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省之力 集全省之智

贵州打响扶贫攻坚战

作者_万秀斌 汪志球 黄娴

本报讯 老伴去世,儿子残疾,儿媳出走,留下上小学的3个孙子女。61岁的任发芬却从不长吁短叹,和儿孙住在新房里,生活有着落。

“不是我多能耐,没有村里帮扶,这家我一个老妇人撑不起。”任发芬的话不是客套。即便今天,她家所在地——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板贵乡峡谷村,环境依然恶劣。村子坐落在坡度60多度的石旮旯山坡,下方百米处有清澈的北盘江,但望得见用不上;上方是几百米高的山峰,石头比土多。

关岭县扶贫办主任彭志坚说,这样的地理环境,生存难,扶贫更难,怎么扶关键看动不动脑。没有平地可以搞山地高效农业,土少种不好玉米,但石头吸收阳光保温,最适合种火龙果、花椒。观念一变天地宽,“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板贵乡,海拔600米以下河谷地带种植红心火龙果,600米以上种植花椒,“花椒之乡”美誉已远近闻名。

针对任发芬家怎么精准发力?彭志坚说,每家都有一张卡、一个帮扶计划、一个帮扶干部,各种政策举措齐发力。盖房有危房改造补贴,不够信用社可贷款;孩子读书享受贵州教育“9+3”的好政策,读职教3年免费,读大学“雨露计划”支持;确定种植大户带贫困户,任发芬给火龙果大户秦进打工,既领工资又学技术,今年家里也种了11亩火龙果,县上每亩补贴3000元,可收果15年。

秦进坦言自己受益也颇多,带贫困户越多就能贷越多贴息贷款,而且解决了劳动力;大家都来种能形成规模,统一标准、品质,联手闯市场塑品牌。

既有点对点的精准,更有全面全局的统筹。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贵州扶贫不搞单打,而是统筹交通、水利、农业方方面面。

油杉村便是印证。2011年,县里咬牙贷款1.4亿元在崇山峻岭和峡谷间修了一条4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路通百业兴,油杉河景区每年吸引十几万游客。

623万贫困人口,全国最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还多在深山区、石山区。

“我要脱贫,立碑明志。”2015年9月14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96户村民,一户不缺、一人不落地签下名字,刻上石碑立在寨子文化广场。县长徐刘蔚说:村民的决心就是党委政府的信心。哪怕财力再弱,基础再差,“骨头”再硬,我们扶贫绝不落一人!

信心更来自省委、省政府。10月18日,贵州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宣告:“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抓扶贫,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天也不能松懈,打好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创新措施——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到村到户的辩证关系,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


当前精准扶贫最大的困难在哪里?答案是: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链接的关系。

关岭县副县长金开虎回忆过去的扶贫工作:直接把钱、生产资料、物资交付到贫困户手中,“是做到了到村到户,可最后的结果是养羊不见羊,种树不见树。农民把生产资料卖了钱,割点肉吃了,打点酒喝了,用完后继续贫困。”

一家一户,看是到位了,却形不成产业,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农民要致富,产业是核心。一家一户小打小闹,没有产业,形不成规模,带动不了区域经济发展,也无法抵御市场风险。

关岭县普利乡月霞村的山坡荒地,这个季节依然绿草如茵。“大家都在种草养牛嘛。”村民王金刚笑着说。

王金刚和妻子今年3月从关岭县鸿龙种植养殖公司领了20头能繁母牛,今后6年内,他可以将每年出生的牛犊育肥后以保底价卖给鸿龙公司。“以前想养牛,没有二三十万元,成不了规模,赚不了钱,现在我修牛圈花了11万元,扶贫项目补助了8万,公司免费提供母牛,每头育肥小牛除了卖牛的钱,公司还补贴500元。畜牧局免费给牧草种子和肥料,自己可以种草养牛。”王金刚对这个模式很看好,“现在已经有了4头小牛,种了40亩牧草,如果顺利,3年左右应该就能有不错的收益了。”

