为《石涛之一研究》,重点分析其画作的艺术精神和生命意象。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对现代思潮和现代艺术的分析性论文,如《现代艺术的永恒性问题》;对达达主义的文学思潮的分析,并对达达主义带来的时代思潮分析,西方文艺走的路径和趋向,对中国艺术和文学流派的影响,如《达达主义的时代信号》;还有探讨艺术之变对作家、读者人生态度影响的论文,对现代艺术未来走向的思索,如《现代艺术的归趋》等。另外还有对抽象主义和毕加索研究的一些艺术性的专章分析,这些论文之间都是紧密相联的,能折射出徐复观对现代艺术的态度和在西方思潮影响下对中国艺术的探索。

学界对徐复观的研究随着对现代新儒家研究的深入而逐渐增多。从研究地域上看,无论是港台地区及海外对徐复观的研究还是中国大陆对徐复观的研究,都走过了一个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的过程。所谓由粗到细,是指最初对徐复观的研究往往淹没在对现代新儒家的整体研究中,但随着对徐复观学术思想的重视,对他的研究更加详细,深度也不断增加。从研究内容上看,多数研究集中在对徐复观自由民主的政治理念的研究,而对徐复观文艺观和艺术思想研究的内容则不多,但随着现代新儒家在大陆的介绍性文章增多,这方面的文章也如雨后春笋般日渐增多。

一 港台地区及海外对徐复观的研究

在港台地区和海外,对徐复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中后期,台湾大学的学者首先从徐复观在思想史方面的成果入手,开始研究中国思想史中的一系列问题,如程朱理学、陆九渊的成就和影响。台湾大学的学者蔡仁厚注意到徐复观在这方面的开掘性作用和贡献,他系统整理了徐复观在自由民主思想方面的探索,对徐复观倡导的以民主政治来应对社会问题的思想做了详细的探究,对他所倡导的道德和自由的统一在传统历史和文化中的现实表现做了深入的分析。刘述先教授发表了《研究程朱鞠躬尽瘁》,对徐复观研究程朱理学的贡献做了深入的探索,这两本著作都重点考察了徐复观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和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期,“徐复观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台湾东海大学举办,会议旨在纪念徐复观逝世十周年,总结徐复观的学术贡献。会议出版了《徐复观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从论文集的内容看,对徐复观的研究开始由对徐复观在中国思想史贡献的关注转而研究徐复观本人的学术成就,包括他所倡导的政治思想,他在学术研究中的治学方法,徐复观的人格风范和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牟宗三和杜维明分别作为专题报告的主讲人,共同推动了徐复观研究的深入进行。值得重视的是,学者卧云的《徐复观文学论著评介》是第一部开始研究徐复观文学艺术思想的著作,但从题目本身即可周知,这只是一篇介绍性的著作,有推介的功效,无研究性的深入,仅仅就徐复观发表的文学研究论文做了简单的说明。在这次研讨会上,洪铭水的《徐复观先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玄学观》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虽然是泛泛而谈,但他开创了一个研究徐复观文艺思想的新视角,那就是在徐复观对中西文化传统的褒贬中,找到他青睐于毕加索的现代艺术的真正原因和对庄子“游”之精神的把握,这就为后来理解并探索徐复观所倡导的中国艺术精神创造了条件。这篇文章将落脚点放在对“游”的深层次理解上,找到了连接现代艺术与传统精神的契合点。另外,薛顺雄的《李义山〈锦瑟〉诗剖析》和翁同文的《论高手的绘画摹本自有超越原作的可能》也可作为对徐复观文学艺术研究的深入性的研究,这两篇学术论文旨在分析徐复观在文学研究中所阐释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薛顺雄和翁同文同为东海大学的教授,他们与徐复观同在中文系任教,写这两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和推荐,让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了解徐复观,这样无形中推动了我们对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认识。

