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的海蜇

人们乘船去西沙、南沙群岛时,南海的夜晚,海浪阵阵,可见海面波光粼粼,在船的两边可见到一群群闪光的东西,不停地在海面上随波逐流。这是一类海洋浮游动物,人们叫它海蜇。海蜇属腔肠动物。这类动物别名很多,在古代曾叫它为鱼、石镜、海靼等。也有人称它为海月,因其貌如月在海而得名。广州称它为水母。流行最广的要算是“海蜇”这个大名了。

一、海蜇的形态

春末夏初的雨后,或是在秋高气爽、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碧蓝的海水中常可见到有一种水晶般的伞朵,在大海里聚集浮动,有时跟随在船艇两侧,犹如一顶顶鼓足了气的降落伞,漂泊自如,引人注目。这就是海蜇。

海蜇体内含有水分95%以上,故称水母。海蜇的身体分两部分,即伞部和口腕部。伞部为个体的上半部,如球形,人们俗称为“海蜇皮”。伞外部表面光滑,边缘有8个感觉器。伞的内部具有发达的环状肌,环状肌有褐红色、深褐色、金黄色或乳白色等,即加工时去掉的皮层,人们常称它为“血衣”。口腕部(或称口柄)为伞部下的部分,即人们俗称的“海蜇头”。口腕部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所以海蜇在海洋里恰似一朵朵晶莹明亮的太阳伞,形象十分可爱逗人。

二、神出鬼没的行踪

海蜇的形状非常别致,晶莹剔透,在海中漂泊自如。海蜇营浮游生活,随着海流和风浪漂流入港湾及沿岸。因此,潮汐、风向、海流对海蜇生产影响极大,例如闽浙沿海渔民在长期渔业生产实践中,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中出现的与海蜇有关的现象,用朴实简练的渔谚语“三八水汪汪,海蜇似砻康”“四月八,一哺雨,一葡咤”等,反映了三四月份降水量与小海蜇大量生长发育的关系。海蜇有时在海上聚集成带,多时绵延数里,海面皆是,有时也会一夜之间突然无影无踪,不知去向。原来,海蜇有预测风暴的本领,海上风暴到来之前的十多小时,海蜇体上的感觉器官就能感知风暴,且极为敏感。成群的海蜇纷纷逃向海洋深处躲藏起来,以防被强风恶浪抛到岸上或冲击而身亡。由于海蜇具有测风本领,难怪它的行踪被人说成是神出鬼没的怪物。人们发现了它的这种特性,科学家们就模仿研制成一种名为“水母耳”的风暴警报仪,并在海洋气象中广泛使用,成为人类与风暴斗争的一个有力武器。

海蜇在风平浪静,水色清澈,多云、阴天或太阳光不太强以及平潮时,一般漂浮于水域的上层或表层;在水质浑浊,夜晚、潮落或太阳光过于强烈时,海蜇一般是下沉于水域下层或近底层。

三、巧取食物与蜇虾共生

海蜇的运动主要靠伞部下面发达的环状肌肉的伸缩作用,环肌收缩时,伞下腔内的水被挤出来,利用这个反作用力向伞顶方向升进。海蜇柔软漂亮,貌似很好欺负,其实不然。海蜇身上分布着许多刺细胞,能分泌毒液。当小动物靠近它时,它就用触手捕捉,刺细胞随即刺入,并分泌出大量毒液注入并麻醉对方,那些小动物便成为它的一顿美餐了。人们在海滨游泳时遇见海蜇应避开,切勿轻易用手触及,若被刺伤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痛痒,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有趣的是,有一种水母虾,它不但不怕海蜇的“毒手”,遇上敌害时反而会躲进海蜇的口腕下,海蜇把它当成了好朋友,任由水母虾自由进入自己的口腕下面,海蜇的伞部竟成了这种小虾的保护伞了。

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有记载鱼“无头目,腹内无肠藏。其所处,众虾附之,随其东西”。宋代沈与求写过海蜇诗“出没沙嘴如浮罂,复如缁笠绝两缨,浑沌七窍俱未形,块然背负群虾行”。这些都很详细生动地描述了海蜇的生态习性及其与小虾共生的情景。

四、海蜇与食品医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海蜇资源的国家。我国沿海有经济价值的海蜇约5种,海蜇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仅次于鱼、虾、蟹等,作为家庭佐餐或宴席上的佳肴,深受欢迎。加工海蜇时,把伞部的皮层割下来,用石灰和明矾腌制,榨去体内水分,洗净盐渍,那便是爽脆可口的海蜇皮,肉厚,味道美且脆,是北方人特别爱吃的水产品。

海蜇还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有海蜇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本草拾遗》记有海蜇“能疗河鱼之疾”,“能解河豚中毒之症”。其他书上也有记载,如《岭表录异》记有海蜇“性暖补”,《雨航杂录》记有治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