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观察报告(2018~2019)
- 陈庚 傅才武
- 9577字
- 2020-08-29 05:24:07
文化旅游资源对应融合论初探
赵家华[1]
摘要: 本文基于文化旅游融合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从大文化和全域旅游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创新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短效资源与长效资源、小型资源与大型资源、一般资源与精品资源、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可移动资源与不可移动资源、资源与全域旅游单位、资源与品牌等十个方面的对应融合。提出并探索“资源融合体”(及相关计算、分析、评估的公式)、“全域旅游单位”等创新概念和观点,以期为我国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创新。
关键词: 文化旅游 资源 文化对应融合
文化旅游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基础在资源融合。资源融合的关键,又在对应融合。本文从大文化和全域旅游的角度,对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十种对应融合进行研究探讨。
一 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对应融合
人们一般都把旅游资源一分为二,分别称作“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或“人文资源”)两种。因此,文化旅游资源的第一个对应融合就是“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对应融合。
自然资源是指那些陆地、海洋、山川、湖泊、河流、石林、土林、溶洞、火山、温泉、冰川、森林、草原等天然形成的资源。文化资源是指人类后天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所构成的资源。如各类历史文化遗址、各类历史建筑、石窟、石刻、雕塑、陵墓、陵园、园林等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民间文艺、文学艺术、民族民间工艺、传说、故事、节庆、民族宗教仪式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各类创意文化项目、人造景点、各类艺术表演、影视艺术、文化体育服务场所及其服务项目等。
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对应融合就是要把这两种资源进行巧妙搭配使之高效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具特色、更具魅力、更符合人们审美与体验和参与需要的新的“资源融合体”——旅游景区、景点。其实,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这样做。这就是旅游工作的本质,也是文化旅游融合的起始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化旅游融合历史悠久。
世界上有众多的自然景区、景点,也有众多的文化景区、景点,但是世界上确实没有一个景区、景点是纯粹的“自然”或者纯粹的“文化”。神奇的自然景观成为景区、景点后,就不再有纯粹意义上的“自然”意义,因为其已经变成一个“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体”。只不过其中文化资源所占比例与大自然相比,要少得多,甚至有些渺小罢了。对于敦煌莫高窟、西安古城、十三陵、故宫这类遗产,人们一般都把它们定义为文化资源、文化景观,但它们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化”了,因为它们都已附着在大自然上,内外景观都有大自然赐予的成分,古人早已将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因此,一个已经建成的以文化资源为主的景区、景点,同样也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体”,只不过自然资源所占的比例和所彰显的魅力与文化资源相比不够大、不够强,甚至被弱化了。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巧妙融合、高效融合,是文化旅游资源最基础、最关键、最宏观的对应融合,在十个对应融合中起着统领的作用。
如果我们用汉语拼音字母“W”代表文化资源,用“Z”代表自然资源,用“R”代表“融合体”——景区、景点,那我们就可以得出公式:R=W+Z,再进一步研究W与Z各自在R中所占的比例就可以发现,如果W>Z,那么R就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景点”、“文化景区”或者“文化遗产景区”;如果W<Z,那么R就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景点”、“自然景区”或者“自然遗产景区”;如果W约等于Z,那么R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双遗产景区”或“均等化景区”。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对景区、景点的资源构成和融合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从而为景区、景点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对策。
二 可再生自然资源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对应融合
