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25-1/5秒的识人智慧——什么是微表情

一闪而过的秘密——究竟什么是微表情

“微表情”是时下十分流行的心理学名词,它是指人们内心活动的掩饰与流露,也就是说,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者某个表情里,脸部或肢体会不经意间“泄露”内心的信息。

不需要确凿的证据,也用不着精密的测谎仪,甚至不需要和对方说话,只凭借表情的变化就能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这是热播美剧《Lie to me》(《别对我说谎》)中主人公莱特曼博士具备的高超本领。剧中那些一闪而过的厌恶、愤怒或者恐惧等细微表情,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微表情”。莱特曼正是通过捕捉这种转瞬即逝的微表情,破获了一个个连联邦调查局都无计可施的案件。

事实上,莱特曼所具有的本领说穿了并不神秘。如果把人的脸部表情看做传播信息的媒介,我们就可以通过“阅读”每一张脸,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正常的表情一般持续在1/2秒到5秒之间,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而微表情的与众不同在于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只有1/25秒至1/5秒。这种表情往往和内心的真实想法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当人们试图掩饰、刻意隐瞒某种心理活动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反而可能通过微表情表达出来。

举个例子,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可能有过这样的心思,“为什么这个人笑起来这么讨厌?”比如,高级商场里的售货员面对衣着寒酸的顾客,虽然也是以职业的笑容相迎,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露出一丝轻蔑的嗤笑。

尽管大多数人都会忽视微表情,但大脑却依然会受到影响,据此改变自己判断。比如,一个人在一脸笑意时一瞬间出现了“冷笑”的微表情,对方会倾向于认为这张笑意的面孔内藏不善的想法,所以,通俗点讲,微表情就是脸部表情的“笑里藏刀”。

在《别对我说谎》一剧中,莱特曼经常会通过下巴上扬、眉毛斜垂、抿抿嘴巴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据此,有不少热心的剧迷归纳出“识别谎言技巧汇总”,其中包括“撒谎时会摸脖子”、“单手掩面表示羞愧(手放在眉骨附近)”、“单边耸肩意思是说,我对刚才说的话毫无信心”等等。这些事实上都属于微表情的初步知识。

微表情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的。当时,一个名叫玛丽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告诉自己的主治医生,说她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剑兰花和猫。提出请求的时候,她显得神情愉悦而放松,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摆出一副撒娇的模样。令人震惊的是,玛丽在回家之后,尝试了3种方法自杀,结果未遂。

事后,埃克曼将当时的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之间看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生动又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了不到1/15秒。后来,埃克曼将其称为“微表情”。

1978年,埃克曼发布了表情编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人脸部的肌肉有43块,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埃克曼根据人脸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就能得出面部表情的标准运动。2002年,这个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达到了90%。

国内某机构曾招募24名不同国籍的志愿者,也作了一次关于微表情的实验。

在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志愿者们坐在计算机前。屏幕上出现了4个系列的静态图片。每张图片将会在荧幕上停留2秒。第一个系列图片的主角是一个单眼皮、塌鼻子的日本女人。她睁大眼睛,或者张开嘴巴,甚至撑大鼻孔,分别演示高兴、忧郁、愤怒、恐惧、惊讶和悲伤这6种表情。其他3个系列图片,分别是非洲的黑人小伙子、一个蓝眼睛的法国姑娘和一个棕褐色皮肤的印度女人,同样演示了6种表情。

该机构之所以选择不同的族裔作为实验对象,是因为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表情是文化的产物。不过,根据埃克曼的研究,面部表情是人类共有的,“如果一个人愤怒,不管是来自纽约还是几内亚,脸上都会显出同样的表情”。

在这个识别表情的基础程序里,志愿者只需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判断出表情的种类,按动鼠标进行选择。在对这些基础表情的判断正确率达到100%之后,就进入下一个程序。

在第二步程序中,这些图片的停留时间发生了变化。它们以40毫秒、120毫秒、200毫秒和300毫秒4个时长,在计算机屏幕上展示。40毫秒即1/25秒,200毫秒即1/5秒,恰好是微表情一般持续时间的临界点。

最关键的是第三步程序,那个非洲黑人咧开嘴巴、眯起眼睛,演示出“高兴”的神情,而忽然间,他睁大眼睛,鼻孔微微张开,这个“转瞬即逝”的神情,区别于“高兴”,是一闪而过的微表情。

