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引发了雇佣工人越来越激烈的反抗。在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和零散性。斗争主要的形式有捣毁机器、烧毁工厂以及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等经济目的而举行的罢工。这些斗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工人的悲惨处境。所以,ABC是早期无产阶级斗争自发性的表现形式,D才是根本原因。

2.【答案】C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属性,但只有C符合题意。所谓“解释世界”,是指理论研究;所谓“改变世界”,是指实践。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改变)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3.【答案】D

【解析】习近平主席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4.【答案】B

【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在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的论文表明,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故B符合题意。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党纲《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要特别注意,ACD三项,可分别命制另外三道题。

5.【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高度统一的。之所以能够实现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关键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故C正确。

6.【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而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的理论来源。二者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故A正确。如果题干设问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的思想来源是(),则分别可选B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前进。我们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理论定义为狭义的马克思主义;而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则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包括其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答案】ABCD

【解析】本题属于串联型题目。A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B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时代要求、阶级基础;CD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原因。

3.【答案】AC

【解析】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是阶级实践和个人实践。BD都是无产阶级的实践,但不是促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

4.【答案】ABD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非常浩繁、丰富,它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法学、历史学、军事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十几个学科。这些内容相互呼应、浑然一体,构成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宝库。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是最主要的三门学科即三大基本组成部分,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体内容。

5.【答案】ACD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它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当中,“群众”是个稍带贬义的概念,类似于“乌合之众”。而“人民”则是正面的概念,指“群众”中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那部分人。故B为错误说法。

6.【答案】BCD

【解析】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所举行的两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的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俄国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实践,其结果是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故A不能选。

7.【答案】ABD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是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这些来源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等;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相对论是马克思之后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学说。故C不能选。

8.【答案】BCD

【解析】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鲜明的特征。这些鲜明的特征主要包括: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的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9.【答案】ABC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所以未来社会的面貌,只能在未来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去认识。故D项为错误说法。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故D选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选项正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表述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答案】B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就是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创造者的问题。认为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为唯物主义;认为精神、思维是世界的本原,则为唯心主义。故B为正确答案。A是根据世界状态的不同回答所划分的结果;D是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所划分的结果。

4.【答案】D

【解析】同一性这个表述在日常语言中,基本含义就是指相同。而这里中,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含义是指认识即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如果题干改为“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同一性的含义是指()”,则难度更大一些。

5.【答案】C

【解析】唯心主义的相同点是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根据对精神性本原的不同认识,唯心主义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类型。故C选项正确。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精神之外的精神,比如神。

6.【答案】C

【解析】根据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故C选项正确。A选项是一元论的观点;B选项是唯物论观点;D选项是可知论观点。

7.【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从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世界。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从而超越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故D选项为正确。其余三项本身均为正确说法,但与题干设问不符合。

8.【答案】C

【解析】如果宇宙中没有人或其他社会性智慧生命,宇宙就仅仅是无意义的存在。由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使世界有了意义,使自然过程成为社会历史。故C选项正确。A选项把世界的变化仅仅归结为自然界自身的规律,以自然界为基础理解世界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选项把世界的变化归结为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选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但人类社会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9.【答案】C

【解析】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同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同点是“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物质的某一种形态,比如金木水火土或原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的。故C选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是普遍(共性、抽象、一般)和特殊(个性、具体、个别)的关系。故B为正确。A选项所说的“本原与派生的关系”是指物质与意识之间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C选项的“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D选项的“形式与内容”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方式的关系范畴。

11.【答案】B

【解析】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最高共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但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为人的实践活动所改造。故B选项为正确答案。

12.【答案】C

【解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A为错误)。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D为错误)。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C为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故C选项为正确答案。

13.【答案】B

【解析】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所以B选项正确,A为形而上学的观点;CD项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但非根本属性。做本题时,建议回头与第11题关联一下。

14.【答案】A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而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的主要错误是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认为运动可以不需要物质承担者。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C是形而上学的观点。D是诡辩论观点。

15.【答案】C

【解析】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D是杜撰的说法。

16.【答案】D

【解析】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成为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17.【答案】C

【解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以C选项正确。选项AB不符合题意,选项D是杜撰的说法。

18.【答案】D

【解析】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四个选项俱为联系的特征,但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题干中的地点和时间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

19.【答案】C

【解析】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故C选项为正确答案。A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与题意无关。

20.【答案】C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体系的核心之所以是对立统一规律,理由有: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的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其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问题的方法。其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故C选项是正确答案。

21.【答案】B

【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故B选项为正确答案。

22.【答案】B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抽象性、一般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具体性、个别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普遍性;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特殊性。所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故正确答案是B选项。

23.【答案】C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故正确答案是C选项。

24.【答案】D

【解析】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故正确答案选择D。

25.【答案】C

【解析】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或现象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哲学范畴。原因是事物发展链条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产生或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原因所作用而产生或引起的现象。客观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矛盾关系,就是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故C选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A选项的内容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B选项的内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D选项的内容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关系。

26.【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是意识与物质、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7.【答案】A

【解析】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故正确答案是A选项。BCD都是错误说法。

28.【答案】B

【解析】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意识的能动性只在精神的范围内兜圈子并不能得到实现,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性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故正确答案是B选项。

2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相关的理解运用。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题干所引材料中的“否定”“灭亡”等词,都是“变化”“发展”之意。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经典著作设计出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乃至分析题常用的出题形式,所以,考生应加以重视,尽可能地在复习中掌握一些经典表述。即使对该表述不熟悉,只要认真加以分析,也不难找出正确答案。ACD本身都是正确的说法,但与题干设问无关。

3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景物”是物质,“意境”和“感受”是意识。所以“面对同样的景物,可以画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不同的感受”的意思,就是面对相同的物质,可以产生不同的意识。换言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而非直观的、机械的。所谓“能动性”是指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即意识会和物质不一样,具有相对独立性。所谓“直观性、机械性”是指意识与物质完全一致。四个选项的表述本身都是正确的,关键是要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A是意识的起源,B是意识的物质基础,D是物质的特性,只有C说到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故它是正确答案。

31.【答案】A

【解析】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三者的共性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非精神。三者的区别之一,是对“物质”的具体理解不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认识,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比如水、火、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将物质界定为物质的构成单位如“原子”。辩证唯物主义将“物质”定义为“客观”。提示一句,所谓“活火”,还包含了辩证法的思想。“活”即运动、变化的意思。

3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形而上学的特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方法论。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静止的、孤立的。题干所引用的言论,意思就是从古代到今天,世界没有发生变化。可见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D。补充一句,考试中有时也出现文言文,所以平时要注意提高这方面的修养。

33.【答案】D

【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哲学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的?”的不同回答,以上这三对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以前就存在了,它们的对立与斗争贯穿着哲学史的始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前的历史观全部都是唯心史观。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是所谓“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所以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才有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4.【答案】B

【解析】本题是案例型考题,考查对“物质”“精神”的理解。范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题干中的“形”指的是人的形体、肉体,即物质;而“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识。“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鲜明地指出了人的精神对肉体的依赖性,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故选B。

3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分离、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所谓“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即批判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但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3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作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原因,或者说它超越旧哲学的根本性观点,即科学的实践观。考生需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即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ABC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性区别,所以不选。

37.【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考查对意识本质的理解。物质就是客观;意识就是主观。“心想事成”的“心想”是意识,但“事成”是物质。“投石问路”是行为,行为即实践,属于物质。“海市蜃楼”是光影,属于假象。现象无论真假,都是客观,属于物质。“杯弓蛇影”是错觉的意识,属于主观,为意识,故选C。

3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意识本质的理解。马克思的这句著名论断包含的意思主要有两个层次:其一,意识源于物质(即“移入人脑的……物质”);其二,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改造过的物质”)。在哲学中,“意识”“精神”“观念”是同义词;“观念在内容上是客观的”中的“内容”,即“来源”的意思。故B正确。把意识理解为物质本身,或者说是人脑的“分泌物”,是错误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所以A错误。观念的内容(来源)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故C为错误。无论是正确反映还是错误反映,都属于意识。D缩小了意识的外延,故错误。

39.【答案】C

【解析】本题是案例型考题,考查对“物质”“意识”的理解。“真理”即正确的认识;“谬误”是错误的认识;“直觉”属于非理性因素。它们都是意识。哲学中的“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关系,属于客观。

4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本质及其能动性特征。意识来源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物质不一样——这是意识能动性的一个表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意思,是不同主体面对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的意识,即物质相同,意识却不同。故A正确。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否认了意识的物质性,为错误论断;CD本身正确,但与题干设问无关。

4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时间特点的理解,还考查了对相关诗句的理解能力。“光阴”“一万年”“朝夕”等都是时间的意思。正因为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一去不复返性,即一维性,所以毛泽东主张我们对时间要倍加珍惜。BCD本身都正确,但与题干的设问无关。

4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事物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理解。在哲学中,运动有两层含义:显著运动和不显著运动。其中不显著运动又叫静止。显著运动与不显著运动是辩证统一关系。其同一性的表现,就是二者相互依存。“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坐地”是静止;而“日行八万里”是显著运动。故“坐地日行八万里”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4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与运用。“心不使焉”的“心”是指意识;“白黑在前而目不见,擂鼓在侧而耳不闻”中的“白黑”“擂鼓”都是物质。所以“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擂鼓在侧而耳不闻”是说:虽然存在物质,但可以不产生对它的认识。揭示了意识能动性中的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客观性”是指意识来源于物质。本身意思正确,但与题干设问不符合,故A不能选。“创造性”也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其意思是意识的内容可以比物质所提供的信息多。故虽然C本身正确,但与题干设问不符合。D本身是唯心主义的说法,错误。

4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运动和静止关系的理解。运动有两种形式:显著运动和不显著运动。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只承认显著运动、不承认静止,属于诡辩论;相反,只承认不显著运动、否认显著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中的“一次”是指时间。其意思是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河流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相对静止的状态。

4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的一维性的特点。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当物体的速度没有超过光速的时候,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所以C正确。

4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法变化发展原理的理解。考生依据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不难看懂该故事,它说的是人们不知河水已涨而造成损失的故事。这说明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并且要以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CD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知识内容,但都与题意不符,是干扰项。

4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中的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主张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因此,我们对待古代和外来文化,也要批判地继承。这体现了辩证否定观。BCD是干扰项。

4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中“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是近几年的常考内容,并且一般都是结合事例出题,解题的关键是加强理解层面的训练。该题干中的事例较明显地说明了相关事件环环相扣的关系,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所以B是正确答案。ACD都是干扰项。其中D项的干扰性最大。如果题干是一枚铁钉从生锈到腐烂,则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

49.【答案】B

【解析】本题是案例型考题,考查时间的属性。四个选项都是时间的属性。时间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时间的相对性是指时空具体特性的可变性;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意思,是说在不同的空间条件下,时间的长度即具体特性是不一样的、可变的。

5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量变质变规律的理解。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规律”指出,量变、质变是辩证统一关系。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本身都是正确的论断,但与题干材料意思一致的是B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的“积跬步”是量变,“至千里”是质变;“积小流”是量变,“成江海”是质变。意思就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离开了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5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质变规律及其“度”。这里所说的适度原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度”的概念。达不到该有的“度”,即“不及”,就不能达到该有的效果。而超过某个“度”即“过”,会带来新的质变,使事物丧失原有的属性。BCD都是干扰项。

5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表了前进和发展的方向,是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而旧事物是失去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火车作为代表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事物,必然要战胜马车这个旧事物。ABD都是干扰项。考生注意鉴别,就知道它们与题目内容不符。

53.【答案】D

【解析】按照辩证法思想,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按照其存在的范围,矛盾分为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对事物发展都有影响。“孟母三迁”的典故,是指环境对小孩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所谓“环境”,就是外因。

54.【答案】A

【解析】本题是案例型考题,考查物质的统一性原理。物质的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的基本原理。其内容包括:其一,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其二,这个唯一的本原就是物质;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非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题干所给出的列宁的话,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了该原理的核心意思。

5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即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中国具体实际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所以答案是D。

5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法基本思想的理解。老子的《道德经》体现出中国古代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生”指产生、派生。所以该句话表明老子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本质,即对立统一关系,认为事物是联系的、发展的,属于辩证法观点。故D正确,C不选。“道”指客观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A不选。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不需要有物质、不需要经过实践,就能够产生认识。题干中没有这个意思,故B不能选。

57.【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考查对辩证法两大特征之一——发展的理解。“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中的“法、势、事例、风气”等,是物质的意思;而“改、不积、变迁、移易”等,是变化、发展的意思。

5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和对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典型命题的了解。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朴素辩证法的代表。“阴阳相克,奇正相生”中的“阴”和“阳”“奇”与“正”是指相互对立的两面;“相克”“相生”是指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5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法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联系的两种属性。同一性是指联系的双方相互依存、渗透、转化;斗争性是指双方相互区别、排斥、分离。“君子和而不同。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中的“和”是指同一性,“不同”是指斗争性。故只有D符合题干的设问。

60.【答案】B

【解析】本题是案例型考题,考查辩证法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苏轼在《范增论》中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其意思是: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人一定是先产生疑心,以后谗言才能听进去。所以该论断的意思,是强调在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内因是优先的、第一位的因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揭示的是量变能够导致质变;“欲速则不达”揭示的是适度原则的重要性。“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中的“机遇”是外因,“头脑”是内因;该论断的意思是:即便有机遇即外因具备,但如果头脑无准备即内因没到位,机遇也还是会被丧失掉。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作答该题的关键有两个:其一,弄清每句话的意思;其二,归结出其所指向的原理。

6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体现为其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能动创造性,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等。“情人眼里出西施”体现了意识的创造性。BC都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是唯心主义观点。D是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本身为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6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就是哪怕自身的水平很高,没有“米”这个客观条件,也做不成饭。与C的意思一致。ABD都是正确的表达,但是不符合题干的设问。

6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以及其代表性人物与观点。四个选项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都主张精神决定物质。但它们对精神的理解不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脱离任何个人而存在的客观性的精神;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理解为与个人的心灵、感觉相关的观念性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有王阳明的“心外无物”、陆九渊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64.【答案】B

【解析】“河水没有定性”是指“河水”是变化的。因为河水有变化,所以治河的方法也要随之变化;不能用不变的方法去对待变化的情况。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它要求人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处理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的态度对待事物。故B切合提问。如果提问改为“。要根据河水的情况来制定治河的方法’体现了”,则A可选;如果题干改为“‘人们能够认识河水的规律’体现了”(),则C可选;如果提问改为“‘把河水治理好,归根到底靠民众’体现了”(),则D可选。

