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春节对中国百姓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为主的民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光在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中流转。一年的时光走到了寒冷的冬天,是时候歇歇了,盘点下今年的收成,考虑下明年的耕作。当然,家家户户都会祭拜祖先、祭拜天地。在这个持续一个月的大节日里,聪慧的古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仪式、庆典,让春节暖暖的年味儿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

时光荏苒,到了现代社会,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存续文化、继承祖先呢?

我见过很多人痛心疾首,哀叹传统文化的凋败,为中华文明的未来担心。其实大可不必,文明的脉络仍然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隐藏于当今生活的细节角落。可能很多人想不到,人人都会说、会写、会用的汉字,其实就是一个存续文化、继承祖先的绝佳载体。汉字是藏在我们这个民族掌心里的纹路,顺着它一点一点探寻回去,也许,我们就能够触摸到很多带着体温的观念。

什么是汉字呢?其实,我们中国人提起汉语,常用一个词叫“母语”。“母语”是一个特别有感情的词,因为母亲在我们的亲情文化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家的时候,脑子里面第一个跳出来的人,就是自己的妈妈。母亲是什么人?就是不管孩子回不回来,都会一直倚门守望的那个人,就是那个“意恐迟迟归”(唐·孟郊《游子吟》[1])的心,就是一直等着游子归来的那个温暖怀抱。母语也一样,我们“日用而不自知”,但不管你对它熟悉还是陌生,你对它是在变化着还是遵循着,它一直都会在那里守护着你。那么,静静地把心沉下来,顺着我们的母语汉字找回去,也许会找到好多让你意想不到的观念、智慧,找到许多人人都应自知的做人的态度、原则。

街坊邻里见面拉家常,常说孩子长得像爸爸还是像妈妈,有的时候我们用一个词,就是“惟妙惟肖”。惟妙惟肖的这个“肖”,常用的组合词有酷肖、肖像等。那么,这个“肖”()字的本义是什么呢?

在古文字中,我最早看到它本义的时候大吃一惊,因为这个象形字注1就是一个带着血水的胎儿,刚刚生出来的,血水淋漓。这个胎儿从孕育的那一刻起,就带着家族的血缘、基因。《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东汉许慎著。上讲:“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我们有时候说某个孩子没有继承祖辈的品德,或者做人做事没有继承家族的门风,就叫作“不肖子孙”。

注1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定为“六书”:“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从最早这样一种血缘继承、相貌相似的“肖”,后来又演变出了一些同音字,其中一个我们更熟悉,就是孝顺的“孝”()。

“孝”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字头,我们今天叫作老字头,老、考、耄、耋等都是这个字头;下面就是一个孩子的“子”。大家可以看一看,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这个字都是一个小孩子背上驮着头发萧疏的老人,或者是用手搀扶着老人。百善孝为先,什么是中国人的孝呢?就是一个孩子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扶持自己的长辈,让老人既能安身又能安心。

过年时一家人吃团圆饭,都是晚辈们先给长辈敬酒,祝老人健康长寿。那么,中国人说长寿这件事,好多都是从拆字上来的。八十八叫作“米寿”,大米的这个“米”字拆开,就是八十八。九十九叫“白寿”,因为九十九离一百就差一岁了,把“百”字上面的一横拿掉,就是白色的“白”,所以叫作白寿。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家里的老人家硬硬朗朗地活到了一百岁,这是一家人的福报和荣耀,更说明了晚辈子孙的孝顺和对老人的照顾,乡里乡亲提起来都要竖大拇指的。人活到一百零八岁叫作“茶寿”。“茶”字的草字头,大家会把它看作“二十”,中间的“人”字拆成一个“八”,下面的“木”字又是一个“八十”,所以,二十加八再加八十,正好就是一百零八。

简简单单一个“孝”字、一个“寿”字,这里面就蕴藏着无穷的学问和道理。这也是中国方块字的独特魅力,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细心体悟。

我上大学的时候,北师大中文系的王宁教授给我们讲过“贫穷”这个词。今天我们说一个人穷、没钱,其实在过去是“贫”的意思,而“穷”的本义是指一个人穷途末路、无处可逃。为什么呢?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王老师当时说,“贫”字上面一个“分”,下面一个“贝”,“贝”是象征钱财的。现在大家说财富,财富的“财”字还是贝字旁。那么,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就是分贝为贫()。那什么是穷()?我还记得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洞穴,里面有一个人弓着身子,直不起腰来,可不就是穷途末路之人?你看看“贫穷”这两个字的字形,就自然而然记住了它的字义。所以,中国的字里是有观念的。