最后的实验结果证明,人们对于低于40毫秒的微表情,辨识能力接近于零。而当展示图片的时间长于200毫秒时,人们对于微表情的辨识率与普通表情的辨识率相差无几。

实验结果表明,仅有将近10%的人才能发现微表情,他们一部分是拥有特殊天赋的人,另一部分经过了后天的严格训练。而剩下大多数人只是出于直觉和自信,对他人进行揣测。

总之,经过充分训练,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微表情高手。

微表情与识人术

上节提到过的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些白人的照片拿到新几内亚一个处于石器时代的部落中去。那里的岛民与世隔绝,以前从未见过白人,但他们都能正确无误地说出照片上白人的各种表情表达什么意思,这就是人类表情的共性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表情作为心灵脸谱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

人们的思想可以表现出不计其数的复杂而又十分微妙的表情,并且表情的变化十分迅速、敏捷和细致,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情感与传递信息。俗话所说的“看天要看云,看人要看脸;看云知天气,看脸知人心”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形形色色、性格不一的人共处在一个大千世界。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即使有时我们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这么做。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及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我们与之相处,如果能深入这个人的内心,了解其性格特征及优缺点,就会对症下药,找到与之相处的恰当方法,进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

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当中许多人将其最真实的一面掩藏起来,在为人处世方面总是表现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难以琢磨,从而给他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自己带来一定的灾难。

所以,与人打交道,了解其本性,看透其内心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微表情就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一个人的微表情有多种变化,每一种变化背后都包含着不同的心理活动。如何能洞悉这些心理活动,对于我们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人开玩笑说“中国五千年的沧桑都写在自己脸上了”,这是一种自嘲,但人的内心活动的确会显示在人的表情上。举例来说,一般来看,面部皱纹较多的人,大多经历坎坷,故而做事踏实求稳,待人态度和蔼可亲,有长者之风;耳朵大的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不害怕挑战和风险;嘴唇厚的男人比较木讷,但心地善良,情感细腻;眉毛细长的女人则多才多艺,缺点是性格急躁,容易发火;双眉间留有纹路的人,是那种内心不容易感到满足、欲望过多的人,欲望多,但现实又不能满足他,经常皱眉,就容易产生眉间纹;而对待别人刻薄的人,则爱撇嘴,所以嘴角边、脸颊两侧也容易留下皱纹。

除了固定的表情,我们还可以从表情的变化来读懂对方的心。脸上微微泛红,一般是羞涩或激动的表示;脸色发青发白是生气、愤怒或受了惊吓而异常紧张的表示;皱眉一般表示不同意、烦恼,甚至是盛怒;扬眉一般表示兴奋、惊奇等;眉毛闪动一般表示欢迎或加强语气;耸眉的动作比闪眉动慢,眉毛扬起后短暂停留再降下,表示惊讶或悲伤。我们还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当一个人对一件不可知的事情很感兴趣或者吃惊时,他的眉毛会不由自主地高挑,额部会产生横向的额纹;而当他全神贯注专注于某件事情时,眉间会出现纵向的纹路;当人们在痛苦或愤怒时,他的眉毛也会攒聚起来,像一座山峰。

微表情也不仅限于脸部,肢体微表情也是识人的重要工具。人在欢乐时手舞足蹈,悔恨时顿足捶胸,惧怕时手足无措,羞怯时扭扭捏捏等。生活中人们或站、或坐、或蹲、或倚,举手投足都可以表示人的某种情绪状态。总之,肢体表情同样有助于我们认识一个人。

学会识别和运用“微表情”,可以帮助你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心理,有利于沟通。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胡乱运用一些微表情来猜测他人心理,则会增加猜疑心。细微表情变化可以表露一个人内心深层的东西,但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在对方毫无防备状态下作出的自然反应。如果一个人有防备,那就很难辨别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

如何锻炼自己观察微表情的能力

微表情因其发生时间极为短暂、动作幅度细微而容易被我们忽视,但是它却是我们了解对方心理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前面我们说过,只有10%的人具有发现微表情的能力,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说观察微表情有多么的难,只是很多人没有经过训练学习而已,只要经过训练和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观察微表情的能力。

“微表情”最短只持续1/25秒,虽然这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表情的特性,很容易暴露真实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来看一个真实案例。美国FBI(联邦调查局)官员卡特在调查一件杀人案时,碰到了一个态度十分死硬的嫌疑人:

嫌疑人马尔默坚决不承认自己杀害了邻居,警方现有的证据也没有办法证明马尔默就是凶手。

面对性格坚毅、狡猾诡诈的马尔默,卡特精心设计了一套询问方案,围绕着马尔默在杀人案前后的行踪设计了很多问题,比如杀人案发生之前,马尔默究竟在哪里;马尔默是否听到了什么怪异的声音;杀人案发生之后,马尔默是如何知道消息的等等。当然,这些问题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你认为凶手会怎么处理凶器呢?丢弃在下水道?不远处的湖里,还是带走?

