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 李晓愚
- 1197字
- 2021-04-02 00:30:58
每下愈况
有个成语叫作“每况愈下”,意思就是事情的状况越来越糟糕。还有个成语跟“每况愈下”很像,简直就是“孪生兄弟”,那就是“每下愈况”。“每下愈况”的历史要比“每况愈下”悠久许多,它出自《庄子》。“每下愈况”是什么意思呢?这还得从庄子和他的“粉丝”东郭子的一段对话说起。
庄子博学多才,有一回东郭子恭恭敬敬地来向他请教:“所谓道,恶乎在?”这个问题相当有深度,用白话文说就是:“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庄子回答说:道嘛,当然是无处不在的。东郭子请庄子举些例子。庄子就给出了一连串的例子:道在小蚂蚁当中,东郭子的眼睛瞪大了;道在杂草当中,东郭子的嘴巴也张大了;道在瓦块砖头当中,东郭子心想怎么越来越低下了呢;道在屎和尿当中,这下东郭子彻底无语了。他以为“道”这样神圣的东西怎么也得体现在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物体上,没想到庄子举的例子从动物到植物,最后干脆连排泄物都说出来了,如此卑下不堪。
东郭子很尴尬,不晓得该说什么,这个时候庄子才把看似粗鄙的玩笑引回到“道”这个抽象的概念上来。为什么“道”会体现在小蚂蚁、杂草、瓦块砖头、屎尿这样越来越卑下的事物上呢?庄子开始讲故事了。他说,有个市场监督员在集市上碰到一个屠夫,就问: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判断一头猪到底肥不肥呢?有人可能会说拿秤称不就行了,不过古代恐怕没有那么好的设备,称一头肥猪既费人力又耗物力。然而集市里的屠夫经验丰富,人家根本不用秤,他的方法就四个字——每下愈况。具体来说,就是用脚去踩猪腿,先踩大腿,肯定有肉;再慢慢儿往下踩,踩到小腿,要是还有肉,那就是头更肥的猪了;别忙,接着踩,要是踩到猪蹄子旁边还有肉的话,那就真是一头最肥的大肥猪了。猪腿越往下越不容易肥,一旦肥喽,就表示整头猪都是肥的。这个故事是要说明,“道”在看似卑下的地方其实越发明白。“每下愈况”中的“况”就表示“清楚、明显”。
到了宋代,有文人将“每下愈况”中“下”和“况”这两个字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成语,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每况愈下”。“每况愈下”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多,它后来居上,使人们渐渐忘记了那个跟它相似、历史更为悠久的“每下愈况”。叫我说,我们应当将“每下愈况”发扬光大,因为它道出了一个真理:要想整体地了解一样事物,必须从细节入手。“每下愈况”是屠夫判断猪是不是足够肥的诀窍,似乎有那么点粗俗。要想换一种浪漫说法,可以引用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两句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不要小看了一颗小沙粒和一朵小花,这些微小的细节可以影射出整个宇宙的光芒。小的时候,妈妈就常常跟我讲:做人不可以“不拘小节”,怎么站、怎么坐、怎么吃饭、怎么接人待物,这些“小节”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从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未来。如果我们忘记了“每下愈况”这个朴素的人生道理,一味地只在富丽堂皇、引人注目的事情上做文章,那日子恐怕真的就要“每况愈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