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厅的窗户望到外面的景色时,雨开始变大了,大到看不清行人的身影。他还是注视着窗外,顺着雨水打在玻璃窗上的纹路思考着什么,完全陷了下去,接着,他居然愣住了。时间冷场了一段儿,雨声间隔愈来愈短,最后彻底变成了大暴雨。
“在想什么。”付心尧站在餐桌前,手臂上挂着紫色公文包。
这一问,他回归现实,然后转过神来,提起眉梢:“唔,没什么。”
“又在想以前的事?”
“恩,我感觉回忆起了什么,但又解释不清楚。”他埋下头去,并用勺子搅拌着杯里还不到三分之一的红茶。
“嗯,总之你慢慢来,”付心尧点完餐,把公文包递给关正山,“这里面是你要的资料,我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出来这些档案,你可不要枉费了啊。”
关正山细咬着左手长出的大拇指指甲,微微的眉头紧锁,脸上没有余多的情绪表达。
付心尧也只好平静的等待着,很快,他喝完了一杯咖啡。
就在关正山再次说话的时候,雨变小了,变得只有豌豆般的大小。他喝光杯里的红茶。
“OK,资料我就拿走了,那,我先回去了,立青他们还在等我。”关正山平和的道出分别的意愿,起身要走。
“自己小心点,看样子,这是冲着你来的。”付心尧叮嘱着,用下巴指了指那封邮件,他当然也知道自己的舅舅有一段被抹去的记忆。
关正山做出一副领悟到的表情,扬起嘴角笑笑,顺手拿走桌上的账单。
此出蹊跷,就姑且这是一封来自死者的信,但最让他疑惑与不安的是信里所提及的那句‘你可是这个案件中的重要人物呢’。
难道自己曾经做了什么违法的事情吗?
关正山一边想着,一边朝着酒店走去。
现在已经是上午9点了,他走向自己的银色轿车,刚刚已经用电话通知了立青他们下楼了。
到底是北方的4月份,风刮在脸上,还是有点冰冷感。他哆嗦一下,急忙躲进车里。
打火机点燃烟,烟雾升起来,遮住了他半张脸。他翻腾出那封信来,胡乱看了看,随手抛向副驾驶座上。
这是不是恶作剧呢?他不断的猜测,企图说服自己不要想的太多。
而就在他点燃第二根香烟的时候,立青二人拉开了车门。
“哟,你们动作还是挺快的啊。”
“当然啦,这种事情可耽误不了。”
“关叔叔一定是还在想,这会不会谁的恶作剧。”立青说。
“你想多了吧,宫泽都被绑架了。”音子挥起拳头。
“哈哈,我一开始是有这种想法,不过现在的事态不同了。”关正山一边用着打趣的口吻说,一边启动着车子。
三人就如此和谐的闲聊着,不知不觉的驶进了收费站。
根据付心尧所给的资料得知,山崎部生前就读于漓海中学,现在已经发展成市重点学校了,还将名字更改成了漓海一中。
而这些资料里,除了溺亡事件外,还有部分关于山崎部家庭背景的信息。
看样子,一切都要细查一遍才行。
去漓海一中的路途并不是很远,1小时后,车顺利的开进学院区。
关正山今年已经54岁了,40年前被父母安排在祖母家寄住,并上了初一,但第二年家人就急忙忙地将他接到自己身边去了。
具体的原因他也说不清楚,只记得那时模糊的老车站。
对于他在漓海一中短暂的初中生活来说,自己的记忆也是断断续续,忽然一现。
很庆幸,他们打听到去学校的方向。
10分钟后,漓海一中的招牌出现了,三人一起下了车,朝着学校走去。
关正山走在最前面,他在招生处窗口出示着警员证。
年轻男保安接过,仔细的对照着,明显是被此人的来历吓坏了,自己并没有接到警察要来学校的通知。
立青跟音子也很困惑,好奇关正山明明已经退休了,为何还有警员证在手,可能是自己偷偷的将证件藏了起来,谎称自己遗失了,这样一来,就可以在退休之后加以利用。
“警察来干什么?”此话多了份警惕。
“哦,抱歉,没人报警,只是有个案件……”
“案件!”保安立马惊呼起来,“我可做不了主,我只能帮你呼叫教务主任来招呼你。”
“哦,哦,这样更好,麻烦了。”
保安略显狼狈地低下头去,着手拨通电话,通过他的表情可以猜测到对方也很吃惊。不出10分钟,一位身穿棕色西装的年轻女秘书将三人接了进去,看面相,他猜测是刚刚大学毕业。
从初中部大楼穿堂而过,绕道后面去便是教务楼,两栋大楼之间有50多米的距离。初中部的后门刚好对着教务楼正方,“原来别有用处”立青在心里苦笑,并没有说出这句话,现在的老师都是后窗侠。
上了3楼,在楼梯口左转顺数第4个房间。现代化式的装潢映入眼帘,里面仅有50平方大,落地窗阳台上放着一排盆栽。
窗帘半闭着,阳光透进来洒在上面。刺眼的光闪在付心尧脸上,他只好挪动步子,换了个方位坐下。
校长和教务主任姗姗来迟,一脸笑迎。
“您好,您就是那位刑警先生吧,那这两位是?”校长指向立青二人。
“哦哦,他们是这届警察学院的特优学生,随便带他们出来体验一下。”
立青二人立即就反应了过来,跟着配合表演。
校长也没再质疑他们,十分憨厚的笑笑。
幸好立青他们已经是高二年纪的人了,可以勉强的假装成大学生。
关正山道出来意,请求校方提供当年的学生名册。校长先是迟疑起来,见他拿出警员证后才放松警惕,示意让身后的女秘书去办。
毕竟是40年前的学生名册,内页的照片已被朝寒侵蚀甚黄。所幸,他们还保留了这些资料,也能分辨出学生的五官。
1977年9月编制,他看着这行字,试图回忆当年入学的场景,学校的金色招牌旁站着的小男孩,穿着深蓝色校服,明亮的黑色瞳孔散发出朝气。
不行,想不起来了!他皱起眉头,快速向后翻阅,手和眼神停在了初一三班的位置。山崎部,第二排第四个。一张过于老实的脸,双眼无神地望向镜头。
没错,这就是他,和手头的生活照上的男孩无异。
就在那页最后一排靠近手的位置出现一张熟悉的孩童的脸。
他的黑色瞳孔还保留着朝气,这是我自己?关正山看到照片下的名字,的确,这是自己。他曾经是这个学校的插班生。
为何我会如此惊讶!曾经初二的时候,跟山崎部是同班同学啊。他倒吸一口凉气,缓缓地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