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幸福都市:社会理论与政策实践

幸福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永恒而充满魅力的主题,问题在于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真正构筑起一条通往梦想的“幸福小道”?对于大都市社会治理而言,提升居民幸福感应是引领社会治理体系的首要价值追求,换句话说,一个良善的社会治理体系首先要有助于民生福祉增进的体系架构与功能实现。由此,从幸福感到幸福都市必然是大都市社会治理的内生逻辑。如果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一种价值定位,那么,“治理,让人们更幸福”则是一种实施路径。幸福都市作为一种政策实践,与单纯的理论研究不同,它虽然需要与幸福感这一复杂的社会理论之间实现勾连,但更多表现在一种现实主义取向以及具体操作空间的构建,即重点定位在如何建立一个从制定、执行到评估、反馈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政策链条,从而使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都市幸福追求真正能从“天上”来到“人间”。在此过程中,对幸福感的测评是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环节,虽然学界对此争议颇多,但是,实践取得的成效或许已经远远超越理论之争。2011年开始的南京幸福都市建设实践,以指标化设计、考评化机制、政策化布局构建了一个幸福都市的社会治理典范。本章分为三部分,首先梳理“幸福感”和“幸福都市”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政策论述,然后结合“幸福都市”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构建指标测评体系,最后以南京市为个案,分析南京市幸福都市建设的实践过程及其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