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本书之目的及特点

在这么多铺垫之后,现在是时候来谈谈本书究竟想要做什么,以及它的特点在何处了。上文已经指出,本书探讨的是在那个巨大的海洋连续体之内,以海洋为基础的各种关系的历史。这片区域从东非延伸到日本海,是由环绕印度洋北部和西部的海岸、东南亚海滨以及东亚海洋所定义的海洋空间。在论述中,本书遵循了地中海模型的一些预设,但绝没有全盘接受,而是在字里行间仿佛以一种印象主义的方式与之保持着一定距离;此外,本书也没有尝试模仿地中海模型错综复杂的特性。在简短的介绍性论述的框架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人们本来早就必须向“海洋亚洲学”索取的、在理论上迫切的原则性论辩,本书亦未能提供以飨读者。

这意味着,本书要涉及的那个海洋空间,其统一性问题仍未经过充分讨论。但其他的一些体系标准似乎能够支持我们对海洋作一统观(Gesamtschau)。其中最简单易懂的,上文已略有提及:商品和思想从欧洲和西亚(此处的西亚指今伊朗、阿拉伯半岛和它们以西的区域)流出,不仅到达印度和东南亚,而是继续从那里流向中国、朝鲜和日本。反过来,东亚的产品也流入西亚世界和欧洲。由此,这整个区域就被囊括为一体,在地理上有着明确定义。

这个事实同样刻画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普遍面貌。然而,在海上运输的,除了中国丝绸之外,还有很多货物。在这个意义上,“丝绸之路”这个名称自然不够理想,它同样可以叫“海上香料之路”或者“海上陶瓷之路”,因为众所周知,特别是后两种货物,在东非和日本之间的几乎所有地带都找得到主顾。而要找出用别种方式使该区域连为一体的其他元素,至少在某些时代,并非难事。

因此,“路”这个表达方式就暗示了这里将要描述的整体框架的内在关联性,因为道路是将不同地方联系到一起的沟通线,意味着流通和运动。但由于道路经过多个站点,所以同时也将空间划分为各部分,而单独的部分彼此之间并不一定完全相同。把这个事实转移到亚洲的海洋上,那么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是数量众多的此类区域,它们虽然是一个巨大的连续统一体,却也由相互连接的子空间所构成:波斯湾、红海、瓜达富伊角以南的东非海岸、阿拉伯海、南印度和斯里兰卡之间的马纳尔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马六甲海峡以及与之平行的包含巽他海峡的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海到班达海之间的区域、南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台湾海峡、东海和黄海、渤海湾、对马海峡、日本海,等等。如刚才所述,这些区域中的某些也许可以看成是比较统一的、类似地中海的结构,但要将它们全体理解为同质化的整体,可能就相对困难,学术界对此也尚无定论。

无论是自西向东还是从东向西,上文的列举都打开了意料之外的视角:泰国湾、马六甲海峡、安达曼海各海峡,这三处之中,两处属于印度洋,一处位于南海。如果说这三个区域沿岸地带之间的相似性比安达曼海和印度洋其余部分之间要大,那么有什么可以反驳这个观点呢?当然,这似乎取决于对标准,即看待问题方式的选择,但这个结论说明,我们仍在原地转圈,没有进展,因为永远不可能存在一种具有约束性的终极名录,可以规定相应的探讨标准。将这些地区在松散的联系之中逐一排列,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保持不受约束,另一方面也许也不必在这些地区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这样,作为贸易、文化和交流空间的印度洋往东延伸至何处,以及南洋地区的南端在何处这种问题也就成为多余的了。

在某种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就几乎允许了本来不能允许,但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里所谈及的并不是一个宏观区域(Makroregion),而是许多依次排列的图像,是众多的小区域。换言之:那种关于巨大整体的幻想崩塌成了零散的小型镶嵌画碎片,它们都保持着不完整的状态,因为每一幅画被拼接为一体的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因此,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或者说亚洲海洋空间的历史,也仍旧是一种想象;它虽然有真实的内核,但最终相当于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众多图像所构成的序列,以及多种事实情况的互相联结,其中,对图像的察觉和认知具有选择性,许多事实也经过历代研究者的过滤筛选。