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种,并且它们依然有着对应的融合关系。如高山、峡谷、石林、土林、溶洞、原始森林、古树、天然瀑布、湿地等一般都被划分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果木、花草、庄稼等则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过去人们发展旅游业,往往只会关注和开发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甚至以有没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来确定一个地方可不可以发展旅游业。如今,人们的观念已经改变,开始大力开发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例如:云南罗平的油菜花海、贵州毕节的杜鹃花海、广西天鹅的桐花山等成为新的旅游景区景点,并充分彰显了可再生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和活力。因此,从理论上讲,在一个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没有的地方,发展旅游产业的大门并没有被关死,还可以通过可再生自然资源来发展,通过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融合来发展。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然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已经逐渐进入匮乏期,能开发、容易开发的大多已经被开发,留给未来开发的已经不多了;而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却是方兴未艾,未来大有前景。因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自然资源的高度融合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旅游的一个新趋势、新选择、新业态。
三 创新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对应融合
文化资源又可分为传统文化资源和创新文化资源两种,它们也有着对应融合的关系。传统文化资源是指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文化资源。一般说来传统文化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传统文化资源有三大特性:一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具有独特而深厚的内涵和魅力;二是具有“元素放大能力”、“整合变形”和“切分变形”能力;三是在岁月的冲刷中会渐渐暗淡无光,甚至消失,具有有限性。
创新文化资源则是指现在和未来的人不断创造出来的文化资源,也可称之为新生性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生成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借助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元素放大”、“整合变形”、“切分变形”,创造出新形态的文化资源;二是无中生有,进行创新、创造,从而生产出新的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资源也有三个特点:一是需要具有真知灼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创造什么样的文化资源;二是一些创新文化资源的价值在初期不易被认知、认可,历经沧桑方见珍奇,这需要慧眼识珍;三是创新文化资源具有可持续性,取之不绝,用之不尽。
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新文化资源的基本关系是:传统文化资源是创新文化资源的根和源,创新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资源的枝和叶,是传统文化资源文脉的延续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甚至可以互相转换。当人们把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元素放大”或者进行“整合变形”、“切分变形”之后,传统文化资源就变成了“创新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资源在一段时间之后也可能变成传统文化资源。
创新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对应融合是当今和未来中国文化旅游规划、设计、建设、生产中的必然选择。无论是传统文化资源,还是创新文化资源都会在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更为突出的角色。文化旅游工作就应当一手抓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手抓文化资源的创新创造。这样文化资源这条河流才会日新月异、源远流长。特别是那些有丰富自然资源,但缺乏传统文化资源的地方或者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均缺乏的地方,要想发展文化旅游业,出路只有一条——创新创造。这是未来中国文化旅游业的一个新热点,也是考验未来中国文化旅游人才的一个新看点。
如果我们用汉语拼音“CHuan”代表传统文化资源,用“chuang”代表创新文化资源,那我们就可以得出公式:Rw=CHuanw+chuangw。再进一步研究CHuanw与chuangw各自在Rw中所占的比例就可以发现,如果CHuanw>chuangw,那么这种Rw就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景区”、“文化遗产景点”;反之,如果CHuanw<chuangw,那么这种Rw就属于“创新性文化景区、景点”;如果二者相等,那么Rw就可以称作“混合型文化景区、景点”。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对文化景区、景点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创新文化资源构成和融合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
四 短效资源与长效资源的对应融合