再来看一个更为熟悉的字,道理的“道”,里面一个“首”,外面一个走之旁。一个人站在路口,要靠头脑的判断来决定走哪条道路。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有飞机、高铁等迅捷的交通工具了,各种道路四通八达,但不一定就能走对路,因为往哪儿走还是由人的脑袋决定的。

有时候,我们批评一个人懒惰,会说这人可真懒,这人惰性太大。其实,谁都不愿意做个懒惰的人,但谁都有犯懒的时候:我今天懒得动啊,我身上没劲儿啊,我就懒得去啊……真的是手懒脚懒吗?中国的造字,“懒”和“惰”都是竖心旁,所以,懒惰的秘密是在人的心里。

通过这几个字,你能说其背后没有中国人的观念吗?所以,我们不妨顺着中国人掌心里面藏着的这些纹路,去触摸一下历史,去感受文明在汉字演变上的体现。我不是专业的文字研究者,对于文字只是热爱,只是使用,对于汉字的认知可能会有很多误区、偏颇,但是,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在琢磨,中国人在文字中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毕业之后,我成家立业,做了妈妈,做了老师,无论是跟我的孩子还是学生交流时,都常常会从某一个字聊起,会恍然悟到某一个道理。在这部书中,也许会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我还是愿意把这些所感跟朋友们分享,唤起大家对汉字的兴趣。当我们的心顺着汉字的轨迹回到远古时代,其中的乐趣,相信你能够体会到。

那么,我们就从当初说起。一元初始,万象更新,“一”()是最简单的汉字,就是横卧在那里的一横,其中却有着无穷的韵味。《说文解字》上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大道生于一,天地也分于一,按中国人的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什么是“一”呢?“一”也许就是最早那个懵懂的无极,而从中分出的“二”就是阴阳,分出的“三”就是天、地、人这三才。

“一”对人来讲,就像我们的春节,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天人合一”这个观念,也是从远古时期就确立于中国人心中的。《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作,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第三十九章说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最后这一句有不同的版本,也会说“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无论是“贞”还是“正”,其实都是当一个标杆讲。

苍天因为有了“一”,才有了天清气朗,我们都希望能够有朗朗的晴天。大地上有万物生长,当它统一的时候,才是和谐安宁的。万物都是得了这个“一”才能够生长,连人间的谷物,都是得了“一”才能丰盈。人间的政治得了这个“一”,才有了一个正的标杆。那么,这一切“一”,大概就是我们说的万物初始,我们所归的“一”,也是《老子》第四十二章里面所说的那个从道中生的一,一里生的二,再生三,三生万物。

那么,天和人又是怎么归的“一”呢?我们常常说,一个有品德的人,他的内心里一定有着恒定的标准。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一定清晰地知道什么是“有所不为”,然后才能知道什么是“有所为”,最后才有可能建功立业,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人者,天地之心”,这是《礼记·礼运》《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有关典章制度的书,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后世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郑玄注称:“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里面的话。那么,《说文解字》里怎么来说这个“人”字呢?我们看人字最早的字形(),《说文解字》中说它“象臂胫之形”,像一个人的胳膊和腿的形状,就是这么两块。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字形呢?大家知道,人类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学会直立行走的,这个“人”字表示手脚已经有分工了,站起来了。所以《说文解字》上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性古文以为生字”,也就是说,人就是天地万物生灵中最最宝贵的。

一个有品德的人,他的内心里一定有着恒定的标准。

——于丹心语

人作为万物之尊,跟天之间有独特的沟通密码吗?“人”字就这两画,给它加一横就是“大”(),“大”再加一横就是“天”()。《说文解字》里解释这个天,说:“天,颠也。”“颠”其实就是头,“至高无上,从一大”。“天”的字形,今天来看,就是一个脑袋大大的人。“天”和“人”在原初的字形上没有太多的区别,无非就是“天”顶着一个大大的头脑。天上有天理,中国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自己疾苦劳累的时候,经常说:“哎哟,我的天哪!”中国人喊的“天”里面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中国人是顺从“天时”的,以春夏秋冬的更替作为生活的秩序;第二,中国人也是信“天命”的,常常说一件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在努力的时候还会安慰自己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三,中国人认为是有“天道”的,“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人在做,天在看”。天时、天命、天道,合在一起的这片天里,唤醒的就是人的天良。