另外,徐复观逝世后,徐复观的同事及其弟子写了一些纪念性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没有涉及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特定范畴,但是从一定程度上,对我们了解一个全新的、全面的徐复观还是大有裨益的。余英时先生写了《血泪凝成真精神》,总结了徐复观一生学术生命和政治生涯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风范。余英时对徐复观在学术历程中的这种政治经验尤为重视,他甚至认为徐复观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有了宏阔的历史视野和现实关注度,有了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深刻思考,通过历史的智慧、哲学的功底开始研究渗透到思想中的文学艺术和道德观念。徐复观的亲传弟子杜维明写了《为往圣继绝学》《徐复观先生的胸怀——为纪念一位体现忧患意识的儒学思想家而作》《徐复观先生的人格风范》《徐复观先生的道德与文章》等文章,从不同侧面对我们研究徐复观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徐复观在文化的根源性探索中立足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坚定地将哲学根基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中,试图追本溯源,而不是在形而上的基础上建构空洞的理论。徐复观的思想在港台地区影响深远。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港台地区受到“全盘西化”的袭击,儒学的研究也受此影响呈现出玄学化的倾向,对徐复观的研究逐渐呈现出弱化状态。

二 国内对徐复观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各领域加快推进改革的步伐,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也逐渐走向开放,全国上下开始对文化进行反思和研究,文化研究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广,讨论的热点越来越多,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4]。1987年,徐复观的著作《中国艺术精神》在辽宁沈阳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徐复观著作在大陆的首次出版。随后,徐复观和一大批港台及海外的学者开始走进大陆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有的是以介绍某一个群体为主,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了《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一书,书中收录了徐复观的许多学术论文。1989年,《文化危机与展望》一书出版发行,这是由北京的中国青年出版社重磅出版的文化探讨性著作,它旨在对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问题和出路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废”和“立”做了大量的讨论,该书还收录了徐复观等人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思考,而且将中国文化推向很高的政治地位,在当时的“文化热”大背景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进入21世纪后,徐复观的著作逐渐面世:位于上海的三联书店出版了其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史学理论著作《两汉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中国文学论集》和《中国文学论集续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复观文集》(李维武主编)等。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涉及徐复观对思想史的贡献,有的涉及徐复观文学艺术的阐释性研究,有的是介绍徐复观学术思想的著作。

真正推动对徐复观研究深入发展的是“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的成立和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始。1987年9月,在方克立教授的主导下,决定对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进行研究,经过学术界的不断探索和论辩,定出了包括十个人的名单,其中徐复观被确定为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之后,承担此项研究的李维武教授专门就徐复观的哲学思想出版了《徐复观:消解形而上学》。卢善庆则关注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探究,他围绕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载体和艺术流变,进行追根溯源的分析,结合他对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的体会,将徐复观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思想的形成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但文章仅仅围绕徐复观对传统文化的崇尚,没有将思路全面打开,没有看到徐复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文精神的开拓,忽视了他作为思想史家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阐释和挖掘。

1995年8月,武汉大学举办了“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云集了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学者五十多人,其中徐复观生前好友、亲属、学生悉数到会。会议论文结集为《徐复观与中国文化》,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徐复观长子徐武军教授参加了研讨会并就徐复观的学术成就和积极影响做了说明,重点阐述了其父为学的根本目的。他认为父亲半生戎马,后半生志在为学,但根源性目的都是“要解说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所受到的委屈”[5]。他认为徐复观是想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不懈努力,“重新建立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尊严”[6]。著名学者萧萐父则重点总结了徐复观的学术成就,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中国人性论的悟觉和传统道德伦理的深入剖析,并强调了徐复观著作的现代意义和影响,后来被收录为《徐复观学思成就的时代意义》。另外,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蔡仁厚教授、李维武教授、黄克剑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徐复观学术思想做了演讲。其中,李维武教授的《徐复观的政治理想与孙中山的政治哲学》,将徐复观自由民主观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对比分析;肖滨的《徐复观重构儒家政治文化的三个层面》,对徐复观在政治文化建设的对策性问题做了深刻的解读;任剑涛以文化对立和历史共处的角度,从徐复观所倡导的儒家自由主义和殷光海所倡导的西方化的自由主义入手,针对两种自由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基本模式进行了对比。这三位学者的研究都将徐复观独到的儒家自由思想推向了令人瞩目的境地。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上,关于徐复观文学艺术思想的论文也开始增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以总论的方式全面阐释徐复观美学思想。刘纲纪先生发表了《略论徐复观美学思想》,他以哲学的视角探讨徐复观艺术精神的本质,并将这种精神的把握放在徐复观人性论思想的大体系下,试图从价值根源上寻求艺术精神的哲学原点。在这一论文中,他深刻地指出儒家“礼”是“人类行为的艺术化、规范化的统一物”,分析了孔子“美善相兼”的思想内涵,阐释了“庄子所把握的心,正是艺术精神的主体”[7]。作者同时谈到了徐复观艺术思想的局限性,但是他的这种分析是单线式的,缺乏多样性和全面性。忽略了庄子的艺术精神与玄学、佛学的艺术精神之间的差别等,也忽视了心性观在徐复观思想世界中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而心性观的根源还是源自儒家的价值理性和道德追求。

