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苦难婉约成一抹诗意

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当岁月的伤痕与生命的苦难不期而至,有人悲伤太久,纵容眼泪哭伤了双目;有人不堪重负从此心底投下浓重的阴影;还有人,将种种苦涩化为唇边云淡风轻的一朵微笑。荷尔德林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安逸时从不受宠若惊,困顿时从不大呼小叫。顺境逆境都是风景。所谓精神贵族,说的就是这样一份从容。

在逆境中欣赏风景

有人说,林徽因的美是完整的美。她出身显赫,游学欧洲,专注于自己热爱的建筑学,对文学也有天赋……她的生活好像不应该和窘迫相关。在一些人眼中,她仿佛只是一个养尊处优地坐在客厅里高谈阔论的尊贵太太,但事实上,林徽因也有过困顿。生活的艰辛、疾病的折磨让她在苦难面前也有抱怨,但她还是坚持用生命中的一些美好——写一些浪漫的小诗,继续坚持完成建筑学著述——去化解苦闷。因为任何人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都是如此渺小,她也只能跟随命运的脚步。

figure_0066_0009
林徽因不单单是一个建筑学家,不单单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位妻子、一位妈妈,她总是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各种角色,认真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林徽因全家也随即开始了近十年的颠沛流离,从长沙辗转到西南的昆明,在全家前往昆明途中,路过湘西。湘西是沈从文的老家。他的小说《边城》中有很多湘西风光的描写,林徽因对此神往已久。即使旅途奔波劳累,也丝毫没影响她欣赏美景的心境。当看到茂密的原始森林、四面环山泉水悠然,这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让日夜担惊受怕的一家人心情放松了一些。

后来到了昆明又因为不断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林徽因一家随着营造学社前往四川李庄。在那里,是她最为艰苦的日子——疾病缠身、贫穷围绕。在李庄,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林徽因由于一次大病最终导致了肺部的癌变。

“空寂的小庙,娇枝嫩叶在凋零,靠着浪漫的自尊依稀去跨越那朦胧的桥身”,她轻轻慨叹,这段动荡的岁月生活注定艰难,但她已经准备好要“靠着浪漫的自尊”去承受、去跨越。

萧乾在《才女林徽因》中写道:“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

林徽因不允许自己有半点邋遢,即使病痛缠身,她依然穿戴整齐。女为悦己者容,当然这绝对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更多的时候,保持自身的优雅是取悦自己,如果外面的世界已经残败不堪,不如关照好自己,给自己走下去的动力。能有下一个明天,也许就有再次幸福的可能。

在最艰苦的日子,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林徽因叫梁思成去当掉大部分的家当,但是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一架留声机和几张贝多芬、莫扎特的唱片。

人活着,尤其是一个女人活着,总要去找到一份信念来支撑,心有所想,梦有所求,才能去维系住那些深楚的思想和情感。否则在这磕磕绊绊的人世中,你的优雅、你的端庄、你的美好都会缴械投降。没人愿意接受一个只会抱怨、只会发牢骚的女人。

所以,林徽因不肯当掉那个留声机,优美的音乐能在寒夜陋室中减轻剧烈咳嗽带来的痛苦,这是她灵魂的支撑。于是,她写下优美的诗句:“太阳从那奇诡的方位带来静穆而优美的快感。”在这诗句中我们仿佛又看到那个始终不愿向岁月低头、优雅自持的睿智女子。

柴米油盐的平庸、颠沛流离的苦难终究无法湮没她对爱与美的追求,她的气韵在悲喜人生中完整地凸显。一个能在逆境中欣赏到独具特色的风景的女人,她的人生之路更显芳华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