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地名中抹不掉的政治烙印
在中国封建社会,地名与政治动辄就挂起钩来,而且往往还与帝王相联结,最典型的表现有两种,一是以皇帝的年号给地方命名,二是为避讳皇帝或尊亲之名、谥号而为地方更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至高无上,手中的权力也是至高无上,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不少皇帝以自己的年号给地方命名,如永平县以汉明帝的永平年号命名,兴国县以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年号命名,绍兴市的前身绍兴府以宋高祖的绍兴年号命名。由于这些取自年号的地名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统治者的价值观和广大民众的美好愿望,因而一直沿用至今。当前在中国县级以上政区中以年号改名的地名也不少。当然,也有不少地方是按皇帝旨意更改的,因皇帝个人的喜好烙印过深,只能昙花一现,被历史淘汰。最典型的是西汉末年,王莽几乎把大多数政区地名都改掉了,待王莽政权覆灭后,改过的地名又变了。
帝制时代,因政治避讳而更改地名的现象屡见不鲜。等级制度、君主至上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人们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谥号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来,必须谨慎避讳,地名中更不能出现他们的名字或谥号,必须更名。如山东庆云县,原名无棣县,明洪武年间,为避朱棣名讳,改为庆云县。四川宜宾,原名义宾,北宋时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取《孟子》“义者宜也”之意,改名宜宾。特别是贵州省的正安县,唐朝时称珍州,元代为避当地统治者明玉珍的名讳改为真州,明代又改为真安州,寓“真州安定”之意,清代为避雍正帝胤禛名讳又更名为正安。有类似情况的在县级以上政区地名中有50 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