65.【答案】A

【解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体体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其中在认识世界方面,意识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所谓意识具有目的性,是指面对所反映对象,意识可以不全盘反映,而是只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加以反映,即所谓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生活是喜与悲的集合体。只记住“喜”而舍弃“悲”,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如果提问改为“看到喜,想到了悲”,则B可选。CD是杜撰出来的概念。

66.【答案】C

【解析】哲学中的“联系”,是“影响”的意思。“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会造成“美国得克萨斯……一场龙卷风”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如果题干是“蝴蝶效应可以被人们认识所蕴涵的哲理是()”,则A可选;如果题干是“蝴蝶引起的龙卷风有利有弊所蕴涵的哲理是()”,则B可选;如果题干是“蝴蝶引起龙卷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蕴涵的哲理是()”,则D可选。

67.【答案】D

【解析】“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意思是“造成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身,而非秦国;造成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身,而非天下”。也就是说,对六国灭亡这件事情而言,六国自身的作用即内因是决定性的,秦国的作用即外因不是决定性的。对秦国灭亡这件事情而言,秦国的作用即内因是决定性的,天下的作用即外因则不是决定性的。故D符合题意。

68.【答案】D

【解析】所谓“偶然”是指不确定的事情;所谓“必然”是指确定的事情,或者叫做规律。野兔撞树桩而死,是偶然的事情。农夫把这个偶然的事情当做必然,导致他“空等兔子撞树桩”的笑话。故D符合题意。ABC三项本身均为正确的说法,但与题干设问无关。

69.【答案】C

【解析】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来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事物当做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思维方法。当然,综合绝不是把事物的各部分、各组成因素机械地凑合起来或装配在一起,而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该方法的客观基础是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是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现象和本质分别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反映的对象。

70.【答案】C

【解析】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抽象到具体,是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统一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逻辑即按照思维的顺序去研究事物;而历史则是按照时间顺序去研究事物。“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它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故C项正确。

71.【答案】B

【解析】所谓创新思维,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之所以要求新求变,因为物质是发展变化的。故B项正确。

72.【答案】A

【解析】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其中,辩证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指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出发,分析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首先就是要具备辩证思维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因素还是精神因素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故BC为正确选项。

2.【答案】C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故D选项正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故C选项正确。A和B选项都是辩证法问题,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故不选。

3.【答案】BCD

【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这个问题在人类实际生活中还表现为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问题。故BCD为正确选项。A选项不符合实际,并非所有哲学家的研究都涉及哲学基本问题。

4.【答案】ABC

【解析】A选项“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与C选项“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含义相同,是正确选项。B选项“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中的精神就是思维,自然界就是物质,故也是正确选项。主体不是主观;主体大于主观;主体=主观+肉体。客体不是客观,客体小于客观。客观=客体+自在世界。故本题不能选D。

5.【答案】BCD

【解析】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故BCD选项正确。A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标准。

6.【答案】BCD

【解析】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BCD三项都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是辩证法区别于形而上学的地方。A选项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故不能选。

7.【答案】A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理论成果是创立了新的哲学形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客观世界,不仅看到世界源于自然物质演化,也看到世界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从而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故A选项正确。这一哲学变革把世界当做实践改造的对象去理解,就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直观性,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又避免了唯心主义的抽象性,从而能够唯物地理解历史,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故C和D正确。B选项“正确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新成果,而是所有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共识,故B选项不选。

8.【答案】ABD

【解析】C项是杜撰的概念,为错误选项。A项也叫马克思唯物主义;BD项合在一起,叫旧唯物主义。

9.【答案】ABD

【解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水平,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一般特征,并且认为原子是物质的终极形态。这种认识不仅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更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故ABD三项为正确答案。C选项并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而是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10.【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其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其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其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其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故ABCD四个选项为正确答案。

11.【答案】ACD

【解析】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故ACD三项为正确答案。B选项“一切生物所具有的反应特性”是在A项之正确的说法基础上改动了两个字,是错误的。

12.【答案】AD

【解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这里“内容”是指来源,“形式”是指形态。许多哲学用语的含义,不能与生活中的含义直接等同。本题正确答案是AD。

13.【答案】ABD

【解析】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主要内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故正确答案是ABD选项。C选项本身是正确说法,但与题干设问无关。

14.【答案】ABCD

【解析】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其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最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ABCD四个选项都为正确答案。

15.【答案】ABC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和趋势。故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16.【答案】ABC

【解析】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是:其一,从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因此新事物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二,从新生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此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其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历史的方向,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故正确答案是ABC选项。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内孕育成熟的,故D为错误说法。

17.【答案】ABC

【解析】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其一,产生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其二,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其三,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发展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故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是杜撰的说法。

18.【答案】ABCD

【解析】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它是由一系列方法所组成的整体,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等方法。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故正确答案选ABCD选项。

19.【答案】ABCD

【解析】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具有规律的基本属性,也存在区别。这些区别有:其一,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其二,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其三,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故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0.【答案】ABCD

【解析】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一方面,主体选择并不否定社会历史趋向。因为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即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而可能性空间是由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社会历史趋向通过主体选择实现。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主体的选择是社会历史趋向的实现方式。故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1.【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风定花犹落”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这指的是物质世界处于绝对运动之中。这些都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而B是牛顿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运动观;D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22.【答案】C

【解析】本题是理解型题目,考查对哲学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世界观、方法论是个大概念,由理论化系统化的部分和自发的零散的部分共同构成。其中理论化系统化的部分,才叫做哲学;自发的零散的部分叫社会心理。D是哲学的定义;C是对它的解读。A夸大了哲学的范围,故不正确;B缩小了哲学的范围。无论是否科学,只要理论化系统化了,都是哲学。

23.【答案】ABD

【解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考查唯心主义的起源和评价。材料来自列宁的《哲学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列宁在该表述中明确指出了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即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故A可选;材料将唯心主义比喻为“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不结果实”意味着唯心主义在根本上是错误的、有缺陷的。其二,“花”意味着它也有一定的价值。唯心主义作为精神现象,当然不是自然界中天然具有的,而是人类的思想成果。所以ABD可选。只要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完全可以避免唯心主义的错误。故C不能选。

24.【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该题是借助奥运会吉祥物的事例,考查考生对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吉祥物首先是人们主观精神的产物,但它们来自现实世界,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故AB可选。意识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创造性。所以,结果经过人们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加工、改造过的东西,不全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模仿。所以C不选。D本身就是错误的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不选。

25.【答案】AC

【解析】本题是案例型考题,考查时空观。题干中所谓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实际上是将时间、空间看做是“抽象观念”即意识,否认其客观物质性。该论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对立。AC都是马克思的时空观,与题干的意思完全对立。故可选。B是题干的意思;D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与题干设问无关。

26.【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马原”第二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哲学基本问题”。此原理是该部分必须过关的重要知识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故C为正确。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第一性问题。根据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被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同一性问题。根据对它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被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所以A可选。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分,则来自哲学另一个重要问题即“世界是怎样的?”的回答,所以B不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划分标准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所以D不可选。

27.【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所以AC正确。人应当通过正确的实践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好,人与自然能够实现和谐;处理不好,则会出现对立。所以BD把问题简单化了,是错误的论断。

28.【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AC都是人类与自然界辩证关系的正确表述,是正确选项。B是对AC的引申。D夸大了自然界的力量,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论断。

29.【答案】AB

【解析】本题属于串联型考题,考查时空的特性。具体物质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所以选择AB。时空是客观性的,与人的主观无关。认为时空是主观的感知形式的观点是时空观上的唯心主义。所以C不选。必然性偶然性问题与时空问题不相关,所以D不选。

30.【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精神、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客观物质世界决定了人的精神、观念。所以AC是错误的。题干的例子说明意识、精神对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证明人能够把观念、思想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的东西,而实践正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毛泽东语),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所以BD都正确。

31.【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及其特征。意识的内容(来源)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故D项正确。意识的主观形式决定了人的意识和认识具有主观上的差别,其中就包括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态下都会有不同的反映。所以,AB正确。C否认认识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

32.【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要知识内容,近年来考过不止一次。“望梅”的“望”的实际意思不是指“望见”,而是指“盼望”。所以“望梅”实际上是对“梅”的联想,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精神上的活动造成了短暂的“止渴”的后果,体现了意识对生理活动的影响。故B可选。但真正的“解渴”需要现实的物质的东西来实现,主观上形成的东西包括观念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意识作为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不能等同于事物自身。故D为正确选项。A本身不错,但与试题设问不符。C作为选项本身就是错误的,精神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能够转化成物质。

33.【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具体考查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的知识点。狼孩没有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不是纯粹的生物过程”(A),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无论是人类意识还是个人意识的形成都离不开社会(D),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无所谓意识。所以AB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精神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所以C是错误的。

34.【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运用。所谓特殊性,就是差异的意思。所以,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人们,针对不同的事物,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方法,区别对待。ABD都包含了这个意思,故正确。C体现的是对立统一原理之矛盾转化的思想。

35.【答案】BC

【解析】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具体体现。正确处理的方法,就是要做到坚持物质第一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坚持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命令自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思,“服从自然”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意思。故B正确。“审时度势”是认识、把握规律的意思,而“因势利导”是发挥能动性的意思。故C正确。A是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的“唯意志论”观点。D是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观点。

36.【答案】AC

【解析】本题是串联型考题,难度比较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认定世界的本原为物质,为唯物主义;持相反看法的为唯心主义。故A可选。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中的表现是反映论,即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则是先验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客观精神或者主观自生。故C可选。B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D的干扰性最强。唯物主义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对社会本质的认识上,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都是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是唯物史观。所以,对社会本质的看法不同,不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而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其他哲学派别的区别。

37.【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规律的特征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故A可选。规律的最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B错误。但是,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认为规律无法被人认识,是不可知论观点。“发现”就是认识的意思。所以C可选。规律是物质,可以被认识,不能被“发明”。发明规律是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意志论的错误观点,故D不能选。

38.【答案】ABCD

【解析】本题属于串联型考题,对理解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存在和思维,与物质和意识是同义词。故A可选。客观规律是物质,主观能动性是意识。故B可选。价值是联系的一种,具有客观性,属于物质。真理是认识,属于意识。故C可选。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认识属于意识。故D可选。

39.【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及时空的特性。牛顿物理学认为,时空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原理,揭示和证明了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所揭示的“尺缩钟慢”现象,证明了时空的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故AB可选。CD就内容而言是正确的,但在爱因斯坦之前已经被证明,与试题题干设问不相关,所以不能选。

40.【答案】ABCD

【解析】本题是串联型考题,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归结起来命制题目。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一方面,物质产生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可以认识物质。故四个选项都正确。

41.【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法的变化发展原理的理解。“刻舟求剑”这一典故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揭示了事物不断变化的属性,要求人们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进而也嘲讽了无视事物变化的形而上学的错误。BD都是辩证法的观点,但与题干内容不符,是干扰项。本题既考查对辩证法各个内容的理解,又涉及对古代典故的基本性了解,具有一定难度。这种试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比较典型的出题方式。

42.【答案】ABC

【解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题干之中的“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代传承,表明A可选;“龙”源于现实中诸多动物的“组合”,表明B可选;人通过观察现实中存在的蛇、鹰、马等动物,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龙”,表明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不是机械的、直观的,而是能动的、创造性的,故C可选;D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设问不贴合。

43.【答案】ABC

【解析】案例型题目。通过一个故事将辩证法的诸多原理组合起来进行考查,具有一定的难度。华佗根据不同的病开不同的药,即对症下药,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A可选。两位病人症状相同,但华佗能看出其病根不同,表明华佗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故B可选。因果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比如异因同果。头痛发热是果,但引起头痛发热的原因却不同。华佗看到了这一点。故C可选。D本身正确,但属于认识论的内容。

4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质变关系”“新事物与旧事物”。同时以“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基本历史知识为材料,具有跨知识点和跨学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二者相互渗透,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变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属于质变。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前,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出现和存在,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质变。红色根据地是当时的新生事物;正是这种新生事物不断壮大,最终取代了国民党统治,从而战胜了旧事物。所以D正确。AB本身为正确,但与题干设问无关。如果题干出现“红色根据地在不断壮大”,则A可选;如果题干出现“白区在不断缩小”,则B可选。

45.【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理解掌握。题干是王安石的著名诗句。上句“风定花犹落”中之“风定”意即风在静止,“花犹落”意即花在运动,合起来就是“静中有动”,故A可选。“鸟鸣山更幽”之“鸟鸣”意即鸟在运动;“山更幽”是指山处于静止,合起来就是“动中有静”。故B正确。两句合起来正是体现了动静相映成趣,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C可选。D是诡辩论或者相对主义的观点。

46.【答案】ABCD

【解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考查对辩证法中量变质变规律的理解。量变质变是辩证统一关系。其中,二者的同一性特别易于命制考题。量变质变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这里面的一个要害的思想是,质变要依赖于量变;没有量变积累到突破度的程度,就不会发生质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三者的意思类似,都是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意思是量变没有突破度,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47.【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是讲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复杂的属性。它们一方面具有斗争性,即相互区别、排斥、分离;另一方面具有同一性,即相互依存、渗透、转化。所以,凡是两种属性相反的东西,它们之间却存在依存关系、渗透关系、转化关系,都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中的“智”和“愚”“巧”和“拙”,它们的属性无疑都是相反的,即具有斗争性。但另一方面,它们之间还具有同一性,即相互依存、渗透、转化。正是因为“智”和“愚”“巧”和“拙”之间还存在相互依存、渗透、转化的关系,所以才会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都是属性相反的东西却相互依存的意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的“载舟”和“覆舟”,也是属性相反的东西,却依存在一起的意思。所以ACD符合题意。B反映的是矛盾特殊性原理。

48.【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必然性是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支配力量,必然性决定着偶然性;但另一方面,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所以AB表述正确。C错误地认识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故不能选。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发现必然性即规律;但必然性隐藏在偶然性之中,所以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偶然性去发现必然性。所以“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错误的观点。故D不选。

49.【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辩证法体系中,三大规律侧重揭示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发展”。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发展的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发展的形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发展方向和道路。所以,只有兼具了方向的前进性和道路的曲折性,才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要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比“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历史的前进;但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不是直接到达的,而是经过了一个中间环节:“剥削社会的私有制”,这就是曲折性。故A可选。同理,BD也符合题意。而种子——种苗——种子,则只有曲折性,没有前进性。故C不可选。