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无论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还是可再生自然资源;无论是传统文化资源,还是创新文化资源,其实都有时效性。这个时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资源的有与无、存与废。一种资源一旦出现后便有其效益,一旦遭到破坏或季节过时,就会被人废弃,从而失去价值。资源的这一特性告诉我们,对所有的既有资源都必须高度重视和珍惜,千万别把那些珍贵的资源浪费了。另一方面,资源时效的长与短。如春天的花海、夏天的椰风、秋天的果林、冬天的雪原,一年四季,各有1/4的时效;但是,有些地方仿佛是上苍特别关照的,一年四季都有春光美景。此外,正月的春节、三月的踏青、五月的端午、七月的火把节、八月的中秋节、十月的国庆节等节庆性资源,其时效性只有几天或半个月不等,节日一过游客没了,市场没了,经营淡了,就没办法做了。但是,有的地方则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像过节,天天在过节,那人气、那市场、那经营都没说的。再如九寨沟、石林、腾冲火山温泉、长江三峡、三亚等各类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时效则几乎是恒久的,一次投资到位,长久坐享收益。此外,还有诸如大型开闭幕式文艺表演、庆典性文艺表演以及那些所谓的“快餐式”的艺术产品,来得快去得也快,甚至是一次性的消费,而且很少能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但经典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创的经典之作则可久唱不衰、久演不衰,时效较长。
长效资源与短效资源的关系,一是这种长与短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是这种长与短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研究文化旅游资源的时效长短关系有两大意义,一是告诉人们文化旅游资源的时效是有长短的,在做资源选择、项目论证和投资的时候宁可选其长,不可选其短;二是告诉人们有些资源的时效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我们既要防止把长效资源人为地变成短效资源,甚至浪费了;又要学会把短效资源尽量转换成长效资源,以获得最大的资源使用效益。
如果要对长效资源与短效资源融合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那么可用汉语拼音“changL”代表长效资源量,用“duanL”代表短效资源量,用“shiL”代表有效时间量,用“RL”代表有效资源总量,那我们就可以得出公式:RL=duanL×shiL+chuangL×shiL。长效资源量、短效资源量、有效时间量和有效资源总量等概念的提出可帮助人们解释很多关于资源、项目选择和投资回报等方面的比例关系。例如,有位投资人想去一个每年举办3天稻花鱼节的地方投资建设一个宾馆,得知,那里的资源每年的有效时间只有3~4个月,最佳时间0.5~1个月,有效资源总量很小,大半年为淡季,回报有限。最后这位投资人放弃了这个项目。
五 小型资源与大型资源的对应融合
大型自然资源就是指那些面积、规模、体量较大的资源。如大型的草场、湿地、森林、石林、土林、竹林、花海、海岛、湖泊、沙漠、沙滩等自然资源。大型文化资源则指那些占地面积、规模、体量以及分布区域较大的古遗址、古建筑群、古村落群、陵墓群、民族民间文化群落等文化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表面上看大型资源的特点就是大,大就是多、大就是富集、大就是优势。
与大型资源相对应,那些面积、规模、体量较小的资源我们称之为小型资源。如自然资源中的一山、一水、一景观,一花、一树、一草坪等,文化资源中的一房、一屋、一村庄、一歌、一舞、一剧目等。一般说来小型资源的特点就是小,小就是少,少就是贫瘠,小就是似乎没有优势。其实,小型资源也不是一无是处,它还有另一面的特点和优势,那就是灵活,便于融合,进而由小变大。首先是小小融合,就是把若干个小型资源整合起来,让它“串成串”、连成片、“抱成团”,它就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劣势变成有优势。其次是小大融合,就是把小型的资源通过“挂靠”、“链接”、“捆绑”等方法巧妙地与较近距离的大型资源融合形成一个资源共同体、市场共同体,从而实现提升自身的关注度、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价值的目的。
全域旅游的理念为小型资源与大型资源的融合指引了新的方向和新的路径,未来以小融大必将是文化旅游创意策划和建设的一种很重要的路径和模式,值得关注。
六 一般资源与精品资源的对应融合
精品资源就是指那些具有典型性、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和极高观赏性的大自然杰作和文化杰作。精品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优势资源,是文化旅游项目的首选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龙头资源和品牌资源。
被列为世界遗产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等一般说来都是精品资源。如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的三江并流保护区、江西三清山国家公园、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布达拉宫、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颐和园、天坛、大足石刻、福建土楼、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以及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等都是精品的文化旅游资源,这是大家所共知的。但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或者关注不够的是大量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精品资源,虽然它们并未被贴上世界遗产的金字标签,可是它们作为一种精品资源是真实存在的。
人们通常会把文化旅游资源分为“精品”和“一般”两大类,这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强化精品资源在整个资源和整个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和品牌价值;二是便于引导人们正确评价和选择资源,合理、适当投资开发资源。
一般资源与精品资源的融合,这是资源融合的一场重头戏。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做好精品资源的大文章,把精品资源变成品牌,变成龙头,做大做强;二是要用全域旅游的观念,通过精品资源的龙头牵引和品牌资源的核心辐射效应整合周边或者沿途的一般资源,使之融入精品资源所拉动的文化旅游市场,实现全域旅游开发的目的。这是当前和未来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的一个新趋势,也是大趋势。
七 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的对应融合