第二类是就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进行阐释和解读,重点探讨庄子精神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关系。张法教授撰写了《徐复观美学思想试谈——读〈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作者肯定了徐复观对庄子精神主体的伟大发现,并指出“它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圈对庄子美学思想的讨论”[8]。他重点围绕庄子和庄子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精神意蕴来阐发,试图在庄子和艺术精神中找一个结合点,还探究了绘画和艺术精神的互通性。该文从艺术哲学的角度重新阐释庄子,让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在这里呈现出来,并且探讨了艺术、道德和宗教三者的关系。这一研究无疑是进步的,对价值根源的研究能够透过现象的分析发现研究对象的内在建构思路。

第三类是就徐复观的现代艺术观念和文学思想体系的研究,尤其是探讨其在“美善合一”儒学传统的超越上所做的贡献。台湾的李淑珍教授也发表了关于徐复观对现代艺术论述的评论,但是她是站在本土生态的原点上,结合儒家人性论的双重发展脉络,试图找准儒道思想在艺术精神上的共性。文章以台湾的文化生态为基础,站在传统儒家思想的角度上,探索庄子“美真合一”和孔子“美善合一”思想的本质区别。李淑珍教授认为,徐复观所倡导的艺术思想侧重于孔子的“美善合一”,其实质是对道德和自由的和谐统一。她认为庄子的核心思想中,也深藏着孔子“兼善天下”的道德情怀。这一思想无疑是深刻的,对思想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言之有据。该思想的不足在于没有对徐复观所倡导的“美善合一”思想进行本源性的阐释和建构理路上的分析,但她的思维方式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是有帮助的。

学者胡晓明教授发表了《思想史家的文学研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自己研读徐复观《中国文学论集》及续篇的感受进行了深入地探究。作者指出,徐复观在两书中所探讨的问题几乎不能离开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如兴、气、体的问题。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一种深重的忧患意识。这一观点是他思想与考证相结合的结果,具有启发意义。胡晓明教授随后发表了《中国千年文学的守灵人》[9],认为他指出,徐复观的文学观和文化观是相通的,徐复观强调中国文化的价值根源在于人的内心,这里的“心”就是儒家的道德自觉和道家的明觉,故中国文学亦可称为“心的文学”。自此,很多专家学者开始从文学与心灵的角度来研究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

2003年12月,武汉大学举办了庆祝徐复观诞辰一百周年海峡两岸大型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徐复观与二十世纪儒学发展”。研讨会吸引了海内外著名学者八十余人出席。这次会议收到论文六十余篇,从论文内容和研究角度看,对徐复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又推进了一步。我们重点考察涉及对徐复观文学艺术思想的研究。学者刘建平发表了《庄子精神与现代艺术——徐复观艺术思想浅析》,虽说是“浅析”,但是他开始用比较的视角将徐复观的文艺美学观跟社会大背景下对现代艺术的推崇进行分析,他看到,徐复观对现代艺术的批判以及对中国画现代意义的展望,正是徐复观推陈出新、中体西用的努力和尝试。他还通过多种对比论述揭示了庄子精神与现代艺术的关系。学者欧崇敬发表了《文化脉络考察诠释与架构诠释法——徐复观、熊十力、牟宗三、傅伟勋所建构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开始关注徐复观文艺及文化考察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被称为是“文化脉络考察与诠释法”,并指出徐复观关切的是现实世界的知识内涵与实践活动,而不是主体、本质主义式的探索。也就是说,他不是在形而上的建构。随后,胡晓明先生开始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关注文学的思想根源,重点以徐复观、马一浮、钱穆为个案论述新儒家诗学,提出“新儒家诗学”[10]的观念,并深入分析了徐复观文学思想的特征,认为徐复观是创造性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转化,真正行走在建构中国诗学的价值世界,对徐复观文学思想研究的深入起到了推动作用。2006年,胡晓明教授又发表了《中国文论的乡愁》,他阐发了徐复观的“文化心灵的文学”[11]观念,他认为,同样是以人的行为作为研究中心的文学思想,徐复观比茅盾、鲁迅更有中国本源,更有价值追求,更有人生旨趣;比起周作人,更能真正正视人生,更有道德理想,比较厚重和伟大;比起梁实秋,更加深刻和纯正。这一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们比较徐复观与同时代的美学家很有帮助。