从其他方面看,图像和印象也起着作用:历史学家们倾向于从西方的角度出发,来阐述印度洋历史。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和后来从欧洲出发、绕过好望角的航线可能与此不无关系。本书选择了相反的观察方向,从东方出发。在论述过程中,作者不能完全否认自己戴着汉学色彩的眼镜。这也许会令人诧异,但却同样可能让人“耳目一新”。如果这种对德国读者而言不同寻常的视角能够激发思考,则以下章节至少达到了其诸多目的中的一个。

上文所述主要涉及空间-地理维度。现在必须补充时间维度。实际上,自海上交流诞生之际,年代学上的计时就应该开始了,但确切的发端早已无法查明,这一点无须赘述。如果有可能,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个发端恰好位于考古上还能重构的那些年代里。这历史上的初章也就相应地模糊不清,研究者虽然努力要使自己的脚踩在“坚固的甲板”上,却也将在寥寥数段的论述之后,转向可考性更好的历史阶段。因此,从一个小岛走向另一个小岛、难以断定年代的移民和迁徙活动,正如东南亚从前经历过的那样,几乎没有什么重要性。

至少从理论上看,我们阐述的历史始于有明确证据证明两个及以上地点或区域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交流关系的时代。最初是以文本或考古根据为基础的碎片,短暂的瞬时记录,时而涉及这片海域,时而又与另一片海域相关。经过十分缓慢的过程,这些部分才逐渐共同构成我们将要描述的连续统一体,也就是整体中含有许多分支的亚洲海洋空间。这引发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划分其他的年代?是根据以国家为本的朝代和政治条件,还是根据其他标准?

地理因素,尤其是海上的风场和流场状况参与塑造亚洲海洋历史的时间可能最久。这些因素始终遵循着相同的节律,所以几乎保持恒定。与此不同的是新殖民地开拓所带来的后果。如果沿海空间布满了据点,则其居民必须能够养活自己。有些定居点忽而依赖基本食物或奢侈品的输入,而另一些则转变为输出货物的生产地。因此,人类造成的自然空间变化也导致了分批出现的经济转变。这类逐步的发展甚或中断,只要确实伴随着持续性的影响,这类逐步的发展甚或中断可能会为进一步划分叙述材料提供依据。

交流最初就与贸易联系在一起,和价值的结算相关,这个猜想无可避免地和上述内容相关,但此观念是否真的适合用来划分时代呢?诚然,该论点也许恰与我们自身所处时代的“经济中心主义”相符,对应据说永远影响着人类的那种利益最大化思想;但谁能向我们保证这些就是真相,谁能肯定我们没有拘泥于现代的虚构之中呢?试想新宗教的兴起以及它们的逐步传播,难道思想的变化不能给出更好的时代标记?我们是否应该追溯制度的变迁,或者更理想一点,探寻几种因素的综合?

在这里,想象似乎没有边界,但长久以来却受到早先论著的引导。比如乔杜里,他相信环印度洋各市场(emporia)港口的勃兴,因而也就信奉从某个时期开始的贸易空间划分。麦克弗森把商业帝国主义(commercial imperialism)的概念用于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此外,商业时代(age of commerce)这个关键词也已被引入,主要指大约1450年之后受国际贸易支配、尤以强劲的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时代,在东南亚尤其如此。而刘迎胜避免了清晰的时代划分,但他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归于15世纪,主要考虑了三点:郑和的远航、广泛分布的贸易流和伊斯兰教的传播。