今日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远离土地,但是,我们不能失去农耕民族的伦理信仰。由天理而至天良,这份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基本精神,儒释道均有所阐述,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从来都是中国人信守的基本底线。在古汉字中,天跟人是同构的,而我们的一些古语,也是天人同构的。

过去形容一个人的面相好,会说其长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形容这个人额头宽阔、下巴结实,头上有整个的天地。为什么我们老说天地人是同构的,是同一的?因为人是顶天而立地的。人头顶上的大穴叫百会,它是诸阳之会,是接天的。肚脐旁边二寸有一个大穴叫天枢,也是让人能够接天的。我对中医是外行,但我听过很多中医大家讲身体和天地之间的关系。有一位老中医跟我说过:“中医中医,不是中国之医,而是中庸之医。”也就是说,中医最基本的道理,跟中国的哲学是相通的,讲的是整体平衡,不是头痛就要医头、脚痛就要医脚,而是把整个人体看作天地之间的一个循环。从身体的健康到心灵的健康,最后都会在汉字上找到它的渊源和演变。

大家都知道,“三”在中国也是一个大数,因为我们讲天地人是“三才”。“才”()字甲骨文()的这个样子多可爱啊!它的字义就是“草木之初也”,像草木刚刚发芽的样子。“才”字要是加上木字旁,就是木材的“材”,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同源字典》,研究汉语同源字、同源词的专门著作。全书五十七万字,收古代同源字三千多个,按上古音二十九韵部顺序排列。主编王力,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里说:“木有用叫作材,物有用叫作财,人有用叫作才。故材、财、才三字同源。”也就是说,木材、财宝、人才,这三个cái字取自同一个词根,由此才叫天地人三才。

那么,人跟天地之间怎么能相通成一个才呢?中国最早的造物神话《三五历纪》《三五历纪》,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所著,内容皆论三皇以来之事,为最早完整记载盘古开天传说的一部著作,此书已佚。上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最初的天地混沌如鸡子,有个小人在里面,就是盘古。盘古是以什么方式撑开天地的呢?他用了一万八千年的岁月,而且一日九变,慢慢地在其中变化变化,变化了一万八千年。这是一次渐变的过程,这是悠久而从容的生命成长。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身量分开天地,那么他的人格就是顶天立地。

——于丹心语

中国人不崇尚突变,而是在渐变中从不停息,盘古最终“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我们注意到,这里面讲盘古的人格叫作“神于天,圣于地”,当一个人用自己的身量分开天地,那么他的人格就是顶天立地。

他的头顶要接天,那就是神。“神”字是什么啊?我们来看看“神”()字,左边的示字旁,上面的横代表天,下面三竖其实就是日月星,这是告神明、祖先的一个“礻”。右边的“申”字,大家可以看一看金文(),“申”这个字形像幅画吧,小篆()字形也是如此。说白了,过去的这个“神”字,就是天空中唰唰放电的样子。即使到了今天,科学技术早已经告诉了我们闪电的原理,但我们看见天上打雷放电,还是会觉得有神明显灵了。“神于天”,其实就是要接天、顺应天,但是“圣于地”是人的修为。如果说,“神于天”唤醒的是原始蒙昧时期人们心中对于超自然现象的敬畏,那么从原始初民时代开始,圣贤就是一种人格的修为。

“圣于地”这个境界,为什么我们都能学得了呢?圣人的“圣”字,繁体字是“聖”,左上方是个耳朵的“耳”,右上方是个说话的“口”,下面是个“王”,其实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耳聪目明、通晓道理,还能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就能称作圣人。甲骨文的“圣”()字也像一幅画一样,善用耳朵善用口,能够听明白,再能说清楚。演变到小篆()的时候,才接近了繁体字的样子。就这样的一个字形,可以引申为人格高尚、睿智,这样的人不就是圣人吗?所以我们说神圣、圣洁,其实都是从人间的修为来的。

什么是圣人?《孟子·离娄上》《孟子》,先秦儒家经典,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离娄》涉及政治、历史、教育和个人立身处世等诸多方面。里面说得特别简单:“圣人,人伦之至也。”也就是说,能够把人间的事情、伦理关系都做到非常卓越优秀的人,他就已经修身为圣了。“古圣先贤”这个词,第一,我们觉得太遥远了,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人格的高度上,都遥不可及;第二,我们甚至会觉得有一点迂腐、迂阔,觉得他们所遵循的那些教条早已经过时了。其实,圣人也是变化的,圣人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修为。