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对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及文学思想的研究开始进入了一个小高潮,主要得益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成果。这时候的研究开始出现多姿多彩的局面。章启群反其道而行之,在对艺术精神的研究中质疑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独特解释,他就徐复观书中涉及《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关系的论述,从几个疑问入手,力图推翻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把握。在文章中,他提出了几个明显的质疑:《庄子》所谓的“道”是否就是中国艺术精神的至高意境?《庄子》中所谓的“得道者”是否就是中国艺术精神中的审美主体达到的精神内涵?实际上,这些质疑本身就偏离了《庄子》的基本内容和根本思想,在逻辑和观念上造成了混乱,没有在本质上反映出《庄子》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内在影响。2001年,武汉大学的李维武教授围绕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阐释和中国艺术精神的审美内涵作了详尽而深入地阐明。他的研究成果成为深入理解徐复观艺术思想体系最好的指引。2002年,苏州大学的侯敏教授出版了《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研究》一书,对徐复观的艺术心灵观做了研究,重点考察了以徐复观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在艺术研究和文学研究中的成果,探讨了他们独特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见解独到,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但限于整体研究的影响,对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研究没有特别深入下去。2004年,南开大学的张毅教授出版了《儒家文艺美学》,这本专著以历史的维度,时间的跨度,将儒家文艺美学的发展、演变做了系统的研究。以儒家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为背景,对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的文艺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着重探讨儒家美学的生命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力求贯通古今和中西。把涉及的命题、范畴和问题放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按照儒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早期、中期、近期三个历史阶段,探讨儒家文艺思想与孔学、经学、理学、心学和现代新儒家的关系。审视了各个时期儒学代表人物的文艺思想和审美观,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概括。这本著作也涉及徐复观的文艺美学,但是受到篇幅的限制,没有深入地研究,但为我们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宝贵的经验。

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王守雪发表博士论文《心的文学:徐复观与中国文学思想经脉的疏通》,致力于徐复观的文学思想系统研究。他从徐复观文学和学术之间的关系入手,展示了徐复观在中国文化传统建构中,对中国文学论题所作的重新疏解。论文发掘了徐复观文学思想的三个维度:一是徐复观本人所讨论的文学问题之展示。二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层面,徐复观与鲁迅、乾嘉学派、桐城学派的学术渊源。三是徐复观所着力突出的问题,即在中西文化交汇、古今学术变迁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命运。王守雪还对比了徐复观和钱锺书对中西文化关注点的不同,两人同为守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激活传统文化的活力,徐复观重在坚守的方向上,重点在于打造“心”的中国文化,而钱锺书则是找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适性因子,沟通世界文化,不注重形成新的文化形态。这篇论文的意义是深入到徐复观文学研究的肌理,有疏通经脉的作用,对我们认识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同年,黄富雄的硕士论文《徐复观所谓“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之内在纹理》发表,论文主要针对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虽然谈不上“创造性研究”,但是整体思路紧紧扣住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建构理路和逻辑思路,对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的内在涵容性作了一定的分析,并从中解读出徐复观文艺思想中的根源性追求和价值判断。整体上贴近了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价值根源,但论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存在对徐复观文艺思想批判性和辩证性的缺乏。2006年,孙文婷的硕士论文《论徐复观“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思想》就徐复观“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理论观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徐复观强调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仁性”文化,重视人及现实生活。徐复观以儒、道两家为主干对人性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他对道家思想的定位很高,但在他看来中国人性论的主流却是儒家。而且他努力在道家思想中发现儒家特质,将儒道两家的人性论巧妙地加以融通,这都促使了他“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思想的产生。论文不仅看到了徐复观文艺思想的特点,也提出了徐复观文艺思想中的缺陷,为我们深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的耿波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徐复观心性与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探讨了徐复观艺术思想的“价值根源”,认为“价值根源”在我们现实的“心”内,这里的“心”是徐复观“心性”的超验性展现,是灵魂深处的“内在超越”,这一“内在超越”是超出个人主观意志的鞭辟入里式的分解,“超越境界”的“预设”化,有“预设”则人之个体私欲就能乘机而入,最终使价值根源失去其根源性,而沦入“对象化”。[12]作者在这篇论文中,呼唤“他者”,开启“自由远境”,价值根源不是确定“什么”,而是在与“他者”共存共生的游戏中相互敬畏和领悟。这篇论文对我们研究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作者的研究角度过分关注了徐复观艺术思想的价值根源,这无疑忽视了徐复观思想中史学观和文化观的影响,正是这一忽视点,恰恰是我们研究应该深入下去的。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重岗教授出版了《心性诗学的再生》一书,作者在自己的研究中一方面以徐复观为契机展开思想对话,另一方面围绕当代中国诗学体现的展开,文化身份的认同和转向,对徐复观在政治与学术、历史与文化之间的“游走”作了深入的探讨。根据他的研究,徐复观论文学是由“人的文学”向“心的文学”转变,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人之心性作为文学创作源泉,张重岗冠之以“心性诗学”,因为诗学是在传统已经被切断了以后重新开证出来的,称之为“心性诗学的再生”,含有新生与继生的双重含义,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现实的超越,体现了他对现代新诗学走向的关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他将现代文艺理论置身于历史和思想史脉络中进行研究,通过考察以徐复观为代表的当代新儒家在构建现代诗学方面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活动,重新反省中国文化在更新当代诗学、重建当代人文精神等重要问题上的价值和意义。文章不乏创新点,如对徐复观心性诗学与“五四”以来胡适、鲁迅等文学和文化观的比较,将徐复观的诗学建构体系做了一定的说明,凸显了徐复观在建构诗学体系的方向和特色,为当代中国诗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但是,著作的核心不是研究徐复观,而只是对他诗学的系统进行研究,从而找到中国现代诗学的走向,与我们研究的角度是截然不同的。