有形资源就是指那些山川、河流、村落、房屋建筑等可视可触摸的资源。无形资源一般是指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技巧、社会关系、文化精神、声誉以及能力等。但是,本文这里要讨论的无形资源主要指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附着甚至深藏在有形资源之中的文化内涵,岁月雕刻形成的时间印记、年轮、痕迹等。如蕴藏在古镇中难于一一计算的价值,甚至一般人看不到或者看不懂的各式各样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以及千百年形成的古镇的古老、沧桑、深沉和典雅等岁月烙下的特殊印记等。这种无形资源附着在古镇的每一个载体之上,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它的载体,而看不到它本身,因此不知它的存在,更不知它的价值。又如千年古树苍天的原始森林、丝绸古道等,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主要是有形的资源形式,但是在它的背后却蕴含着无可替代甚至超过它外在价值的无形资源和价值。
第二,资源所在地的区位、交通、气候、地质、地貌、生态、社会环境等。这类无形资源不仅会以优势资源的形式存在,而且还会以劣势资源的形式存在。既可给资源本身加分,也可给资源本身减分。
第三,已有品牌资源的品牌和潜在品牌资源要素的构成等。
第四,可注入资源的潜力、空间和文化创新的可能性等。
要搞好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的对应融合,一是要高度重视无形资源的存在和价值。只看到文化旅游资源中的有形资源,看不到与之相关的无形资源,对资源的认知是肤浅的、不全面的和不透彻的,评估一处文化旅游资源,只评估其有形资源的价值,而不评估其无形资源的价值是错误的。二是要充分开发利用和注入无形资源。只开发利用有形资源,而不开发利用无形资源是愚蠢的、低层次的。三是要充分彰显无形资源的优势,规避无形资源的劣势。四是要让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巧妙结合,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八 可移动资源与不可移动资源的对应融合
可移动资源很多,这里重点讲以下十类。
——种植类资源。种植类资源包括了各类传统意义上说的农作物的种植,也包括现代花卉的种植和生态恢复类的种植。
——养殖类资源。养殖类资源包括传统养殖、现代养殖、林下养殖、特种养殖等。
——生产加工类资源。既包括农业的生产加工,也包括工业和创意产业、科技产品等的加工。
——文化艺术文物展览类资源。这一类展览既包括绘画、摄影、书法、图书、文化创意产品,也包括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宝/玉石、观赏石以及科普、农、工、商、学、兵等各行各业的专题展览。展览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建设专题的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普馆,开展常态化的展览;二是建设综合的展览中心,开展综合性的轮换式展览等。
——文化艺术展演类资源。展演类包括大型文艺活动展演、室内剧场剧目的展演、露天剧场的实景性表演和餐饮场所的歌舞民俗表演等,种类非常丰富。
——文化艺术创意体验类资源。文化艺术创意体验类资源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在文化旅游可移动资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意得好,打造得好,完全可以让一个看似没有资源或者说自然资源比较贫瘠的地方实现大反转,甚至一鸣惊人。
——影视类资源。这类资源也是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资源。主要包括影视创作基地、拍摄基地、影视城、影视博览和节庆等内容的资源。
——工艺产品生产加工展示销售类资源。这类资源很接市场地气,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
——儿童游乐类资源。这类资源市场前景可观,具有小手牵大手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体育竞技类资源。这一类的资源也非常丰富,产业前景不可限量。
以上是本文推介的十类主要的可移动文化旅游资源。这些可移动资源不仅具有极其强大的市场扩张力和适应力,而且还具有极其强大的融合力。
与可移动资源相对应的是那些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中不可移动资源。可移动资源与不可移动资源的对应融合就是要将这两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巧妙的配置,以达到少变多、单一变丰富、低变高、无品牌变有品牌的目的。这是一项大工程,它也是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融合的一个重要领域。
九 资源与全域旅游单位的融合
全域旅游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念,但是,对全域旅游的这个“域”必须进行界定。只有进行了明确界定,这个“域”才能活生生地立起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也才能着手进行“域”的具体规划和建设。没有界定的“域”是虚无的和不确定的。被界定了的“域”,本文把它称之为“全域单位”或“全域旅游单位”。事实上,在中国这种全域旅游单位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层次分明的,但不同的全域单位是可以相互连接、相互交叉,进而构成纵横衔接、相互融合的新的更大的全域单位的。
按照我国现行行政区划,这种全域单位主要由以下12个层级构成。