月霞村目前已有21户村民参与到“公司+农户”的模式,肉牛存栏已发展至2000头。

丹寨县兴仁镇城江村,葡萄种植大户蒙兴平正谋划着如何带领周边的群众致富,问起他如此积极的原因,蒙兴平说:“我只要带领一户贫困户脱贫,就可以享受贷款3万元政府贴息的好政策,当然要多带几户。”

不是没有质疑之声,产业旺了,会不会存在“垒大户”,扶贫资金被少数人使用?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这一思路没有错,关键是处理好利益共享机制,让产业真正能带动贫困农户。在这方面,贵州各地作了许多尝试。

关岭县关索街道落叶村蔬菜基地育苗中心建于2014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30万元,建设规模1万平方米。中心引进了青岛和合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村民免费把种子拿到中心育苗,政府按育苗株数给公司补贴,“我们一年扶持的资金在150万元左右,却能带动农民提质增效1000多万元,1年就能收回成本。”受此激励,没有流转土地给大户,激发户户都种植蔬菜,人人受惠。

自今年投入使用以来,育苗中心已经培育番茄、辣椒等各种优质蔬菜苗2400多万株,打造供港澳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辐射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

“十二五”以来,贵州累计投入产业化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6.5亿元,实现总产值813亿元,实施到村项目4万多个,特色生态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全省形成了“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


构建“大”扶贫格局——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动员一切力量参与扶贫


山水奇绝、森林茂密、气候宜人,多个景点组合成山水林花交相辉映的“风景套餐”,大方县油杉河景区,今年国庆期间游客爆棚。“我家每天至少10桌,生意火爆得很。”仙宇人家农家乐老板何华贵说。

“过去我们守着好东西过苦日子,路不通没办法,风景再美,人进不来。”当地人回忆,之前要想从这村子走到乡里,步行需要4小时,全是泥巴路。为让这片多年处于原生态的美景走出深闺,圆当地群众致富梦,大方县下决心先把路修通。2012年底,路通了,改变随之而来。“没有这条路,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现在是天天盼周末,日日盼黄金周。”

“扶贫不是单打独斗,也不仅仅是扶贫部门的事,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一起完成。”这句话在关岭县板贵乡也有深刻体现。

板贵乡处于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带,全乡发展火龙果种植,气候很适宜,但就是常年缺水,用村民的话说,“守着北盘江,却只能望水兴叹”。为解决村民种植火龙果的需要,水利部门在山上专门修建了小山塘、小水窖,以缓解用水困难。

补齐短板,突破瓶颈,贵州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截至2014年,共建设通村油路6万公里,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村通公路。路通让“山里货”走出大山变成“紧俏货”。更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安排1500亿元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和小康寨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动员一切力量参与扶贫,贵州正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

10月18日,贵州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大会,正式出台“1+10”配套文件,明确“党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个关键,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就业、生态移民、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财政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社会力量包干扶贫、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党建扶贫等十项精准扶贫行动,吹响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决战决胜扶贫脱贫的号角。

人民日报(2015.11.13)

第31届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赏析

杜安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学博士。

点面结合 彰显精准扶贫的卓越成效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对党和国家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闻消息《举全省之力 集全省之智》以贵州省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为主题,选题重大、立意深远。

标题的关键词,两个“全省”、一个“力”、一个“智”,鲜明点出了我省针对精准扶贫工作所下的巨大决心和全面努力。新闻的核心得到了突出。

导语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了报道的主题:“当前精准扶贫最大的困难在哪里?答案是: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链接的关系。”观点鲜明,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关注,使读者顺着作者的引领,准确把握新闻内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性。

主干部分围绕主题,即贵州省精准扶贫的创新措施开展报道。首先从过去扶贫工作中的失败与挫折入手,说明了扶贫工作若不处理好产业发展和人民利益链接的关系问题,是会产生失败的后果的。随后精细择取了全省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成果加以报道,不仅突显精准扶贫战略中施智出力的经典案例,更涵盖了全省各地大扶贫战略实施的概貌。

全篇寓理于事,用事实说话;以点显面,由局部言宏观,给出了翔实的数据,树立了成功的典型,彰显了贵州省精准扶贫工作的巨大努力和卓越成效;读来亲切可感、振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