以上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徐复观文学艺术思想研究的资料。这些研究或从体系的建构和理路上探索徐复观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问题,或从微观上考察庄子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或从价值根源的角度考察徐复观艺术思想价值和意义。都从某一角度和侧面上考察了徐复观,尤其是看到了一位儒者严肃的学术追求和高尚的学者风度,同时也看到了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底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精神和价值根源的探索。这都为我们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恰恰是新的启发和视角的开拓,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对徐复观文学创作论的熟知,也要有对徐复观文学本体论建构的了解,还要深谙徐复观艺术思想中的价值根源和逻辑起点,更要寻找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这一系列的思考离不开对徐复观及其思想根源的深入挖掘。这些都是本书研究的方向和最终目标。

三 研究角度和方法

上面我们对学界关于徐复观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和认识,从研究内容上看,或紧紧围绕徐复观的人生境遇和生存境况,或关注徐复观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观点,或探讨徐复观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分析和剖解,或考察徐复观关于心性文化思想的构建理路,这些研究成果,对本书的写作和思想的生成无疑是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本书在此基础上,将徐复观置于时代背景下,置于现代新儒家的群体学人中,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价值诉求,重点考察其文艺美学思想的特点、基础和源泉,并针对其在文化转型及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这也是论文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既然是探索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我们有必要对“文艺美学”的概念给以厘清和说明。文艺美学属于一个创造性的概念,关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曾繁仁教授曾经做过经典的阐述:“文艺美学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个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它既不是美学与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也不是两者之间的中介学科,更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哲学,而是既同文艺学、美学、艺术学密切相关,但又同其有着质的区别的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具有明显的建构性、交叉性、跨学科性和开放性。”[13]从这一角度上看,这一学科的重要特点是研究文学艺术等特殊的审美性质和审美规律的科学,需要哲学、史学、文学多学科的积淀和积累。研究文艺美学思想,不可忽视作者的史学观和文化观,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舍近求远的就问题而研究问题会显得浅显并有牵强附会之缺点。同时,人物的研究必然要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进程和发展轨迹,尤其要看他在时代变迁中的思想波动。