50.【答案】AC

【解析】本题属于串联型考题,考查唯物主义两大历史形态,即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的相同点。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只有唯一一个本原即物质。如果否认了这一点,就不再属于唯物主义的范围。故A可选。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一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出发,必然得出意识包括认识,是物质派生物的观点,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故C为正确。辩证唯物主义将辩证法和唯物论结合起来,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否认该观点。故B不可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都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D不可选。

51.【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对立统一规律的含义和作用。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复杂性,既有依存、渗透、转化的同一性的一面,又有区别、排除、分离的对立性的一面。但无论是联系的同一性还是联系的斗争性,都具有积极作用,即推动事物的发展。A是讲斗争性的作用;BD是讲同一性的作用;C概括表达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所以ABCD都正确。

52.【答案】ABC

【解析】“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意思是“奢靡之风一旦开始兴起,国家也就走上了逐渐衰亡的道路”。“奢靡之风”是外在的现象,“国家衰亡”是内在的本质,故A可选。“奢靡之风”的流行是不显著的变化即量变,“国家衰亡”是显著的变化即质变,故B可选。“奢靡之风”的兴起,会导致“国家衰亡”的后果,故C可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表明,事物是相反属性的集合体即“相反相成”。如果题干是“繁荣其表,衰亡其里”,则D可选。

53.【答案】ABCD

【解析】“因果关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四个选项中,只要存在一个现象引起另一个现象这种关系的,均为因果关系。因为“磨砺”,所以“宝剑锋”,故A可选;因为有“志气”,所以“功劳”大,故B可选;因为“勤俭”,所以“节约”,故C可选;因为“自满”,所以受到损害,故D可选。

54.【答案】ABC

【解析】“宗教”是意识;“现实苦难”是物质、客观。“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意为意识源于物质即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感情”为主观;“宗教……是这种苦难的抗议”是指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故ABC符合题干设问。D本身为正确论断,但与题干意思无关。

55.【答案】BC

【解析】价值与使用价值是构成商品的二要素,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交换价值、价格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故BC为正确。任何商品交换的比例,都叫交换价值,而商品与一种特殊商品即货币相交换的比例关系,叫价格,故价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属于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本题将哲学内容与政治经济学内容结合起来命制题目,难度较大。

56.【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知识要点包括: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由此可以选出ABC为正确答案。既然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就是人所特有的活动,D显然是错误的。

57.【答案】AB

【解析】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所以底线思维能力首先体现了对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其次,底线思维还体现了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运用。事物是对立统一的集合体;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故AB正确。

58.【答案】ABC

【解析】所谓“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就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故A符合题意。所谓“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就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B符合题意。所谓“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就是抓主要矛盾,属于矛盾原理。故C符合题意。

59.【答案】ABD

【解析】“整体性、全局性”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A符合题意;“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体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故B可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即预见未来,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中意识的“创造性”的特点,故D可选。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2.【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主体与唯心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主体不同,唯心主义所说的主体基本上指思辨着的精神,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又有其各自的具体界定。旧唯物主义所说的主体基本上是肉体凡胎,是脱离了人的社会本质的自然的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界定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

3.【答案】D

【解析】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主体以观念的方式或实际的方式把握或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认识或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并不是直接发生相互作用,而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故正确答案选D。

4.【答案】A

【解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不是自然界中任意两个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而是由主体发起的,主体指向客体、反映客体、变革客体、改造客体的关系。故只有A选项为正确答案。

5.【答案】D

【解析】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也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故正确答案选D。

6.【答案】D

【解析】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故正确答案是D。

7.【答案】A

【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和情况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故A选项是正确答案。

8.【答案】C

【解析】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认识对象的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评价性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故正确答案选C。

9.【答案】C

【解析】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故C为正确答案。其余三项俱为真理的属性,但不是本质属性。

10.【答案】B

【解析】真理绝对性的根源,是人们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无限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力按其本性、可能和终极目标而言,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其余三项,都是杜撰的说法。

11.【答案】B

【解析】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12.【答案】A

【解析】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中介和桥梁。其中,客观性即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BC是实践的属性,但不是实践充当检验真理标准的依据。D是杜撰的说法。

13.【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所谓真理,就是正确的认识。真理具有多重属性。题目中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真理的属性。所谓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即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限的范围内才成立。正因如此,所以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所谓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作为人的认识,任何真理都有其客观来源;所谓真理的主观性,是指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人的意识。由此可知,与题干设问一致的只有A。

14.【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考查对实践观的理解和把握。对相同的对象,不同主体的认识却不同,原因在于:一个主体“涉世未深”即实践经验不足,而另一个主体“饱经风霜”即实践经验丰富。概括起来,题干表达的意思是:由于实践经验的不同,导致了认识水平的差异。由此可知答案只能是A。其他三项本身都正确,但与题干所问无关。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认识的本质和特点的理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性表现在,认识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会对其所反映的对象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而不限于直观地、机械地摹写,从而造成了反映的对象(客观物质),与反映的结果(主观认识)之间的不一致。

例如,面对“最美丽的风景”,穷人却感觉不到美丽;面对矿物,商人却对矿石的物理、化学属性一无所知。人的认识源于实践而非感觉;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非主观想象;人的认识由实践决定而非人的身份地位。所以,ABD都是本身表述错误的干扰项。

16.【答案】C

【解析】串联型题目,考查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关系。所谓“认识”,就是承认主体能够认识或正确认识客体。对这一观点,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是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接受的。倘若否认了这一点,就是不可知论。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C。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去认识。如果从物质出发去认识,为反映论;如果从意识出发去认识,是先验论。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内部,又具体分为辩证反映论和形而上学反映论。前者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主要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所说的话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分工造成的。所谓“分工”,就是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职业即实践活动。这种不同的实践活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这个观点揭示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原理,故B正确。其他三个选项本身未必错误,但均不属于哲学原理。

18.【答案】D

【解析】理解型题目,考查真理的本质及其检验标准。真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所以一个认识是不是真理,关键是要把该认识与其所反映的客观实际拿到一起,进行比对。而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连接起来的,只有实践。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为实用主义的真理观;B为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二者均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相违背。一个认识是否真理,不是看该认识能不能付诸实践——任何认识都可以付诸实践,而是看该认识能不能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的结果,即认识——实践——结果,如果结果与认识一致,则该认识为真理;反之则为谬误。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本质及其特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故A错误。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有确定的区别。故B为错误。任何真理都只在给定的条件、范围内成立,具有相对性。在该范围之外,真理就会变为谬误。“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列宁的这句话,表达的就是该意思,故C可选。D本身正确,但与题干设问无关。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源于客观实际,都具有物质来源。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该论述摘自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该论断中,“批判的武器”是指理论;“武器的批判”是指实践。所以其核心意思是: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物质世界只能通过物质力量去改变;但理论通过群众的实践这个中介环节,就可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C符合题意。理论是意识而非物质,故A错误。有意识的行动即为实践;意识包括低级的部分如社会心理和高级的部分如系统化的理论。B缩小了实践的外延,故为错误。实践是物质行为,而非意识。故D错误。

21.【答案】C

【解析】案例型题目,考查对认识的两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理解。作为认识两种形式和两个阶段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能够相互促进。一方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能够指导和提升感性认识。“见多识广”中的“见”,是指感性认识,“识”则是指理性认识。故该成语意为:感性认识增多,能够推动理性认识发展。ABD本身都为正确,但均与题干设问无关。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活动。认识世界的目的是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获得价值。所以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尽管二者存在区别,但它们也有内在的同一性,如具有共同的基础——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理;只有通过实践,人们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实践是实现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发现规律的重要途径,但非唯一途径,故A错误。实践活动离不开意识(不是规律)的指导,故C错误。理性认识(不是规律)必须回到实践才有意义,故D错误。

2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原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具体,它能够把握事物的局部和表象,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抽象,它能够把握事物的全局和本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题干中出现的“抽象”表明所讨论的对象是理性认识;而“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是表明理性认识的特点。所以答案是B。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故A是错误论断。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和系统方法等,不包括抽象方法。故C不能选。感性认识虽然有局限,但只要符合客观,也具有真理性,不能简单论断为“不可靠”。故D错误。

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相对论作为一个理论,首先是通过逻辑演绎构建起来的。该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不光取决于演绎过程是否完美,归根到底要取决于实践(包括科学实验)的验证。题干中所引用的爱因斯坦的话,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是一个意思,是指真理具有客观来源,不能凭空产生。题干中没有该意思。AB不能选。所谓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成立。本选项干扰性最强。如果题干改为“引力磁场在某个范围内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D才能选。

2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属于意识的组成部分,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其一,情感、意志;其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心理形式。题干所给的马克思的话,是讲意志力对人的行为能够发挥支撑和推动的作用。与C的意思接近。“心想事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成事在天”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AB不能选。“无限风光在险峰”是对一种客观现象的描述,与哲理、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

2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前中国重要的意识形态,是重要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B本身正确,但与题干设问无关。C为错误的说法。D本身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7.【答案】D

【解析】意识由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构成。理性因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非理性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以及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心理形式。题干中出现的“想象”,明示了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理性因素。故D可选。

28.【答案】C

【解析】“瞭望”即认识;“巨人的肩”指他人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即间接经验。故C正确。其余三个说法本身均为正确观点,但与题意不贴合。

29.【答案】B

【解析】宿命论和唯意志论是在看待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的两种错误观点;经验论和唯理论是在看待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上的两种错误观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是在看待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上的两种错误观点。故选B。

30.【答案】D

【解析】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局部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等。感性认识的内容(对象)是事物的现象、各个局部和外部联系。感性认识的直接性是指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接触反映对象,因而贴近现实;感性认识的具体性是指由多个感官所获得的信息比较丰富;但感性认识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和局部,不能把握事物的全局和本质,即“熟知不等于真知”。感性认识的局限性表明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也决定了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故选D。

3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知识点的把握。诡辩论和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而本题题意是判定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问题,所以排除AD。形而上学的观点则把真理与谬误绝对对立,不承认二者之间的转化,但形而上学不仅是唯心主义所独有,所以排除B。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以转化为真理,所以本题选择C。

32.【答案】D

【解析】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真理原则要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价值原则要求客体必须满足主体。其他选项是杜撰的干扰项。

33.【答案】A

【解析】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映,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它是感性认识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知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的反映。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再现。

34.【答案】D

【解析】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内容就是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而特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实际状况也是特定的唯一。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多种不同认识中只有一种属于真理性的认识,即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认识才是真理。其余三项都是真理的属性,但不是决定真理一元性的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实践决定认识具体表现在:其一,实践是认识的(终极)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因为正是为了改造世界、满足需要,人们才去认识世界。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实践作为中介,把主体和客体直接连接起来,使主体能够从客体那获得有效信息。不仅如此,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完善了人的认识方法。主体用于处理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源于实践。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为认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实践中,一方面经验材料日益丰富;另一方面物质手段日益完备,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再次,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其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其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特别提示:本题的解析中,还包含着两个题目:其一,实践是认识的(终极)来源,理由是;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理由是()。

2.【答案】ABC

【解析】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有:其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观对象是人类认识的起点,没有客观对象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一定的客观对象规定着一定认识的指向和内容。其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来实现的。实践是影响认识的决定性因素。其三,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过程。D项是认识的作用。其本身是正确的说法,但与题干设问无关。

3.【答案】AB

【解析】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反映论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先验论路线)。故AB正确。CD是杜撰的说法。

4.【答案】B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共同性是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两者之间的区别(直观反映论的缺陷)主要有:其一,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其二,是否坚持辩证的观点,即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故BC正确。AD不是二者的区别,而是相同之处。

5.【答案】ABD

【解析】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局部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等。故ABD为正确。感性认识的内容(对象)是事物的现象、各个局部和外部联系;现象是物质的表面,不属于认识。故不能选。

6.【答案】ABCD

【解析】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大脑),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整体、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理论等。理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整体和内部联系。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注意:理性认识的内容和特点,也可以命题考查。

7.【答案】ABCD

【解析】其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能从理论原则出发、从本本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成语中的“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郑人买履”,就是两种正反的典型事例。其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其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其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ABCD都是正确说法。其中的其三,可以单独命制考题,如“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是()”

8.【答案】BCD

【解析】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在认识活动中通常发挥主导和决定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除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外的意识因素。广义的非理性因素包括:其一,人的情感、意志;其二,非逻辑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狭义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故BCD可选。A属于感性认识。注意,相关的考题还有“狭义的非理性因素包括()”;“非逻辑主体心理形式包括()。”

9.【答案】ABD

【解析】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其一,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地探求真理的活动,无论是认识客体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其二,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其三,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故ABD可选。C为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0.【答案】BCD

【解析】人的情感、意志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开展、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其主要内容有:其一,激活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例如,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再如,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所以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其二,驱动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极可贵的品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其三,控制作用。坚强的意志力,能够给人提供精神支撑,使人在困难面前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使人能够砥砺前行。故BCD可选。A属于理性因素的作用。注意,解析中马克思、列宁的话,可作为命题材料使用。比如,“该论断所包含的哲理是()”。

11.【答案】ACD

【解析】人类的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包含着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归结起来讲,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基本方面,它们集中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创新活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其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其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相互促进。B项为错误说法。

12.【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题干中的“理性”是指理性认识;“眼睛”是指感性认识。题干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理性认识作为指导,感性认识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会起负面的作用。由此可知,BC与题干表达的意思一致。需要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题干所表达的观点是存在偏颇的。一方面,其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有可取之处;但另一方面,它否认感性认识的独立价值,认为感性认识必须依赖理性认识,则为错误。

13.【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特点以及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特点。题干中的“太阳看起来更大”和“太阳让人感觉更热”,都属于感性认识的结论。而感性认识只能把握事物的局部和表面,无法揭示事物的本质,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用片面的观点对付片面的观点,所以就争执不下。由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所以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A可选。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揭示,要通过现象才能达到,即所谓的由表及里。本质隐藏在现象之中,只有通过现象才能认识本质。B本身错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而非机械的。这种能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反映对象所具有的全部信息进行有取舍的反映,即所谓的意识的选择性。面对同一个反映对象——太阳,一个小儿偏重反映太阳的大小;另一个小儿偏重反映其温度,两个小儿的感觉说明了这一点。故C可选。创造性也是能动性的一个表现。意识的创造性是指人能够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D本身为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关系,是干扰项。

