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汗水,不给人生留空白格

前几年,一本叫《乱时候,穷时候》的书一经上市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这本书里讲述了作者亲身感受到的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作者用过来人的语调,讲述了那个时代的乡土故事,她写的文字被评价为:“每个字都钉在纸上,每个字都戳到心里!”除了她在文字当中透露出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文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身上的某种精神,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累计创作了十万余字。

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在一个年轻人的身上,可能并不稀奇,但是这本书的作者姜淑梅却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而且她在六十岁之前,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人。但她却在这夕阳红的年纪为自己扫盲,甚至还成了一个作家,这样的经历不得不让人瞠目结舌。

十几年前,在一场车祸当中,姜淑梅的老伴不幸去世。此时她的女儿艾苓正在北京的鲁迅文学院学习,她就一路来到北京看望自己的女儿。年迈的姜淑梅在与女儿艾苓相处的时间里,也曾经去鲁迅文学院听过课,也听女儿说起过很多有关文学创作的事情。

后来姜淑梅回到家乡,女儿艾苓担心母亲的生活无聊,就提出要教母亲识字。没想到姜淑梅真的就开始一点点学习认字和书写。后来她已经能够自己在家里看书了,遇到不认识的生僻字就问自己的女儿。看书多了之后,姜淑梅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她想起曾经听女儿说过,写书要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于是就给女儿讲了很多自己小时候听到的故事。女儿觉得这些故事都很有趣,就鼓励母亲自己动笔写。姜淑梅开始写的时候每天都写不了几行字,写的也大多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故事,后来她发现自己人生中经历的很多事情其实都值得去写。于是她就将自己早年经历的事情都写了出来,再加上她用一种浅白的语言进行表述,就好像是在跟人话家常,也好像是真的在听家里的长辈讲故事。

后来,她写的作品被收录到《读库》《新青年》《北方文学》当中,这些作品让姜淑梅有了很大的自信。更让她惊喜的是,她的作品最终被磨铁图书公司相中,结集成一本《乱时候,穷时候》的书,交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一次和大学生的交流会上,姜淑梅说,别人都觉得她的人生是励志传奇,但是她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她认为这只是她自己的一种活法,跟别人不一样并且有意义的活法。她觉得人生就应该这样,就应该不断地在自己的人生中辛勤播撒,才能够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辛勤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财富。在人生的路途当中,很多事情都可能会面临失去的风险,你会失去自己宝贵的青春,也会失去自己珍贵的时间,甚至有一天,你爱的亲人也会离你而去。但是在任何时候,你的辛勤都可以陪伴你成长。只要你努力了,你仍然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仍然可以让青春重新来一遍,让自己的时间更有深度和厚度,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懂得辛勤付出的人,一定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因为辛勤的付出,是最有力量的,这种力量胜过一切语言和想象,它能够将人的所有计划都变成现实,也能够将人的愿望变成通向更好生活的路途。只要辛勤付出,生活的某些方面就一定会有变化,这些变化会慢慢让自己体会到这样的付出是多么值得的,从而付出更多。如此循环往复,辛勤就真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辛勤的人,不会荒废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其实就在于不断地耕耘。一个辛勤的人,永远能够找到新的目标,也永远会在努力的道路上前进,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的人生停止努力。辛勤的人从来不会懒惰,从来不会偷奸耍滑,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人生始终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自己能够好好利用时间,好好把握自己,人生就不会荒废,生命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辛勤努力,也应该最大程度追求效率。即便我们懂得要辛勤努力,也不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归结到一句辛勤上。在辛勤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努力寻找方法,努力追求效率,在自己的人生当中不断用高效的方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的辛勤,更有效果。

任何时候,辛勤努力都不晚。就像姜淑梅老奶奶一样,即便是从六十多岁才开始认字,也丝毫不影响她在写作方面有所成就,只要有灵性,有想法,再加上能够对自己有高的要求,就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作家。

人生有时候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愿意挥洒自己的热血,散播自己的辛勤,那些所谓的繁花似锦或者所谓的功成名就,也会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一个三十岁的人,他的人生是这样的。在他过去的岁月当中,所有的时间都是满满的,这就是充实的人生。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当中,都不能虚度自己的时光,所有时光都应该被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