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案例研究
- 孙锐
- 1867字
- 2021-01-18 09:41:49
第五章 苏州新加坡园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案例
第一节 发展状况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是由中国与新加坡政府于1994年共同合作开发的园区。现行政区划288 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自成立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15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0亿元,占苏州市经济总量的15%,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名榜首、江苏省国家级园区首位、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排名第二位。
创新是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是跨越发展的根本支撑。园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立足工作实际,坚持筑巢与引凤并举,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坚持人才与产业对接,不断拓展创新创业平台;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
一是人才资源加速聚集。截至2014年年底,全区就业人口总量达到71.7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27.6万人,高层次人才(硕士以上学历人才)3.1万人,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11.43%,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市第一。作为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在校学生规模超过7.7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近2万人。园区“金鸡湖双百人才工程”已评选五届,累计评选各类领军人才1773人,其中118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19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180人入选“姑苏创新创业领军工程”,人数均居苏州首位。当前,园区累计引进各类外国专家1000余名,在区就业外籍人才近6000名,在区居住生活的外籍人士近1.8 万人,5000 余名海外归国人才创办了各类企业500余家。“十二五”期间,园区各类人才总量位居全国开发区首位,并获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二是政策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园区陆续出台了包括高层次紧缺人才薪酬补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国重点高校实习基地、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训、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工作举措。大力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投融资、项目申报、人才服务、知识产权以及从企业孵化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到成熟期的全过程资金服务。设置了2亿元人才专项资金,重点在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安家补贴、薪酬待遇、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大补贴力度。对优秀人才在安家、就业、签证和子女入学等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在国内首创了人才优租房政策,投入使用了总面积77万平方米、7600多套高标准优租房,有效解决约1.7万人才的居住问题。相关政策措施对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激励作用。
三是平台载体逐步完善。近年来,园区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主阵地,有力集聚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28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所),兴建了苏州国际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创意产业园、生物纳米园、中新生态科技城等创业载体360万平方米,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建成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等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引进各类研发机构356个,每年新增科技项目约500个,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8 家。近期,园区建设了国内首个“千人计划”创投中心暨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集聚股权投资机构110多家,引进一批科技支行、科技保险机构、小贷公司、科技金融超市、融资租赁公司等科技金融机构。同时,社会投资兴建各类创新孵化企业20多家,涌现出启点咖啡(车库咖啡模式)、创客邦(创新工场模式)、蒲公英创业吧(创业策划模式)等一批国家级品牌孵化器,集聚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生态要素,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生态氛围。
四是人才效能显著提升。近年来,园区自主创新更加活跃,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园区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50%。截至2015年年初,园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9 件,处于全省领先位置。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612件和723件,版权(非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达到354件,国际PCT专利申请达到63件,占苏州市相关数量的近1/3。其中,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PCT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连续多年保持苏州第一。在产业发展方面,园区已形成电子信息制造、机械装备与纳米、生物医药、云计算产业“2 +3”发展格局。2014 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33 亿元,占以上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的68.4 %,新兴产业产值保持年均30 %左右的增速。此外,园区集聚了和舰科技芯片、瑞萨、伟创力、天虹、三星电子电脑等为代表的跨国电子信息企业,在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优势明显,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当前,园区正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区域龙头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