14.【答案】BC

【解析】串联型题目,考查两种认识论的差异。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即反映论,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即先验论。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故BC正确。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即可以被人认识。故A错误。认识是否发展变化,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而非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故D错误。

15.【答案】ABD

【解析】本题是理解型考题,同时兼顾了串联型考题的特点,难度较大。首先要明确,“主体”和“客体”是个宽泛的概念。这里所说的“主体”“客体”,是特指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客体是指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故AD可选。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认识与被认识即认识关系、改造与被改造即实践关系、满足与被满足即价值关系等多重关系。故B正确。“主观”指意识,其外延小于主体;“客观”指整个物质世界,其外延大于客体。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不可同日而语,故C错误。

16.【答案】ABCD

【解析】案例型题目。引用经典作家的论述,考查实践决定认识的具体理由。A是列宁的话,论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即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提供了认识的可能,而且还提供主体用于加工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列宁所说的“式”)。B是亚当·斯密的话,但被马克思接受并引用,意思是:虽然天赋也影响人的认识水平,但其作用远不如实践(分工)大。C是恩格斯的话。论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是马克思的话。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该题的四个选项可以拆开作为题干使用,命制出四道单选题。

17.【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对感性认识特点的理解。题干中出现的“观察”,锁定了考查的知识点为“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主要是凭借感官;而理性认识主要是凭借大脑。题干中所说的“必然性”,即“规律”之意。所以,“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的意思,就是单凭感性认识,难以得到真理性认识。故AC可选。B是不可知论的观点;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一种手段,不是认识形式。故D本身错误。

18.【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理论、理性认识的作用。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源于实践;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能够促进、指导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中的高级形式就是理论。理论源于实践;另一方面,理论也指导实践。题干中的“科学研究”是实践的一种形式,它需要理论的指导;而“观察所研究的对象”是感性认识,它离不开理性认识的促进。故AB可选。题干是片面强调认识的客观性,故C不可选。D所表达的意思与题干无关。

19.【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作用有:动力作用、诱导作用和激发作用。A是列宁的话,揭示非理性因素中情感的动力作用;B是马克思的名言,揭示非理性因素中意志的动力作用;C是列宁的话,揭示非理性因素中想象的诱导作用。D是列宁的话,揭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理论属于理性因素,与题意不符。

20.【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对价值评价主体性特征的理解,对考生的语文水平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价值评价是意识,不是物质。所谓价值评价的主体性,是指面对相同的物质,不同人(主体)的主观评价会不相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以及“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切合题干所问。“对症下药,因人而异”与“汝之佳肴,彼之毒药”,体现的都是矛盾特殊性原理,不属于意识范畴,“汝之佳肴,彼之毒药”则体现了价值评价的主体性。

21.【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两种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关系。本题看似很难,其实答案已隐含在题干之中。既然都叫“认识论”,当然是可知论。故A正确。既然都是唯物主义,当然都是反映论。故B正确。形而上学当然反对辩证的观点,故D错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所有认识论的根本之处,故C错误。

22.【答案】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属于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均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即认识、可知。AB为它们的相同点,故不选。CD为二者的区别,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23.【答案】ABC

【解析】感性认识用感官;理性认识用大脑。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认识事物的局部、表面;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认识事物的全局、本质。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故ABC正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源于实践,故D为二者的相同点。

24.【答案】AC

【解析】价值的属性有四点: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本题虽然属于记忆性题目,但由于干扰项的原因,难度也不小。客观性是指物质性;而客体是指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主体性是指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以人(主体)的需要为标准、为尺度去衡量;主观是指意识。

25.【答案】BC

【解析】所谓“绝对主义”就是指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而“相对主义”正好相反。A是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所犯的错误;D是在回答世界状态方面所犯的错误。

26.【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教材的相关知识点,ABCD都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2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真理与谬误概念的正确理解。A的后半句话“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对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的结论,所以A不选。C指出了真理转化为谬误的具体条件,与题意一致。D指出谬误转化为真理的条件,与题意相符。B是错误的,因为在同一范围内,对于同一问题的同一回答,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真理的绝对性指在同一范围内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不能转化,否则真理就没有绝对性了,所以B不选。依据上述分析,本题选CD。

28.【答案】AC

【解析】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29.【答案】ABC

【解析】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如果这个精神是人的精神,则是主观唯心主义;如果这个精神是人之外的某种精神,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念、思维都是人的精神,故ABC可选。而“绝对理念”属于人之外的精神,故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0.【答案】BCD

【解析】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逻辑证明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方式,是正确思维和表达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但是,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最终服从实践检验的结果。所以,逻辑证明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1.【答案】BC

【解析】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其一,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没有主体,就不存在价值关系;同一客体可能对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二,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没有进入人们视野的客观事物不会与人构成价值关系,对人也不具有现实的价值。AD本身都是错误的说法,其实质是否认了价值的客观性。

32.【答案】ABCD

【解析】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由主客观条件制约的自由也必然是历史的、具体的,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超越实践能力与实践发展水平的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故AB可选。必然与自由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因此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在不断追求自由中完善自己,也在不断解决必然与自由的矛盾过程中实现发展。故CD可选。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故正确答案是C。其余三项是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2.【答案】D

【解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此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与此相反,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本身都是正确说法,但不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社会存在是唯物史观特有的范畴,专指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A选项正确。B选项是杜撰的说法;CD选项均范围过大。社会领域的一切存在、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均包含精神存在和精神关系。

4.【答案】D

【解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决定了社会的性质与社会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A选项根本就不属于社会存在的要素,是干扰项。CD项属于社会存在的内容,但是影响因素。

5.【答案】D

【解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以及通过指导实践对社会存在进行改造。其具体表现有:其一,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步性。其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其三,社会意识通过指导实践对社会存在进行改造。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故正确答案是D。

6.【答案】C

【解析】社会生产力是包括多种要素并呈现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管理等是智能性要素。就实体性要素而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也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作为智能性要素的科学技术,能够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第一生产力。故C为正确答案。

7.【答案】B

【解析】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故正确答案是B选项。

8.【答案】C

【解析】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答案是C选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0.【答案】A

【解析】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故正确答案是A选项。

11.【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在于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故正确答案是C选项。

12.【答案】C

【解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其一,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二,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所以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其三,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A

【解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故正确答案为A。

14.【答案】B

【解析】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即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B为正确答案。

15.【答案】A

【解析】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观念(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其一,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哲学是其理论基础。其二,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两大部分。制度性要素有: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等;实体性要素有: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而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A为正确答案。如果题干为: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则答案为D。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历史观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与其他各种历史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解不同。唯物史观把人类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历史,而其他历史观把社会历史理解人或者神的精神活动的历史。故答案为D。其他三项都不是历史观的焦点问题。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点——“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的这段表述准确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原理。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指的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条件、人口条件、资源条件等都属于社会存在,但不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内容。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指的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的全过程。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掌握与运用。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指的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领先。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在社会意识方面仍然可以较高,即指出了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存在)的不平衡性。所以选C。其他的选项是与之相似的干扰项。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形态概念及相关的基本概念。该知识点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社会意识即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具有复杂的结构。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前者指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不系统的社会意识,即日常的普通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风俗、习惯、传统、社会风气等;后者指具有抽象化、系统化特性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经济基础,具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另一类是不反映经济基础,无阶级性的非意识形态,包括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由此可见,自然科学、逻辑学属于非意识形态,故AB不可选;而D属于社会心理,不属于社会意识形式,自然也不能归入其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生产方式构成因素。题目本身不难,但由于干扰项的命制,增加了一些难度。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存在的因素,故A不可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社会,故B不可选。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故D不可选。

2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理解。恩格斯在这句著名的表述中指出了人类历史是“不自觉和不自主的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这里所说的“不自觉和不自主”是指不是意识的、精神力量的意思,而“自然过程”的意思就是物质过程、客观过程的意思。所以,题干所给出的这段恩格斯的名言,核心意思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各种物质力量推动的客观进程。故C正确。社会发展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所以A错误。社会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既存在相同,也存在差异。相同之处是二者都具有规律的共性,比如客观性。差异之处是社会规律要体现在人的活动中,并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而自然规律自发地就可实现,无须借助人的活动。所以D错误。B本身不错,但是与该材料内容无关,是干扰项。

2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关系的要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ABD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只有C契合题干设问。

2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存在主要由社会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其中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因素,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题干中所列举的孟德斯鸠的观点,与马克思的看法不同。它强调的是地理环境在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属于近代思想家。故A不可选。题干中没有强调英雄作用的意思。故B不可选。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独创。故D不可选。

2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故D正确。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ABC的核心意思,都是论证人口因素的决定作用,都是错误的。

25.【答案】B

【解析】案例型题目。题干中的“手推磨”“蒸汽磨”都是生产工具,属于生产力的构成内容;而“是封建主的社会”“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属于生产关系。故B契合题干设问。“手推磨”“蒸汽磨”“是封建主的社会”“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都是社会存在,没有社会意识。故A不可选。经济基础的核心是所有制;“手推磨”“蒸汽磨”都是生产工具,属于生产力的构成内容;故C不可选。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是人。故D本身错误。

2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即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社会意识即人类的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指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方式决定人类的精神生活。ACD都是干扰项。

2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表述,但是只有A是符合材料内容的表述。

28.【答案】A

【解析】理解型题目,考查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所谓“客观必然性”就是“规律性”的意思;所谓“自觉选择性”就是“目的性”的意思。该知识点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社会规律的实现特点是相联系的,核心是说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但人的作用的发挥,必须在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规范下展开。BCD本身都正确,但均与题干的设问无关。

29.【答案】B

【解析】案例型题目,考查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题干所引用的邓小平的话,意思是说明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取代,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又是不可抗拒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主要是列宁的话,意思与题干吻合。A是列宁的话,所揭示的是社会形态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C是恩格斯的话,所揭示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马克思的话,所揭示的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30.【答案】D

【解析】串联型题目,考查对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辨识。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规律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历史的规律和历史发展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在遵循历史规律和历史方向的前提下,人却可以自觉选择适合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选项A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错误。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每一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选项B片面强调了必然性,故不可选。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只有杰出人物才能加速历史前进。所以C错误。马克思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整个“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故D正确。这里要注意,“个人创造整个历史”的观点是错误的。

3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杰出人物性质和作用的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由客观规律而非人决定的。故A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创造作用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故CD不可选。任何人的活动都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且作为历史发展的影响者的杰出人物,其作用还要受历史创造者的制约。故B可选。

32.【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案例题,考查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的区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韩愈的诗句。它高度评价了李白和杜甫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揭示了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来自朱熹的《朱子语类》(也相传为杜甫所作)。它过分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地位,是夸大历史人物作用的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属于唯心史观。由此可知,只有A可选。

3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以及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题干中所列举的成果,均属于精神产品。故C契合题意。

34.【答案】B

【解析】案例型题目,考查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为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均属于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内容。显然,生产关系之所以要改变,原因只能从生产力当中去寻找,故B可选。其他三项本身都正确,但均与题干设问无关。

35.【答案】B

【解析】串联型题目,考查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革命和改革的异同。革命会导致社会形态的质变;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下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使该社会形态趋向完善,故A错误。改革和革命都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所以B可选。革命是对原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社会的质变;但改革只是改变原有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而非制度,改革不是社会的质变,而是总的社会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所以C不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而改革的目的之一是维护现有的国家政权,所以D也不选。

3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创造者理解。尼采的思想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尼采的历史观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属于唯心主义。

37.【答案】B

【解析】本题以历史典籍为材料,考点是人的本质。“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把人的本性或本质先验地理解为善,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由其社会关系决定的。所以答案是B。ACD都是干扰项。

3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原理。社会形态更替的选择性是杜撰出来的干扰项,只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概念。故A不可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指的是人类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现为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和客观制约性。与题干设问不符合。故B不可选。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指的是不同的民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超越某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与题干设问符合,故C可选。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指的是社会发展前进过程中非直线上升式的发展过程,总是伴随着暂时的停止、曲折迂回的路线甚至是暂时的倒退。故D与题意不符合。

39.【答案】D

【解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吃、喝、住、穿”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它必须依靠物质资料生产来解决;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其他实践活动。故D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本身均正确,但不是题干表达的意思。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D

【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与此相反。故B选项正确。而这个问题又正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故C选项与D选项也正确。但A选项不正确,不能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基本问题。只有哲学基本问题才满足A选项的条件。

2.【答案】AC

【解析】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故A与C两选项正确。B选项与C选项的表述均有缺陷,为错误选项。

3.【答案】ABD

【解析】社会存在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故ABD三选项正确。如果题干把“主要”两个字拿掉,则社会基本矛盾、政治上层建筑等均可选。

4.【答案】ABCD

【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的重大理论意义是:第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二,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恩格斯说,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藏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第三,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重要思想。第四,而在实践上,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故正确答案是ABCD。

5.【答案】ABC

【解析】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主要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实体性基本要素构成。故正确答案是AB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D是杜撰的说法。

6.【答案】C

【解析】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意识、群体意识;根据其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低级的自发的社会心理和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故CD为正确。社会意识形式可以进一步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思想)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反映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了经济基础,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解析中的其他内容,可命制众多选择题。

7.【答案】ACD

【解析】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其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其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其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故ACD正确。B是错误说法。

8.【答案】BCD

【解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以及通过指导实践对社会存在进行改造。其具体表现有:其一,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步性。其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其三,社会意识通过指导实践对社会存在进行改造。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A本身是正确说法,但与题干设问无关。

9.【答案】AB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故AB正确。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0.【答案】BCD

【解析】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政治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上层建筑);后二者合称上层建筑,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其中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故BCD正确。A是杜撰的说法。由于经济形态又叫经济基础,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合称上层建筑,所以,构成社会形态的,也可以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1.【答案】ABC

【解析】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D项所揭示的是影响人们历史选择性的因素,而非其内容。故不能选。

12.【答案】ABD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其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马克思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其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C是错误说法。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根本的矛盾。

13.【答案】ACD

【解析】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其一,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二,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其三,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本身为正确说法,但与题干设问无关。

14.【答案】ABC

【解析】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实现的。其主要表现有:(1)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其一,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其二,科技革命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其三,科技革命使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2)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发生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3)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发生变革。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我国制定并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的重要保证。D也是科技革命的作用的表现,但不是题干设问的主要表现。其中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的三大表现,也可以命题。

