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子》的思想有些什么特点?

《尹文子》,战国时期尹文所著,旧列名家,今本仅1卷,分《大道》上下两篇,语录与故事混杂,各段自成起讫。上篇论述形名理论,下篇论述治国之道,可以看作是形名理论的实际运用。其思想特征以名家为主,综合道法,亦不排斥儒墨。自道以至名,由名而至法,上承老子,下启荀子、韩非。《尹文子》的形名论思想,为研究中国逻辑思想史者所重视,其对语言的指称性与内涵等关系的思考,颇值得玩味。文章善于运用寓言说理,虽然不如“白马非马”有名,但是却很有趣味。主要版本有明《子汇》本、《诸子集成》本,新注本有历时熙的《尹文子简注》。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浅析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发端

第一部散文集——《尚书》

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各代典、谟、训、誓、命等文献。

figure_0114_0086
figure_0114_0087

先秦

历史散文——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figure_0114_0088
《左传》

记录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鬼神、灾祥、占卜之事。

古代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战国策》

figure_0114_0089
《国语》

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记言多于记事。

figure_0114_0090
《战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主要内容是谋臣策划的种种活动及辞说。

高峰

两汉

figure_0115_0091

衰落

魏晋南北朝

figure_0115_0092
曹操

魏晋南北朝的文坛出现了新的格局,在各种文体中,辞赋创作的时代特征最为突出,与汉赋的对比也最为鲜明。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的句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其结果是骈文的出现和成熟。

复兴

中唐韩愈、柳宗元领导古文运动,大力反对浮华的骈俪文,提倡作古文,一时从者甚众,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

figure_0115_0093

柳宗元

figure_0115_0094

韩愈

唐宋

figure_0115_0095
欧阳修

北宋时,欧阳修力倡古文,苏氏父子等人互相应和,古文日渐占领文坛。

余辉

元明清

这时期散文基本上继承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精神。

元代散文园地寂寞,缺少名家和名篇。

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派,主张文必秦汉,诗必汉唐。

清代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提倡古文,强调学习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散文。

figure_0115_0096
桐城派代表——姚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