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4纸上看人生:900格人生时间管理术
- 刘建梅
- 1754字
- 2025-04-18 09:16:23
在A4纸上标注你最有效的时间段
陶行知先生曾经在一篇演讲中说过一段话,概括而言是“每天四问”。陶行知先生认为大家每天都应该问自己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个问题是: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个问题是: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个问题是: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他把每个人在生命中应该关注的问题都罗列了出来。这些问题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将这些问题都解决好是非常难的事情。
如果每天都问自己这四个问题,真的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做好。其实陶行知先生为大家提供的是一种具体的方法,但是大家很容易就发现,在生活当中,我们想做的事情总是很多,而拥有的时间却太少。好多事情总是因为我们时间太少而不能完成。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一位刚刚进入哈佛大学的学生,在第一年就感到生活倍加紧张,学校里每天安排的任务已经快要超过他的承载量了。这时,好在有人告知,其实哈佛大学是故意将时间设计得这么紧张的,这样就能够从一开始就锻炼学生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如果一开始就不能够承受这样的安排,做好这样的时间管理,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的阻碍只会越来越大。不过,这位学生每周工作时间在80到90个小时,面临这样的时间安排,还是感到很有挑战性。
但是他也发现,哈佛大学真的是一个群英荟萃的地方,永远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能人。有的同学是楷模型的学霸,在学校负责组织各种学习活动,每次在课堂上的发言都非常有质量,从来不错过任何一个商学院的派对。有的同学具有多重身份,同时在伦敦做融资,又在每一个课堂扮演优秀的角色。还有的同学是美国人气歌手的乐队鼓手,一直在参加各种演出,也并没有因此而落下自己的功课。
他看到自己身边的这些人,明明只是学校里的普通人,却让他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各种励志的传奇故事当中。于是他就在学校里进行了采访,询问这些学生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
在他的采访报告当中,他总结出了几个非常重要、非常实用和有效的原则。
首先,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效率,所谓高效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比如说,有的同学完成一件事情需要一个小时,但是有的同学就需要三个小时,这就是效率的不同。而保持高效最重要的是维持能量,也就是保证睡眠。晚上的觉一定要好好睡,如果白天觉得自己的工作效率有所下降,就应该及时放松和调整,这样效率就会马上回升。此外要提高自身的体力,脑力工作也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所以一定要有去健身房的时间,这是对效率的投资。然后就是集中精神,只要是动脑的工作,就应该尽量在精神集中的状态下完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其次,时间管理还要注意优先级。因为每个人每天要处理的事情是很多的,很多事情会出现冲突,这个时候就只能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进行优化分级。容易贪心的平凡人常常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必须做的,其实正是这样的想法阻碍了人们对时间的安排。很多优秀的人,都是非常有策略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选择。比如说,学霸不会在意很多细小的任务,这样看起来好像有些不注重细节,但是后来才发现其实他完全能够从课后的思考当中掌握这些细节的知识。还有前面提到的那位乐队鼓手,虽然是学校里的名人,但从来不出席学校组织的各种主流大型派对,因为他认为那样的活动非常吵闹和浅薄,他用自己的方式交朋友,得到的也是非常深厚的情谊。所以,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不能放弃的事情。
时间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要提前计划。这能够让人收到很好的效益。如果一个人不提前计划自己这一天或者这一周要做什么事情,很容易在时间过后发现,自己好像一直都处在一种手忙脚乱的状态当中,而时间却不知道被用在哪里了。如果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有什么样的目标,那么在确定的时间段里就将这件事情当作一个重点要完成的任务,这样会很有成就感。在计划的时候,不能只写出大的计划,而是应该将大的事情都分解成小的具体的任务,这样才能够在完成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一个原则是时间管理的成就感。比如说,当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就能够将这个任务从列表中划去,他们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认为这样很有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也成为他们去管理时间的强大动力。
虽然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自己选择的,一个人可以选择高效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选择慢速的生活方式。可如果想要缓慢的生活,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如果想要高效的生活,就非常有必要学习相关的策略和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