15.【答案】ABC

【解析】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如下原则:其一,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历史是无数个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就其中每个人而言,可以说,他“创造”了自己个人的“历史”,但不能说创造了整个社会历史。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其二,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只有代表社会发展必然性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其三,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当然是人创造的,不能脱离人去探索历史的创造者。但唯物史观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是错误说法。

16.【答案】BCD

【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理由有:其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A是错误说法。规律包括社会规律是客观存在,不能为人所创造。

17.【答案】AC

【解析】案例型题目,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所谓“水土”即地理环境。AC是记忆型选项,对它们比较容易作出肯定的判断。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不能脱离社会生产,故B项错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方式。D本身错误。

18.【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和唯心主义根源问题的掌握与运用。从哲学上讲,宗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任何意识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客观依据和根源。故A可选。科学技术进步的各种成果属于社会存在;但这些成果却无法马上改变宗教信仰这一社会意识的状况。故B切合题意。CD与题干设问无关。故不可选。

19.【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科技革命的作用。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代表形式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变革。由此,网络成为新的生活资料,并且对人类社会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表述都符合题干内容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常识。所以ABD正确。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关系。所以C错误。

20.【答案】AD

【解析】案例型题目。社会形态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上层建筑是否变化,由经济基础决定;而经济基础是否变化,则要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形态变化的终极原因。题干中“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表达的就是该意思。故A可选。“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即所谓的质变。这种质变的发生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慢慢发育,最终达到“成熟”的水平。所以,“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表达的意思就是:量变如果没有突破度,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故D可选。BC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设问无关。

21.【答案】ABCD

【解析】串联型题目,将唯物史观的众多观点汇聚起来考查。题干所引用的柏拉图论断,强调人先天的差别决定了其后天的社会地位,是一种神学宿命论,属于唯心史观。所以A正确。由该观点出发,可以自然引申出被统治者应当安分守己的结论,有利于剥削阶级进行统治。所以B正确。柏拉图的观点,轻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地位,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所以CD符合题意。

22.【答案】AD

【解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还具有串联的性质。对待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他们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对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都是否定的。由此可知,BC不可选。其次,结合题干材料,可看出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承认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承认人类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相同之处。所以AD可选。

23.【答案】AB

【解析】唯心史观的观点与唯物史观相反,它认为社会的本质是精神而非物质;认为创造历史的是英雄人物而非人民群众。A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的观点,片面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属于唯心史观。“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出自《论语》子路篇,夸大了君主(历史人物)的作用,属于唯心史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该言论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属于朴素的唯物史观的观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语出《史记·陈涉世家》,是鼓动老百姓起来造反的口号。该言论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意味。

24.【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准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唐朝末年的黄巢大起义,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清朝同治、光绪时期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观念派别之间的斗争,二者都属于同一阶级。辛亥革命前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之间的斗争,是资产阶级不同阵营之间的斗争,二者都属于同一阶级。当今西方国家中的工人为争取提高待遇而举行的示威游行罢工活动,是现代西方社会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形式。所以,四个选项中,存在着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属于阶级斗争的是AD。

25.【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点。改革是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而非制度,社会革命才带来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所以C错误。

26.【答案】ABCD

【解析】理解型题目。材料来自马克思致库格曼的著名书信,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经典表述之一。马克思在谈到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问题时,明确说明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首先AC正确。既然肯定历史的必然性,就肯定了历史的规律性,所以B也正确。马克思最后指出:“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也明确说明历史规律是可以被发现和认识的。所以D也可选。另外,考生根据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27.【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知识点。

28.【答案】ABC

【解析】理解型题目。该选择题的材料来自1995年文科第27题的论述题材料。题干中的“历史的必然之路”是指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指主体的选择性;“大有作为”是指通过实践可以取得好的实践结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但它又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客观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历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是通过人民的正确选择来体现和实现的,但不取决于人的选择。所以答案是ABC。

29.【答案】ACD

【解析】“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发明属于科学技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指社会发展,故C可选。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骑士阶层属于生产关系,故A可选。生产力属于社会存在,新教、科学、精神发展属于社会意识,故D可选。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删掉了“阶级”两个字,本身为错误说法,故不可选。

30.【答案】ABC

【解析】“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与A一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与B一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与C一致。D是辩证法的原理,不属于唯物史观的原理,故不可选。

31.【答案】ACD

【解析】该论断告诉我们,人不仅与动物存在本质区别,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1)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而非生物的自然性。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根本属性即本质在于社会属性。故A正确。(2)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关系多种多样,因此,它所塑造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千差万别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故C正确。B表达了相反的意思,本身为错误说法。(3)人的本质是历史的而非永恒不变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种社会形态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质的规定性。所以,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各种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性,必然伴随其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

32.【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构成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及基础,但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三个因素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ABD都反映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所以C不选。

33.【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理解。题干中的命题是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其本质含义是说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而人类社会发展之所以是必然的过程,其根源在于“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还由于“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故ABD可选。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体现着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也受到主体选择性的影响,而非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所以C不选。

34.【答案】ABCD

【解析】宗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所以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意识形式。故AB可选。从其产生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观念。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重要根源。宗教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其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故C可选。从历史和现实看,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宗教将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并且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故D可选。

35.【答案】ABCD

【解析】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作为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必然发挥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并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故A可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故B可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社会力量的凝聚有赖于文化认同,文化通过它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体系,整合和统一其他思想道德观念,教化社会成员,规范人们行为,保持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故C可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主要是脑力劳动和智力活动的产物,体现着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成果,并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智力支撑作用。故D可选。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目是考查对基本概念的准确记忆。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只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答案】A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食品经济成长发育而来。所以,对商品和商品生产进行研究,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起点。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所以对商品和商品生产进行研究,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起点。BCD都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需要研究的课题,但不是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

3.【答案】C

【解题思路】国家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根本内容或者本质,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当中,政治统治的职能是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面。社会管理职能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

4.【答案】C

【解题思路】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建设法制、实行法治的法律基础。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规定了国家权力结构和国家权力运作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5.【答案】A

【解题思路】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和联结方式,包括联结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方式、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方式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

6.【答案】D

【解题思路】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数量。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7.【答案】B

【解题思路】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

8.【答案】C

【解题思路】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通过商品交换,商品生产者达到了它的目的:得到价值;而消费者也实现了它的目的:获得了使用价值。

9.【答案】B

【解题思路】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或者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商品是劳动产品,所以其属性由劳动决定。

10.【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价值和抽象劳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就叫做抽象劳动。

11.【答案】B

【解题思路】货币的产生,使一切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固定的、相对同一的表现形式,也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货币(代表价值)和商品(代表使用价值)的矛盾。在货币形式下,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在交换中,它们要求转化为价值;而另一极则是货币。

12.【答案】D

【解题思路】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劳动的交换;同质才能进行量的对比,而抽象劳动就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同质的劳动。

13.【答案】A

【解题思路】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属性。

14.【答案】C

【解题思路】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其他理论,都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15.【答案】C

【解题思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变动会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进而影响其行为,最终给整个经济生活带来影响。

16.【答案】D

【解题思路】价值形式(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所谓完成形式,是指在这种形式上,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得到了比较顺畅地解决,不需要再寻求新的形式。

17.【答案】C

【解题思路】资产阶级革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其直接的结果是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其他三个选项属于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技术力量。

18.【答案】C

【解题思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该矛盾之所以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理由在于:其一,它是商品和商品生产一切矛盾如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根源;其二,它贯穿商品生产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其三,它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9.【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政治前提;C、D两项是产业革命之后所发生的生产力革命,它们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业已确立之后。

20.【答案】D

【解题思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选项A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B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C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1.【答案】C

【解题思路】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因为劳动生产率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不是生产价值的效率。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2.【答案】B

【解题思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家用货币可以购买到劳动力并占有其劳动。而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点即可以创造出新的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是凭借这一特点,资本家投入的货币发生了价值增殖而成为资本,所以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3.【答案】B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该论断意味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种假象根源于劳动力与劳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方式。资本主义的分配非实时按照劳动力价值分配;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按照劳动分配。

24.【答案】A

【解题思路】资本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也就是以价格体现出来的价值量之比。B、C、D项都是杜撰的说法。

25.【答案】B

【解题思路】按照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价值增殖)中所起不同作用,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没有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用C表示。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增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用V表示。C项是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标准;AD是杜撰出来的干扰项目。

26.【答案】A

【解题思路】平均利润是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结果。这里一定要明确:只有是一个部门(而不是部门内部的企业),才有获得平均利润的资格。BD项是讲商业利润的实现方式;C项是讲商业利润的来源。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扣住题目的提问:为什么商业利润的数量和平均利润相当?

27.【答案】C

【解题思路】就一般情形而论,剩余价值的产生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家用货币去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创造条件。该阶段也叫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启动生产过程,并将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其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之上,生产出剩余价值。该阶段是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阶段,也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决定性阶段。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家将产品推销出去,收回价值和剩余价值。它是实现剩余价值的阶段。所以,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领域里产生的,但它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28.【答案】B

【解题思路】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或工资)。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又叫做剥削率。

29.【答案】D

【解题思路】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以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其产生过程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推动下,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致力于不断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如此一来,各种商品的价值就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随之降低;于是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以延长。C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AB是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经历过程中的两个环节,但还不是必备条件。

30.【答案】A

【解题思路】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因为劳动生产率高而成本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其源泉是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的工人的个别劳动能够转化为加倍的社会劳动,而不是向落后企业的剩余价值的转移。

31.【答案】C

【解题思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构成。剩余劳动时间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其具体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从而使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所以,尽管所用的具体手段不同,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32.【答案】D

【解题思路】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任何社会的再生产就其内容而言,都是产品(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A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重性;B是商品生产的两重性;C是再生产的类型。

33.【答案】C

【解题思路】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扩大其规模。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或者说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途径。ABD都是资本集中的具体形式。

34.【答案】B

【解题思路】资本集中是将若干个资本合成一个更大的资本。和资本积聚相比,资本集中增大单个资本的速度比较快,但不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CD与资本集中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35.【答案】C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再生产主要是扩大再生产。就一般情形而论,单个资本增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而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也就是说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所以A错误;B项本身是杜撰的论断;D项与C冲突,所以不正确。

36.【答案】C

【解题思路】资本集中是若干个资本合成一个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的方式有兼并和联合;联合的途径之一是组建股份公司。资本积累导致资本集聚;资本扩张与题干所问无关。

37.【答案】A

【解题思路】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为:C∶V。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以导致众多的后果:在单位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份额(不变资本)在相对增多,用于购买劳动力的份额(可变资本)在相对减少。

38.【答案】D

【解题思路】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AB是杜撰出来的概念;C项是资本的价值构成。

39.【答案】A

【解题思路】劳动力是劳动的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所以,CD两项都为错误。劳动力商品是两权分离的商品,所有权始终属于雇佣工人,出售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的使用权,并且是按照时间出售的。如果将所有权也出售,那就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而是封建制或者奴隶制的卖身关系。

40.【答案】D

【解题思路】平均利润是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结果。其过程可以表述为:在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引起各种产品数量的变化,继而引起价格波动,最终使得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A可以导致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B导致优胜劣汰;C是杜撰的干扰项。

41.【答案】A

【解题思路】银行利润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银行借款而让渡给银行资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也就是说,银行利润来源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由于银行是一个部门,所以银行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

42.【答案】D

【解题思路】劳动力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点,就是能够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43.【答案】A

【解题思路】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就是所有权。所有权做为一种排他性权利,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44.【答案】B

【解题思路】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来源于产业(不是商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商业资本家替代产业资本家执行了商品销售的任务,所以产业资本家将其手中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酬劳让渡给商业资本家。让渡的方式是:产业资本家按照商品的出厂价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而商业资本家按照生产价格(销售价)出售商品。商品购销差价便构成为商业利润。流通领域不能创造价值职能实现价值,所以AC不正确。D项是商业利润的构成,不是来源。

45.【答案】D

【解题思路】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履行的职能是购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创造前提;商品资本履行的职能是销售,实现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履行的职能是直接生产剩余价值。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其价值一次性投入到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就全部收回。流动资本的范畴是关于资本价值转移方式的概念,不涉及剩余价值的创造,所以A与题干无关。

46.【答案】C

【解题思路】马克思研究资本运动,是从个别和整体两个视角切入。个别的视角就是研究个别资本运动;整体的视角就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马克思研究个别资本运动分别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展开。从空间展开的,就是资本循环;从时间展开的就是资本周转。所以,资本循环是从空间的角度、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资本周转是从时间、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A项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所研究的问题;D项是杜撰的说法。

47.【答案】D

【解题思路】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也就是说划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标准,是它们在资本循环过程中所履行的职能。其中的生产资本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做进一步的划分。A项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标准;B项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标准;C项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差异表现之一。

48.【答案】C

【解题思路】剩余价值的生产经历了: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各自所承担的作用不同。购买是前提;生产是直接创造剩余价值;销售则是把包含着剩余价值的产品推销出去,收回货币。它是最终实现生产目的的阶段,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统称为流通阶段,所以D项说法太笼统。

49.【答案】B

【解题思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购买和销售是商品的买卖,奉行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所以在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没有发生价值的增殖。而在生产阶段利用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性,出现了价值的增殖。

50.【答案】C

【解题思路】按照价值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以机器、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其价值按照磨损程度分若干次转移到新产品中、通过产品的出售分若干次收回;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其价值一次性投入到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就全部收回。A项是划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标准;B项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差异表现。即使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内部,其不同部分的运动速度也是不同的,所以D项不正确。

51.【答案】C

【解题思路】固定资本的价值要分若干次才能够转移到新产品中,所以A不正确。在流动资本中,虽然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在价值周转方面具有相似性:一次投入、一次收回,但它们的价值在补偿方式上却是不同的:用于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其价值原样转移到新产品中;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其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是由雇佣工人重新创造出来。B项太笼统。

52.【答案】D

【解题思路】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的总量;用公式表示为:M=m′vn,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m′代表剩余价值率,v代表可变资本,n代表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m′n,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率,n代表可变资本周转次数。)所以,加快资本周转,是增加了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的数量。

53.【答案】A

【解题思路】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告诉我们,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在两大部类之间建立、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资本主义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必然爆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其灭亡。所以,社会主义必须通过对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建立、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从而使整个经济持续、协调地运转。总之,按比例进行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适用;二者的区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可以顺应这个规律,而资本主义无法做到。