马尔默的回答很让人头疼,能用一个字说清楚的,他绝不会用两个字。一番审讯下来,卡特的搭档们认为卡特这次又是徒劳无功,可卡特却信心满满地告诉大家:没错,凶手就是这个马尔默!

同事们都十分奇怪,这次讯问,马尔默的回答几乎和以前的回答没有什么区别,这个家伙似乎早就把回答警方提问的答案准备好并且背熟了,为什么这一次卡特就能确定他是凶手呢?

卡特告诉大家,在刚才的询问过程中,他非常注意观察马尔默的微表情变化。马尔默是个具有一定反侦察能力的人,他知道如果不敢和卡特对视,那么他很容易被认定是凶手,所以在整个询问过程中,马尔默一直和卡特对视。但实际上,马尔默的心里并不平静,卡特让他猜测凶手怎样处理凶器,中间提到了“不远处的湖里”这个地点,虽然当时马尔默的表情镇定自若,但是他的眼皮却轻轻眨了一下,这种眨眼并非出自生理的需要,而是他下意识地想遮挡住卡特看透他心灵的目光,但这种遮掩的效果恰恰证明了马尔默的心虚。

卡特和搭档们再接再厉,最终从马尔默家旁边的湖里,发现了一把带有马尔默指纹的尖刀,马尔默只能低头认罪。

由此不难看出,微表情在识人时有多么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锻炼出自己观察微表情的能力呢?

答案就是:细心观察,竭力训练自己的洞察力。平时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别人细微的表情变化,这其实并不难,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发现不了,而是没有去发现。

中国古代有个叫纪昌的人,跟随当时的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飞卫并不传授具体的射箭技巧,只要求纪昌必须学会盯住目标而眼睛不眨动。纪昌花了两年时间,练成即使锥子向眼睛刺来也不眨一下的功夫。

飞卫又进一步要求纪昌练眼力,标准是要能将远处体积较小的东西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处看到的一样。纪昌苦练了3年,终于能将最小的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他张开弓,能轻而易举地一箭便将虱子射穿。

这就是观察的作用。微表情的显著特点是动作“微”和消失“快”,我们只有加强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渐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才能看得见微表情。

另外,还要注意积累微表情变化显示的心理状态。从目前的积累来看,人们总结出了一些微表情的含义,比如:

微笑:自信;

指尖搭成塔尖:深具自信;

微偏头微笑:自在友善;

摸鼻子:思考;

手指摩擦手心:焦虑;

咬指甲:缺乏安全感;

把玩领带或项链:心神不宁;

抿嘴唇:窘迫;

眼睛向上看:迟疑;

扶眉骨:羞愧;

双手抱臂:不安;

嘴微张,眼睁大:错愕;

手插口袋:紧张;

撇嘴唇:不屑;

挠头:不知所措;

眼睛左顾右盼:害怕。

当然,以上这些微表情代表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除了积累这种常规性的微表情含义外,对于需要长期交往的朋友,我们还要注意积累具有个人特征的微表情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运用微表情进行识人。

要掌握微表情,还应该要注意区分先天动作和后天动作。有些人的微表情是长期生活习惯造成的,即便他的心里并没有产生我们想象的思绪,但是他也可能表现出同样的微表情。

有一个长得很帅的年轻人,谈对象的时候却总是翻船,媒人问女方究竟为什么看不上小伙子,女方的回答出奇的一致:他看不起人!因为他的右眼经常斜着往上看。

媒人把这消息告诉小伙子,小伙子哭笑不得,原来前些日子,小伙子的右眼上眼皮做了很小的囊肿切除术,这段时间伤口一直发痒,他朝上看,是为了减轻痒的程度。误会解除了,小伙子很快找到了知心伴侣。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一个偶然事件,但是也提醒我们,在进行微表情观察的时候,不要一见面就急于盖棺定论,要分清对方的微表情是习惯性的,还是出自内心的变化。

