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庙号与谥号

庙号与谥号都可以用来指称皇帝,但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

先说庙号。

庙号指皇帝死后的庙宇称号,由礼官和大臣根据该帝在皇族中的世系和功绩议定,并经继位之君认可后追立的一种正式称号。有了这个庙号,便可在祖宗太庙的相应位置上立室,以接受后世祭祀。庙号是与封建宗法的祭祀制度相联系的一种称号。这个称号是皇帝死后才有的,生前不可能出现。

在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太庙。周制“天子七庙”(周以前为“天子五庙”制),即太庙中受后世祭祀的祖先只能有七个。这七个祖先是最早的开国远祖和最近的六代祖先,合称七庙。七庙象征了帝王所有的祖先,象征了帝王祖先在庙堂中接受后代和朝臣的朝拜。

太庙与社稷一样,是国家的代表,是帝王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法世袭制的具体体现,贾谊《过秦论》中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句子,就是以太庙被毁来表示秦王朝的灭亡的。王莽新朝时曾增祖庙五宗庙四而行九庙制,后世皇帝也多有循此九庙之制的。

由于庙数有限,所以并非每个帝王都有庙号。一般要根据已故皇帝的世系及其生前的治绩,由后人议定。汉朝对已故皇帝庙号的追尊十分慎重,据《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十二帝,有庙号者仅四帝;东汉十三帝,有庙号者仅三帝。由于不是每个皇帝死后都可能有庙号,引起了在位皇帝的反感,认为与自己至高无上的权位不相称,要求取消这种庙号上的不平等待遇。东汉时,皇帝曾就立庙和庙号问题与议臣有过激烈争论,所以后来就不那么认真了。唐以后的已故皇帝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庙号。

庙号始于商,秦时曾废止庙号而称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乃至万世皇帝,汉时又恢复确立了庙号制度,并为后代所沿用。

汉以后重新确立的庙号制度,开国皇帝均称祖,几乎无一例外,如刘邦称汉高祖,曹丕称魏世祖,杨坚称隋高祖,李渊称唐高祖,朱元璋称明太祖等;后继之君则一般称宗,如汉文帝刘恒称汉太宗,汉武帝刘彻称汉世宗,李世民称唐太宗,李治称唐高宗,赵佶称宋徽宗,光绪皇帝称清德宗等。但自元以后却有几个例外。一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因其有创建元朝的巨大功绩,为元朝的实际开创者,故庙号称世祖;一是明朝的朱棣,初称太宗,嘉靖时改称成祖,以表彰他靖难平逆并迁都北京再造明帝国的功绩;至于清朝,则有三祖,除努尔哈赤称太祖外,顺治称世祖,康熙称圣祖,这是因为顺治有入关之功,而康熙则有平三藩之功的缘故。

汉高祖刘邦

一般而言,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庙号,但也有例外,如南朝宋刘义隆有两个庙号:中宗和太祖;明朝的永乐大帝也有两个庙号:太宗和成祖;嘉靖皇帝更是多至三个庙号:毅宗、思宗和怀宗。

明成祖朱棣

次说谥号。

谥号与庙号一样,也是皇帝死后由礼官和大臣议定,并经继位之君认可追立的一个正式称号。

庙号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谥号却是每个皇帝都有的。除了皇帝,后妃和部分有相当级别的文武大臣甚至名儒学者,也都有可能得到谥号。

谥号产生于西周而流行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后,认为“子议父,臣议君”的谥号是一种不敬的行为而废止,至西汉王朝建立后才重新恢复。

谥号的给予有相应的规定,这规定就是谥法。《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谥号就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的德行和功绩而给定的义寓褒贬的称号。立谥的宗旨是“惩恶劝善”,希望能对后人起惩戒和激励作用,因此谥号有褒贬之分。

一般说来,谥号大致可分三类:美谥、平谥和恶谥。美谥是褒,平谥是怜,恶谥是贬。

属于褒扬的美谥有:神、圣、明、文、德、武、成、康、穆、昭、庄、惠、敬等;

属于贬抑的恶谥有:荒、夷、灵、厉、戾、炀、丑、幽等;

属于同情的平谥有:伤、殇、悼、闵、哀、怀等。

谥号中的每一个谥字都有特定含义,如美谥“神”的含义是“民无能名”,“圣”的含义是“扬善赋简”和“敬宾厚礼”两种,“文”则有“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和“学勤好问”等六种含义;恶谥的“荒”有“凶年无谷”“外内从乱”和“好乐怠政”三种含义;平谥“伤”的含义是“未家短折”;等等。

照理说,谥字的选定与死者生前的品行和业绩相关,原可对号入座,找到一个最适合死者的谥号,然而实际上很难操作。哪一个继位嗣君愿意给自己刚去世的父王加一个恶谥呢?所以,除了几个亡国之君得了恶谥之外,其余帝王的谥号几乎全是美谥。既然帝王的谥号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北宋以后也就不再给帝王议立恶谥了。于是昏君也常常被莫名其妙地授予美谥,如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二十多年不理朝政,一心迷恋求仙,竟也得了一个“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的美谥,完全名不副实。

谥号最初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如西汉的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东汉的孝明帝,西晋的孝武帝和隋文帝、隋炀帝等。西汉至西晋,皇帝的谥号中多带一个“孝”字,这与当时统治者倡导的治国立家应“以孝为本”的思想密切相关。但自唐武则天以后,由于实行对皇帝“上尊号”和追加尊号的制度,所以谥号越拉越长,如上引嘉靖的谥号就有十七字之多。皇帝中谥号最长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为“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共有二十七字之多。连慈禧也有一十六字的美谥,称“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

唐以前,史书上称皇帝习惯用谥号,如汉宣帝、汉武帝、隋文帝等;唐以后,由于谥号加长,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称说很不方便,于是就改称庙号,称唐高祖、唐太宗、宋高宗等。

如果庙号和谥号连用,则庙号一般在前,如东汉刘秀的全称是“汉世祖光武皇帝”,李世民的全称是“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庙号和谥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独特的一种礼制,都是后人追尊的名号。谥号后来还延伸到大臣和文人。文人的谥号多由门生和故吏议定,一般称私谥。

帝王的谥号和庙号在称说上是有区别的。谥号都称帝,如汉武帝、隋炀帝,没有例外;庙号则都称祖称宗,如汉高祖、唐太宗。一般地说,称祖的是开国皇帝,只有一个,之后的嗣君都称宗。但也有例外,如前所说,明朝有二祖,朱棣取代建文帝后称帝,已是明朝第三个皇帝了,但庙号却追尊称成祖。清朝更是多至三祖:努尔哈赤称太祖,顺治称世祖,康熙称圣祖。

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不用谥号,也不用庙号,而用年号来称呼,这是因为明清两代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年号是生前就有的,可以用来指称当今皇帝;庙号和谥号却是皇帝死后才有的,一些电视剧常把这身后的称呼用于生前,完全是一种想当然的“历史性”错误。