54.【答案】D

【解题思路】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所产生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其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将社会总产品销售出去,收回货币。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指用货币将生产社会总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实物购买回来。所以,所谓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是重点研究购买和销售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购买和销售体现了个别资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体现了资本的社会性。而之外的生产阶段之所以被视为“非核心”的边缘问题,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资本不与其他资本发生联系。

55.【答案】A

【解题思路】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最后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过程。货币资本循环就是:G—W…P…W′—G′,从货币资本开始,到货币资本结束。

56.【答案】B

【解题思路】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资本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它是衡量资本周转速度的指标。其他三个概念都是杜撰出来的干扰项。

57.【答案】D

【解题思路】马克思对个别资本运动的研究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切入。所谓资本周转,是从时间角度对资本运动进行研究,以揭示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A是资本循环的研究角度;B是资本周转的研究角度,但不是目的;C是研究剩余价值的目的。

58.【答案】D

【解题思路】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G—W);生产阶段(W…P…W′);销售阶段(W′—G′)。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统称为流通阶段。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ABC三项都不完整。

59.【答案】A

【解题思路】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使用效率,减轻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60.【答案】C

【解题思路】资本周转时间是指产业资本完成一个循环所花费的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是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和生产过程中断的间隔时间。

61.【答案】B

【解题思路】见上题。

62.【答案】A

【解题思路】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资本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它是衡量资本周转速度的指标。计算公式:n=U/u(n代表资本的年周转次数;u代表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U代表一年);由公式可以看出,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63.【答案】A

【解题思路】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m′n,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率,n代表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程度,叫剥削率;年剩余价值率反映工人年受剥削的程度。B是剩余价值率;D是利润率;C是杜撰的概念。

64.【答案】C

【解题思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和对社会生产(社会资本)的划分。因为进行这种划分,才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65.【答案】D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

66.【答案】D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其二,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67.【答案】A

【解题思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所谓固定资本更新是指用新的、先进的固定资本去替换旧的、落后的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更新一方面能够为摆脱危机、促进复苏、高涨的到来准备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固定资本更新为下一轮经济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

68.【答案】A

【解题思路】从一次危机到下一次危机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再生产周期。它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起点和终点,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阶段。

69.【答案】D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如果是超过了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就不是危机而是繁荣。

70.【答案】D

【解题思路】价值就是劳动,准确地说是抽象劳动而非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的概念与价值的质的规定性相关。与价值的数量相关的劳动概念是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由于劳动的复杂程度各不相同,所以要进行商品价值量的对比,必须将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

71.【答案】C

【解题思路】所谓雇佣劳动,就是用货币去购买劳动力进而占有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才可能对其进行购买。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对奴隶主存在完全的人身依附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农民对地主存在部分的人身依附关系。因此,奴隶为奴隶主劳动、农民为地主干活,都不需要经过雇佣这个环节,而是直接的强制性的劳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自由劳动,是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雇佣劳动的本质,是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

72.【答案】C

【解题思路】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低级阶段。从生产力方面看,简单商品经济的规模比较狭小;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商品生产者身兼劳动者与所有者两种身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的社会财富包括劳动力都成为商品。AB是简单商品经济中就出现的现象;D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标志。

73.【答案】B

【解题思路】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货币、资本需要通过一些中介才能与资本积累发生关系;劳动,准确地说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74.【答案】A

【解题思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补偿工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75.【答案】D

【解题思路】ABC都是资本积累的具体后果。这些具体后果,凝结到整个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就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76.【答案】C

【解题思路】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反映了物品的自然属性,它是一切物品包括劳动产品的共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77.【答案】D

【解题思路】价值就是劳动,价值量就是劳动量。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8.【答案】C

【解题思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该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的具体体现。到资本主义社会,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运动,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79.【答案】C

【解析】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第一,社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者或生产单位之间必须进行产品的相互交换——这是生产力方面的条件。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私有制)。它意味着各经济单位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因而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流必须采取等价有偿的方式进行——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条件。所以,商品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催生的,它的存在也反映了这种生产关系。回答这道题目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商品不是物”里的“物”,不是哲学里面与“意识”对立的“物质”的意思,而是与“自然”相对应的“社会”的意思。也就是说,商品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关系。

80.【答案】A

【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销售并转换为货币。产品能否交换出去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但在私有制基础上,这种转换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商品生产者,而且取决于消费者。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还存在利益和意愿的差别。所以,这种转换重要而惊险,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8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充分必要条件:其一,是人的劳动创造的,不能是自然物;其二,要用于交换或者叫做以交换为目的,不是用于自我消费或者无偿送给其他人。

82.【答案】C

【解析】A和D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分为商品和非商品,只要是非商品,都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物品的共性,任何东西都具备;而价值是商品的特性,只有商品才具备。B和C都是正确的。但其中的B和题干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也不能选。只有C正确。

83.【答案】B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的有用性。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的源泉则有两个,既可以来源于自然,也可以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创造。

84.【答案】B

【解析】价值凝结在商品里面,它要表现出来就必须借助交换价值这一形式。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价值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与价格,其实质是相同的,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85.【答案】C

【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在交换关系中,进入其中的人被分为买方和卖方。在商品交换的一瞬间,买方让渡了价值,得到了使用价值,而卖方则相反。只有进行商品交换,才会形成这种人与人的关系。

86.【答案】C

【解析】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所以,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分子越大),则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正向关系。相反,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分母)越多,则劳动生产率就越低;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反向的关系。

87.【答案】A

【解析】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论是社会的还是个别企业的,肯定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所以A正确,相应的BC都错误。劳动生产率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不是生产价值的效率,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量相同而不是增多。所以D不正确。

88.【答案】B

【解析】货币的职能有:其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标准。也就是标价。其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其三,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其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销、清偿债务、交付赋税、支付租金以及发放工资时所履行的职能。其五,世界货币。它是指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履行货币的职能。在这个题目中,A是货币履行流通手段职能;B是履行价值尺度职能;C履行的是支付手段;而D不属于货币的职能,是人与人之间的借贷关系。

89.【答案】D

【解析】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销、清偿债务、交付赋税、支付租金以及发放工资时所履行的职能,它是流通手段的特例。货币履行支付手段,意味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模式被“先取货后付钱”的模式所取代。此举在促进商品交换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商品买卖的矛盾。

90.【答案】D

【解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用汇率表现)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有供求关系、国家政策等。价值与价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物质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有价格(有内容一定有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形式不一定有内容),例如土地、股票。

91.【答案】B

【解析】本题有两个关键点。其一,这台冰箱是不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以交换为目的。该冰箱在商店里等待出售的时候是商品,但已经买回来了,目的是自己使用,所以它现在的角色是非商品,没有商品特有的属性——价值。因此,AD都不对。其二,政治经济学里面所说的使用价值,是泛指物品的一切有用性,而不是某种或某几种有用性,正因为如此,才能够论定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换言之,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所以C不对。最后总结一下,世界上的物品分为商品和非商品,商品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而非商品则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9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两对矛盾: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商品的其他矛盾,包括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但这种决定,是整体的决定,不能够拆解为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论定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是正确的;但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的推断则都不成立。

93.【答案】B

【解析】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第一,社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者或生产单位之间必须进行产品的相互交换——这是生产力方面的条件。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私有制)。它意味着各经济单位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因而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流必须采取等价有偿的方式进行——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条件。

9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一,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其二,其矛盾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都具有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的范畴。A实际上是表达了统一性中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意思。其他的几个选项都不符合以上原理的含义。价值以使用价值为前提,但使用价值不以价值为前提,所以B不正确;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所以CD不正确。

95.【答案】C

【解析】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里的“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的意思。“个别劳动”又叫“私人劳动”;“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是指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是指劳动的私人属性,即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所以劳动的过程由私人控制,劳动的成果归私人占有。社会劳动是指劳动的社会属性,即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因而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由于每个商品生产者不可能确切、完全地知道社会的需要,因而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全部销售出去,得到社会的认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通过商品交换。

96.【答案】C

【解析】本题表面上是考查记忆的准确度,实际上是更深一步地考查理解。如果对基本概念只有机械的死记硬背,概念多了难免发生混淆。所以,记忆一定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货币与资本的区别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容: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购买商品;而资本的本质是产生价值增殖。所以,货币成为资本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东西来帮忙,使它实现从不能增殖到能够增殖的转变。而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于是,只要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就可以将它购买过来为己所用,进而使自己成为资本。所以,我们说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点,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97.【答案】D

【解析】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商品的内在矛盾,与题干所问无关。

98.【答案】B

【解析】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没有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用“c”表示。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增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用“v”表示。可变资本的价值,不是原样转移到新产品中。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购买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工人在生产中创造出新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来补偿给资本家,即不是原样移植,而是重新再生。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是按照资本的周转(运动)方式进行的,与价值的创造和补偿没有直接的关系。

99.【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归纳型的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并且准确地概括出其中的要义。考查的是能力。BC都涉及了题干中的意思,但不完整,也不深刻。D是题干所没有提到的。

10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本论断的理解。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如货币、生产资料、劳动力等。但这些东西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它们成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工具时,才成为资本。也就是说,一个东西是不是资本,不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而是由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即社会性决定的。

101.【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对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的灵活理解。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或工资)。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又叫做剥削率。由公式可以知道,剩余价值率与分子(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与分母(可变资本的量)成反比。

102.【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数字型案例题。回答这类题目的重点是准确记忆公式并把数字正确地代入公式。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或工资)。在本题中,剩余价值为20,可变资本为40,二者之比为50%。

10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剩余价值的各具体形式产生的物质技术前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变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以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它产生的前提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D是杜撰出来的概念。

104.【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三种剩余价值产生过程的题目。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凭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获得的,所以它们体现了单个资本家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关系。而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推动下,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致力于不断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如此一来,各种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随之降低;于是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以延长。所以,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联合行动的结果,所以这一范畴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是阶级对阶级的关系。D是个杜撰出来的概念。

105.【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数字型的案例题。根据题干给出的提示,是考查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三种形态。依据三者的定义,断定其为绝对剩余价值。因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题目所问的是: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加班多工作了2个小时,该工人能够多创造出来多少剩余价值?首先要求出原来8小时内工人创造出的价值的总量。工人创造的价值=v+m;已知:剩余价值率(100%)=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即工资(v=12),得出工人在8小时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量为12元。那么工人8小时内创造的价值为24,每小时为3元。于是,加班2小时能够多创造出来的价值总量是6元,减去加班工资2元,资本家多得到的绝对剩余价值为4元。

106.【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绝对剩余价值的数量。因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相当于变相延长劳动时间,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题目问“资本家可以多得到的剩余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分别求出原来剩余价值的数量和增加劳动强度后的剩余价值的数量,二者之差就是答案。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日工资为6元,生产产品6件,根据这些给定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每件产品的劳动力成本(v)为1元。再根据给定的剥削率,可以得出每件产品的剩余价值为0.5元——因为m′(50%)=m∶v(1);6件产品的剩余价值总量为3元;将每件产品的c、v、m相加,得出每件产品的价值为2.5元。工人提高劳动强度后,生产了10件产品,其价值总额为:10×2.5=25元,其中扣除工资6元,原材料成本(c)10元,得出提高劳动强度后剩余价值的总量为9元。9减去之前的剩余价值3元,最后的得数为6元。

107.【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出现的“凭借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几个字,可以判断它是考查相对剩余价值。因为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以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条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构成;而剥削率即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工人原来每天工作8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意味着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分别都为4小时。凭借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了2小时,相应地剩余劳动时间就延长为6小时;6小时∶2小时,新的剥削率为300%。

10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该论断意味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种假象根源于劳动力与劳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方式。资本主义工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为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而劳动却不能。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并没有以工资的形式全部领回,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差额即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就在于此。所以,将资本主义工资界定为劳动的报酬,就会起到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作用。

109.【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资本结构的几个概念的理解。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资本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考查资本结构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关系可以从价值、实物两方面去考查。资本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它实际上是以价格体现出来的价值量之比。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商品价值、货币价值、供求关系和国家政策。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技术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率。它是实物量之间的比率,例如多少台机器比多少个工人。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而所谓的“资本实物构成”,则是杜撰的概念,不存在。如果要进行简单判断,大致可以这样归结:由非技术因素影响的资本的结构变化,一般是资本价值构成;由技术因素引起的资本的实物比变化,一般是资本技术构成;而由技术引起的价值量的变化,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110.【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资本有机构成概念的具体运用。先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之前该企业的工人数量。已知工厂的资本总额为1000万,资本有机构成为9∶1。也就是说,90%的资本以机器等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10%的资本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1000×10%=10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为500元,故工厂的工人总数为100万/500=2000人。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也就是说,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份额下降到1/20,具体为1000万×1/20=50万;由于每个工人的工资额仍保持为500元,所以采用新机器设备后所需要的工人总数是50万元/500元=1000人。2000-1000=1000,所以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1000人。

111.【答案】D

【解析】平均利润是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结果。其过程可以表述为:在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引起各种产品数量的变化,继而引起价格波动,最终使得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一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而不是企业之间利润平均,所以A不正确;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一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所以B不正确;在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中,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所以C不对。

112.【答案】C

【解析】人类社会的规律按照其适用的范围,分为普遍规律或者一般规律、共有规律和特殊规律。普遍规律或者一般规律是指在所有社会形态中存在并且起作用的规律;共有规律是指在其中几个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规律;而特殊规律则是在一个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只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属于特殊规律。

113.【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存在商品经济,所以价值规律都存在并且起作用,属于人类社会的共有规律。

114.【答案】C

【解析】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资本就是股份公司所拥有的资本。股份公司、股份资本的出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造成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意味着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重大变化。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资本、股份公司不直接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就某个具体的股份公司而言,其性质主要由掌握控股权的主体决定。

115.【答案】C

【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要求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是杜撰出来的概念,不存在。

116.【答案】B

【解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相当于变相延长劳动时间,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

117.【答案】B

【解析】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资本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考察资本结构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关系可以从价值、实物两方面去考察。资本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技术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率。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为c∶v。

118.【答案】D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指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这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总而言之,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所以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都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即具体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过程即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将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上,从而将价值形成过程延伸为价值增殖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商品二因素原理是回答商品的本质;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是解决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是研究资本的运动。