最后,我们还要多观察普通人的微表情的变化,当我们看惯了大众化的微表情之后,我们就会对个别的微表情敏感起来,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微表情锻炼基本上就到家了。

表情是一个人内心活动的镜子

要认识、学习微表情,我们就必须先对表情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表情是内心活动的写照,通过对别人表情的观察,聪明人无疑能窥探其心灵的律动,把握其情绪变化的尺度,了解其行为的心理根源。形象地说,表情是我们观察他人的显示器。

在人类的外部活动中,表情是最能反映心理情绪的表面化动作,中国传统相学中有相面之说,虽不能尽信,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确实可以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上来判断和推测一个人的心理和性格。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拜亚,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让一些人表现愤怒、恐怖、诱惑、无动于衷、幸福、悲伤等6种表情,再将录制后的录像带放映给许多人看,请观众猜何种表情代表何种感情。其结果是,观看录像带的这些人,对此6种表情,猜对者平均不到两种。可见,表演者即使有意摆出愤怒的表情,也会让观众以为是悲伤的感情。

由上面这个实验来看,虽然表情对揭示性格有很大程度上的可取性,表情相对于语言更能传递一个人的内心动向,但要具备在瞬间勘破人心的能力,看似简单,实属不易。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学会了掩饰内心真实情感的手段,这种手段在现代商业谈判中屡见不鲜,洽谈业务的双方,对方明明在很高兴地倾听陈述方的陈述,且不时点头示意,似乎很满意这次交易,陈述方也因此对这笔生意充满信心,没想到对方最后却表示:“我明白了,谢谢你,让我考虑一下再说吧。”这无疑给陈述方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没有经过相当程度的对人们内心活动的研究,是不太容易探视出人心的真面目的。

以下具体说明一下凭表情判断性格的诀窍。在几乎所有生物中,人的表情是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

每个人都有一副独特而不容易混淆的脸相,即使双胞胎也不例外,因此人们相见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脸。从这张脸上,大致能反应出年龄、性别、种族烙印,而且通过脸部表情也可以发现其人当时的情绪变化状况。

当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无论是否面对面,都会下意识地表达各自的情绪,与此同时也注视着对方做出的各种表情,正是这种过程,使人们的社会交往变得复杂而又细腻深刻。

在高明的观察者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张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状况的“海报”。狄德罗在他的《绘画论》一书中说过:“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

真正的识人高手,能从表情上一眼洞察别人的内心动机,春秋时期的淳于髡就是这样一个“高手”。

梁惠王雄心勃勃,广招天下高人名士。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因此,梁惠王连连召见他,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与他倾心密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弄得梁惠王很难堪。事后梁惠王责问推荐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哪里是这样,要不就是我在他眼里是一个不足与言的人。”

推荐人以此言问淳于髡,他笑笑回答道:“确实如此,我也很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但第一次,梁惠王脸上有驱驰之色,想着驱驰奔跑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就没说话。第二次,我见他脸上有享乐之色,是想着声色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也就没有说话。”

那人将此话告诉梁惠王,梁惠王一回忆,果然如淳于髡所言,于是非常叹服淳于髡的识人之能。

从面部表情上,读透了内心所蕴藏的玄机,是识人高手厚积一世而薄发一时的秘技,最经典的莫过于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合唱的“空城计”了。

一部《三国演义》,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内容莫过于“空城计”,当诸葛亮带领一帮老弱残兵坐守阳平这座空城时,兵强马壮的司马懿父子,率领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在城墙之上,诸葛亮焚香朝天,面色平静,他旁若无人地洞开城门,自己端坐在城墙之上,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飘飘然令人有出尘之想。

一场千古罕见的双簧戏,由此拉开了帷幕,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谋略上势均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城墙之上,一个在城墙之下,用心机对峙着。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一眼能看穿他虚张声势的空架式,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倘若司马懿拿下了诸葛亮,三国鼎立之势不再,司马家族目前羽翼未丰,最后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