内圣外王,天人合一,从来都是中国人历朝历代遵循的人格理想。不见得只有做官的人才这么去想,过去的老百姓也都从心里敬重圣贤。过去,好多农村都有乡绅,他们就是这个村村民眼里的圣人。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无论原著小说,还是后来的同名电影,你看看白鹿原上白姓、鹿姓两家人,他们守着的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伦理规矩。尽管受到时代的冲击,尽管子孙中也有对传统的叛离,但人的那点准则,就是天人合一这个观念的表现。

《礼记·郊特牲》《郊特牲》,《礼记》中的一篇,记载古代祭天仪式,因为使用牛,故而称为特牲。中说:“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大地承载着万世万物生长,苍天会有不同星象的生灵跟它对应,所以人的生活方式是“取财于地,取法于天”。也就是说,人从大地上取得财物、财宝,世世代代,大地都在供养着炎黄子孙。但人不能坐吃山空,不能贪婪到以毁灭式的攫取来牺牲未来,所以制约我们“取财于地”的,还有个法则,叫“取法于天”。苍天的法则对应着大地,人要顺应这个法则去有节制地开发,用今天的说法就叫可持续发展。其实中国人最早就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尊天而亲地也”,能够对天有敬畏,对大地有亲近,这不就是天地和人之间的关系吗?

人怎样为“大”,怎么样接天,怎么样亲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在这简简单单的中国字里看得清清楚楚。前面讲到,“人”字加一横就是“大”,我们都希望人格能够大、事业能够大、生命格局能够大,但什么是大?《说文解字》里说:“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大”()字就像一个人四肢伸展开,站在大地上,所以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曾经说,这个“大”就像人形,手足俱全,有头有手有脚,顶天立地。

那么《说文解字》里面解释的这个“天大、地大、人大”来自哪儿呢?来自《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也就是说,在这个世间,人不算是最大的,真想把自己养大,那就要信大地、苍天,信天地之间的法则。由此推导出来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个道理,农民自然是懂得的,因为农民在一年四季中,肯定要以大地为法则。比如说,为什么春节是在寒冷的冬天?因为到了这个白雪皑皑的时节,北方的农耕民族就该休耕了,每年进了冬至就开始数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八十一天,整个冬天的变化就显示在这首数九歌中。“五九六九看杨柳”之前,人们都在家里猫冬,要等到“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了,大家才开始准备春耕。“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耕牛不走,人也是不走的。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有了大把的时光,闲下来算一算秋收的粮食,够吃够喝,很富足了,余粮用来酿酒。所以,无论是祭拜天地还是人间欢庆,有了闲暇的时光,仓里有了粮食,当然就过年了。这不就是人跟大地自然的关系吗?

但是在今天的都市生活中,四季更替似乎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小了。我们的办公室、家里,冷了有暖气,热了开空调,白天有阳光,夜晚有灯光,不分昼夜,“人法地”在今天反而不那么明显了。现在很多家庭都养小狗,小狗冬天时会穿着漂亮的毛衣或者棉坎肩。其实这些小动物自身的皮毛是能够御寒的,给它们增加御寒的衣物,反而是过犹不及了。很多很多的状况表明,我们离“人法地”的自然界法则越来越远了。

什么才是文明的进步呢?我常常想起这个“大”字,当一个人可以顶天立地、接天接地,他可能就真的有了底气。当然,“大”加一横,如果人字不出头,那就是“天”,人字出了头就是“夫”()。“夫”头上的这一横,表示的是成年男子别的簪子,别上了簪子就代表成人了。过去的男孩子是有成年礼的,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到了这个年龄,身上就有责任、有承诺了。

所以我们看站立的“立”()字,就是人立于地,能够稳稳地站在大地上,下面这一横象征的就是地。什么叫作立于地呢?生命长大了,参加过成人礼了,在大地上立稳了,就像《礼记·曲礼上》《曲礼上》,《礼记》中的一篇,讨论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里面说的“立必正方”,一个人要立得方方正正。