我们可以迅速地找出关于时代划分的其他建议,但这里没有全部探讨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它们尚未僵化为死板的惯例。本书虽然重视前人的思想,主要以政治和经济的关联性为先导,而非文化意象,但也经常走自己的路。正如相关段落的展示,通行的古代与近代的交界面完全是“弱化的”。有些事实来自遥远的腹地,对沿海地区乃至海外联系产生反作用,有时也会成为本书划分时代的依据。这虽然与从自身出发来阐释海洋世界的理念构成了一定程度的矛盾,但其优势在于能利用读者熟悉的图像。

至少要交付讨论的另外两个问题才具有根本的性质:葡萄牙人的出现(1500年前后)是否如有时声称的那样,让亚洲的航海格局经历了深入的质变?如果是,又是以何种方式?众所周知,这在学术上并无共识。今天,即使是1600年前后荷兰人在亚洲开始的航海,所受评价也不尽相同。对于包括英国人、法国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人等在内的其他欧洲人而言,情况也类似。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随着绕过好望角的航线,以及之后不久跨太平洋航线的开发,当时存在的海洋整体,即古代海上丝路走廊,又多了两条新的外部联系。

欧洲人的高歌猛进和随之肇兴的“全球化”(在亚洲世界、大西洋世界和太平洋世界逐渐相互联系的意义上),同样给本研究最后讨论的那个时区留下了印记。对于某些人而言,这里选择的尾声就像一个开放式结局,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开放也许是理所当然的。此外,本书最后部分还有一个比较中葡航海的短章,希望不但能以新的方式烛照读者心中两者之间的断裂,同时也重新阐明作者再三权衡之后提出的两者间的诸多延续,这会引发争议和分歧。

本书的描述形式所根据的是单纯的传统编年史的组织方式,但却以由后(东方)至前(西方)的顺序写成,其结构布局亦非完全正统。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本书的重点,本书要揭示的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那个空间的各部分融合的过程和方式,展现这个过程所形成的是哪些组织(Struktur),以及这些组织受到哪些变化进程的决定。这也解释了中间标题的选择,它们构成了认知的一种特殊形式。无论乍看之下可能多么矛盾,同时在这里起作用的,还有某种未必是布罗代尔意义上的动态,必要时也许不得不通过一系列(长时段)主题篇章来容纳它。但本书没有做这个工作。只有界定地理范围的海洋空间一章和为了辅助阅读而非阐释静态情况的简短附录指出了其他可能存在的探讨方式。

与其他的历史写作一样,海洋历史也串联了应反映事实的许多图像。但海洋的“动态捕捉”(Kinematographie)和“基于陆地”的历史之间仍然有着微妙的区别:前者常常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海岸之间来回跳跃,把来自彼此间隔遥远地区的信息碎片拼接成块,主要因为在现实中,这些地区也往往通过同样的大网格网络相互连接。本书尝试在可能的范围内减少整体上的拼凑,限制地理上的跳跃,并忽略过于边缘化的内容。此外,文中所附的略图也许可以让阅读稍微变得容易些。如果读者有时对书中各种名字和事实的交错仍然感到陌生,也应当原谅作者,因为毕竟这是大海的错,我们终究无法改变它那些高深莫测的隐秘特征……

布罗代尔是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历史存在三种时间,其中的长时段指历史进程在时间上最缓慢的发展形式,如地形、气候的变化及社会结构、文化的变迁。本书中脚注均为译注,以下不再特别标明。

毛里求斯历史学家,研究其本国的马斯克林群岛和印度洋。

1934年生于加尔各答,印度历史学家、作家、制片人,此处所指的著作应为《印度洋的贸易与文明:伊斯兰兴起至1750年的经济史》(Trade and Civilisation in the Indian Ocean: An Economic History from the Rise of Islam to 1750)。

伦敦大学皇家哈洛威学院中世纪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的地中海城市和医学。

牛津大学坎顿古代历史教授。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历史学家。

美籍巴勒斯坦裔学者,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及性别研究教授。

法国著名亚洲研究专家,致力于南亚、汉学和亚洲海洋史的研究。

指《丝路文化·海上卷》和《丝路文化·草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