对于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研究,本文注重在研究角度上厘清几个关键的概念和环节:首先,徐复观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文艺思想必然与现代新儒家的思想一脉相承,具有特定时代的特征。现代新儒家一系列思想的形成是在激进思想的启发下、民族命运的关怀中逐渐形成特色的,启蒙和激进、自由和民主自然形成了历史的结构张力。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融入其中,又跃出其里,显示出中西思想交融的固态化和独特性。其次,徐复观一生经历坎坷,人生阅历成就了他关注历史命运的针对性和尖锐性,他的文化观念和文学创作历程在其人生动荡的过程中不断浸润着历史的烙印,既有对自我生命的感怀,也有对民生多艰的感叹,要了解全面的徐复观,深刻把握其文艺美学思想,绕不开对其成长背景和生存境遇的社会学考察,还要探索其思想根源的产生基础和理论渊源,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人物的生命历程和学术历程显得尤为重要。再次,以徐复观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的整个群体,都有着离散故土、云游他国的经历,他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背景和中西影响,都让他们的思想处于历史的游离和动荡中,生命和文化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故乡和故土成为他们思索的根,传统儒家讲究的“和而不同”观念深入他们的内心,也是我们考察这一群体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我们在对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的同时,必然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去分析和评价,也需要放置于现代知识体系和文化现象中去考量,同时要结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去论证、比较,走进他们内心的生命历程和艺术的生命世界。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绝不是单纯徐复观个人思想的简单呈现和展示,也不是简单的文学史和文学研究现状的泛泛而论,更不是个人生命历史的简单复述,而是介于三者之间的辩证地互动立体式的对话和阐释,是现代知识层面上的争鸣和探索,是对人物本身的根源性的高度关注,是融合了对话与交流的综合考察。作为文艺美学思想的考察,我们紧紧围绕他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同时考察其文化的、历史的观念在文艺形态中的表现和影响。

全面认识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需要多元维度,既要深谙徐复观文学艺术思想的论述,也要从史学观、文化观角度上分析徐复观文艺美学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徐复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梳理和中国艺术精神的探讨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中国艺术精神进行了探索和深思。对艺术的创作论、风格论、价值论、鉴赏论都有建树。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推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当然也存在许多因为认识和主观判断不完善的方面,但是他将文化生命和人性的本质相融合,为文艺美学的内潜性发展提供了滋养,在文艺美学领域充满诗性的智慧和哲性的光芒。

本文的论述基点紧紧围绕徐复观构建的“心的文化”和“心的文学观”,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艺术的根基,以价值根源和实践理想为探寻点,一方面对现代多种多样的文化思潮做出有效回应,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性意识中强化中国艺术精神。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徐复观对生命意识、道德诉求和艺术精神的前瞻性思考。

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美学观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五四”以来启蒙思想的批判性阐发和继承,是对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人类心灵的思索,更是对人性、人生的哲学解读。有着诗一样的魅力,充满着艺术性和文学思考,有着多重解读的意义,也有着“道”的品质,充满着哲学的思索和精神的提升,对徐复观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文艺美学思想的解读,批判地接受、分析和比较,能够发现其理论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对构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体系和现代文化活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 本书的创新点

本书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问题,但在更高的意义上是对徐复观心性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扩展研究。本书紧紧抓住徐复观从“人的文学”到“心的文学”的根源性解释,分析徐复观心性美学产生的动因和根源。将研究的角度放在徐复观人性论思想的大体系下,试图从价值根源上寻求艺术精神的哲学原点。第二,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上,带着问题意识,将徐复观的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置于现代新儒家的宏大场面中去考察,较系统地研究了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将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概括为文体论、根源论、创作论、价值论等几个方面。第三,用比较美学和历史对照的方法,在研究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同时,注重现代知识分子和当代学人对问题的观照,寻求民族文化和文艺美学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本书存在的不足在于:研究中缺乏问题类型的细化分析,仅仅做出了自己的概括。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文献和史料的缺失,对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研究还存在系统性不足、延展性不强的缺点,尤其是徐复观的文化观对文艺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做出全面的分析,这将成为笔者以后学习和研究的重点。


[1]黄克剑:《徐复观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603页。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自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3]同上书,第2页。

[4]宗胜利:《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理论前沿》1996年第16期。

[5]韦维:《徐复观思想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纪要》,《徐复观与中国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22页。

[6]同上。

[7]刘纲纪:《略论徐复观美学思想》,李维武编《徐复观与中国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11页。

[8]张法:《徐复观美学思想试谈——读〈中国艺术精神〉》,李维武编《徐复观与中国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14页。

[9]胡晓明:《中国千年文学的守灵人》,见“徐复观与20世纪儒学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0]胡晓明:《重建中国文学的思想世界如何可能——以新儒家诗学一个案为中心的讨论》,《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第26页。

[11]胡晓明:《中国文论的乡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2]耿波:《徐复观心性与艺术思想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6页。

[13]曾繁仁:《试论文艺美学学科建设》,《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