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论
- 王凤志
- 5字
- 2020-06-28 09:51:4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及对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简而言之就是实现“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新时期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和手段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正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基于人的客观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学规律,传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提出来的,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视角的一次有益尝试。
一、研究背景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提供了契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全体公民的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无论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还是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都受到了一贯的重视。其目的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教育社会主义新人,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日益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还比较尖锐: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经济竞争激烈,阶层分化加剧,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等思想政治意识出现急剧变化和多元化趋势,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繁荣和危机并存的复杂期。说它是繁荣期,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保证,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说它是危机期,因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某些方法在新时期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而显得乏力,如过分强调其工具价值的作用或过分运用以“灌输”为主导的过程和形式,这些做法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现在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施教理念、价值取向、结构要素相对滞后,不适应或难以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体公民的教育,传统理论灌输和教条化的方法无法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效果难以满足现实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适当的途径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思潮,怎样让大众接受这些成果和思潮,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塑造人、教育人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必须要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做指导。也就是说,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问题,需要教育者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用发展的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
方法是人们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途径、技术和范式。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活动客体的具体对象,正是通过方法才得以在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因此,为适应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要改变效果不佳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必需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对传统的方法体系进行战略思考,开拓新的视角,美学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提供了条件
每一项研究都不能孤立进行,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持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研究和发展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即教育者,并且依赖于教育的支持程度。2005年,中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经过几年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硕士数量逐渐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且更加科学,研究范畴不断精细和开阔,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众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加灿烂的学术春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学思考就是源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及其学科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搭建的有效平台。通过这个研究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学问题引起了相关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重视,值得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相继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三)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美学是通过感觉体验世界的方式,与理论的认知方式相对,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美学的目的之一是扩大美学的应用领域,使之无愧于一门全面完整的关于美的科学,并且促进这门科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广泛地、密切地联系,从而更多、更好地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作用。美学的发展历程证明,教育理念自古以来就与人类对美的追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的全面与和谐发展不仅是古老的审美理念,更是一个古老的教育理念。然而,在古代,教育过程对美的追求是极其受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活动的美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美学与艺术理论的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我国学界对此也非常关注,并在某些领域做了尝试性研究。然而,对于这个命题的探讨,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其中包括美学思想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当然也包括美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在现代,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手段要求很高,以美学理论作为指导,寓教于乐,用审美及艺术的形式去感知理性、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将是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使运用美学和艺术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授与受的规律成为可能。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运用美学及艺术理论,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技法及技巧,能够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达到施教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视角和思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在于,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教育者应不断探索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也应按照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来塑造教育客体。并且,从社会调查来看,人对于美有普遍的追求,人的文化素养越高,对文明的要求程度越高,对审美的要求也越强烈。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美维度上的反思和设计,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次美学实践,也是开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门的一把钥匙。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研究与发展,体现了传统知识的创新,把握住了时代教育的机遇,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研究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基本理论、实践应用,还是其具体内容、过程、方法,进行研究的最直接目的都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过程中理论和应用的拓展和延伸,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学两门学科的跨界交融,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环节。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进一步科学化和艺术化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学,又是审美艺术,同时,科学化与审美化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过于侧重了科学的方面,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从美学的高度加以思考,改变旧有传统教育意识,改变一味注重理性的教育方式,力求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尝试性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相对较高阶段。把审美理想进行物化以完成对受教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应善于借助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等来进行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移情、以美求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把难懂的理论概念和抽象的道德说教转换成形象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效果,从而引起受教者的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既具科学性,又体现审美艺术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关注人的接受自觉,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尚存在一定的不足。教育内容的理论化,导致教育方式过于教条化,枯燥的理论灌输普遍存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受教者接受意愿和能力的关注。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体公民的教育,传统理论灌输和教条化的方法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要求,从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方法显得很无力,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来就是知、情、意、行的能动过程,这个过程乃至受教者后续行为表现必须超越强制的约束层次,所以不能不强调受教者自身的接受自觉性,这也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首要考虑因素。美作为一种精神境界,有助于我们达到顺应理智、从感性到理性的自觉自由,在愉快之中实现意志的达成。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美学和艺术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借鉴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实践经验,注重培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需要和期待,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欣赏能力;注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语言的审美性和艺术性,通过文本解读,避免内容枯燥乏味和缺乏新鲜感,增强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接受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式、方法的艺术美的创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载体的美化等,必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推动个体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鲜活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