精通军事的司马懿当然知道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的下场。诸葛亮的存在,让司马懿有了和曹氏家族周旋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氏家族还必须倚重司马懿,诸葛亮一倒,曹操立刻没了后顾之忧,安内是必然之举,那一刻,哪里还有司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情平静的背后,俩人心中都在波澜起伏,就是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心知司马懿不会下手,才敢下这着看似冒险的棋,当司马懿的儿子提醒说,诸葛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时,心知肚明的司马懿立即打断了他的话,以诸葛亮一生谨慎的话,搪塞过去了。机智的司马懿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用谋略和他合唱双簧戏,这出戏,非大智大慧的人,绝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第一印象与微表情

微表情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实用价值就在于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第一次见面后人们大多会对对方的穿着、言行、神情、语调、修养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特别深刻,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第一印象去认识某个人,并作为日后打交道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微表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因此,当你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应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多多留意。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这些内在或外在的条件,说出来似乎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其实只不过是一点一滴的汇聚,或许仅仅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会将一个人大部分的潜在信息暴露在对方眼中,而这些将决定着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将会如何,以及对方是否会决定继续与你交往、如何与你交往等等。我们不是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吗:

“我从第一次见到他时,就喜欢上了他!”

“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我永远忘不了他留给我的印象。”

“我不喜欢那个人,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太糟糕了!”

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大多数人都是以第一印象来判断、评价一个人的。对方喜欢你,可能是因为你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比较好。对方讨厌你,可能是你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不太好。而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我们注定会遇到很多重要的第一次,因此也就会有很多重要的第一印象。譬如:求职,第一次去面对面试官;参加工作,第一次面见单位同事;办理业务,第一次登门拜访你的客户;找对象,第一次与对方约会……这些第一次对你而言,无疑都是相当关键的。从小的方面来看,这关系到你的求职是否能够成功、业务能否谈成、爱情是否开花结果;从大的方面来看,则会关系到你的事业能否如愿,婚姻家庭能否幸福美满。

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务必力争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人也都知道这一点。因此,我们会在见面之前整理头发、清洁服装,甚至精心化妆,见面之后也会面带微笑、彬彬有礼,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而且,从交际心理学角度来讲,初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往往最为深刻,对以后的人际交往也会起着指导性作用。如果你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那就可能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发挥你的特长与实力,在事业上、生活上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相反,如果你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甚至是糟糕的,那么你的人际关系、你的生活与事业,往往就有可能不那么一帆风顺了。这样,即使你的本来面目与别人印象中的“你”相差万里,有人也会从固有的心理定势出发,对你抱有一种由“第一印象”而来的偏见。显然,这样的结果对你而言是很不公正的,也是很不利的。

那么,如果别人已经对你形成了不良的“第一印象”,你又应当采取何种措施主动克服这种“不公正”呢?

(1)不要让不良的“第一印象”影响你的自信心和情绪,要用时间和实力证明你的真正形象。有个小伙子,长得较矮,但英语水平较高,口译和笔译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当上司和同事对他1.50米的身高不愿“接纳”时,这位小伙子并未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形象,他仍然自信、好强,接连在自己的工作中创造成绩,发表论文和译著,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满意的职位。原来对他印象不佳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了。可见,当自己感觉别人对自己第一印象不佳时,千万不能让别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因为别人的印象未必就是你真正的形象。

(2)充分考虑到给人“第一印象”的影响因素的优或劣,从旁人的评价中调整自己,进行再“塑造”。有这样一个姑娘,别人给她介绍了几位男友,几乎没有一个愿意继续与她交往的。第一个小伙子对她的“第一印象”是:长相可以,但浓妆艳抹的,叫人看了不舒服;另一个小伙子则认为她人倒蛮漂亮的,但说话太庸俗。看来,这位姑娘给人“第一印象”不佳的根源在于过于追求外在打扮,而疏于本身内在的追求。

当然,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是一面“反光镜”,聪明的人会从中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建议重新“塑造”新的自己,这种积极性发挥得越充分,补偿的功能就越大。

(3)用具体、实际的行动去消除别人的片面看法。子羽是孔子的学生,他第一次拜见孔子时,孔子见他其貌不扬,觉得长相这么丑的人会有什么才气呢?所以对他态度很冷淡,不愿尽心教他。子羽感到很失望,但他归家后刻苦自励,终有所成。孔子最后不禁发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慨。

可见,当别人对你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时,你无法去阻止,但你拥有进一步表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如果你无所作为,那么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就容易形成“心理定势”,以“假”变“真”。而你在此时不断用自己的积极行动来向对方“表白”,你就有可能使自己的形象在别人印象中得到“校正”,从而使自己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