一个人不仅要外立其身,还要内立其心,才能够在大地上立稳。

——于丹心语

我们再来看看从立这个部首的字,比如说端正的“端”()。《说文解字》上说:“端,直也,从立。”我们常常说某个人为人正直、行为端正。好多方言里面还保持着这个说法,比如说陕西人告诉别人往正直走,还会说“端走”,就是走得直直的、正正的。从端正的“正”字,从顶天立地的“立”字,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孔子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了。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二十岁就已经成人了,为什么还得再过十年才能“立”?因为一个人不仅要外立其身,还要内立其心,才能够在大地上立稳。要想立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很多汉字,在古文字里都是很像人的动作的象形字。比如说交叉的“交”()字,我们来看这个字的字形注2,不就是一个人盘腿坐着吗?双脚交于前,交叉双腿,这个样子就叫作“交”,人跟人之间有交叉就叫交往,人的语言观念有交叉就叫交流,道路上有交叉就叫交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叫外交关系。这个“交”一定都是相互的,都来自人的行为。

注2 “交”字字形变化: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再比如说夹子的“夹”、夹道的“夹”(),这个字形更形象,就是两个小人在夹附中间一个大人,其本义为辅佐、辅助。中国老话说,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两边的小人都在帮一个大人的时候,这个人才能够成事。

那么人多了以后,就是大众的“众”,简化字写出来是三人成“众”,但繁体字是“眾”(),上面是一只横着的大眼睛,也就是说,人多了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行为,所以就要监督着。这个字的本义,是监督一些体力劳动者,甚至是一些奴隶干活,但是引申出来就是三人为众,大家心不能往一起想,劲儿不能往一处使的时候,就需要监督和管理。

那么,两个人之间可以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最早的两人关系是“并”,“并”这个字的甲骨文()就是两个人齐齐地在一起,行为是一样的,心也是一样的。我们有的时候用并蒂莲来形容恩爱的夫妻,还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其实都是“并”的意思。

那么两个人一前一后,前面一个人,后面一个人,这种状态就是跟从、随从的“从”()。荀子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跟从什么呢?用俗话讲叫“从善如流”,人要跟从的是道义,而不一定是哪个人。自从有了博客、微博、微信之后,我们的生活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充斥。网上有那么多观点,每天人都在微信、微博里跟别人分享着,但你赞同什么观点、跟从什么理念,那是需要判别的。其实,“从”字在繁体字里加上了双立人,“從”表示人的行为。所以,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先秦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一个领导者,一个做官的人,自己身正,他就不用下命令,大家都心服口服,会默默地跟着他。这里用的就是“从”的本义,自愿跟从、跟随。

这两个小人还可以形成“比”()。“比,密也。”两个人前后相靠,靠近而行,这就是“比”。“比”字的这两个小人写得特别整齐,天涯若比邻,就是说这两个人离得很近很近。但是,这个“比”字后来也衍生出了一个不好的概念,就是攀比。有的人说,为什么好多人都不幸福?就是攀比心在作祟,看你跟谁比。如果你永远都跟那些你比不了的人去比,总有好多痴心妄想,那你就不会珍惜眼下的日子,更感受不到幸福。如果你跟自己的过去比,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生活得越来越好,你就越来越知足了,一知足就有“乐”了。所以,攀比这件事,要看你怎么比,不见得非要跟人去比,比出嫉妒来,比出纷争来,关键是要让心平和下来。

“并”“从”“比”,从简化汉字也能看得出来是两个人形,但有些字因为字体的演变,你可能想不到它也是两个人形,比如说文化的“化”字。我们来看“化”字的金文字形(),就是一正一反的两个人。人一正一反,代表着变化,所以“化”就是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不露痕迹,但内在已经在深刻更改的过程。我们常用一个词叫“化学反应”,就是指内在的元素之间的深刻变化。

“化”字最常用的词组叫“文化”,文化文化,“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要的就是个“文而化之”,能够化育到人心里,才算是化合到位了。所以庄子曾经说,做人要做到“外化内不化”。一个人外在的行为要尽可能地融合于世道,融合于规矩,融合于默契,这叫“外化”。比如说过年过节时,大家都要串串亲戚,互相问候,有些清高的人就觉得太麻烦了,不愿意跟随这样的习俗。其实,随个喜,送上几句关怀祝福,大家都有这么一点牵挂,也没什么不好。这就是一种外化。什么叫“内不化”?就是说外在的“化”并不妨碍你坚守自我的准则,有所化,有所不化。

