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回到望风小站,雅月已经等在门口了。
“雅月,昨夜有没有出什么情况?”苏然边往里铺子里走,边问道。
雅月皱着眉头:“三娘,你可算回来了!你不知道,雅兰见你没回来,数落了我好一顿呢!咱们府里你也是知道的,不用晨昏定省,昨夜也没有人来找三娘。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十二郎在国公府到东市的必经之路上等三娘来着,没等到,这会儿不知去哪了,婢子估计他还会来。”
苏然此刻已经到了望风小站后院。
“好,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换了身衣服,苏然将掌柜秋良叫了来。
计算了一下这段时日的收入后,苏然对新的业务初步有了些想法。
古代用来替代电话的,无非是人力和信鸽传信。可家家有奴仆,城内传信奴仆跑一趟就好了,又怎会用得到我们呢?
除非是因为省力。长安城如此大,想要迅速传信,就需在这长安城一百多个坊都有我们的联络营地,也就是分店。
假如一位郎君在其他坊工作,中午不回家吃饭,一般会派奴仆跑回家说一声。若那坊正好有我们的小站,则直接去小站说一声便好,由小站的一站传一站,将消息带回郎君家中。如此,郎君则可不必派奴仆跑回家了。而小站虽说要麻烦些,但若是来咨询业务的人多一点,一次可传多条消息,坊与坊之间的距离并不远,所以并不费力。再加上我们的快递业务,若每坊都有分店,定会省心许多。
这样,每坊都有小站,形成一张大的信息网,长安城发生何事,小站定会第一个知晓。只不过,还是不易太张扬。
金玉双绝的名声在外,望风小站的收入还算可观。但若是做通讯业务,需要的投资是巨大的。除非……
除非像后世的报亭一样的小房子,还可以顺便卖一卖报纸或者新鲜消息。如此,需要的就是做小房子,和那一百多个坊需要的人。
苏然跟秋良说了说自己的想法,把此事派给秋良去做。
“此次传递消息的通讯奴,每个站点两名,必须得是能文会武,信得过的人。秋良,你要好好挑选一下,调查一下他们的背景,将他们紧紧抓在手中。”
秋良点头道:“是,三娘。不过,长安城不能随意建房屋的,此事还需跟上头说一声。”
苏然点了点头,这件事还是棘手。
“这件事,我替你解决啊!”
苏然转身一看,是墙头上一人在说话。
“十二郎?又是你?”
十二郎翻身一跃,进了后院。此刻并不是夏季,而他右手拿了一折扇,左手提了一纸包,纸包上写着“五合斋”三个大字。
“是我!我来看你了!”
秋良见此,拱了拱手,离了后院。
“怎么,翻墙翻出经验来了,这次没掉进泥坑?”苏然眯了眯眼睛,“刚刚我们说的那些,你听到了多少?”
十二郎将糕点打开,放于小院的石桌上,边往屋内走边答道:“都听到了啊,没想到,你竟有这些想法,很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