119.【答案】B

【解析】理解性题目。“雇佣劳动”中的“雇佣”,是买卖的意思;“雇佣劳动”中的“劳动”,是指劳动者的能力即劳动力。所以“雇佣劳动”是指劳动力成为商品,可以买卖。

120.【答案】B

【解析】每个企业就是所谓的“单个资本”,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就是“单个资本运动的顺利进行”。单个资本运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两个条件:其一,保持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即B表达的意思。其二,保持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即A表达的意思。所谓“保持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是指企业手头必须同时拥有货币资本即现金、生产资本即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即产品。缺少了任何一个,都会使企业的运转出现问题。所谓“现金链断了”,是指缺乏货币资本。故B项当选。如果是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即商品资本无法转化为货币,则A项可选。CD是杜撰的干扰项,本身均为错误说法。

121.【答案】C

【解析】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其中,资本集中是指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者联合的方式来扩大资本的规模。所谓“并购”,就是“兼并”,故C正确。资本积累是指资本家将自己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的结果叫资本积聚。“资本整合”是杜撰的干扰项。

122.【答案】C

【解析】国家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根本内容或者本质,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当中,政治统治职能是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面,社会管理职能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

123.【答案】B

【解析】货币的产生,使一切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固定的、相对统一的表现形式,也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货币(代表价值)和商品(代表使用价值)的矛盾。在货币形式下,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在交换中,它们要求转化为价值;而另一极则是货币。

124.【答案】A

【解析】平均利润是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结果。这里一定要明确:只有是一个部门(而不是部门内部的企业),才有获得平均利润的资格。BD是讲商业利润的实现方式;C是讲商业利润的来源。

125.【答案】C

【解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构成。剩余劳动时间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其具体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从而使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所以,尽管所用的具体手段不同,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AB是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差异;D既不是绝对剩余价值也不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

126.【答案】C

【解析】资本集中是若干个资本合成一个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的方式有兼并和联合;联合的途径之一是组建股份公司。资本积累导致资本积聚;资本扩张与题干所问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

【解题思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最早的资本主义的萌芽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里首先出现的。最早的资产者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形成的:其一,从小商品生产者中分化出来;其二,由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答案】C

【解题思路】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劳动力成为商品,使货币成为资本;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这两个条件。

3.【答案】AD

【解题思路】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海外的货币财富。BC属于自由竞争时期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两个方法。

4.【答案】AB

【解题思路】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由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构成。对内职能是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进行国际交往。本题要注意逻辑层次。A项包含了CD,所以CD不能重复选。否则在逻辑上不等位。

5.【答案】BC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由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构成。对内职能是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进行国际交往。

6.【答案】ACD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资产阶级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

7.【答案】AC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种阶级本质具体体现在:第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观念上层建筑,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BD都是正确的论断,但与题干无关。B是意识形态的内容;D是意识形态的定位。

8.【答案】ABC

【解题思路】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调节作用。按照作用的性质,这些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所谓积极作用,系指对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消极作用则相反。

9.【答案】ABCD

【解题思路】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和联结方式,包括联结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方式、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方式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其基本特征有:社会分工不发展、自给自足、以简单再生产为主,是封闭、保守的经济。

10.【答案】ABCD

【解题思路】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第一,社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者或生产单位之间必须进行产品的相互交换——这是生产力方面的条件。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私有制)。它意味着各经济单位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因而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换必须采取等价有偿的方式进行——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条件。商品经济的特征有: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存在交换关系、主要采取扩大再生产的形式。

11.【答案】AB

【解题思路】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它是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使用价值(物品)方面的需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发达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且是为了价值(货币)。发达商品经济分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2.【答案】BCD

【解题思路】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一,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其二,其矛盾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

13.【答案】ABD

【解题思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反映了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平等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特性和本质。

14.【答案】AD

【解题思路】价值凝结在商品里面,它要表现出来就必须借助交换价值这一形式。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5.【答案】ABCD

【解题思路】价值凝结在商品里面,它要表现出来就必须借助交换价值这一形式。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价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用汇率表现)的比率。价值与价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物质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16.【答案】ABCD

【解题思路】见前四题。

17.【答案】C

【解题思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要通过商品的交换(销售)来解决。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了价值;生产者(商家)则相反。或者说,商品交换的实质是,消费者拿价值(货币)去交换使用价值(物品);而商家是拿着物品,去换货币。

18.【答案】ABCD

【解题思路】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二者。其矛盾性表现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世界上的事物(使用价值)除了人造物(劳动成果)之外还有自然物,所以使用价值不仅来源于具体劳动,而且也源于自然。

19.【答案】AC

【解题思路】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数量。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的“社会”,是“部门”的意思,即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总和。不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

20.【答案】AB

【解题思路】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第一,社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者或生产单位之间必须进行产品的相互交换——这是生产力方面的条件。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私有制)。它意味着各经济单位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因而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换必须采取等价有偿的方式进行——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条件。

21.【答案】ABC

【解题思路】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内在矛盾得到了解决,所以AC正确。生产不同种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因此不同种商品的交换需要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所以B项正确。价格与价值是否一致,是由供求关系、国家政策等因素决定的,与商品交换没有直接关系。

22.【答案】AC

【解题思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B项是错误的说法,D项是价值规律中的实现机制的内容,与题目所问不符合。

23.【答案】ACD

【解题思路】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①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②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由于价值规律对社会宏观比例的调节作用具有自发性和滞后性,所以可能造成比例失调,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B欠妥。

24.【答案】ABCD

【解题思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恰好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理由在于:①深入地看,价格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的波动受到价值的制约。②全面地看,价格的上涨部分与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价格与价值具有一致性。

25.【答案】ABD

【解题思路】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所有制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就形成为排他性的权利即所有权。所以,所有制是经济基础,所有权是上层建筑。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26.【答案】AB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是雇佣劳动;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说是劳动力的报酬。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工资都是血汗工资,服从服务于资本家榨取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需要。而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具体形式。所谓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工资发放的形式;而计件工资,则是按照工人的劳动成果进行工资发放的形式。

27.【答案】ABD

【解题思路】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或者说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所谓市场机制,就是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C项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与题干所问无关。

28.【答案】ABD

【解题思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理由在于:其一,它是商品和商品生产一切矛盾如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根源;其二,它贯穿商品生产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其三,它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9.【答案】BC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但与一般商品生产不同,它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剩余价值即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因而有自己的特点。就劳动过程来看,这时劳动力的使用权已属于资本家,工人是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利益而生产,劳动产品也归资本家所有。A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展开的前提;D项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里价值形成过程的特点。

30.【答案】AB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对立面是人身依附制)。资本所有者手中的生产资料成为资本,工人则沦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处于被雇佣、被剥削的境地。C项是一切剥削社会的共性;D项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的目的。

31.【答案】BC

【解题思路】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增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用“V”表示。可变资本的价值不是原样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是通过劳动创新创造出来,所以A不正确。

32.【答案】ABD

【解题思路】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没有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用“C”表示。

33.【答案】ACD

【解题思路】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意义:①进一步明确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②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的程度即剩余价值率提供科学依据;③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理论奠定了基础。B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意义。

34.【答案】AB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该论断意味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5.【答案】ACD

【解题思路】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如货币、生产资料、劳动力等,但这些东西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它们成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工具时,才成为资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要带来剩余价值,需要顺序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运动。

36.【答案】ABCD

【解题思路】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有多种因素,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技术装备及原材料的质量和自然条件等等。

37.【答案】ACD

【解题思路】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剩余价值规律之所以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理由在于:①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②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③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的是剩余价值学说,所以B项不正确。

38.【答案】ABCD

【解题思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剩余价值生产,所以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二者都需要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区别是延长的方式不同:是通过加班还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们都导致剩余价值数量的增加,进而提高剩余价值率——因为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39.【答案】BC

【解题思路】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或工资)。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又叫做剥削率。A项是利润率,D项是杜撰的概念。

40.【答案】ABCD

【解题思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以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推动下,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致力于不断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如此一来,各种商品的价值就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随之降低;于是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以延长。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这一范畴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是阶级对阶级的剥削。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其源泉是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的工人的个别劳动能够转化为加倍的社会劳动,而不是落后企业的剩余价值的转移。为了生存下去并获得剩余价值,每个企业都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在这种情况下,某个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具有不稳定性。

41.【答案】BD

【解题思路】见上题。

42.【答案】ACD

【解题思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资本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考查资本结构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关系可以从价值、实物两方面去考查,资本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生产技术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率。

43.【答案】BC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再生产主要是扩大再生产。就一般情形而论,单个资本增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而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44.【答案】AB

【解题思路】资本集中是若干个资本合成一个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的方式有兼并和联合;联合的途径之一是组建股份公司。

45.【答案】ABCD

【解题思路】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②社会劳动生产率;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存量资本);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46.【答案】ABC

【解题思路】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47.【答案】ABCD

【解题思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表现在:其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具体解决了什么劳动创造什么价值的问题,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其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8.【答案】ABCD

【解题思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所发展。其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其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其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其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49.【答案】ABC

【解题思路】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失业和半失业劳动人口,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使他们成为“过剩”的或“多余”的人了。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在的过剩人口,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

50.【答案】ABCD

【解题思路】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是观念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而不是其中的可变资本的产物时,它便取得了利润的形式。平均利润是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它是剩余价值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分配。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利息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因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向其缴纳的租金,它是土地所有权的收益。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51.【答案】C

【解题思路】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是观念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而不是其中的可变资本的产物时,它便取得了利润的形式。剩余价值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利润反映了预付资本的增殖。所以,剩余价值和利润,实体相同,名称不同,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

52.【答案】BCD

【解题思路】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表现在两方面:①反映的质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利润率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②量不同。计算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公式不一样,剩余价值率通常大于利润率。利润和剩余价值的源泉都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所以A不对。

53.【答案】ABD

【解题思路】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最后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过程。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不是资本循环的职能形式,所以C项错误。

54.【答案】ABD

【解题思路】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第三,劳动产品的社会化。

55.【答案】ABCD

【解题思路】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最后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过程。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G—W);生产阶段(W…P…W′);销售阶段(W′′—G)。前后两个阶段是流通阶段;中间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是:货币资本循环(G—W…P…W′—G′)、生产资本循环(…PW′′′′—G·G—W…P)和商品资本循环(W—G·G—W……PW′)。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56.【答案】BD

【解题思路】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有两个:①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即按照实际需要,将产业资本划分为三部分,分别分布在三个职能形式上;②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即每一种职能形式依次向下一种职能形式转化。资本主义制度使得资本循环顺利进行所需的上述条件不能稳定地保持,所以资本循环只能时断时续地进行。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精确,AC都是杜撰出来的干扰项,但是非常逼真。

57.【答案】ABC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阶级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58.【答案】ACD

【解题思路】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G—W);生产阶段(W…P…W′);销售阶段(W′—G′)。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合称流通阶段。

59.【答案】C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除此之外,资本家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利用“科学的劳动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这种工资制度的典型形式,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福特制”。

60.【答案】ACD

【解题思路】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有:①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②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使用效率,减轻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③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加快资本周转可以缩短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所以B项不正确。

61.【答案】AC

【解题思路】影响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①资本周转时间;②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比例;③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62.【答案】ABCD

【解题思路】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经济当中。首先,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功能,就造成了买卖脱节的可能性。其次,伴随商品交换的发展所出现的赊购赊销的方式,则进一步加大了商品买卖脱节的风险。但是,所有这些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或者说它们只能造成局部性的危机,无法形成为社会性的危机。只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才使经济危机现实化和社会化。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来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63.【答案】AD

【解题思路】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对社会生产的客体和主体进行划分。对社会生产的客体的划分表现为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即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对社会生产主体的划分表现为对社会生产部门进行的划分,即将其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

64.【答案】ABC

【解析】这是一道案例型考题,考查对商品定义的理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论断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成为商品的东西,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自然物;其二,以交换为目的,而不是自给自足或无偿赠送。这里面尤其要理解“以交换为目的”的确切含义——只要有交换的动机,不论是否实现,都属于商品。“在商店里面正在进行交易的电视机”,属于最标准的商品;“在商店里面想出售但是无法出售出去的电视机”,其目的仍然是交换,也是商品;“降价出售的电视机”,改变的只是交换的价格,没有改变交换的事实;“从商店买回来后无偿捐助给希望工程的电视机”,目的不是交换而是无偿赠送,它是礼品不是商品。

6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与使用价值辩证统一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一,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其二,其矛盾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都具有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的范畴。对同一个人而言,不能兼有二者。这种否定型题干的题目,在具体回答时,还是按照肯定性思维去进行,在找出正确的选项后,剩下的就是答案。切忌把自己的思路调整到否定性的轨道上去。

66.【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对价值与使用价值辩证统一关系的透彻理解。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都具有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换言之,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所以,“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相应地,“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不正确。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分为二:拿去进行交换的,是商品,有价值;而不进行交换的,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所以,C错误,D正确。

67.【答案】AB

【解析】本题是考查商品的内在矛盾:价值、使用价值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二者。其矛盾性表现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CD的错误是把两对矛盾的关系颠倒了。

68.【答案】BD

【解析】本题是考查记忆的准确性以及相关知识点。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这个知识点还可以推导出其他许多题目。基本的对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即把正确的知识记准、记牢,其他的错误论断一概排除掉。

69.【答案】AB

【解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其他矛盾。但这种决定关系,是整体对整体的关系,不能分解。

70.【答案】ABCD

【解析】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被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就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所以,货币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买卖脱节。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71.【答案】ABC

【解析】本题是考查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内容揭示了:构成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作用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凭借。

72.【答案】BD

【解析】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条:①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这实际上是对宏观经济生活起作用,即协调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②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实际上是直接调节商品生产者的行为,对微观经济生活起作用;③引起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甚至两极分化,产生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是对商品经济的主体即商品生产者直接起作用。

73.【答案】ACD

【解析】本题是一道串联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有: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作用机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决定价格的因素是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有供求关系、国家政策等。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时刻都在进行。例如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就存在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其供给会增加,其需求会减少;而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时,其供给会减少,需求会增加;另一方面,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其价格会下跌;而当它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其价格则会上涨。

74.【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关键要掌握:属性包括了共性与特性。AB是劳动力商品的共性;而CD则是特性。

75.【答案】BC

【解析】A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内容,D是劳动力商品在价值方面的特性。

76.【答案】AB

【解析】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具体劳动转移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新的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这是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但与一般商品生产不同,它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剩余价值即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因而有自己的特点。就劳动过程来看,这时劳动力的使用权已属于资本家,工人是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利益而生产,劳动产品也归资本家所有。就价值形成过程看,它已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7.【答案】ABC

【解析】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没有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用“c”表示。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产生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增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用“v”表示。机器、厂房、原材料都是生产资料。