——村域全域旅游单位。主要指在一个村域的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村际全域旅游单位。主要指在两个以上村之间整合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乡镇域全域旅游单位。主要指在一个乡镇域的范围内整合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乡镇际全域旅游单位。主要指在两个以上乡镇之间的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县(区市)域全域旅游单位(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城市旅游;二是城市加乡村旅游)。主要指在一个县域的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县际全域旅游单位。主要指在两个以上县市区的范围内整合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市(地州)域全域旅游单位(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市府城市旅游,二是城市加县际旅游)。主要指在一个地州市域的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市际全域旅游单位。主要指在两个以上地州市的范围内整合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省域全域旅游单位(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省府城市旅游,二是城市加市际旅游)。主要指在一个省的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省际全域旅游单位。主要指在两个以上省市区的范围内整合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国家全域旅游单位(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首都城市旅游,二是城市加省际旅游)。主要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全域旅游单位。
——国际全域旅游单位。主要指在两个以上国家的范围内整合对接形成的全域旅游单位。全域旅游单位的提出和界定划分,对于全域旅游的规划、建设、评估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操作意义。
资源与全域旅游单位的对应融合,就是要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和要求,将各类可融合的资源有机、科学合理、巧妙地配置到全域旅游单位之中去,使每个全域旅游单位都名副其实,具有丰富而独特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
但是,这种资源与全域旅游单位的融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要冲破已经固有的“行政区划藩篱”,走出长期形成的各自为政的瓶颈,找到或者建设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的体制机制,携手走出一片新天地、建出一个新业态,真正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15号)提出的“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的要求。这是全域旅游必须高度关注和研究攻关的一个具有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
十 资源与品牌的对应融合
简单来说,品牌就是产品的招牌。产品是品牌的内核,品牌是产品的外在标签。资源与品牌对应融合就是要谋求资源与品牌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和最佳互动性。实现资源与品牌的对应融合,路径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种。
(一)资源—建设—品牌模式
即先依托资源进行项目建设,然后再来策划、寻找和打造品牌。众所周知,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应当有什么样的形式。这种资源—建设—品牌模式,是内容优先的方法。如果把内容都建好了再去谋求将其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品牌里去,由于内容各自为政、各向东西,就难于找到它们的相对一致性,这个品牌的策划和打造就有些难办了。即使勉强打造出一个“品牌”来,也缺乏足够的匹配性。这是过去和当前依然摆在我国文化旅游业面前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难题。
(二)资源—建设—品牌—建设模式
即先依托资源进行项目建设,然后再来策划、寻找和打造品牌,一旦品牌确定,就按照品牌的引领和要求,再回过头来进行匹配性改造和建设,以期做到资源与品牌之间的高度一致和最佳互动。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方法,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方法。可惜的是全国许多地方,再回过头来进行匹配性改造和建设的意识并不强,决心和魄力并不大,以至于大多数都还停留在第一种模式上。
(三)品牌引领—资源—建设—品牌打造宣传模式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先策划品牌,然后再去选择资源进行建设,最终建成理想中的品牌,进而把品牌打造得名副其实,做到了资源与品牌之间的高度一致和最佳互动。这是我国全域旅游单位规划建设中资源与品牌对应融合的主要方式,值得深入研究。
做好资源与品牌对应融合,就会创造奇迹;如果做不好,不能真正做到资源与品牌之间的高度一致和最佳互动,就会自成危害。最大的危害有两种,一种是导致宣传失真,宣传与建设不同步、不匹配,被亲身体验的游客的反馈抵消了品牌宣传的效应。另一种是留给人们足够的空间去朝三暮四,变来变去,今天叫这个品牌,刚宣传出点知名度,明天又换个品牌从头再去宣传一番,造成宣传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品牌打造事倍功半的窘境。
文化旅游资源对应融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还有许多有待探究的领域,例如如何突破行政辖区的藩篱,实现跨区域的全区旅游单位规划建设,共同打造黄金品牌和黄金旅游线,建设文化旅游市场利益共同体,在共建中实现共赢,在共享共管中实现有序发展等,都未展开讨论。本文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新的视野、新的思考和新的路径,抛砖引玉,为文化旅游融合领域研究和探索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以期为我国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赵家华,光漫艺术创始人、词作家、文化理论研究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中国乡村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印战区滇缅抗日战争图书文献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