一个人外在的行为要尽可能地融合于世道,融合于规矩,融合于默契,这叫“外化”。

——于丹心语

当两个人背对背的时候,各向一方,这个字就是南北的“北”()。这个字后来也衍生出后背的“背”(),两个人背靠背。大家知道,我们身体的很多部位,比如胳膊、腿、胸、膛、胃、肾,都是从这个“背”字的肉月旁的。所以,“北”字明确地加上了肉月旁,就变成了后背的“背”。

两个人相背,为什么引申为一个方向,叫作“北”呢?这跟我们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关,看看我们国家的版图,西伯利亚的大风是从北边来的,蒙古高原的风沙也是从北边来的,所以中国的民居都是坐北朝南,背后那个方向就是北,朝着南就是朝阳。正因为北边有好多外族,有很多寒冷的大风,所以打了败仗叫作“败北”。而“北”的本义,就是两个人后背相靠。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有伦理深意的是儒家讲究的“仁”字,单立人加一个“二”。孔子对“仁”字的解释很简单,“仁者爱人”。《说文解字》上说:“仁,亲也。”对人亲和、友爱,这个“亲”“爱”,就是“仁”()。老百姓解这个字解得更通俗,就叫作“二人从仁”,因为这个字本来就是从人从二的。说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爱、真正的仁慈?至少有两个人时,你才能看出他对别人好不好。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仁爱天下,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举手之劳,眼前这个人,身边这点事。你愿意用心去干,效果好坏姑且不论,关键是要有“勿因善小而不为”的自觉。你如果天天都能这么想,一辈子做下来,你就是一个仁爱之人了。

所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不是小事。在一个家庭内部,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都是两人关系;在外边,街坊邻居、同学朋友、上级下级,还有平级的同事,甚至在大街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是两人关系。我们这辈子打交道最多的都是两人关系,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看清。二人从仁,也许从几个简单的汉字里,我们就找到了正确对待他人的生活智慧。

再来看看以单立人为偏旁部首的字。比如仕途的“仕”,今天有很多人志在仕途,这是一个大家永恒关注的话题。我们总觉得孔子“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不太好,人读书上学,难道就为了做官吗?但是你别忘了,他还有半句,叫作“仕而优则学”,官要想做得好,就得不断地学习。《说文解字》中说:“仕,学也,从人从士。”“仕”()这个字本身的意思,就是要学习。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说文解字注笺》,清代学者徐灏著。此书是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进一步注释。依《说文解字》体例,广征博引,逐条注、笺,校正脱讹,阐明《说文解字》的详解及其原委,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的力作。里面说过,仕宦就是学习之意。能够学习做官,这个人才真正当得了官。可别以为一个官职当上去就稳当了,干哪一行都得不断地学习,何况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书本里教的,学校里教的,都是些知识,绝不是智慧,而且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是教人怎么做官的。仕途是个什么行当?就是每一天都得不断学习的行当,才叫作“入仕”,这就是它的本义。

我们再来看看伦理的“伦”(),从人。《说文解字》上说:“伦,辈也,从人仑声,一曰道也。”伦理伦理,其实就是道理。段玉裁在注这个“伦”字时说,人讲的这个话,“粗言之曰道,精言之曰理”,道和理都在言语之中,“凡注家训伦为理者,皆与训道者无二”,所以伦理跟道理是同源的。这个话大有深意,它讲出了我们民族的历史传统。古代的农村都有宗庙祠堂,小孩子最初学习的是伦理功课,叫作“入则孝,出则悌”。人学会了伦理关系,再去面对社会大众,“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其实,人真正想要学的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在家庭宗庙祠堂之中找到的伦理依据,在最初的蒙学中读到的做人标准。

《礼记·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子思所作。“中庸之道”,讲求表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偏倚,不欺瞒,是儒家的重要理念之一。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书同文这件事,我们在历史课本里都学到过,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丞相李斯就做了车同轨、书同文这件事。但是《中庸》还讲了三个字,叫作“行同伦”。孔颖达在编纂《五经正义》时,就专门注释说:“伦,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人的行为合乎伦理,也就合乎了道理。在今天的都市生活里,大多数都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父亲、母亲带一个独生子女,这形成了一个一个小单元里的基本家庭格局。我们越来越少看见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生活了,甚至也很少看见大杂院生活了。当人封闭的生活圈越来越小,我们最初那个“行同伦”的道理还在吗?看一看这个“伦”的本义,以及所有的注释,也许我们只有在传统节日中还能够回得去。

还有一个单立人的字值得一说,就是风俗的“俗”()。《说文解字》上说:“俗,习也,从人谷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注释说:“习者,数飞也。引申之凡相效谓之习。”所谓“习”,其实就是小鸟一次一次地学着飞。“习”字的繁体字为“習”,上面是个羽毛的“羽”,飞上去掉下来,飞不高没关系,再飞起来再掉下来没关系,一次一次地练,翅膀不就硬了吗?翅膀硬了不就能够飞起来了吗?