78.【答案】ABCD

【解析】这是一道串联型的题目,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过程、地位、实质综合起来考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工资)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用M表示。剩余价值的范畴直接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剩余价值的产生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所以,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领域里产生的,但它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劳动价值论是基础,剩余价值学说是核心。

7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相当于变相延长劳动时间,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其实现过程可以表述为: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推动下,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致力于不断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如此一来,各种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随之降低,于是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以延长。AB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80.【答案】AC

【解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以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历史地看,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从产生的过程上看,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或者说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取得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虽然都叫做“起点”,但含义是不同的,一为“历史的起点”,一为“产生过程的起点”。

81.【答案】ABC

【解析】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论是个别企业的还是社会的。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要求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之上。

82.【答案】ABCD

【解析】单个资本增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资本积聚、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扩大其规模。资本集中是若干个资本合成一个更大的资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性体现在:其一,它们都是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其二,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矛盾性体现在:其一,资本积聚能够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不能;其二,资本积聚增大单个资本的速度比较慢,而资本集中则比较快。二者之间不存在谁是谁的实现途径的问题。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途径,资本集中的方式和途径则有兼并和联合,联合的途径之一是组建股份公司。

83.【答案】ABC

【解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比重减少。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为c∶v。c代表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v是可变资本,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所以A正确。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之一是在单位资本中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所占的比例。由于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用于添加劳动资料的固定资本比重增大,又由于固定资本总体上周转较慢,所以使得资本周转速度减缓。因此B正确。平均利润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资本总量的比率。而社会剩余价值总量是社会可变资本总量与剩余价值率的乘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社会总资本中,可变资本的比重降低了,导致平均利润下降。所以C正确。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它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与资本有机构成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D不正确。

84.【答案】ABCD

【解析】这是一道串联型的题目。每一对矛盾的具体内容分别在教材的不同地方介绍,它们都是商品的内在矛盾。

85.【答案】AD

【解析】所谓特殊商品,是指不仅具有商品的一般性,而且具有一般商品不具备的特殊性的商品。这种特殊商品是货币和劳动力商品。尽管货币和劳动力商品都是特殊商品,但具体的特性各不相同。

86.【答案】AB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由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构成。A是雇佣工人的分配方式;B是资本家的分配方式。CD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

87.【答案】AD

【解析】价值就是劳动,所以价值量就是劳动量。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衡量商品价值量的职能——价值尺度。完整地讲,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外在尺度。

88.【答案】BD

【解析】生产不同种商品的劳动存在复杂程度的差别。简单劳动是指不需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简单劳动的数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换算,是在社会的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的。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

89.【答案】BCD

【解析】本题属于串联型题目。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表现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BC是在价值方面的表现;D是在使用价值方面的表现。A是劳动力商品的定义,本身为正确说法,但与提问无关。故BCD正确。

90.【答案】ACD

【解析】成本价格与利润(剩余价值)之和叫做价值;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叫做生产价格。故A正确、B错误。平均利润意味着各部门的资本家联合起来共同剥削工人、然后平分剥削成果,故C正确。价值规律原初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改变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故D正确。

91.【答案】ABC

【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调节作用。按照作用的性质,这些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所谓积极作用,是指对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消极作用则相反。

92.【答案】ABD

【解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理由在于:其一,它是商品和商品生产一切矛盾如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根源;其二,它贯穿商品生产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其三,它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两个历史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标志着资本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占有形式从股份资本发展到垄断资本;企业经营方式从一般股份公司经营发展到垄断集团经营;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从获取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转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一切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的进一步调整。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处于统治地位。

2.【答案】D

【解析】尽管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产生的,但垄断无法消灭竞争。其理由在于,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垄断没有消灭商品经济,所以它不能消灭竞争。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形成一个垄断一切的超级垄断组织。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竞争分为两种类型: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前者居于次要地位,主要发生在中小企业之间。占据主导地位的垄断竞争包含了以下形式: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3.【答案】D

【解析】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国内外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主要包括:本企业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其他企业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他国家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答案】C

【解析】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的形成,表明垄断由部门内部的垄断发展为跨部门的垄断。

5.【答案】C

【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也没有改变私人资本的基本属性,更没有改变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状况,所以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给资本主义带来了若干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其一,在经济运行模式方面,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干预,单纯的市场调节成为过去;其二,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出现了国有制,打破了私人所有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其三,在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形式方面,由于国家的参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取得具有更多的途径,即除了自己直接取得外,还可以借助国家分配。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否定型题干,即要求选出内容为错误的选项。面对这类题目,建议同学们径直选出正确的选项,余下的即为答案。B项中的错误在于“垄断竞争是为了追求超额利润”,正确的表达是“垄断竞争为了追求垄断利润”。

7.【答案】A

【解析】记忆型题目。在资本输出的三种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则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

8.【答案】C

【解析】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同理,在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垄断利润。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形成,关键在于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

9.【答案】D

【解析】在自由竞争时期,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而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垄断产品的价格即所谓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

10.【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导致了经济危机,给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最终必然被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甚至资本本身也出现了社会化的倾向,这些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此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无产阶级的素质不断提高,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了主观条件。C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被B包含;D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特点。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AB是列宁所总结的金融寡头控制社会生活的手段。CD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新出现的新变化。要特别注意“控制”和“影响”的区别。如果将CD中的“影响”改为“控制”,则均为错误。

2.【答案】ABCD

【解析】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3.【答案】ABD

【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第三,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第四,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不选。AB正确。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为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前提,所以D正确。

4.【答案】ACD

【解析】本题属于串联型考题,内容涉及《马原》5、6章的内容,难度较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剥削。在自由竞争时期,资本家剥削个人的手段主要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中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具体手段包括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故A正确。绝对剩余价值的取得不需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对剩余价值的取得则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故B错误。在资本主义早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的主要剥削手段;在当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主要剥削手段,故C正确。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垄断价格成为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故D正确。

5.【答案】BCD

【解析】串联型题目。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混合联合公司;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跨国公司和国际联盟。A是过去垄断组织的形式。

6.【答案】ABCD

【解析】帝国主义时期的竞争包括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A属于自由竞争;BCD属于垄断竞争。这里要特别注意“垄断时期的竞争”和“垄断性质的竞争”(即“垄断竞争”)之间的区别。前者是大概念,包含了后者。

7.【答案】ABCD

【解析】记忆型题目。

8.【答案】BC

【解析】串联型题目。B是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原因;C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性质的正确评价。显然,C项的意思与AD明显对立。

9.【答案】BCD

【解析】记忆型题目。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是重要的、但不是主要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其地位与作用还无法与其他3个选项相提并论。如果把题干中的“主要”拿掉,则四个选项均要选。

10.【答案】ABCD

【解析】记忆型题目。

11.【答案】ACD

【解析】按照所履行的职能,资本的职能形式有: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所以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即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相对应的也就有:货币资本输出(也称为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12.【答案】ABCD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与核心。历史地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中,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使用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无偿地生产剩余价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继续发生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其中法人资本所有制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13.【答案】BCD

【解析】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等方式,逐渐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A是杜撰的概念。

14.【答案】ABD

【解析】生产集中最终导致垄断,其中的原因有:第一,生产集中限制自由竞争。当某个领域中出现大型企业时,该企业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力,会挤压竞争的空间,形成对竞争的限制。第二,生产集中提供形成垄断的可能。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由于企业的数量比较少,利益关系相对好协调,这些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三,生产集中产生垄断的必要。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而残酷,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也日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的结局,这些企业就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以期达到双赢。C是垄断形成之后的结果。

15.【答案】ABCD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四方面:第一,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水平分工的形成为生产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也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地球俨然成为一个大工厂。第二,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国际贸易体制和规则更为规范,对全球贸易活动进行规制和调节的范围和作用趋于扩大,有力地推动了贸易的全球化进程。第三,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不断加强,使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金融体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过程。第四,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借助母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各种形式的联系,实行跨国投资和生产的过程。

16.【答案】BCD

【解析】题干给定的限定是“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民生等方面”。A不属于这个范围。

17.【答案】ABD

【解析】近年来,西方国家金融领域过度膨胀,金融业以高于实体经济增长率数倍的速度扩张,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实体经济呈现空心化的发展趋势。故A可选。福利制度是西方增进民众政治认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在福利制度发达的国家,一些中下层民众拿的救济金甚至比正常工作收入还高,因而失去了工作意愿和动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福利制度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福利风险不断增加。故B可选。西方国家长期形成的借债消费习惯和高支出的福利制度,以及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救市措施,使得政府债务负担积重难返。故D可选。C是政治生活方面的危机,不符合题干设问。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进一步加剧。面对这种情况,列宁在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

2.【答案】A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写作的《乌托邦》一书。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到了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病、危害,论述了建立理想社会的必要。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要性,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这种时代的局限性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就总体而言,空想社会主义还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2.【答案】AB

【解析】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则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命名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整个未来社会;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特指未来社会的高级阶段。故选AB。与此相联系,社会主义社会是指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过渡时期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第一个阶段。

3.【答案】BCD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的批判。这是其贡献。故A错误。BCD是其局限。马克思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建对这些局限进行了弥补。

4.【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历史规律的根本缺陷。故A可选。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使人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力量和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途径。故BD可选。基于对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和对资本主义的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原则性的预见。故C可选。

5.【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第一国际的章程由马克思起草;第一国际的历次代表大会,均在马克思的指导下召开。在马克思指导下,第一国际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支持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日益扩大。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

6.【答案】ABCD

【解析】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关——巴黎公社。公社取消征兵制和常备军,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作为唯一的武装力量。公社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建立革命秩序、恢复生产、实行政教分离和男女平等。特别是公社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用以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一是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二是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薪水平。

7.【答案】ABCD

【解析】巴黎公社仅存在了72天,就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8.【答案】ABCD

【解析】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登上历史舞台,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成为许多国家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和发展的重要选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世界上近1/3人口一度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力量大大增强,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十月革命的胜利,特别是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欺凌压迫的国家人民的觉醒,促进了民族解放力量的崛起,有力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加速了世界范围内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整体瓦解,深刻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

9.【答案】ABCD

【解析】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列宁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列宁能够正视国情,面对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拘泥于书本上已有的结论,而是“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千百万群众的实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0.【答案】BC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把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可靠基础上。他们深刻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不断发展并趋向尖锐化,导致频繁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固有性、不可克服性、不可抗拒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被比它更加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代替。AD都是资本主义的弊病,但不是其灭亡的根本依据。

11.【答案】ABCD

【解析】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并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同时,这个阶级身处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最深,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才能得到彻底解放。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产业工人逐渐减少,而其他的雇员阶层则不断扩大。

12.【答案】BCD

【解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其中,经济斗争是指无产阶级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而进行的斗争,它是无产阶级最熟悉、最普遍采取的斗争形式;政治斗争是指无产阶级以夺取政权为目的的斗争,它是无产阶级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斗争形式;思想斗争是指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同反马克思主义进行的斗争,它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灵魂。暴力斗争还是和平斗争,是无产阶级斗争手段,故A不符合题干设问。

13.【答案】ABCD

【解析】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而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一言以蔽之,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阶级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统一。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14.【答案】ABCD

【解析】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故A可选。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故B可选。一国或几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故C可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并非易事。故D可选。

15.【答案】ACD

【解析】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故A可选。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每个民族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民族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故C可选。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故D可选。资本主义的影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外因,不是关键因素。故B为错误说法。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实行“按资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存在人对人的剥削。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按劳分配”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一方面,就其用“劳动”代替资本作为分配标准而言是公平的,是历史性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就其把劳动这同一个标准运用在不同情况的人身上而言又是不平等的。因为一来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天赋不同,从而其劳动能力也不同;二来它没有把劳动者的家庭负担等方面的需要考虑进去。因此,“按劳分配”原则还不能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在财富方面的完全平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分配的真正平等。

2.【答案】C

【解析】由于阶级的消失,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国家也将消亡。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在上层建筑方面的重要特点。随着国家的消亡,人类第一次作为统一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为统一的世界历史。当然,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是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它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共产主义社会中,在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机构来对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但这种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只具有人们自我管理的性质,而不再具有政治压迫和暴力镇压的功能。

3.【答案】A

【解析】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乐生的活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那时,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不再是分配消费品的尺度,因而劳动摆脱了谋生的压力,成为发挥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活动。由于劳动不再是固定僵化的旧式分工中的劳动,由于劳动时间变短和不再需要超时劳动,也由于劳动过程所具有的高度创造性等,劳动不再是单调枯燥和具有强迫性的活动,而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

4.【答案】A

【解析】展望未来社会,需要有科学的立场和方法,否则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就只是空想和幻想。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BCD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但与题干不存在因果联系。

5.【答案】D

【解析】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A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BC的表述都不完整。

6.【答案】C

【解析】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其他三项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内容。

7.【答案】D

【解析】物质资料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消费资料又分为个人消费品和社会消费品。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者共有,不能分配给个人。社会消费品由国家或社会管理中心统一掌握,用于全体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直接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是个人消费品。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分析和解剖的基础上作出的。从现实出发而不是凭借想象,从具体出发而不是单靠抽象,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区别于以往社会主义者的地方。对未来社会的面貌只做原则性的归结而不做具体的详细的描述,是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的又一大特点。因为对未来社会的完整认识,只能建立在未来社会中的人们的现实的实践基础上。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人根据后来的实践去回答。许多思想家都是在继承和吸收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的,所以D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独有的特点。

2.【答案】BC

【解析】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对资产阶级而言,实行按资分配,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对雇佣工人而言,按照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公有制的建立,要求消费品的分配按照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原则进行。而符合劳动者利益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

3.【答案】ABC

【解析】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也分别表现在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三个方面,最终也落实到社会的主体——人的身上。D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共性,不属于特点。

4.【答案】BCD

【解析】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即“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促进了人类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但是,这些发展是以某种程度地牺牲农业、乡村和体力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的。在阶级社会中,这三大差别发展成为三种严重对立的社会现象。它们之间的对立,是整个社会不平等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生活不和谐的重要根源。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和利益对立的消除,由于旧式分工的消除和人的全面发展,三大对立归于消失。特别是城乡对立,由于它集中体现着工业和农业之间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它的消灭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在活动方式和环节等方面的差异并不会完全消失,但这只是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表现,而不再具有利益差别和利益划分的意义。种族关系属于人的自然属性,不会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消亡。

5.【答案】BC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AD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6.【答案】ABCD

【解析】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故A可选。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上将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故B正确。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故C正确。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