“学而时习之”,老师教的道理,你知道了这叫“学”,但是没有一次一次地练,没有温习,没有复习,在听新功课之前没有预习,没有这个“时习之”的话,学到的知识是不扎实的。所以,“俗”其实就是人跟人之间反反复复的习染。

《史记》《史记》,司马迁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书之首,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余年间的历史。中有一成语“移风易俗”。什么叫移风易俗?其实,风俗风俗,就如同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里面说的那样,“上行谓之风,下习谓之俗”,要有风行其上,还要有民间不断的习染,经过了一段时间,才叫“约定俗成”。民风民俗都是从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形成一种习俗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它的坍塌有可能很快,再修复它又会很难很难。两千年建立起来的习俗,二十年就可能荡然无存。

今天,我们在移风易俗地建立着新风气,但是在中国的农耕文明里,还有很多优秀的伦理风俗需要保留下来。不妨看看两个意思相反的单立人旁的汉字,一个是节俭的“俭”(),一个是奢侈的“侈”(),这两个字都是讲人的行为。《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与《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里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句话很好理解,勤俭节约是大家的道德共识,而奢侈浪费是很大很大的恶行。外在的物质是相同的,但怎么过日子,每个人有不同的态度,日子过得好坏,不完全取决于你拥有得多与少,而在于你是大手大脚地把很多东西浪费了,还是能够勤俭持家,把有限的资源给用好了。一个“俭”,一个“侈”,都是单立人旁,但一个是德,一个是恶。有时候,心中的观念就决定了眼前的生活。

再来说一个特别亲切的字,保护的“保”(),也是单立人旁。“保”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一个大人后面背着一个孩子。在过去,孩子们都是在大人的背上长大的。人能背着一个孩子,其实就是一种保育,就是一种保护。那么,我们今天能保住什么呢?从保护自己的家,到保护很多的资源,保护自己的名声,还有保护自己的未来,至于能不能保得住,先要看这个人是不是能够顶天立地,能够背负得起来。

前面说了好多个字,都是从两人关系里出来的,“并”“从”“比”“背”“仁”等。两人关系好的话,那多亲多爱多仁慈啊!可是两人关系要是不好的话,也有好多字来表现,比如说斗争的“争”。“争”字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两只手在撕扯一个东西,金文字形(),这个撕扯就更清晰了。一直到小篆(),这个“争”字就定型了。《说文解字》上说:“争,引也。”也就是撕扯。什么叫争斗?就是说,两只手非要把一个东西给扯碎了,即使不能保全它,两个人也都非要争到手里。《老子》第八十一章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就是在自己眼前的位置上有所作为、发愤图强,不会抓着一个东西不撒手,跟他人纷争不已。

人真的是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吗?一个人最大的担心是自己的无能,所以做人是要争,但不是去跟别人争,而是争一争自己的志气。

——于丹心语

常跟“争”连在一起用的是“斗”。“斗”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两个人在打架。跟“争”连用的另外一个字是竞争的“竞”,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这个“竞”都是两个头上插标的奴隶在搏斗。所以,竞争的“竞”,跟兢兢业业的“兢”是同源的,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搏斗。从两只手的“争”,到两个人打架的“斗”,再到两个奴隶搏斗的“竞”,“争”“斗”“竞”说的也都是两人关系。

当然,今天我们身处竞争的时代,可真正的竞争是凭自己的能力,就如同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真的是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吗?一个人最大的担心是自己的无能,所以做人是要争,但不是去跟别人争,而是争一争自己的志气。

回到“天人合一”这个主题,回到一撇一捺这个“人”字,中华民族走了几千年的历史,到了今天,我们能给自己加一横,让自己真正过得阔大一些吗?我们能给自己再加一横,让心接天地吗?天理昭昭,化育人格,多给自己一些对天地的敬畏,也就给了自己更多人格成长的理由。

 

[1]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